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参将署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1020220000005
机构名称: 台儿庄参将署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212.pdf
地址: 台儿庄
起始时间: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机构描述

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参将署占地7亩,有砖墙瓦房50间,建筑面积684平方米。总体布局为坐北朝南,四进院落,从大门往北,依次为前堂、二堂、大堂和后四合院。前堂东西两侧各建1个花门。二堂台儿庄复建的参将署有6间正堂,宽8米,青砖灰瓦厦檐抱柱走廊,门两旁各有1头高约2米的石狮子。院内建有五步台阶高的望月台和钟鼓楼,正堂东西两侧有配房各6间。大堂5间,高10米,内有8面屏风,后墙画壁两侧各建角门,通过角门能够进人四合院。四合院有南北屋各6间,东西屋各3间,为参将的私人住所。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三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