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宣传片:景颇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资源
内容出处: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视频
唯一号: 260020020220002736
颗粒名称: 民族文化宣传片:景颇族
分类号: K892.474
摘要: 景颇族聚居的山区,大部分纬度偏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青水秀、树木葱茏。这里良好的植被造就了天然的绿色水库,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座座青山有溪流,条条山箐有小河。崇山峻岭间有宽阔的草场,森林资源丰富,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具有开发价值的各种植物和林木。景颇族的象征图案“目瑙示栋”是景颇族“目瑙纵歌”祭坛的重要标志,目瑙示栋一般竖立在目瑙纵歌舞场中央,是景颇族人民心目中最崇敬的塔坊,也是景颇族历史文化的缩影。目瑙示栋由四竖二横的长方形木板组成,柱身和底座上绘有丰富多样的元素,这些元素集中体现了景颇族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目瑙示栋上有日、月,有线条和图形,也有多种动物元素,蕴含着景颇族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目瑙示栋的四立柱中,中间两根较高的柱为雄柱,两边较矮的柱为雌柱。这一高一低的设计也是景颇族阴阳分明的二元哲学观的一种体现。雄柱的顶端绘制太阳,雌柱的顶端绘有月亮。柱身的图案为不同形制的线条,主要有螺旋蕨形线条、菱形线和弧线相交形线条、“折线”式线条等。这些线条代表的是景颇族的祖先从北到南的迁徙路线,也是目瑙纵歌舞队的线路图谱。示栋下部的二横梁上绘制了丰富的元素,是景颇族对生命认识的体现。动物元素表达了景颇族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期盼。盈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是德宏州盈江县境内最大的自然河流,发源于高黎贡山南麓。这一地区,是云南最具亚热带特色的游览点。自然景观有险峡风光,盈江虎跳石。溶洞景观以三仙洞为代表。德宏温泉遍布,贺宛温泉、芒克热泉、瑞丽孔雀泉等泉水。景颇族英雄穆然早乐东,云南陇川县人,是清末一位反帝爱国的少数民族首领(山官)。1898年英两国代表在陇川勘界时,英方企图再把国界内移六、七十公里,激起景颇、汉、傣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早乐东率领边民抗击侵略军,把英军官奥氏拉下马,拔刀要斩,奥氏求饶,迫使侵略军退出边境,保卫了祖国边疆的领土。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村寨一般依山而建,面向坝子和河谷。村寨内房屋建盖分散,一幢幢楼宅隐现在苍林翠竹丛中。传统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的草房,过去只有少数地方的山官、头人才有瓦房。房屋均为长方形,分上下两层。房屋框架除柱子外,基本都用竹子做成,用藤条绑扎,屋顶以茅草覆盖,墙面和地板均用竹子编织或剖开铺成。在景颇族的艺术中,编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编织工具十分简单,但却能编织出300多种绚丽美观的图案。绘画大多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多系单线回纹图案和单线直纹图案。雕刻有简单的圆雕和竹木刻。
关键词: 景颇族 风俗习惯 云南

知识出处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内容包括: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弥渡、纳西族、怒族、普米族、佤族。介绍了云南这16个民族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