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化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688
人物姓名: 郭子化
人物异名: 名:邦清;字:子化;曾用名:葛洁之;郭幼如;李念三;庞沛霖;周尚德;郭省三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978.pdf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75年
籍贯: 江苏省郑县郭宋庄

传略

郭子化(1896-1975) 名邦清,字子化,曾用名葛洁之、郭幼如、李念三、庞沛霖、周尚德、郭省三等。江苏省郑县郭宋庄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的重要创始人。他生于贫农家庭。10岁读私塾,22岁高小毕业。 1919年,在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本科学习,在校积极参加“五·四”爱国反帝运动。1924年,在北京私立朝阳大学求学,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底,郭受中共徐海埠特委委派来到枣庄。在枣庄老街西门外鸡市口租赁两间草房,开办“同春堂”药店。接着又组织开办广仁医院和中西药品运销合作社。他以行医为掩护,肩负起重建枣庄党组织和开展矿区工人运动的任务。1933年,郭子化任中共枣庄矿区工委书记,领导工人取得“五·一”大罢工的胜利,使外工争得分“花红”的权利。同年5-8月,中共徐海埠特委机关及基层组织几乎全遭破坏,枣庄党组织与上级失掉联系,郭不畏艰险,勇敢挑起恢复徐州地区党组织的重任。1935年冬至1936年冬,他先后担任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书记、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1937年10月,郭子化会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达成建立徐州地区统一战线的协议。郭应李之邀,任第五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委员,以公开身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3月,日军迫近鲁南,郭利用上层统战关系,从第五战区争取到“人民抗日义勇队”的番号和2000元补贴。5月,他召集中共领导的沛县、滕县、峄县、枣庄等地抗日武装到峰滕边沿地区会师,宣布成立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建立以抱犊0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39年,郭子化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郭子化认真协助党组织纠正苏鲁部分地区在“肃托”、“土改复查”、反特”等政治运动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 建国后,郭子化历任山东省人民政府代理主席、华东和上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部长助理及副部长等职。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

相关专题

特委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