内容出处: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视频 |
唯一号: | 260020020220002742 |
颗粒名称: | 民族文化宣传片:佤族 |
分类号: | K892.474 |
摘要: | 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和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这里山峦重迭,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习惯上称为阿佤山区。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大小河流。在西盟佤山,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到宛若仙境、如梦如幻的云海,秋冬两季气势蔚为壮观。云海起伏涌动,似玉带斜挎于山腰;变化万千,如梦如幻,恍若仙境;气势雄伟,浩瀚壮阔。永东瀑布,位于中缅边境界河各弄埂堵河这出口处,各异埂堵河蜿蜒流到娜妥坝狭窄高峻的崖顶丫口,形成若银似雾的瀑布。从下往上仰视,犹若银河落九天,山崖陡峭有致,一些攀岩植物用根叶把它装绘成一幅耐人寻味的泼墨山水画。里坎瀑布,位于勐梭河流出勐梭坝子下里坎的陡崖间,随山岩形势,分阶梯级级下跌,气势磅礴,一路轰鸣。周围森林茂密,瀑布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佤山榕树王高约60余米、树冠直径长约100米、下垂气生根20多棵,宽幅达50多米,形成别具特色的独树成林景观。在佤山,榕树被人们尊称为神树。翁丁佤族原生态村位于沧源县西部,有近400年的历史。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云海在脚下翻腾,村落和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翁丁佤寨周围的生态保护得极好,森林、茶园、梯田,四周放眼望去都是绿的。翁丁寨的建筑完整地保留着佤族传统建筑——干栏式草顶叉叉房,房屋通风散热、冬暖夏凉、排水性能好,适宜于炎热多雨地区。佤族干栏式建筑的特点表现在屋顶两侧的叉叉,故也叫“叉叉房”。寨前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神林,神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翁丁整个村寨保留着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神林、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手碓、水碓及传统家庭式的手工艺作坊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勐来乡境内。岩画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颜料绘制在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的石灰岩崖面上,可辨认的图像有1063个,包括人物、动物、房屋、树木、太阳等,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沧源岩画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采用剪影式轮廓画法描绘人物,绘制技法简单、粗率,造型稚拙、古朴。沧源崖画的规模数量十分可观,崖画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崖画几乎概括了原始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时器时代过渡后,从渔、猎、采集经济发展到驯化动物和培植植物的社会生活画面,佤族先民们狩猎、放牧、舞蹈、祭祀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跃然眼前。 |
关键词: | 佤族 风俗习惯 云南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内容包括: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弥渡、纳西族、怒族、普米族、佤族。介绍了云南这16个民族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