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临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唯一号: 151030020210000488
人物姓名: 王临之
人物异名: 原名:王慎庄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0082.pdf
性别:
出生年: 1902年
籍贯: 滕州市滨湖镇盖村

传略

王临之,原名王慎庄,1902年生,滕州市滨湖镇盖村人。8岁读四书学,16岁人滕县书院小学,19岁毕业后即去北京甘石桥中学补习,翌年考人北京平民大学。1926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29年到滕县教育局任会计。此时,受到高等教育和进步思想熏陶的王临之对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及人压迫人的社会极为愤懑。为了探索真理,寻求革命, 他与由北京平民大学、济宁省立第七中学、兖州省立第二甲种农校毕业并先后回滕的青年学生李淑铭、李景黄、刘炳文及王子祯等人,于1930年春集资在县城南门里创办了国民书店。他们以该书店为依托,在经营中秘密销售《共产党宣言》、《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科学概论》等红色书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进步作家的作品,进行传播马列主义和进步思想。同时,他们还利用关系积极向教育部门举荐进步青年学生到乡下担任小学教员,借此达到吸引和广泛联络进步青年之目的。因此,国民书店的创办,为滕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做了组织准备。 同年秋,经人介绍,王临之到山东省立第七中学(现济宁一中)任图书管理员。期间,因思想进步,倾向革命,于1931年夏由该校训育主任王溥泉(又名刘顺元)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其后,在党的领导下秘密开展活动。1932年2月王溥泉被捕后,他主持了一段七中党的工作并发展了刘庆珊、颜道东(后改名颜鲁樵)等7名党员。同时,他还十分关心滕县国民书店的工作,时常利用节假日回滕探亲之机来到书店看望同志、研究工作,并培养发展了李景黄、李淑铭为中共党员。 1931年秋,王临之奉省委指示来滕建党,其公开身份是滕县教育馆讲演员。经过紧张的筹备,中共滕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特支”)成立会议于10月的一天在县城南铁路大桥西北侧的徐家花园举行,会议决定王临之任特支书记,李景黄、李淑铭分任组织和宣传委员;会议同时决定特支机关设在国民书店内。 为了进一步联络先进青年,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党的组织,特支成立后在王临之的领导下,便以国民书店的名义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该读书会吸收了董一博、王右池、刘炳文、黄化民、彭协典、李文府等12人参加。通过学习和革命思想教育,会员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有6人经王临之等人介绍加人了党组织,其余同志也都成为开展革命活动的骨干力量。到了次年春,连同外地来滕的党员,特支党员数达到10人,建起了3个党小组。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为后来工作的开展和对敌斗争奠定了基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广大民众及其滕县短期师范的进步师生义愤填膺。为了把师生们的爱国情感化为行动,王临之等人审时度势,支持师范的进步知识分子李季民发动师生举行示威游行。正义行动迅速影响到城内各小学,有近千人参加了游行队伍。他们利用呼口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一致要求国民党政府举兵抗日。国民党滕县当局在学生运动面前一筹莫展。此次学生运动的成功发动,充分显示了王临之等人的领导才能。 1932年夏,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建设厅长沈鸿烈下令镶修微山湖东大坝,其费用全由沿湖百姓负担,每亩地需分摊2至3块银元。修此大坝不但费用大,而且湖坝加高后东水不能流人湖内,直接给湖东农民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引起沿湖30多个村的广大农民的坚决反对,就连那些地主绅士也不满意。滕县特支王临之等领导人,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发动、组织沿湖一带农民,开展反对镶修湖坝的斗争。迫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建设厅停止了这一工程。为此,滕县特支受到中共山东省委的表扬。 1932年10月13日夜,国民党驻滕县七十四师李汉章部及其警察局派兵包围了国民书店,以国民书店出售《大同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一书为借口,扬言“国民书店被赤化了”,即查封了国民书店,逮捕了共产党员渠玉柏和店员雷新修。因王临之等人不在店内,才侥幸脱险。但敌人并没善罢甘休,遂即对王临之等发了通缉令,妄图将“特支”成员一网打尽。是夜,王临之在得到国民书店被查封的消息后,立即对特支成员及党员进行了妥当安排。此后,他偕同李景黄、刘炳文、李雪斋等人经徐州去上海找时任中共华捕委员会书记的李乐平。 在沪期间,王临之等根据组织安排,参加了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杨树浦路举办的“特别训练班”的学习。此后,被派往温州国民党二十路军刘珍年部开展党的工作,因刘部哗变,王临之等又回到上海,在李乐平单线联系下做工运工作。1933年4月6日,李乐平被捕人狱,王临之等因此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后即以卜卦算命、摆摊卖馒头为掩护,意在再度找到党组织。但终因人地生疏,生活无着,难以为继,遂于同年10月被迫由沪返滕。 回滕后,王临之听说“捕共队”还在抓他,遂于1934年2月去了益都,经同学介绍在国民党县法院任缮状生,至此与党脱离了关系。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先后在高密、即墨、济宁等地的国民党政法部门任职。其间,仍掩护营救过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做了不少好事。1948年10月济南解放后,王临之先后到山东省干校、水产运销公司等单位任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春,王临之在滕县加人卫生协会。此后,一直从事医务丁作,1973年转正。1974年10月16日逝世。

知识出处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滕州党史人 物》(第一集)图文并茂,资料撷取真实详尽,考究取证科学严 谨,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199位滕县籍或曾在滕县工作、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他们中,有建党初期,在 白色恐怖下为了崇高信仰,舍生忘死,历尽艰险,义无反顾的 革命志士;有在敌人刑场上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 革命先烈;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不怕 牺牲,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有身居要职,肩负重任,以身作 则,勤政为民的领导干部……这些革命前辈丰富多彩的人生 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 幅幅漫卷烽火硝烟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 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阅读

相关专题

会计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