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唯一号: 151030020210000530
人物姓名: 孙兰峰
人物异名: 字:畹九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0182.pdf
性别:
出生年: 1895年
籍贯: 滕县大彦村

传略

孙兰峰,字畹九,1895年出生于滕县大彦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兄妹六人中孙兰峰排行第二。全家九口人仅有一亩半地,为了维持生活,又租种了地主的七亩土地,终年劳苦耕耘还是过着半年粮、半年糠的生活。他]0岁时到张家的私塾中伴读,五年后因生活所迫而辍学回家种田。 1912年孙兰峰参军,被编人晋军第二混成旅四团二营,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在直奉战争、北伐战争中,出生入死,成为傅作义手下一员勇将。随着傅作义部队的扩编,孙兰峰先后被任命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6年11月在百灵庙战役中,时任二——旅旅长兼前线副总指挥官的孙兰峰亲临前线指挥,全军浴血奋战,摧毁了德王多年经营的伪蒙军,敌酋乘车逃跑。后又指挥部队取得了阻击敌人反扑的胜利。此役,打死打伤伪蒙军500余人,生俘200余人,杀死日本特务要员20余人,伪军旅长金宪章、石玉山、安乐亭等率部反正,取得了空前大捷。 抗日战争中,孙兰峰率部队参加了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晋西之战,歼灭了大量的日军。特别是1940年3月在绥西的五原之战,时任第三十一师师长的孙兰峰(1938年冬任命)临危不惧,勇冠三军,冒着12架敌机的狂轰滥炸和炮火的猛烈轰击,从容指挥部队,与董其武师协同作战,经过4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将守城日军全部歼灭,击毙日军中将水川伊夫、少将金腾、大佐大齐等;伪蒙军6个师、伪绥西联军、日特务机关及宪兵等也被全歼,共毙敌3000余人,生俘300余人。五原战役之后,孙兰峰晋升为新编第三军军长,并被授予宝鼎勒章。 抗战胜利前后,孙兰峰先后担任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第十二战区抗战胜利受降官、张垣绥署骑兵总指挥、第十一兵团中将司令官兼察哈尔省主席、省保安司令等要职。孙兰峰从北伐战争到八年抗战胜利,身经百战,9次负伤,以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广大官兵树立了榜样。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发起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中国共产党政策感召下,在傅作义将军的影响和推动下,孙兰峰拒绝了国民党当局高官厚禄的劝诱,毅然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于1949年9月19日同董其武一起率部起义,投人了人民阵营,这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而效力的愿望。孙兰峰率部起义后,即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议和开国大典,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先后任命他为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兰峰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先后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政协第二、 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 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7年2月27日,92岁高龄的孙兰峰将军与世长辞。

知识出处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滕州党史人 物》(第一集)图文并茂,资料撷取真实详尽,考究取证科学严 谨,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199位滕县籍或曾在滕县工作、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他们中,有建党初期,在 白色恐怖下为了崇高信仰,舍生忘死,历尽艰险,义无反顾的 革命志士;有在敌人刑场上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 革命先烈;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不怕 牺牲,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有身居要职,肩负重任,以身作 则,勤政为民的领导干部……这些革命前辈丰富多彩的人生 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 幅幅漫卷烽火硝烟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 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阅读

相关专题

副主席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司令员
职位
副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