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视频 |
唯一号: | 260020020220002737 |
颗粒名称: | 民族文化宣传片:拉祜族 |
分类号: | K892.474 |
摘要: | 云南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拉祜族聚居的澜沧江流域的山区,属于亚热带。这里气候温湿,土地肥沃。拉祜族用葫芦制成芦笙。在拉祜族村寨,男子人人会吹芦笙。曾经一首《芦笙恋歌》让人们认识了拉祜族老达保景区秀丽的自然风光。澜沧县老达保是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拉祜族芦笙舞、《牡帕密帕》史诗,拉祜族摆舞、拉祜族竹编技艺、拉祜族服饰习俗、拉祜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项目,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种茶为生的拉祜族,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饮茶是每天都少不了的,待客时,茶水也不能少。拉祜族平时喜欢饮香高味浓的“烤茶”。拉祜族芦笙舞、《牡帕密帕》史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摆舞、拉祜族竹编技艺、拉祜族服饰习俗、拉祜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项目,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芦笙舞是拉祜族古老的两大民间舞种之一。在拉祜族村寨,男子人人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每逢节庆聚会,拉祜族男子便跳起芦笙舞,女子跳起摆舞,来表现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葫芦是拉祜族的崇拜物,视葫芦为图腾,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就有葫芦生人的神话传说。由葫芦和长衣裳花边装饰纹样所组成的图案,象征人类的起源和拉祜族始祖的由来,也象征女性美和人丁兴旺、生活幸福。拉祜族纺线织布的历史已有六百多年,至今仍保留着制作拉祜族服饰的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们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先人的服饰特点,延续并创造了具有拉祜族特色的服饰。拉祜族服装大多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花边形成图案。拉祜族的住房有两种:一种是桩上竹楼,另一种是落地式茅屋。落地式茅屋是沿袭了古俗,择地而修造的;桩上竹楼是在落地式茅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桩上竹楼也称作掌楼房,是一种用木桩叉搭成的双斜面竹楼,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楼为母系制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楼为个体小家庭居住。拉祜族居住的地方都是山区,寨子建在山顶和半山腰上。 |
关键词: | 拉祜族 风俗习惯 云南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内容包括: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弥渡、纳西族、怒族、普米族、佤族。介绍了云南这16个民族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