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郫縣永興鄉第四村經濟情况和階級情况調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5947
颗粒名称: 四川郫縣永興鄉第四村經濟情况和階級情况調査
分类号: F323;D013;D693.74
页数: 18
页码: 四—二一
摘要: 郫县居川西平原都江堰流域,素有“金温江、银郫县”之称,永兴乡是郫县最富乡之一,四村又是永兴乡最富的一个村子,全村的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特、甲等田,每人全年收支平均在一千二百斤大米以上。
关键词: 郫县 永兴乡 农村经济

内容

郫縣居川西平原都江堰流域,素有“金溫江、銀郫縣”之稱,永興鄉是郫縣最富鄉之一,四村又是永興鄉最富的一個村子,全村的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特、甲等田,每人全年收支平均在一千二百斤大米以上。
   全村共有一八〇戶,七四六人(其中非農業人口五人),全村共有田土市畝一、五八三畝六,計:水田一、五六一畝,旱土二二·六畝。其中公有田土一二八畝,每人平均佔有田土一畝九分三,土質屬大土油沙和白散泥,小春主要產菸葉、菜子、苕子,小麥較少,大春除旱土外全爲水稻。該村田土,土改前絕大部分集中在極少數外籍地主手中,土改時統一均搭分配,故各階層現在佔有土地的數量與質量懸殊不大。一九五二年春土改結束,工作基礎屬比較好的一類村子。 一、解放四年來全村階級變化情况
   上表說明:現有中農已佔全村總戶數的百分之五四點四,原有貧農已有百分之四六點六的戶數上昇爲新中農,新中農佔現有中農總戶數的百分之四八點九。從總的變化趨勢來看:全村一八〇戶中上昇者四八戶,佔百分之二六點七,階級不昇不降者一二八戶,佔百分之七一點一,只有四戶佃富農變爲中農,佔百分之二點二。下降者沒有。 目前幾個主要階層的具體情况,大致是這樣的:
   (一)貧農:人口佔百分之二五點八,勞動力佔百分之二二點一四,田土佔百分之二六點二二,房屋佔百分之二六點二,耕牛佔百分之一七點三五,猪佔百分之二二點二,主要農具佔百分之一八點六七。目前貧農的經濟情况是:
   1.佔有生產資料最差,在五八戶中,原來全無耕牛,現有耕牛七頭,平均八戶一頭(按田畝需要至少仍缺八頭),猪:每戶有二·三隻(按當地一般水平和生產需要,尙缺三分之一)。農具:根據典型調査十一戶貧農中,農具較全者七戶,不全者三戶,一戶根本沒有。
   2.生產水平最低,以一九五三年爲例:
   水稻每畝產四八六斤,佔全村平均產量的百分之九二點一
   菸葉每畝產一七九斤,佔全村平均產量的百分之九二點一
   菜子每畝產一五二斤,佔全村平均產量的百分之九一點三
   小麥每畝產二〇二斤,佔全村平均產量的百分之八七點二
   3.生活上困難最多,五八戶中,有二七戶欠五三年農業稅稻穀六、八八〇斤,有十二戶欠貸款二七三萬元,有十一戶欠私債一八七萬元,以上三項合計,按五八戶平均,每戶欠十二萬五千元,在統銷糧食中,共有四二戶需要買口糧五、四〇一斤大米,其中有二二戶需買四、〇三六斤,但沒有錢。
   他們不能上昇的原因:
   1.過去佔有生產資料甚少,或新分戶,底子薄者二四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四一點四。如吳少雲解放時欠債五二〇斤米,現在還欠三二〇斤,沒有猪圈積肥,產量低於解放前。又如貧農劉東雲,新下鄉安家,衣被破爛,床還是借別人的,最近小孩生病,到處借錢。
   2.缺勞力者一五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二五點八。如魏老孃,年老力衰栽秧割谷全靠請人,生活上辣椒麵加鹽當菜,夜晚摸黑睡覺,衣被巾巾網網。
   3.生活浪費者九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一五點五(其他地方很少佔這樣大的比例)。如倪楷成,穿球鞋,戴二〇萬元的手錶,買皮鞋,用五節電筒,縫卡嘰衣服,五三年修新房三間,準備娶女人,愛趕場,羣衆說他“逢雙趕兩路口,逢單趕崇寧”,現在農具不全,肥料不足,產量只達八成,欠賬三十萬元以上。
   4.不善於經營者六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一〇點三。如李世榮栽八分田川芎,請人吃喝就花了四十萬元,現在農具不全,還要買猪草喂猪。叉如胡靑雲,羣衆說他:“一有空就抄起手上街,狗屎都不拾一扒”。
   5.疾病死亡或意外災害者共三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五點一七。如全永淸,五三年瘟四條肥猪,損失百餘萬元,現還欠銀行貸款二十萬元。
   目前貧農這個階層在政治地位上仍保持着絕對優勢,全村組長以上二十一個骨幹分子中,原貧農佔二十個(其中已有十三個成爲新中農)。貧農目前的主要要求是經濟上的扶持,每戶要求貸款約在四、五十萬元上下。如李恩富五口人,分田九畝七,有農具無牛,欠債十萬元,缺買二百斤口糧的款,欠公糧稻穀一、一二三斤(如把肥猪賣了可頂公糧),希望貸款四十萬元,五四年底就可趕上王文中(新中農),他計劃以二十萬買一對猪,六月賣了買半條牛,製點牛傢俱,另用四、五萬元買一母猪,今年下兩窩小猪,解决穿衣的問題,剩下十五、六萬買兩百斤米,加上六分田麥子,三分田“蓮花白”,就解决了吃飯問題,等菸出來了還賬、買肥,生產就搞得走了。
   (二)中農:人口佔百分之六一點四六,勞力佔百分之七一點九四,田土佔百分之五九點九三,房屋佔百分之六三點五七,牛佔百分之七七點二,猪佔百分之六五點八二,主要農具佔百分之七二點四。一般的特點是生產資料不缺,夠吃夠用,有的並有積餘。由於該村中農土改前均係佃中農,因此土改後經濟情况變化很大。茲將新舊中農土改後經濟情况變化分述如下:
   新中農:全村由貧農、雇農,貧民上昇的新中農共四八戶,佔全村總戶數的百分之二六點六六,佔中農戶數的百分之四八點九。
   1.生產資料佔有方面,以四八年爲基數
   田土約增一、〇四二倍,由每人平均二毫增至一畝八分九。
   房屋約增半倍多,由一個半人一間增至一人一間。
   耕牛約增一倍多,由三五人一頭增至十六人一頭。
   猪—約增二倍多,由四個半人一隻增至一個半人一隻。
   主要農具:
   犂約增一倍,由十四人一個,增至七人一個。
   耙約增一倍,由十四人一個增至八人一個。
   拌桶——約增一倍,由九人一個增至五人一個。
   目前耕牛農具已基本夠用。 2.在生產水平方面,各種主要作物各時期單位產量比較如下:(市畝、市斤)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新中農五三年生產水平較解放前大爲提高,若以四八年爲一〇〇,則五三年水稻爲一一二,菸葉一七五,菜籽一三七,麥子一二五。五一年水稻單位面積產量低於解放前原因,主要是新中農解放前做田土很少,解放後做調劑田,田面寬了,肥料糞草不足故略有下降。
   3.收支情况和購買力(單位、萬元)
   上表說明,新中農解放以來,在收支情况和購買力上有顯著上昇。若以四八年爲一〇〇,則五三年收入爲二〇五,支出爲一七五點八,購買力爲一二八點二。購買力上昇不如收入支出,係四解放前新中農一部分口糧還需買進。
   4.生活水平方面:
   四八年每人平均生活支出四二九、二〇〇元,五三年增至五一九、二〇〇元,上昇百分之二一,由於工業品價格降低,其生活水平的實際上昇比例則更大一些。
   食米四八年每人平均二九九斤,五三年增至三九一點六斤,上昇百分之三一。
   用油四八年每人平均四點八斤,五三年增至七點一斤,上昇百分之四八。
   食鹽四八年每人平均四點七斤,五三年增至七點〇八斤,上昇百分之五一。
   吃肉四八年每人平均八點二斤,五三年增至一三點一,上昇百分之六〇。
   穿布四八年每人平均洋布一點九尺,土布七點六四尺,五三年每人平均洋布一一點七尺,土布五點九尺,折合下來共上昇百分之一五六
   以上說明新中農在各方面都有了顯著上昇。
   上述新中農,大體又可分爲生產、生活水平有所不同的兩類:
   一類特點是:耕牛農具齊全,生產資金夠用,生活中等,並稍有盈餘。例如,尹全興解放前佃田六點二畝,農具基本夠用,五二年退押一千六百斤米後買牛,又修房三間,土改分田六點三六畝。現有牛半頭,猪三隻,犂一個半,耙一個,菸紫二七〇個,拌桶二個,晒墊二床,籮筐八隻,鋤四個,釘耙二個,小車一架,糞桶八隻。五三年每人平均收入八五九、二〇〇元,支出七八九、六〇〇元,餘六九、六〇〇元(因添小人,故收支平均數稍低)。此類中農中收入最高的爲余月榮,每年每人平均收入一、四二二、四〇〇元,支出一、二七二、八〇〇元,餘一四九、六〇〇元(四人口單薄,勞動力强,故平均數稍高)。
   另一類特點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大體夠用,但不齊全或多少欠一點賬,但又不致影響其整個生產與生活。例如胡宗法,解放前佃田三畝,農具很少,目前農具大致夠用,缺牛但租得起。有的有夾衣、棉衣不全,或有棉上衣沒有棉褲。
   前一類有十七戶,佔新中農的百分之三六。後一類有三十一戶,佔百分之六四。
   新中農上昇的原因:
   1.原耕戶,佔有生產資料較多,底子較厚,勞動力强或有副業手藝收入者十九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三九點六。
   2.政府扶助和鬥爭果實起决定作用者二十四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五〇,四十八戶新中農共得押金、土改果實,調劑糧合米二一、三一二斤,每戶平均四一七斤。新中農中並有十三戶得銀行貸款三八三萬元。對其經濟上昇也有很大作用。
   3.屬於勤儉或得親友幫助者五戶,佔本階層的百分之一〇點四,如李善廷解放前主要靠編竹扒、幫工、送財神爲生,無牛,農具極少,土改後以收入絕大部分買牛一頭、猪二隻和全套農具、生活上極其刻苦,現在冬天僅單衣外面套一件破棉背心,他說:“幾十年冷慣了,再熬一年,明年生產下來就不冷了。” 這些新中農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很高,除主要依靠農業而外,在統購運動以前,他們的打算如下:想跟着別人放鬆糧食生產而擴種川芎者七戶(已種者三戶),想再買一隻牛包耕收租金者一戶,想多用糧食吹肥猪者一五戶,想做小生意賺錢者四戶,想擴大甘蔗和菸田者二十戶,想喂母猪者二戶,想出賣勞力者六戶,另有八戶,因勞動力稍弱或資金稍缺,只求把生產弄起走。總之,他們分不淸什麼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什麼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只要看到別人幹什麼有利,而政府又不干涉,就爭着幹。這說明這部分人在經濟發展的方向上,和政治覺悟的提高上都是迫切需要加强領導與敎育的。
   舊中農:全村舊中農五〇戶,佔全村戶數的百分之二七點七八,佔中農戶數的百分之五一點一。係原佃中農及佃富農和其他階層轉化來的。
   1.在生產資料佔有方面:若以四八年爲一〇〇,則現佔有田畝爲二八六六六,房屋爲一〇三,耕牛爲八三,猪爲一一一,主要農具犂爲一〇七,耙爲一〇六,拌桶爲一一六,菸紫爲七九。耕牛和部分農具減少係土改後抽田所致。
   2.在生產水平方面,各種主要作物各時期單位產量如下:(市畝、市斤)
   從上表中可看出舊中農土改後生產是有相當提高的。若以四八年爲一〇〇,則五三年水稻爲一一九,菜子一〇四,小麥一〇三點八,僅菸葉因爛略有所下降,爲四八年的九六。
   3.收支情况和購買力(單位:萬元)每人平均 從以上情况中可以看出舊中農解放後收入較解放前有了下降,若以四八年爲一〇〇,則五三年舊中農收入爲百分之九五點八,支出爲百分之九四點五,購買力爲百分之一〇三點四,但舊中農解放前做田較多,故其表面收入數字較現在爲高,但需付出較多的生產開支,以及除地租外地主階級的其他剝削。除去這些,舊中農自身的實際收支、購買力則有很大提高。五二年收入特高,因有退押果實在內。
   4.生活水平:
   上表說明舊中農在生活各方面均是上昇的。 從以上情况中可以看出該村舊中農土地改革後,有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耕種土地、耕牛和部分農具表現下降,總收入數字表現減少,另一方面,佔有土地和部分生產資料增長,實際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有相當提高。這說明:雖然土改中抽了他們的田,但從實質來看,土改對這些舊中農,不僅政治上翻身,經濟上也是有利的。
   該村舊中農沒有下降爲貧農的。
   富裕中農:全村解放前有富裕中農九戶,解放後分家爲一四戶,土改後有二戶下降爲一般中農,另貧農中有一戶上昇爲富裕中農,由佃富農中來二戶,共一五戶,佔全村總戶數的百分之八點三。佔有比重:人口佔百分之一二點五六,勞動力佔百分之一二點九四,田土佔百分之一二點七一,房屋佔百分之一二點七,牛佔百分之二二點四,猪佔百分之一四點九一,主要農具佔百分之一七點八。
   該村富裕中農的特點是生產資料佔有充裕,生產水平高,且多搞經濟作物或吹肥猪,收入大,生活好,年年均有盈餘,有的並有輕微的剝削。這十五戶富裕中農一九五三年經濟情况和全村比較:
   1.在生產資料的佔有上(每戶佔有):
   2.在生產水平上(每市畝單位產額:斤) 3.在收入、支出、購買力上單位:萬元(每人平均)
   4.在生活水平上單位:斤(每人平均)
   副業收入很大者如李德富,開碾房,吹肥猪,做犂頭,五三年副業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八點五一,大搞經濟作物者,僅以上述六戶爲例,五三年小春菸葉栽種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三九(全村僅佔百分之二八)。冉少安五四年做了四畝川芎,花本錢四千斤米,爲五三年大小春作物全部生產支出的二點二五倍。
   由於該村富裕中農原大部係佃中農,土改中抽田後,全部總收入數字表現下降,但因不再交租和生產及其他開支的減少,其總支出的數字也大大下降。再加上所得退押果實較多,故其總的結果是實際盈餘仍較過去爲多。根據六戶典型調査,這六戶四八年向地主交租米七九九六斤,佔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八點九,五三年交公糧等僅爲二二六九斤,只佔收入的百分之二〇點一,比四八年少了百分之一八點八,他們在分退押果實中,共得一〇、三九四、四〇〇元,每戶平均一、七二九、六〇〇元,佔其總收入的百分之一四點三。四八年平均每戶盈餘一、一三七、六〇〇元,五三年每戶平均一、一七七、六〇〇元,比四八年多百分之三點五。這六戶現在銀行存款,合作社股金、猪、甘蔗等約一七、二二〇、八〇〇元,每戶平均二、九四九、六〇〇元(實際尙超過此數)。 整個中農階層對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是擁護的、信任的“毛主席來,糧食打的多交的少(交公糧和過去交租相比),連牲畜都興旺了。”尤其是新中農,他們說:“不是共產黨來,這陣還不知在那裹蹲着哩!”“聽毛主席的話就會過好日子。”“政府不叫你種什麼,明年就一定跌價,你不聽就要倒霉。”統購統銷後貧農和新中農更加興奮積極,感到“有奔頭了”,舊中農參加互助合作的積極性也比過去提高了,但部分舊中農和個別的受商人影響較重的新中農,暴露出游離情緒。如邱竹成(外號邱秧秧),除莊稼收入和賣菜秧秧外,尙有:(一)囤小量糧食;(二)吹肥猪,(三)喂鴿子;(四)趕場見啥便宜買啥。這一部分人反映說:“政府總是把你箍得緊緊的”,“政府莫管我們還搞得好些”,“人民政府就見不得你有兩個錢”,“不靠政府靠自己,只要不該毛老漢的賬”,誹謗統購工作說:“送糧好,餓得好。”特別是富裕中農,在這次統購統銷運動中抵觸很大,大吃大喝浪費現象也多。
   (三)富農:人口佔百分之四點五九,勞動力佔百分之三點七二,田土佔百分之四點三六,房屋佔百分之五點三二,耕牛佔百分之四點九三,猪佔百分之七點九二,主要農具佔百分之七點六四。他們爲了避免“樹大招風”,解放前後即由四戶分成了十二戶,幾戶較大的富農在經濟上均已遭到相當的削弱。如李炳隆(已分爲四家)解放前當保長,每隔三、五年買田一次,解放時買田用去米二萬四千多斤,解放後被羣衆算了貪汚賬、退押又被搞出二萬多斤米。李金山(已分爲三家)解放前囤糧、經商,解放時買田用去米二萬多斤,解放後退押又被羣衆搞出一萬二千多斤。目前該村七戶富農除在統購中發現有囤積小量糧食外,其他作爲富農經濟的一些主要特徵,如僱長工或僱大量零工及放債、經商均已看不見了。雖然富農經濟總的情况有了下降,但由於底厚,生產資料充裕,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仍較當地平均水平爲高。生產投資,據五戶富農調査,四八年做田一〇一畝,除請工開支外,每畝爲大米四九·二八斤,五三年每畝爲九九·九一斤,上昇一倍以上。生產水平,一九五三年各種作物單位面積產量高於全村平均數,米佔百分之三點六,菸葉百分之三〇點五,小麥百分之三二,菜子百分之七點五。在生活水平方面各種主要消費資料高於全村平均數,食米百分之七點六,用油百分之一二點四,吃肉百分之一七點二,穿衣百分之二六。
   (四)地主:人口佔百分之六點八一,勞動力佔百分之二點二,土地佔百分之八點一六(因在鄉人口減少,土質較差,故佔比例較大),房屋佔百分之三點八五,耕牛沒有,猪佔百分之三點二九,主要農具佔百分之〇點六四。一般都是初學勞動。缺乏農具、肥料,生產與生活水平較低,在十四戶地主中生產較好者三戶,都是中小地主,有的有部分農具,或添製部份農具或喂一兩隻猪,生產生活開始上昇,如幹銀舟,五三年比五二年水稻產量高百分之六,菸高百分之二七,食米高百分之一一,穿布五二年每人平均〇·八尺,五三年一六。八尺。
   十四戶地主生產生活中等者六戶,入不敷出,尙需靠推車、手工等收入貼補生活。生產最差者五戶,其中有吸過大煙的大地主二戶,孤老者一戶,不安心農業生產者三戶,大部分時間在外面推板車,推得多少吃多少,這部分人今年收入雖較去年略增,但仍有虧空。
   以上是該村階級變化的主要情况。
   二、全村生產生活方面的幾個主要情况
   1.生產資料增加情况:
   2.農副業生產情况:
   全村幾種主要作物解放前(四八年),土改前(五一年),土改後(五三年),三個時期單位產量(斤)比較如下: 全村一九五三年每畝水田平均產值合米六一一斤。比四八年每畝平均產值五〇〇斤高百分之二二,比通常產量每畝平均五〇二斤高百分之二一點六,這主要是由於提高菸價所致,如一九五一年每畝菸的產値折米六三四斤,一九五三年,每畝菸的產值折米仍達五二八斤,一九五三年菸的產値相當於同年每畝水稻產值的百分之一四九。
   由於種菸利大,以致一般農民均有“重菸輕糧”的傾向,往往把肥料和勞動力集中投到菸地上面,也往往因收菸的時間較遲和費工很多,影響了插秧和薅秧工作,與通產相較,該村五三年每畝水稻平均產量僅爲通產(五八三·五斤)的百分之九一點二。省委五三年提出的“好種壯秧,稀秧密植,合理施肥”增產關鍵,在這個村尙僅限於一般號召,農民中的“老一套”思想,仍佔優勢。
   全村副業主要是喂猪,其次是木匠、解匠(專門解木料)、蓋匠、篾匠、泥水匠、編竹扒以及碾磨、推車等。解放後喂猪增加,蓋匠、解匠、泥水匠等土改後農民整房修灶雖多,但解放前隨時搬遷,活路亦不少,故變化不大。據三六戶典型調査,四八年副業收入爲總收入的百分之九點七三,五三年僅昇至百分之一二點五〇。
   3.各階層收入、支出、購買力情况:
   據三六戶典型調査推算,全村各階層各時期,每人平均收入、支出、購買力情况如下(單位萬元): 從上表中可看出全村土改後總的收入是上昇的,其中貧農上昇最大。中農富裕中農平均數雖略有降低,但因土改前是舊中農平均,土改後是新舊中農平均,戶數增多,且舊中農過去收入多開支也大,故實際也是上昇的。僅富農下降很大。
   4.全村生活變化情况,根據三六戶典型調查推算,全村各階層每人全年平均食米、用油、食鹽、吃肉、穿布情况如下: 上表說明,全村生活除富農在食鹽和吃肉方面有些下降外,一般均上昇很多,尤以貧農上昇最多。
   解放四年來農村經濟變化的主要因素,除了偉大的土地改革將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爲農民所有制,免除了農民遭受沉重的封建剝削外,黨和人民政府對農民各方面的扶助確實起了重大作用,主要的舉出以下幾項:
   (1)貸款:四年來全村共貸款一、一六六萬餘元,共貸給四七戶,其中貧農二九戶,新中農一三戶,舊中農五戶,每戶平均貸款二十四萬餘元,折米三五四斤。
   (2)押金和勝利果實:全村農民在減退土改中共得押金果實人民幣六、八八〇餘萬元,大米三八、六九四斤,肥料六、六二一斤,農具五四件。總計折合大米十六萬餘斤,合人民幣九、一〇九萬餘元,以百分之七十的得利戶計,每戶平均得米一、二七〇斤,合人民幣七十三萬餘元。
   (3)價格政策:農民因價格政策得利分兩方面:一是提高菸、菜子、小麥比價;一是降低工業品價格,從而使農民增多了收入,節省了開支。一九五一、五二、五三年僅提高菸價農民所得利益即達大米二七三、一三五斤,合人民幣一億九千餘萬元,每戶平均得米一、五一七點四斤,合一百餘萬元。在節省開支方面,一九五一、五二、五三年共節省大米三十七萬餘斤,合人民幣二億二千萬元,每戶平均節省米二、〇五五斤,合人民幣一百二十餘萬元。
   以上僅僅計算因提高菸價、退押果實兩項,農民即實得利益大米四十餘萬斤,合人民幣二億八千餘萬元。得果實戶每戶得利米二、七八七斤,合人民幣一百七十餘萬元。
   三、農村資本主義因素和社會主義因素發展的情况:
   全村共有十一戶出租土地,其中無勞動力者七戶,參軍家中無人者一戶,嫁到他鄉一戶,田吊遠了一戶,還有理髪工人一戶。承租人舊中農一戶,新中農六戶,貧農六戶。三五交租者三戶,每畝收租大米二四〇斤至三二八斤(老斗六斗到八斗二升),由出租者上糧的七戶,承佃人只出勞動力,田內作物淨分二成二者一戶。
   全村自土改以來,即無人僱長工月活,零工亦少,僅有一戶因缺勞動力僱長工一個。
   全村土改後放債者僅有一戶,富裕中農雷雨書,一九五二年七月以前,放債一六〇萬元大一分利,借債人一戶中農,二戶貧農。
   商業活動極少。
   但是該村資本主義自發趨勢的冲擊力仍然很大,首先是該村互助合作運動發展得極差,五二年曾一轟而起成立了二十七個組,五三年只剩下七個組,完全屬“工換工”的原始形式,作用極小。其次是爲了賺現錢而用大量糧食“吹肥猪”的習慣,尙須經過對農民進行相當的敎育與工作才能逐步改變,全村五三年秋後有猪五一七隻,全年喂猪約八百隻,每戶平均以兩隻肥猪計:共三六〇隻,每猪以當地最低標準食米一二〇斤計,共需米四三、二〇〇斤,人食以年食三六〇斤計,可供一二〇人吃一年。這與國家節約糧食的號召顯然是不相符合的。這需從積極解决飼料問題入手才行。再次是放鬆糧食生產而種川芎,該村五二年有一戶劉靑雲,種了幾分田的川芎,賣了一百幾十萬元,五三年種川芎增至十七戶,其中舊中農九戶,新中農三戶,貧農五戶。至於重小春,輕大春,盲目發展菸葉,放鬆糧食作物的現象,還須根據國家的需要大力予以轉變。
   該村社會主義因素,隨着總路綫的宣傳貫徹,農村三大合作和統購統銷工作的開展業已逐步增多,這裏也舉出如下主要幾點:
   2.全村入供銷合作社者共一三四戶,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七四,共入社二〇四股,股金八百三十六萬餘元,每戶平均六二、四二三元。據九戶農民典型調査,農民購買的商品,有百分之六〇左右是合作社供應的。合作社供應的寬布佔百分之六七,土布佔百分之三九點七,菜油佔百分之八九,鹽佔百分之九四,猪肉佔百分之三八,肥料佔百分之一〇〇,農具佔百分之五八。
   3.全村入信用社(全區只有一個)共四二戶,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二四,共入社五三股,股金二百二十餘萬元。
   之外,全村現在銀行存款者七六戶,佔全村戶數的百分之四二點二,共存款三、〇八三萬元,每戶平均十七萬餘元。以上三項合計四千一百四十餘萬元,按全村平均每戶二六、〇六八元。上述這種日益增長的社會主義因素與廣大農民逐漸“掛上了鈎”,但是這鈎還掛得不廣闊,不緊密,必須更有力的發展三大合作,使社會主義逐步擴大佔領農村陣地。
   最後,必須說一下該村政治組織方面的情况,該村共有共產黨員一人,團員一人(在我們進行調査工作和結合完成統購統銷工作過程中,新發展了團員四人,並向當地黨委提供了可以培養成爲黨員對象者二人,尙須了解培養者四人)。這兩個原有的黨員和團員雖然品質較好,但均屬靑年,在這個“汪洋大海”中顯得十分孤單。村的正副代表主任又都不是黨團員,以致在這次統購統銷運動中和深入一步切實發展互助合作運動中,許多事實證明:凡是觸及到小農私有制和私有觀念以及實施改造工作的具體問題時,均遇到極大周折,無論政權、農會、靑年團、婦代會的那一種組織,在沒有黨作爲領導核心的條件下,均呈現着軟弱無力和渙散的現象。兩個代表主在在鄉上自報賣糧,囘村以後就變了卦,三番四次找他們開會也不來,當羣衆賣糧熱潮起來以後,他們又不得不賣,但是羣衆指出他們應該再多賣一點,他們就一氣不來了,馬孝如(村主任)甚至跑到成都去藉口推紅苕,五天以後才囘來,這時統購任務已經結束了。
   我們在便中也了解了一下這個鄉的建黨情况,全鄉五二年五三年共選拔五十多個積極分子到縣、地委受訓,一共發展了十三個黨員,其中兩名已被取消黨籍,其餘三十七人囘家以後,已經完全轉入埋頭生產者十五人。再從第四村來看:全村組長、委員以上骨幹分子二十一人中,五〇年參加工作者十五人,五一年參加工作者三人,成份都很好,也均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但四年來,只有黨員余月華一人到縣上受過四次訓練。全村有三個是五〇年成立農協的創始人,現在已經垮了兩個,只有一個年已四十七歲,在四大運動中因工作過於勞累而得了胃病的吳煥章還能埋頭堅持工作,但一直沒有受過什麼訓,也不大被人重視。
   因此,我們深深感到在農村中要切實貫徹總路綫,逐步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如果僅僅依靠一般的組織和力量,僅僅依靠農民當中的某些熱情和積極性,顯然是不行的,必須對農村建黨工作更加加强起來,强調積極創造建黨的條件,必須把幾年來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排列名單,有計劃地、經常地、系統地、分批切實加以輪訓,擴大建黨的基地,以便使我們黨在農村領導社會主義革命的運動中能夠獲得足資依托的堡壘,使黨的政治任務的完成,能夠獲得組織工作上的有力保證。在有條件的地方,似可考慮爭取在一定時期內,每村能增加一兩個黨員,以求能卽早成立小組,發揮黨的領導力量。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曾專門和鄉支書、區委、縣委、省委趙林同志交換了意見,他們也都感到有此必要。
   此外,關於羣衆生活方面,有些餘款較多的農民,除了隨着農村經濟的上昇,必須相適應的增加生產和生活支出外,其餘款項的出路,目前可能向下述八個方面發展:1.增加供銷、信用合作社股金;2.存銀行,3.買公債;4.做不正當的生意,5放債;6.買田地;7.積存死錢;8.吃喝消費。前三條是好的,但在小農經濟還佔優勢的現狀之下,農民小私有者的自私思想,還是不大願意僅僅走這三條路,且或多或少有某些抵觸(主要是對2、3.兩條),後五條都是錯誤的或不好的。所以如何更完善地解决農民餘款的出路問題還是需要進一步硏究的。該村一般農民的生活確較富裕,但其主要內容只是吃白米飯、多趕場、割肥肉、坐茶館、喝燒酒等,像這樣經濟條件比較優裕的地方,應該更加積極地設法使他們的餘款在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找到擴大再生產的出路(包括改進技術——買改良農具農藥械等),同時,在這種地方,似乎還可考慮,在完全自願的原則下,以村或鄉爲單位組織當地羣衆,更好的發展學校敎育、社會敎育以及文娛活動,以充實和提高當地羣衆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娛樂生活,這不僅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業有幫助,而且是把他們的財富和精力引向正確道路的方法之一,同時,對其他地方的農民亦可起示範與帶頭作用。
   註:當地每百斤穀折米七二斤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

知识出处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西南区农村经济变化典型调查》主要描述了一九五三年秋后,西南局农村工作部会同西南一级有关部门,组织了一部分干部,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选择了六个村、一个乡,进行了有关农村经济发展和阶级变化情况的调查,时间一月到五十天左右。各省委农村工作部及少数地、县委也相继作了同性质的典型调查。当着大区一级机构即将撤消的时候,为了保存历史数据和使一些已经掌握的材料不致散失,特选编此册,供大家硏究农村经济发展、阶级变化情况,以及今后执行中央“关于在农村中进行典型乡村调查研究工作指示”进行系统调查硏究工作时作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倪楷成
相关人物
李世榮
相关人物
全永淸
相关人物
尹全興
相关人物
胡宗法
相关人物
李炳隆
相关人物
李金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郫縣
相关地名
永興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