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古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唯一号: 151035020220000024
作品名称: 刘伶古台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076.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遗址

作品简介

“刘伶古台”是峄县八大景之一,位于枣庄市西王庄乡陈刘耀村东南约半里处。刘耀村在古代称作刘伶村,以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大名士刘伶姓名命名。据《峄县志》记载:“刘耀村在城北十余里,即刘伶庄,以晋刘参军墓在此,故名。今云刘耀者盖音谬也。”数百年来因人口繁衍,刘伶庄一分为三,皆以姓氏命名。即傅刘耀、冯刘耀、陈刘耀。刘耀村南有两个土台,南北对峙,倒引河水从两个土台子下流过。南台俗称“樊梨花点将台”,北台则称为“刘伶酾酒台”。《峄县志•山川》卷对刘伶台有较详细记述:“(峄县)又北十八里曰寨山,南与大山接。其麓有土台,方广丈余,高数尺,土人以为刘伶台。台之西为刘伶墓,巍然一大冢,村人岁时以酒脯祭之。其前为莱子河(即倒引河),父老相传为参军酾酒处也。”有关刘伶台和刘伶墓的记载,还分别见于古代地理专著《太平寰宇记》和《齐乘》。《齐乘》是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山东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书中载:“伶墓所今名刘耀村,旁半里许有刘伶台,其下为刘伶河。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