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矿工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938
颗粒名称: 第九章 矿工生活
分类号: TD8
页数: 9
页码: 651-659
摘要: 中兴煤矿公司开办之前,小煤窑采煤,矿工无劳动保险。矿工被强迫下井劳动,遇有疾病,不给医药。
关键词: 矿工 矿工生活

内容

中兴煤矿公司开办之前,小煤窑采煤,矿工无劳动保险。矿工被强迫下井劳动,遇有疾病,不给医药。
  中兴煤矿公司时期,对工人灾害疾病及抚恤养老,各时期标准不一。1915年,规定工人因工伤亡给抚恤费京钱200吊文(折合大洋70余元),伤者由公司负责治愈后每人给京钱100吊。1916年后,凡因工死亡者,里工外工一律抚恤78元。1927年工会成立,凡因工死亡者一律改为100元,不久里工又增为200元(抚恤金150元,丧葬费50元),外工150元(抚恤金100元,丧葬费50元)。以后又规定:里工因工死亡,除给予丧葬费50元外,并分别按其在矿工作时间给其遗属以一次性抚恤费。在矿连续工作未满七年者给予一年的工资,工作七年以上者给予二年的工资。外工因工死亡,由公司一律给予50元丧葬费,150元抚恤金。里工因工受伤,除由公司担负医药伙食及住院费外,每日工资照给,至伤好为止;伤愈残废不能工作者由公司按月发给其最后工资的半数以终其生。其愿一次领足者,依在矿年限多少发给赡养费:在矿连续工作五年以内者给予一年的工资;工作五年至十年者,给予二年的工资;工作十年以上者给予三年的工资。外工因工受伤,亦由公司担负医药、伙食费及住院费,工资亦照给;因工受伤致残,则一律一次给予150元赡养金。
  里工生病,需经矿内医生证明请病假,需住院治疗者入鞠仁医院,一切医药、饮食费用由公司担负。病假期间,工资折半发给。经三个月尚未痊愈且经医生诊断不能即愈者,依照其在矿时间暂给予相当工资令其退工。
  在矿一年者给予一个月工资,二年者给予二个月工资,以给半年工资为限。外工生病,直接向其包工头请假,不给工资,但亦得免费在公司医院就医。
  里工因病死亡,每人发给50元丧葬费,卷十九煤炭工业志591并按其在矿工龄另给相当抚恤费。在矿连续工作未满三年者,只给丧葬费,不给抚恤费;工作三年以上未满五年者,另给三个月工资;工作五年以上未满十年者,另给六个月工资;工作十年以上者,另给一年的工资。外工因病死亡不给丧葬费及抚恤金。
  矿工付给养老金始于1927年工会成立之后。1927年工会与中兴公司第一次协定:凡在公司工作满十年以上逾六十岁者,公司每月给予最后一月之半数工资,其愿一次领足者给一年全数工资。1931年第三次劳资协约改为:凡连续在矿工作满十年以上年逾六十岁者,公司将令其退休,每月给予最后一个月工资的半数;其愿一次领足者,给予18个月的薪金。
  日军占领时期,中兴公司规定的劳动保险待遇多被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矿务局属煤矿和枣庄市地方煤矿,对煤矿职工离休、退休、退职、离职、医疗、伤病假、职业病以及生育、死亡等方面的待遇,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劳动保险条例》,享受公费医疗,领取伤病假工资、退休金和丧葬抚恤金。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或死亡,享受劳动保险待遇。
  第二节劳动保护靴;六个月发给一个防尘口罩,一双线袜;三个月发一条毛巾;两个月发一付布手套;一个月发给两条肥皂。井下辅助工和地面各工种工人,也提高了劳保用品发放标准。按统一价格计算,1985年,采掘工人个人劳动品价值67.9元,较1966年的40.76元提高66.6%,比1963年的35.76元提高90%0地面机电维修工,1985年个人劳保护品价值31.59元,比1966年的10.12元提高3倍多,比1963年的3元提高10.7倍。矿区建筑工人,1963年至1966年,每年只发一条围裙,两付手套。1985年每人防护用品增加到14种,价值55.13元,比1966年的8.32元提高6.9倍。
  1958年至1962年,枣庄市地方煤矿多自行制订标准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977年,枣庄市地方煤矿开始统一执行山东省地方煤炭局的规定:井下工人每年发一套工作服,一双高筒靴,一条矿灯带,按季度或月发给毛巾一条,口罩一个,手套一付,肥皂一块。两年发一套棉工作服,八年发给工作帽一顶,雨衣一件。井上工人二年发给工作服一套。从事野外或高空作业的工人每年还发给棉工作服一套。夜班守卫、门卫五年发给棉大衣一件,一季度发毛巾一条,手套一付,肥皂一块。
  建国前至建国初的1951年,枣庄矿区矿工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均为自理。1952年,开始给井下工人发防护工作服。1955年起,井下工人每年发一套工作服,在淋水区作业,还有备用的雨衣和胶靴。地面工人每二年发一套工作服。1963年10月、1966年4月、1985年1月、枣庄矿务局根据国家劳动部和山东省劳动厅、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规定,三次修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标准。从1985年3月起,井下采掘工人四年发给一个安全帽,一件棉工作服上衣;两年发给一条矿灯带;十个月发给一套帆布工作服,一双中统胶第三节职工工资1880年至1895年峄县中兴炭局时期,工人划分为“正掘班”和“公令班”。正掘班是长工,每两人为一组,先预支给制钱二十千至三十千,每人每日另加伙食费制钱百文,挖出的煤按量计算,每解(150斤)给制钱45文;公令班按日计工,不预付工资,每人每日给制钱200文,挖煤一解也给制钱45文;一部分抬筐拉滑车的杂工,亦按日计工,每人每日给制钱140文。1899年以后的中兴煤矿公司时期,由公司直接雇用的里工,以月计资,工资由公司直接付给;在包工制度下包工头雇6夕2枣庄市志用的外工,以日计资,工资由公司依照包工协约的规定按期付与包工头,再由包工头付给外工。自1899年中兴公司成立至1926年的28年间,一般工人的工资变动不大,平均月工资多在8元以下,1919年最高为8.09元,为资方代理人月薪的1%0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不断开展斗争,工人的工资得到提高。1930年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3元。外工每日工资为四角八分,实得四角三分,余五分为包工头所得。1931年,有包工头26人,每人所包工人4人至248人。技术工日工资平均自四角三分至六角三分,小工日工资三角七分至四角三分。当年,里工平均月工资15.27元,外工平均月工资14.57元。里工每年每人还由公司贴煤4吨,按当时市价,里工收入每月相应增加2.5元。里工如迁婚丧大故,公司还视其象居远近酌量给假期,不扣工资,但不超过十五日。外工请假,直接与工头交涉,请假时间,不给工资。
  中兴煤矿公司还依照民国政府十八年(1929年)所公布修正各机关放假日期而规定工人每年1月1日、3月12日、3月29日、5月1日、7月9日、10月10日、11月12日七天放假,放假日工资照给。在规定的假日如迁工程上有特别情形不能停工,则给予双工资。
  枣庄解放至建国初,煤矿实行以粮计资。
  干部实行月薪,最高每月420斤红粮,最低225斤;工人实行日薪制,技工最高每日11.5斤红粮,最低6斤,普通工人6至6.5斤,井下采掘工小工日薪红粮7至8斤,技术工10斤。全矿工人平均日薪为红粮7.5斤。1952年,改以粮计资为工资分,按4.2斤红粮折算一个标准分。1953年实行工资制。1956年全局有56%的职工升级。1957年全局人均年工资为770元,比1952年的人均工资额提高44.5%,平均每年增长8.8%01958年至1976年,新招青年工人增多,平均年工资为769元。1977年至1985年的9年间八次调整工资,其中1983年和1985年升级面均在90%以上,1985年,全局人均工资1450元,比1952年上升172%,比1976年上升88.6%. 枣庄地方煤矿职工执行国家工资标准。
  临时工、轮换工、亦工亦农等农村工人,1957年至1958年由所在农村生产队分配口粮,煤矿给每人每天补贴菜金5分,每月6至12元津贴费。1958年底,部分矿井实行月薪,井上工人27元,井下工人32元。1963年至1975年,亦工亦农工人工资采取低工资与生产队补贴办法。井下工人基本工资为35元,下井津贴由每班0.4元增至0.6元,煤矿每月投资12元给亦工亦农工人所在生产队,由生产队补记工分。1975年后,地方煤矿亦工亦农工人基本工资增加3元至4元,井下每人每月工资39元,井上37元。井下工人每月发给下井津贴12元至24元。1980年后,亦工亦农工人又分别按四级制工资调整为35元、38元、42元、46元,并统一补助粮食20斤。1983年后,枣庄地方煤矿属国家干部和全民制工人、亦工亦农工人开始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市营煤矿对采、掘、运等工种实行多超多奖,少超少奖等包工工资。井下津贴改为采掘工每班0.8元,通风、巷修、运搬工为0.5元,其他工为0.4元。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执行计时、计件、包干、浮动等工资形式,全年工资总额为380万元,比1981年增长164%0第四节福利设施一、职工住宅1880年至1899年峄县中兴矿局时期,矿工只发工钱,不安排工人住处。中兴煤矿公司时期,始建职工住宅,供职员和里工租居。少数有技术的工人,自己建造比较整洁的房屋居住。外工住房低矮、狭窄,屋顶及墙壁多用篙类或在筒上涂泥,每室占地面积约卷十九煤炭工业志593一平方丈。无家属的外工,大半居于类似客店的悖悖铺中,晚间工人随地铺卧,晨起将被褥收藏。每人每月需租价及开水费三四角。
  30年代,中兴公司进入鼎盛时期,“为筹谋各处在职里工工人及警士之眷属安居起见,划区建设工人住宅,并环筑围墙以护卫之。”1933年兴建惠工村,1934年竣工,建筑面积20614平方米,计有甲种一区42所、乙种五区569所,共611所,住1070户。到1937年,中兴公司共有住宅62273平方米,其中楼房11座4290平方米,平房25处57983平方.米。日本人占领时期,增建住宅42734平方米,其中日本人住房13处8769平方米(内有日本式房屋10座1859平方米),职工住宅10处11942平方米,外工住房22023平方米(均为简易房)。1946年11月清产,在册住宅10.5007万平方米,其中有13处10642平方米毁于战火。另外,1948年陶庄矿接收家属住宅300间约计4800平方米,接收劳工宿舍480平方米,共计5280平方米,均为草房。
  建国初期,枣庄矿区职工宿舍基本是几经战火后遗留下的中兴公司住宅。50年代后期,全局职工队伍增加到6万余人,单身宿舍面积64697.9平方米,人均3.22平方米。
  70年代住宿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面积4.4平方米。80年代初,住宅建设发展较快,到1985年,全局单身职工宿舍建筑面积30.7233万平方米,居住31097人,人均9.88平方米。从1983年起,对采掘一线职工的宿舍实行标准化管理,配备了专职服务员,室内配有铁床、床垫、床头橱、凳子、热水瓶和茶具,安装了纱窗、纱门、窗帘、电风扇和暖气,逐步实现了旅馆化。宿舍区的环境卫生也有专人打扫,并设立了图书室、游艺室、缝补室、理发室、电视室、自行车棚、小卖部,安装了公用电话。1956年开始新建家属宿舍,每户二室,面积17至25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的房屋,设施简单。到50年代末,全局有家属宿舍17.3532万平方米,人均占有5.57平方米。60年代,家属宿舍26.0811万平方米,人均4.77平方米。70年代有家属宿舍41.0491万平方米,人均5.06平方米。80年代初,住宅建设发展较快,到1985年,全局家属住宅建筑面积90.4515万平方米,户均49平方米。70年代末和80年代建造的宿舍,多是四层楼房,前后凉台,纱门纱窗。有的还安装了暖气。矿务局机关和15个矿处基层单位的8227户家属宿舍,安装了管道煤气设施。职工家庭,都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电风扇,不少家庭用上了电冰箱。
  60年代初,枣庄矿务局开始兴办临时来矿家属招待所。后因各矿住房紧张,招待所被长期当成宿舍使用。1978年,各矿又恢复新建了一批临时来矿家属招待所。至1985年,全局共建立临时来矿探亲招待所601间7813平方米,并配备了炉灶、炊具等。
  1973年前,枣庄市地方煤矿职工家属宿舍、集体宿舍多以林桔、草席搭成的简易宿舍。1973年,枣庄市地方煤炭局建立后,建了砖木结构的家属宿舍、集体宿舍30间,共600平方米。1985年,市煤炭局及直属矿家属宿舍、集体宿舍建筑面积达230.1203万平方米,部分矿宿舍配备了电风扇、暖气等设施。
  二、职工食堂中兴矿局和中兴煤矿公司,均不设工人食堂,带眷职工回家吃饭,单身工人多由“悖悖铺”代办膳食,有的在小饭摊上吃饭。当时,无家庭者极少,里工仅1.3%,外工5.3%,外工30岁以上未娶妻者仅8.7%,里工低于此数。工人生活水平很低,其收入大部用于膳食。工人吃的以高粱及麦子煎饼为主,每日两餐,约在上午10时及下午5时。
  食法简单,普通吃咸菜及大葱卷煎饼,喝麦粉或高粱粉加盐煮成的“糊涂汤”。工人在经济594枣庄市志充裕时,或逢佳期,吃顿黑面馒头。平时的蔬菜是豆芽、豆腐、青菜、白菜、萝卜等,逢年过节,偶食晕菜。家庭负担较轻的工人,平时也偶食肉,但为数极少。
  建国初期,枣庄矿区有两个职工食堂,规模小,设施简陋。1956年建立枣庄矿务局后,职工食堂不断增加。1958年,枣庄矿务局及局属职工食堂发展到71个,其中营养食堂10个。但多数食堂设备简陋,有的工人在露天或席棚就餐。1962年,有些食堂合并,有的撤销。1970年以后,对食堂进行了整顿充实。到1985年,全局共有职工食堂37个,回民食堂8个,业余疗养食堂9个,班中餐食堂3个,食品加工车间7个,食堂建筑总面积39413.38平方米,就餐职工66427人。炊管人员2431人,其中管理人员.153人,三级以上厨师163人。全局食堂共有大型炊事机械315台(件),其中电冰箱30台,电烤炉23台,刷碗机4台,面条机35台,水饺机27台,馒头机51台,中西餐卫生灶10台,电炸锅、切菜机、淘米机、剥皮机等136台。有冷库8座,冷藏量334吨。餐厅碗橱、桌凳齐全。夏天有降温防蝇设备,冬天有取暖设备。八一矿食堂成为饭馆化管理的标准食堂。
  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建有职工食堂100余个。各生产矿井食堂多数配备了电冰箱、鼓风机、烘烤机、绞肉机、馒头机、面条机等机械炊事设备,并配有暖气、电风扇等设施。
  建国后,煤矿工人一直受到国家优待。
  ‘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煤矿职工按工种定量,每月最高60斤,最低32斤。1959年至1961年的困难期间,采掘工人的粮食月定量仍保持53斤,1962年又调到56斤,地面职工最低30斤。井下工人,每月供应食油一斤。枣庄市人民政府十分关心矿工生活,在矿区附近安排了蔬菜基地,蔬菜公司、食品公司,对矿区定向供应蔬菜,定量供应肉蛋副食品。矿区各食堂建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健全了管理制度。
  同时,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对食堂实行监督管理。食堂炊管人员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1985年,枣庄矿务局系统食堂有特级厨师2人,一级厨师14人,二级厨师36人,三级厨师109人,四级厨师12人,五级厨师8人。
  食堂饭菜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主食达10种以上,副食15种以上,节日期间可达四五十种。
  各食堂都取消了大锅菜Q矿务局各矿食堂坚持把班中餐送到井下,送到工人手中。在全国煤矿职工生活福利达标竞赛活动中,有16个食堂达到煤炭部的要求标准,并被定为部省达标食堂。
  三、职工澡塘中兴煤矿初建时有浴池4个,计193平方米,每池可容10余人,4池同时容60余人。1934年新建浴室1645平方米,计11个浴池,每日可容5000人洗浴。
  建国后50年代,职工澡塘建筑面积4836.46平方米,60年代为15259.83平方米,70年代为28456.88平方米。至1985年,全局有职工澡塘50个,其中井下职工澡塘17个,地面职工澡塘15个,女职工澡塘18个,总建筑面积41813.3平方米。浴池都用釉面砖贴墙,马赛克铺地。各矿还建立了专为农民服务的男女澡塘和接待外来客人的小澡塘。井下职工澡塘都建成了有更衣室、服务室、烘干室、洗衣房、矿灯房的综合性服务楼。浴池淋浴设施齐全,并有药浴、理疗和饮水设备。更衣室内有衣橱,每人配有一双拖鞋。从1980年起,枣庄矿务局18个女澡塘全部实行了淋浴化,并设有卫生间和冲洗器。
  枣庄市地方煤矿1962年前多用破旧矿车为浴盆,部分矿井有简易小浴池。1973年后,各矿开始建职工澡塘。至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建有职工澡塘100余个,且多数卷十九煤炭工业志595有淋浴设施,设有更衣室、专用衣橱、洗衣机、烘干室等配套设备。
  四、托儿所、幼儿园1931年,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始设幼稚园一所,有儿童游戏场、娱乐室。1936年,该园儿童约60人。因收费昂贵,入园儿童多系公司内部高级职员子女。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园停办。
  建国后50年代,枣庄矿务局首先在陶庄、枣庄、田屯矿办起托儿所。以后,局机关、甘霖、山家林矿等单位也相继开办。到1985年9月,全局有托儿所14处,幼儿园9处,总建筑面积24028.2平方米,保教人员415人,入托儿童2014人。每个幼儿园都有教室、游乐场地和幼儿宿舍。有12处托儿所办起托JL所食堂。从1980年至1985年6年间,全局投资175万元,职工捐款3万多元,为幼儿园增添滑梯、转马等大型玩具193件,脚踏风琴、手风琴等乐具33架,电视机、收录机21台,电冰箱6台,其它教学设备和教具3000多件。
  开始,设两个班,1945年办成完小,1947年校舍被国民党兵占用,学校停办。
  1933年秋,中兴煤矿公司设立中兴中学。初创时设初中一年级两班。1934年秋改办职业中学,共有校舍3280平方米。1943年春恢复中学,扩建校舍1050平方米。1945年底改办补习班,分初高中两部。1946年春停办,同年10月恢复补习班,至年底停办。
  学校毁于战火。.1948年11月,陶庄煤矿始办子弟小学。
  1957年10‘月,枣庄煤矿设立职工子弟小学。
  后,山家林、甘霖、魏庄、莱村等矿,相继建立了职工子弟学校。1958年,枣庄、陶庄两矿开办职工子弟中学,当年9月正式开学。至1985年,全局有职工子弟学校25处,其中小学13处,中学12处。中小学占地539.9亩,校舍建筑面积65114平方米,学生15364人。
  全局中小学教师916人,其中高中教师86人,初中教师441人,小学教师389人。
  六、职工医院五、职工子弟学校1923年2月,中兴煤矿公司创办中兴小学校。创办伊始,仅收职员子弟。直至1928年7月,因工会要求,始兼收军警及工人子弟。经费系由职员红利项下每月提出650元,更由公司补助650元,合计每月为1300元。该校不收学费,一切书籍均由学校发给。
  共有男女学生500余人,女生约占15%,军警及工人子弟约占70%。以后逐步扩大。
  1936年达六个年级18个班,学生912名,教师24名,校舍建筑面积3651平方米。日军占领枣庄初期停办。1939年恢复。1946年校舍毁于战火,学校停办。
  1930年,陶庄“中兴塾”小学成立,经费由陶庄矿拨款,学生中十分之一为矿工子弟。
  1919年,中兴煤矿公司成立临时诊察所。1923年,中兴煤矿公司独立兴办的鞠仁医院建成。医院占地40余亩,设内、外、眼、耳鼻喉、皮肤、花柳、电疗等科及调剂、制剂、蒸气消毒、普通手术、特别手术、住院换药等室,有单间病室16间,通间病室4大间,可容病人100余人。每日门诊100至400余人。
  因属慈善事业,无论何人就诊,医药均不收费。该院每年经费约5万元,由公司拨给。
  1931年矿业振兴,医院也进一步扩大,扩建病室11间,病人厨房2间,太平间2间,矿警住房3间,职员、练习生、看护生等住房18间,花窑子6间,综合诊疗室及伤病请假室10间,厨房餐厅6间,洗衣房、存煤房3间,浴室3间,讲堂3间,差工住房5间,小伙房5间。医疗设备有X光机1架,附球管4个,透热机1架,通用连接机1架,水银石莹596枣庄市志灯1架,电热消毒器1具,蒸气消毒器1具,大手术台1架,妇科手术台1台,另有小手术台、麻醉机、显微镜、电动离心沉淀器、电光孵卵器、脉膊计、电光眼底检查器、体重磅、天平等。全院有病床120张。病房分三等:一等病房设床2张,为公司上层职员所住,内有沙发、浴室以及由高级厨师侍奉的专用食堂;二等病房有床50张,供公司一般职员所用,被褥整洁,业备有浴盆;三等病房供工人所用,大病房有床无被褥,卫生条件亦较差。1935年,门诊总量15.0080万人次。日军占领枣庄以后,日本人森田凌山为院长,医院分内院、外院。内院专为日本人服务,有病床20余张,院址在原局机关食堂处。外院在鞠仁医院旧址(今矿务局三中校址),人员床位减少,保留人员70余人,保留病床70.余张,部分病房成为日本人的兵营。1946年、1948年鞠仁医院毁于战火。
  1948年,陶庄矿解放,建立了诊疗所,有草房2间,医护人员4名。1949年,有房屋4间,卫生技术人员10名。1950年更名为陶庄煤矿医务所,有平房21间,294平方米,医务人员23人,当年门诊量83442人次。1951年新建陶庄医务所,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5平方米,有卫生技术人员44人。1952年,卫生人员增加到54人,医疗设备有X光机1台,显微镜2架,电动离心沉淀器1台,太阳灯1个,外科手术器械2套,电冰箱1台,血包计1个,眼科手术器械1套,救护车1辆。1953年,枣庄矿建医务所,有8名医护人员。1955年,陶庄矿医务所更名为陶庄煤矿医院,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设病床50张,医务人员78人。病房分内外科,各有床25张。门诊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1956年4月,陶庄矿医院扩建为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至年底,全局有综合医院一处,三个矿医务所,一个门诊室,共有病床115张,卫生人员167人。1958年,矿区卫生人员增加到257人,病床增至210张。1959年,除中心医院外,有7个医务所,18个保健站,全局有病床430张。1960年至1963年,建成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枣庄矿务局枣庄医院。1978年至1980年,建成结核病、精神病防治医院。1981年,枣庄、田屯、朱子埠、甘霖、山家林、八一、魏庄、柴里、陶庄矿的医务所分别更名为矿医院。至1985年,全局有大型综合医院3处,专科医院1处,矿级医院9处,卫生所15处,共有病床1562张,卫生技术人员191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0人,医护药师检验师·391人。医疗卫生用房建筑面积65761平方米。
  七、职工疗养1956年枣庄矿务局成立之后,与北戴河、青岛、泰安、临沂等地疗养院签订职工疗养合同,安排矿工疗养。至1985年,矿区在外地疗养的职工达2526人次。矿区还开办了职工业余疗养所11处。生产一线的老工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分批住所疗养,每期25天。1985年全局业余疗养人数达2258人。
  八、生活用水建国前,枣庄矿区生活用水有水源4处。
  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多,至1985年,矿区生活用水水源已发展到20余处,共有机井61眼,干管55公里,蓄水池15个,水塔15个。1983年煤炭工业部拨款116.73万元,在黄贝新建净化水厂一座,设计能力为日产净化水10000吨,保证了东部矿区的生活用水。
  第五节职工教育一、文化教育及短期培训中兴煤矿公司于1930年创办工人补习卷+九煤炭工业志5夕7学校。初办,规模不大,每月经费420元,学生均由公司指定。第一期办基本教育科,以完全失学之工友为对象,一年毕业。500,0余工人中,得入补习学校者仅里工中有一小部分,约200余人。工人不认识字者,里工为78.2%,外工为%.9%建国初期,在矿工中开展了扫盲教育。
  到1956年,全局已有4所文化补习学校,职工参加文化学习的有6069人,其中高中45人,初中1287人,高小1415人,扫盲3322人。
  1961年有红专学校45处,参加文化学习的有3568人,其中高中87人,初中973人,高小945人,初小651人,扫盲912人。专业技术学员2791人,短训班学员7318人。1963年职工参加文化业务学习的5211人,其中高中135人,初中1129人,高小748人,扫盲1622人,专业’学习501人,函授95人,初技及中技981人。培训各类干部1873人。
  1982年,全局开展了青壮年文化技术补课。
  参加文化补课的职工12552人。至1985年,合格人数7832人,免试1801人,合格率7.3%。技术补课人数7286人,合格6654人,合格率91.3%.80台,心电图机1台,高速离心器1台,三用记录仪1台,电冰箱2台,投影机8台,放影机1台,幻灯机2台。有图书5000余册。学生来源,一是从社会招收,二是从在职职工中招收。学校经费由枣庄矿务局负责,基建投资由山东省煤炭局负担。
  枣庄矿务局技工学校于1958年10月建成,经四次迁址扩建,至1985年,学校占地240亩,建筑面积22773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308平方米,食堂19%平方米,学生宿舍4998平方米,实习工厂1000平方米,家属宿舍3239平方米。另有教职工餐厅、澡塘、图书室、阅览室等。
  三、职工高等教育二、职工中等教育1958年,枣庄矿务局在陶庄中心医院开办卫生学校一所,当年招生300人。1959年学生达613人。1959年招收的学生中,有在职职工300人,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学校工作人员23人。1960年学校停办,有263人按中专毕业生分配。1978年7月,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决定恢复煤炭系统卫生学校,在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以南建立山东煤矿卫生学校,投资250万元,征地80亩,1985年建成。学校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600平方米,实验楼2100平方米,学生宿舍4200平方米。另有办公楼、会议室、餐厅和教工宿舍。教学仪器设备有显微镜1980年9月,枣庄矿务局职工大学建成业正式开学。1984年5月15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1985年,学校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职教师34人。学校建筑面积509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530平方米,男生宿舍楼1690平方米,女生宿舍250平方米,办公室680平方米,食堂720平方米,实验室、图书室420平方米。教学仪器有物理、化学仪器各1套,电子仪器2套,电脑2部,彩电14部,录音机8部,放象机1部,幻灯机1部。
  图书3000余册。学生在职工中招收。1985年在校生331人,分6个专业8个班。
  50年代起,枣庄矿务局成立函授站。
  1958年招收函授生42人。1963年在校生95人。文化大革命中停办,1980年恢复。到1985年底,在校生170人。
  1980年,枣庄矿务局电视大学专业班成立,并开始招生。至1985年,共开办采煤、机电、会计、统计、土建、工业管理、中文、英语、化学和汉语言文学等10个专业班,学生356人。
  598枣庄市志四、干部教育、培训1958年8月,枣庄矿务局成立党员干部培训班。1960年3月,创办Z干校。1962年3月,党训班、工干校合并成立枣庄矿务局干部学校。1976年,正式建立枣庄矿务局党校,学校挂“枣庄矿务局干部学校”和“枣庄矿务局党校”两块牌子,党政一套领导班子。学校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规模为300人。
  1985年,干校开办干部中专班,招生74人,学制二年。至1985年,党校、干校共培训党员、干部20912人次。
  1985年7月,枣庄矿务局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设在矿务局第三中学院内,第一学年招生46人,开设10门课程。新建教学大楼1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1979年,矿务局技工学校办基层干部中专班,学员100人,学习三年半毕业。
  第六节文体娱乐中兴煤矿公司期间设职工俱乐部,为职工唯一工余娱乐场所,由工整委员会管理。
  工会正式成立之后,每月由公司津贴200元,不另征收任何会费O俱乐部事务归惠工委员会主持。运动器具多为职员预备,但运动者极少。为工人共享者有棋类室、书报室,还有京剧教师教授唱、做及排演京戏,并添办行头,时或公演,此为工人最感兴趣。夏日夜间,偶有说书者聚集工人数十人,·手敲口唱。
  日军占领时期,矿工失去自由,很少娱乐活动。
  建国后,随着矿工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文体娱乐设施增多。矿区工会成立后,建立体育协会和文艺部。1957年起,各矿、厂相继建立职工俱乐部。至1985年,全局有职工俱乐部11个,座位13000多个。俱乐部观众厅内设有冷气、暖气设备,13部电影座机取代了16毫米的小放影机。全局有图书馆80个,藏书50000余册。有游艺室30个,内设乒乓球、象棋、扑克等。八一、山家林、柴里、朱子埠等矿还建立了文化中心楼,新增添电视、电子玩具。矿区有体育馆1座,灯光球场12个,普通球场28个,羽毛球场55个,乒乓球台101个。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