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阿昌族篇》 音频 |
唯一号: | 260020020220001195 |
颗粒名称: | 民族节日:尝新节 |
分类号: | K892.362 |
摘要: | 尝新节,尝新节又叫“吃新米”,是独具阿昌族特色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传说远古的时候,阿昌族先学会种芋头,然后学会种玉米,最后才学会种水稻,这些生产技术都是一位老姑太传授的,因此每年芋头结实,玉米成熟,稻谷垂穗时,人们要挖一蓬子实最多的芋头,砍一颗结双穗的玉米,摘一把谷穗编成篮子,供奉给这位“老姑太”,吃新米,这天早晨到田里割一些八成熟的糯谷,炒香后舂成扁米,做新米饭,饭熟后要先盛一碗喂狗,最后全家聚餐,关于吃新米时先喂狗还有一个传说,很早以前,地上稻谷都是自生自长,到处都有,长得同芭蕉树一样高大茂盛,人们做饭时搬来一颗,剥了皮舂碎就能蒸出香喷喷的米饭,全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剩下的喂狗,后来人们越吃越懒,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不好好管理禾苗,到了秋天也不去采摘稻谷贮存粮食了,地上的稻谷大片大片地枯死,谷粒落在地上任牛马践踏,人们在火塘边向火,还将金灿灿的谷粒拿来当凳子坐,一天,谷魂娘娘看见人类糟蹋粮食的情景,感到非常痛惜,一气之下刮起一阵狂风,把地上的谷子全部卷走了,没过多久,人们身边的稻谷吃光了,野地里也找不到一粒谷子,人们饿得肚皮都快贴到脊梁骨了,第一回尝到了饿肚皮的滋味,后悔当初不该好吃懒做糟蹋粮食,村寨里的狗更是一条条饿得瘦筋干巴,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张皮包着骨头趴,在地上望着天嗷嗷惨叫,谷魂娘娘听到地上凄惨的狗叫声,动了怜悯之心,她想,作孽的是人何必让狗也跟着受罪呢,就将一把把谷子朝着狗撒下去,那些望天求救的人们,见天上有金色的雨点飘落在狗的周围,走近一看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细小谷粒,人们把狗撵开,将那一粒粒的谷子拣起,连皮都不舂就拿去蒸,这时一位老太太走过来,急忙拦住大家说孩子们,这是谷种啊,我们饿死也不能吃,说完就领着人们在河边挖了一丘田,把谷粒一粒一粒的播种下去,从此以后,阿昌族人学会了育种栽种的本领,同时,也越来越懂得了“吃饭要敬饭”的道理,为了不忘记过去的教训,也为了报答狗为人间讨来谷种的恩情,每年吃新米都要先喂狗,一些与汉族杂居的阿昌族,八月十五这天要蒸米糕,夜晚在院子里置一供桌,摆上米糕,栗子梨,莲灯果等献给月亮嬷嬷。 |
关键词: | 风俗习惯 阿昌族 云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