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 视频 |
唯一号: | 260020020220002734 |
颗粒名称: | 民族文化宣传片:哈尼族 |
分类号: | K892.474 |
摘要: | 哈尼族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元江(红河)、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这一地带也就是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开垦梯田,是哈尼族的特长和千年的传统。在西南高原之上,凡有哈尼族居住的地方,都有哈尼族开垦的梯田。梯田几乎成了这个民族的标志。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十二龙泉位于甲寅乡他撒村,世居哈尼族。龙泉是岩石石缝里冒出的十二股山泉水,泉水分为左右两组,每组六个出水口。龙泉整个水井雕塑群的雕塑都是极其粗旷的,它包括六个有兽头雕刻的流水口和六个水槽壮的流水口,十二个流水口下面有水渠,流向一个靠近流水口的蓄水池,这是村民专门用来洗菜或食物的。这个蓄水池又有水渠流向另一个稍远的蓄水池,这个池子是让人专门洗衣服的。这个蓄水池还有暗渠通过一条马路,从高到底灌溉不计其数的梯田。这是水井,也是一套水利灌溉系统,更是哈尼人民智慧的体现。哈尼族蘑菇房状如蘑菇,形式多样。多为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覆盖。哈尼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衣服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成。少女及年轻姑娘编辫下垂,头缠包头,包头上饰以红线或成排银泡,衣襟、衣边、袖口、裤脚边镶绣彩色花边,佩带银耳环、耳坠和项圈,胸饰以银链、成片银泡和成串银币,手腕戴银镯。秋收季节,人们将稻谷扎起来挑担回家。房屋上悬挂着金黄色玉米棒。哈尼族的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屋住人并存粮食,上层堆放杂物。 |
关键词: | 哈尼族 风俗习惯 云南 |
云南民族文化宣传片内容包括: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弥渡、纳西族、怒族、普米族、佤族。介绍了云南这16个民族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