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區農村經濟發展、階級變化及政治組織情况簡要綜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5946
颗粒名称: 西南區農村經濟發展、階級變化及政治組織情况簡要綜合
分类号: F323;D013;D693.74
页数: 4
页码: 一—四
摘要: 西南区农村经济发展、阶级变化及政治组织情况描述。
关键词: 西南区 农村经济 阶级变化 政治组织

内容

根據我們所作的典型調査和各地所送來的調査報吿以及其他資料,我們對西南區農村經濟發展、階級變化及政治組織情况,作了如下的初步綜合,供領導參考:
   一、農村經濟的發展簡况
   互助合作:五四年春耕時期統計全區組織起來的農戶共一二、七三九、五三三戶,佔總農戶數的百分之六七點九。比去年增加約一倍左右。全區沒有互助合作組織的縣有八七個。組織起來的形式中,有完全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十個,共五六三戶,佔組織起來的十萬分之五;半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一、四五四個,共三八、七五六戶,佔組織起來的千分之三强;參加常年互助組的共三、一七六、一六九戶,佔組織起來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全區農業生產合作社五五年春約可發展到總農戶的百分之四,五七年發展到總農戶的百分之三二。
   供銷合作社:一九五四年三月底全區共有基層社二、六四七個,平均每區將近一個。共有社員一、九八〇萬人,佔全區總農業人口的百分之二三·〇八,股金四、四一六億元,有零售店九、一六五個。平均每社有社員七、四八〇人,股金一六、六八三萬元,零銷店三個半。一九五三年底統計,供銷社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商品肥料,供應農村大部分食油、食糖以及約百分之二十五的布疋。供銷社五四年第一、二季度零售額佔初級市場零售總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計劃五七年農村市場零售比重,國營佔百分之一三點三,供銷社佔百分之五一點一三,其餘私商基本納入國家資本主義。
   信用合作:至五四年五月統計,全區共有信用社八九六個。社員七三二、三八六人,股金一、三一六、九三六萬元,平均每社有社員八一七人,股金一四、六九八萬元。存款餘額一、一七三、〇九七萬元,放款餘額一、二四五、二三八萬元。全區共有信用小組二、四二三個。組員一二五、七二五人,股金一六四、一二八萬元。存款餘額一四九、三七七萬元,放款餘額一七四、六六四萬元。平均每組有組員五二人,股金六八萬元。全區信用合作社五七年擬發展到“鄉鄉有社”。
   農叢生產情况:五三年全區共產糧食五、二五三、五七一萬斤,較五二年增產百分之八點九九,較四九年增產百分之二十三點一二。其中水稻產量佔全部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六二點五。棉花五三年產量較解放前增加一點七八倍。幾種主要經濟作物耕地面積(棉花、烤菸、甘蔗、油料作物)較四九年擴大百分之二十三點六。農業技術改良,據四川估計:“好種壯秧,少秧密植,合理施肥”三大技術推廣達百分之六十,推廣較好的有百分之二十。據四川郫縣、遂寧、資中、南充,雲南楚雄、陸良、宜良八個村調査,五三年幾種主要生產資料較土改時增長:牛百分之一九,猪百分之六七,主要農具百分之一八。
   農村手工業、副業也有發展,據四川郫縣、資中、南充、遂寧,雲南楚雄、陸良七個村調査,農村手工業和副業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土改前爲百分之二〇點一九,五三年爲百分之二二點〇二,副業和手工業收入的絕對數字五三年較土改前增長百分之四四點三六。
   農民收入、購買力:據七個村調査(同上),五三年每人平均收入爲六二〇、九三五元,較土改前增加百分之二九點五五;購買力爲二三六、二二二元,佔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八點〇四,較土改前增長百分之三六點一五。其中收入較高的爲四川郫縣永興四村每人平均一、〇〇二、〇〇〇元。購買力達四十萬元左右。
   農民商品糧食的增長:據四川遂寜、南充,雲南陸良、楚雄四個村調査:五三年每人平均收入原糧六六〇斤,除食糧、種籽、飼料消費外,有商品糧食(包括公糧)一五八斤,佔糧食收入的百分之二二點七三。又據四川遂寧,雲南陸良、宜良三個村調查,五三年餘糧戶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五五點六四(土改前佔百分之三九點七五)。缺糧戶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一四點六六(土改前佔百分之三六點三四)。
   各項消費資料較土改前的增長:據四川郫縣、達縣、遂寧三個村調査,食米百分之三〇點五五,穿布百分之一一二點七一,食油百分之三〇點五二,用鹽百分之一四,吃肉百分之五四點三五。
   國家糧食市場,至五四年七月中旬不完全統計,已建立三、三五一個。
   二、階級關係的變化與各階層的動態
   隨着農村經濟的上昇和發展,農村各階層情况已發生顯著變化。據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十一個村共一、六六八戶的調査,土改時:貧農佔總戶數的百分之六四點六九,中農佔二三點八一,富農佔二點六四。一九五三年貧農佔總戶數的百分之四〇點七七,中農佔四八點七九,富農佔二點八八。中農中富裕中農佔百分之一二點一六,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五點九四。富農戶數較土改時增多,主要係他們怕“樹大招風”而分家所致,此外還有土改中漏掉的和其他階層變化來的。
   變化情况:計貧農上昇爲中農者四〇八戶,上昇爲富裕中農者一三戶,共四二一戶,佔原貧農階層的百分之三九點八三;中農上昇爲富裕中農者五七戶,佔原中農階層的百分之一五點四五,下降爲貧農的一五戶,佔原中農階層的百分之四點〇七。以上上昇戶,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二九點二五,下降戶佔百分之零點九一。中農比重在各類地區亦有所不同:在經濟作物地區、大城市郊區、交通重點,據兩個村調查,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五八點〇九;平壩糧食作物區,據三個村調查佔百分之五一點五三;丘陵地區,據五個村調査,佔百分之四五點九七;山區據貴州毛胆口村調査佔百分之三八點四六。
   各階層動態:總路線的宣傳,糧食統購統銷和農業生產合作化的展開,農村階級關係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革命的變化,不少農民中流行着一種說法:“生產要靠互助合作,買東西要靠供銷社,有困難要靠信用社,賣餘糧要靠國家收購”。
   據四川郫縣、遂寧,雲南陸良、楚雄、宜良五個村較完全的調査統計和其他材料的綜合分析:
   貧農:人口佔百分之三四點九四,土地佔百分之三一點四二,耕牛佔百分之二四點六一,猪佔百分之二九點一一,主要農具佔百分之二四點九五。佔有生產資料甚少,多係新分戶,底子薄,或缺勞力、不善經營及遭受天災人禍者。多數糧食夠吃,但衣被不全,生產資金缺乏,產量低,他們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興奮積極,部分有扯平思想。但有少數地區和幹部嫌棄貧農,認爲“窮坑塡不滿”“田分了幾年也沒搞好”,有些貧農感到壓抑。
   中農:人口佔百分之五四點三五,土地佔百分之五一點五七,耕牛佔百分之六八點〇三,猪佔百分之六二點九三,主要農具佔百分之六七點八七,就其經濟情况來看,大體可分三類:
   1.富裕中農:生產資料齊全,產量較高,生活寬裕,每年均有盈餘,一般副業收入較大,或種較多的經濟作物。戶數一般佔中農階層的百分之十二左右,據十一個村調査,富裕中農中剝削分量已達富農標準但未滿三年者,約佔中農階層的百分之一,約佔農村總戶數的千分之四。
   2.一般中農:生產資料不缺,生活吃穿夠用,有的並有小量節餘,一般都靠農業生產,副業較少。戶數約佔中農階層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3.中農中稍差的:生產資料基本夠用,糧食夠吃,但衣著稍差,一般在生活生產上還存在一些困難。戶數將近佔中農階層的百分之三十。
   中農的基本態度是擁護共產黨的領導,他們說:“社會主義是光明大路”“搞好互助合作,才能多打糧食”,資本主義“不管大家,只顧自己,鑽了牛角尖,走不通”。新中農較舊中農更爲積極。但由於中農階層本身的動搖性,敵人的破壞和我們工作中的缺點,部分舊中農特別是部分富裕中農在統購統銷運動中抵觸較大,合作化運動中顧慮較多,生產情緒不夠穩定,怕扯平,怕歸公,怕改變所有制,有的資本主義剝削仍有相當發展。
   富農:人口佔百分之三點八七,土地佔五點三一,耕牛佔七,猪佔四點七二,主要農具佔六點二四。富農的經濟實力總的情况是:一般地仍較農民爲高,部分略有上昇,少數趨於下降,生產上一般還保持比農民稍高的水平。他們的政治態度,大多數是利用合法形式和我們作反限制的鬥爭,在各項社會主義改造的措施中,他們百般抗拒,或消極怠工,或積極打入互助合作組織等等。少數富農被迫繳械投降,暫時放棄剝削。但另有個別富農仍公開與我爲敵。農村中的富農仍是吸引農民走資本主義老路的一枝“旗桿”。
   三、目前農村政治組織情况
   農村黨的組織:一九五四年六月統計,全區現有農村黨員一五五、二〇五人,佔農村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八,已建立農村黨支部一四、五一三個,有黨支部的鄉佔總鄉數的百分之五三以上。
   農村基層政權:除西康、少數民族自治區及條件尙不成熟的地區外,全區基層政權普選工作已於五四年四月全部完成。全區有百分之八六點四的鄉建立了鄉人民代表大會。共有鄉人民代表七七三、〇八七人,平均每鄉三二點六人,約佔普選地區每鄉平均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
   人民武裝:五三年十月統計,全區有民兵五、一九二、九七五人,佔農村人口的百分之六點零七,平均每鄉有民兵一八九人,目前數字無大變化。
   新民主主義靑年團:全區現有農村團員五九五、七五三人,佔農村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九,農村團支部二五、一一四個,有團支部的鄉約佔總鄉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一九五四年七月
   四川郫縣永興鄉第四村經濟情况和階級情况調査
   郫縣居川西平原都江堰流域,素有“金溫江、銀郫縣”之稱,永興鄉是郫縣最富鄉之一,四村又是永興鄉最富的一個村子,全村的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特、甲等田,每人全年收支平均在一千二百斤大米以上。
   全村共有一八〇戶,七四六人(其中非農業人口五人),全村共有田土市畝一、五八三畝六,計:水田一、五六一畝,旱土二二·六畝。其中公有田土一二八畝,每人平均佔有田土一畝九分三,土質屬大土油沙和白散泥,小春主要產菸葉、菜子、苕子,小麥較少,大春除旱土外全爲水稻。該村田土,土改前絕大部分集中在極少數外籍地主手中,土改時統一均搭分配,故各階層現在佔有土地的數量與質量懸殊不大。一九五二年春土改結束,工作基礎屬比較好的一類村子。

知识出处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西南區農村經濟變化典型調查》

《西南区农村经济变化典型调查》主要描述了一九五三年秋后,西南局农村工作部会同西南一级有关部门,组织了一部分干部,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选择了六个村、一个乡,进行了有关农村经济发展和阶级变化情况的调查,时间一月到五十天左右。各省委农村工作部及少数地、县委也相继作了同性质的典型调查。当着大区一级机构即将撤消的时候,为了保存历史数据和使一些已经掌握的材料不致散失,特选编此册,供大家硏究农村经济发展、阶级变化情况,以及今后执行中央“关于在农村中进行典型乡村调查研究工作指示”进行系统调查硏究工作时作参考。

阅读

相关地名

郫縣
相关地名
遂寧
相关地名
資中
相关地名
南充
相关地名
楚雄
相关地名
達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