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军事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835
颗粒名称: 卷十七 军事志
分类号: E289
页数: 43
页码: 520-562
摘要: 1644年(顺治元年),枣庄地区军事隶属沂州(今临沂)统辖,枣庄地区军事机构为沂州镇标前营。驻枣庄镇标前营下设4个连,12个排,36个班,计500余人。
关键词: 地方军事 枣庄市 军事志

内容

1644年(顺治元年),枣庄地区军事隶属沂州(今临沂)统辖,枣庄地区军事机构为沂州镇标前营。驻枣庄镇标前营下设4个连,12个排,36个班,计500余人。
  1723年(雍正元年),枣庄地区驻军隶属充州镇统辖,为绿营军编制。1732年(雍正九年),滕县设立都监府,置都司1名,千总2名,把总1名,经制外委3名,马兵31名,守兵170名。1736年(雍正十三年),峄县定制参将1名,守备1名,千总2名,把总4名,外委把总3名,马兵126名,步兵234名。分别防守峄县城、韩庄闸等。
  和14个联防清乡大队,总兵力4106人。同年,自卫大队改称滕县民众自卫总队,下辖2个大队,12个中队。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滕县城,国民党滕县自卫总队部分被歼,余部南逃于淮海地区。1947年,峄县先后成立国民党峄县警备大队、保安大队和峄县自卫总队。自卫总队下设5个大队,20个中队。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峄县,国民党地方军事机构溃散。
  第三节人民政府地方军事机构第二节民国政府地方军事机构1928年,山东省政府在峄县设县警备大队,有步兵和马队。同年,国民党第三路军司令韩复集的嫡系部队杨树森团驻扎在峄县,第一卫戍区第四师部分兵力驻扎滕县。1932年,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始建矿警队,下设6个中队,700余人。
  1938年,日军侵入枣庄地区,国民党政府枣庄地区军事机构溃散。
  1946年,枣庄煤矿矿警大队成立,下设5个中队,1个消防股,共600余人。
  同年1月,国民党滕县政府组建滕县保安大队,下设2个中队,215人。5月,改称滕县自卫大队,8月扩编第三中队,发展到259人。n月,部分保安警察和还乡团编入自卫大队,为第四、第五、第六中队,各中队下设3个分队,全队共640人。1947年4月,滕县自卫大队扩编为8个中队,同时成立常备队1940年秋,中国共产党创建鲁南军区,下设3个分区,峄县、滕县属第二军分区管辖,武装编制有滕峰边联支队和峄县支队。
  1944年7月,第二军分区重新组建,驻尧山县,设滕县独立营、临城大队和尧山县大队。
  1948年4月,第二军分区撤销,滕县、鬼山县划归第一军分区,临城划归第三军分区。
  1948年7月,鲁中、鲁南和滨海三个军区与冀鲁豫一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南军区,原鲁南军区三分区改编为鲁中南军区第五军分区。
  第五军分区机关驻峄县,辖峄县、白彦县。
  1949年5月,鲁中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改为台枣军分区,分区机关驻台儿庄,后迁至临城,辖峄县和白彦县。
  1950年12月,鲁中南军区、尼山军分区和台枣军分区合编为滕县军分区。分区机关驻滕县。管辖滋阳县、A山县、泅水县、邹县、济北县、滕县、曲阜县、临城县、峄县、白彦县。
  1953年8月,滕县军分区与平原省湖西军分区合并为济宁军分区,机关迁至济宁市。滕县、峄县、A山县、薛城县划归济宁军分区管辖。1960年4月,原峄县人民武装部改编为462枣庄市志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团级),隶属济宁军分区领导。1962年4月改为省直辖市武装部(副师级)。武装部下设训练处、组织动员处、政治处、管理科,辖峰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齐村区武装部。1981年12月,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升格为正师级。辖峰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齐村区、市中区、滕县武装部。1985年10月,枣庄市人民武装部改称枣庄军分区,分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统辖全市各区县人民武装部。
  从解放战争开始,枣庄地区各县先后设置r人民武装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1978年各区县恢复重建。
  第二章驻军第一节清政府军1837年(道光十七年),清政府派把总1名,率马兵18名,步兵65名进驻滕县,派经制外委1名,率马兵1名,步兵11名驻滕西古村。1859年(咸丰九年)滕县又添设额外外委3名。1858年(咸丰八年巧月,清朝救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与侍郎瑞麟等带领八旗兵1200余人,自直隶进驻枣庄,与捻军、幅军作战。1859年(咸丰九年)夏,捻军围困峄县城,清政府驻徐州将领常升率骑兵200余骑前来支援。1860年(咸丰十年)10月,清政府令乡团军张振荣部进驻峄县,镇压捻军,驻扎半年余。1861年(咸丰十一年))5月初,亲王僧格林沁率官军驻守滕县,以阻捻军北进。是年6月中旬,都统舒通额率官军来滕,镇压农民起义军。1863年(同治二年))5月,总兵陈国瑞统兵驻滕县,“进剿”邹县、滕县的白莲教起义军。1865年(同治四年).山东巡抚于文诚率官军驻扎滕县.阻截捻军第二节北洋军阀军1914年,袁世凯任命长江巡阅使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张勋遂率部驻扎徐州至充州一带,其中1000多人长期驻扎枣庄地区。
  1917年5月,张勋为复辟帝制率部北上。
  1914年到1921年,充州镇守使第七旅崔振鹿等两个营1000余人,分散驻扎在滕县各重要集镇。
  1915年,奉系第二十混成旅旅长昊长植率部分兵力驻防滕县城。1918年春,山东督军张树元率师来滕县,进驻火车站一带。
  1923年5月,充州镇守使第一团驻枣庄地区。第一营分别驻临城车站、沙沟车站、韩庄车站和临城街里;第二营驻官桥;团长吴锡九率团部及第三营驻防滕县城。
  同年五、六月间,山东省军阀政府以郑士琦为总司令、何锋钮为副总司令,统领陆军第五师十七团、第六混成旅第一团、中央第一混成旅第一团、第二十混成旅第一团开进枣庄地区,与安徽军务督理马联甲第一混成旅第二营对抱犊w山区孙美瑶领导的“山东建国自治军”实行围剿,形成500里的包围线,企图以武力镇压孙美瑶部,武装解决“临城劫车案”。6月中旬,“临案”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各军撤走。
  1924年,奉军旅长毕庶澄率其七十二团进驻滕县。1925年,直鲁联军王为尉率部进驻滕县。1927年,直鲁联军孙传芳部进驻滕县,三日后退去,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布防滕县城和界河一带。
  卷十七军事志463第三节国民政府军北阀军贺耀祖部1927年3月,国民党北伐军贺耀祖部开进枣庄,将张宗昌的孙百万旅击败。战后在枣庄休整扩军,筹集粮晌是年11月撤走。
  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杨树森团1934年夏,国民党第三路军总司令韩复架所属杨树森团驻防枣庄。1937年撤出。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1931年至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孙同营所属五十八、五十九旅驻防枣庄、滕县一带。
  国民党整编五十一师日军投降以后,国民党发起内战。1946年,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进驻枣庄、齐村。1947年1月,被中共华东野战军歼灭,生俘师长周毓英。
  国民党整编七十七师1947年至1948年期间,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七师王长海部驻防峄县。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国民党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孙震部奉命进驻枣庄地区,参加台儿庄会战。解放战争期间,整编第五十一师进驻枣庄、齐村,1947年1月又增加整编第六十四师、整编第二十师驻韩庄、临城,参加鲁南战役。1948年,国民党第九十四军陈大庆部4个师驻扎枣庄、临城一带,被人民解放军聚歼。
  第四节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枣庄地区多数是由当地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解放战争初期编入野战军。在枣庄地区战斗过的主力部队,运动作战,大多没有固定的驻地。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于1939年9月挺进鲁南,活动在平邑、临沂、枣庄边区。山东纵队一旅三团,1941年9月进军临沂、枣庄边区开展反扫荡斗争。肖华领导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谭士兄领导的滨海警备旅、谭希林领导的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第一师都曾经在枣庄地区战斗过。
  抗日战爭初期罗荣桓(右一)、彭畏三(右二)、陈光(右三)、陈上榘(右四)在抱犊崮山区合影。
  解放战争期间,鲁南军区主丈部队整编为“山东军区第八师”,由师长王麓水率领,先后在官桥、界河对国民党部队作战。1945年12月中旬解放滕县城。陈毅、黎玉指挥的山东军区部队和新四军第五旅、第九旅曾于1945年11月在滕县界河一带作战,消灭国民党新编第五路军吴化文部,生俘军长于怀安、团长白崇山。n月5日,在柏山战斗中,某连机枪班班长陈金河怀抱炸药爆破敌人碉堡,光荣牺牲,陈毅誉之为“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战争胜利的英雄”。1947年1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进军鲁南,在鲁南战役第二阶段中,粟裕司令员亲临峄县、枣庄前线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一师、第八师、第九师、竿”q师之第十团和滨海警备旅以及山东军区Ai }一纵队参加了解放峄县、枣庄、齐村等战斗。
  建国以后,先后驻扎枣庄地区的部队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54953部队1958年4月,这支部队从朝鲜班师回国,进驻枣庄,番号为志愿军5319部队。1962年改为3086部队。1975年改为55244部队。1985年又464枣庄市志改称54953部队。这支部队肩负着中央军委下达的军事训练、军农生产、营建和国防施工等任务。1982年被评为全军管理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55221部队1958年4月,该部队从朝鲜班师回国,进驻滕县,番号为志愿军5834部队。1962年改为6189部队。1975年改称55221部队。该部队主要执行军事训练,国防施工等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55540部队这支部队是1963年在枣庄地区组建的,番号为245部队,1964年改为55540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野战医院该院始建于1963年7月,驻滕县刘村。1976年8月,曾奉命赴河北省唐山市执行震后救灾任务,1977年9月返回驻地。1983年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55539部队该部队始建于1965年,最早称331工地。1969年改为601部队。1975年改为55539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55505部队该部队组建于1968年,驻枣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55503部队1969年组建于枣庄地区。该部队曾两次获济南军区群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83年10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全军勤俭建库先进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55536部队1975年在枣庄地区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55479部队1962年12月从山东新泰县移防滕县,番号为6080部队。1975年改为55479部队。该部队主要担负国防施工任务。1964年参加天津市静海一带抗洪救灾,成绩显著,国务院防汛指挥部授予锦旗一面。1980年11月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1970年6月组建于滕县。·设4个团和1个独立营。1975年5月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第12团1970年6月组建于滕县。管辖6个连队,隶属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从事化肥生产。战士大多是知识青年,干部主要是现役军人和地方干部。1975年5月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第13团1969年6月组建于薛城区。管辖6个连队,隶属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从事阀门生产。战士大多为知识青年。1974年12月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3支队1980年3月,该队由河北省唐山市移防枣庄地区,支队部设在薛城,管辖4个团。承担枣庄、滕县矿区建设任务。1983年撤销,改为煤炭部第三建筑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21团1980年3月自河北省唐山市移防薛城区。
  管辖3个营,隶属基建工程兵第43支队。承担枣庄、滕县矿区的工业厂房和民房建筑任务。1983年撤销,改为煤炭部第三建设公司第三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33团1980年3月由河北省唐山市移防滕县蒋庄。
  管辖5个营,隶属基建工程兵第43支队。担负蒋庄矿井的建设任务。1983年撤销,改为煤炭部第三建设公司第四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陆军学校通信训练大队1981年2月该大队从山东章丘县移驻滕县城,隶属济南陆军学校。主要为部队培训基层通信干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枣庄支队1983年7月组建于枣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附:日本侵略军铁道青年队第六大队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之后,派铁道青年队第六大队驻进枣庄地区。他们以护送运煤列车为公开任务,卷十七军事志465搜集军事情报。第六大队下设3个中队共120余人,分布在临城、滕县、官桥、枣庄、南沙河等车站、铁路沿线。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回国。
  枣庄宪兵队1938年,日军济南宪兵部充州分队派日军少尉松岗贼雄带领宪兵20余人进驻枣庄镇,建立起枣庄日军宪兵分遣队。以后日军头目儿玉又带来5个中队,驻今L在枣庄大兵营,共驻日军300余人。1945年日军投降后解散回国。
  .滕县宪兵队1938年春,日军宪兵两个联队进驻滕县,组建起滕县宪兵队。日军头目丰田、佐藤先后任队长。1945年日军投降后解散回国。
  临城宪兵队1938年春,日军在临城建立宪兵队。司令菊池,中队长晋三郎、严下、山林。下设步兵队、通信队、车队等。设两处军营,常驻日军900余人。1945年日军投降后解散回国。
  台儿庄宪兵队1938年10月,日军中尉千叶圣雄带领20余名日军,在台儿庄建立宪兵队,后日军增加到200多人,队长先后为平山太郎、土屋。1945年日军投降后解散回国。
  涧头集宪兵队1941年10月,日军小队长平贺带领24名日军,从峄县进驻涧头集,建立宪兵队。1945年日军投降后解散回国。
  枣庄地区日本侵略军还收买、拉拢枣庄地区的地方势力组织起伪警备队。1938年组建滕县伪警备队200多人,主要头目有丁渭西、李玉美、裴国玺等。1939年派出1个分队占据沙沟,队长史鹤亭,30余人。1939年春,日军在官桥设立维持会,有伪军105人,后改称“充州道滕县警备队官桥中队”,李昭全任中队长,有1个骑兵分队,赵至周任分队长。1945年10月,被八路军、新四军消灭。1940年春,峄县伪警备队第五大队兼八区区长龙希贞带领500余人驻涧头集,建立伪警备队,下设10个中队,发展到千余人。
  1945年夏,被八路军运河支队歼灭。1942年12月,峄县伪警备队组建,编制1000余人,分设两个大队。主要头目有庞敏轩、赵洪云、王紫滨、宫德远等,分别驻扎在县城西关、九区柿树园、一区马塞等地。1943年秋,临城伪警备队组建,初建时70余人,后增至360余人,区长隋义德兼任警备队长。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该警备队改编为国民党新编三十六师第二团,后被新四军消灭。1944年初,峄县警备队第五大队副大队长张元太带领200余名伪军进驻台儿庄,建立台儿庄区伪警备队。1945年9月被中共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全部歼灭。
  第三章地方武装第一节共产党地方武装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春,李乐平等组织的“农民协会”、“农民抗日训练班”和于公等领导的“农民抗日救国会”等地方武装合编为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约120余人。
  1938年4月,李乐平等率义勇队于滕县岗头山附近的公路上伏击日军的汽车运输队,用土造手榴弹和土造步枪,击毁日军汽车1辆,打死日军3人。同年5月,编入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
  峄县人民抗日大队1938年3月,由朱道南、纪华、刘景镇等领导的“鲁南抗日自卫团”,郭致远、邱焕文等领导的“大北庄抗日游466枣庄市志击队”,李浩然、田托夫(后叛逃)领导的“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三部分力量在峄县的墓山合编而成。大队下辖4个中队,分驻于墓山、凤凰庄一带。
  “鲁南抗日自卫团”是在邹坞一带原联庄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7年秋发生的“邹坞暴动”就是这支武装成立之前组织发动的。自卫团成立之初,经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和中共鲁南中心县委同意,暂编入杨士元为首的“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序列。1938年3月,该自卫军自动解体后,方成立峄县人民抗日大队。
  “大北庄抗日游击队”是于1938年3月成立的。日军侵犯枣庄之前,郭致远以峄县联庄会军政教官的身份并通过私人关系,向国民党十四军军械处长要了57支步枪和3万发子弹,与邱焕文、褚雅青在峄县大北庄组织起来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武装。
  “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是1937年11月在上海青浦县组织起来的。1938年2月12日抵达枣庄。从20余人发展到60余人。枣庄沦陷后,该团撒至枣庄北部山区。
  同年3月底,编入峄县抗日义勇大队。同年5月底,峄县抗日义勇大队与沛县、滕县抗日武装会师,组成“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峄县武装为第三大队。
  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1937年10月,滕县滕文中学校长杨士元(原为阎锡山部落伍师长)与曾任福建镇守使的孔昭同及董尧卿、董一博协商组织抗日军队。从韩复集处领取了番号并经第五战区批准,称“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杨士元为司令,孔昭同为副司令。司令部下设政训处、招编处和联络处。
  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和鲁南中心县委为了争取对这支队伍的领导,派纪华、李作森、李荣轩等共产党员到自卫军里工作,并建立了秘密党支部。1937年底,自卫军发展到500余人,二、三百支枪。主要由杨士元的旧部下和滕县、峄县地区抗日情绪高涨的青年以及旧军队的散兵组成。1937年冬,朱道南领导组建的鲁南抗日自卫团成立之初,暂归该自卫军领导,但仍保持独立。1937年12月,自卫军北上抗日,曾一度招编申宪武部。1938年3月,因遭到泅水一带土顽张显荣部暗算撤到邹县城前。3月16日,遭到日军空袭。杨士元思想消沉,暗中与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联系,欲将自卫军纳入国民党军队序列。
  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指派朱道南、刘景镇、纪华等领导原峄县武装及政训处大部分人员脱离杨士元,申宪武部拉往滕县冯卯一带,杨士元带领部分滕文中学的师生撤退到大后方。至此,以杨士元为首组织的“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完全解体。
  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解体以后,董尧卿、董一博等带领一部分原自卫军战士仍坚持在沙沟一带活动。1938年3月底,根据苏鲁豫皖特委指示,并经杨士元同意,重新组建了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董尧卿任司令,董一博做政治工作。兵力约100余人,一直在峰北、滕南一带坚持斗争,曾多次与日军以及黄嘻堂、孙茂挥等反动武装作战,后又转战在运河南北、薛城车站及津浦线两侧。
  原自卫军副司令孔昭同于1938年3月初在滕北顾庙村组织军队,并召开抗日誓师大会。此后,仍以“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的名义,在邹滕边区坚持对日军作战四、五十次。同年秋,孔昭同为抗日的需要,接受了国民党第十军团长、孔的结义盟兄石友三发给的番号,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团暂编第六师”,孔昭同为师长。到年底,该师发展到近千人。孔昭同得知新编自卫军仍在峰北一带活动,便派人前往联络。董尧卿、董一博深知孔昭同真诚爱国,坚决抗日,当时自卫军正处在十分危急的形势下,根据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关于为了抗日允许用他人名义组织自己的武装的指示精神,经特委同意,两军在邹县东卷十七军事志467南黄土崖会师,将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编入暂六师序列。暂六师下辖3个旅,后又设1个独立旅。自此,“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番号取消。
  1939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鲁南,孔昭同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1940年初,应孔昭同的请求,将暂六师编为一一五师曲、泅、邹、滕、费五县游击支队,孔昭同任司令。将原董尧卿、董一博领导的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所在的暂六师二旅与六八六团以及津浦支队合编为八路军鲁南支队。
  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1938年5月下旬,中共苏鲁豫皖特委调集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和峄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三支武装部队在滕峰边地区的墓山会师,宣布成立了以这三支部队组成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特委委员张光中任总队长,特委委员兼鲁南中心县委书记何一萍任政委,由特委直接领导。总队队部设在南塘。总队下设3个大队,分驻在南塘、善烟、凤凰庄一带。第一大队是沛县武装,第二大队是滕县武装,第三大队是峄县武装。总队部设1个警卫连和宣传队。全总队初建时共有600余人,后发展到1000余人。
  建队之初,国民党的滕县地方武装申宪武部联合其它地主武装,企图消灭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总队调集所有兵力,在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的配合下,对申宪武部实行围剿。
  1938年6月下旬,总队推举童陆生为总指挥,激战两昼夜,击溃申部,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为了避免与国民党的地方武装产生磨擦,便于集中抗日,同年8月,总队撤离峰滕边区,北上临沂大炉。9月上旬,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改用张里元部番号,称“第五战区Irpq沂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直辖四团”。中旬,直辖四团配合张里元部进行了胭脂山对日军伏击战,歼灭日军70余人。11月下旬,四团三营与边联常备队联合奔袭日军枣庄据点,活捉8名汉奸,缴获5支步枪。1938年10月,日军在伪军刘克锡部的配合下,将共产党领导的临、郑、费、峰四县边联办事处驻地车惘占为据点,驻有装备精良的日军70名和伪军百余名。直辖四团被迫分散于附近山区,常遭到日军的搔扰。1939年1月,直辖四团围困车惘,断绝日军粮草补给及其外援达一月之久。2月下旬,日军乘夜突围,撤离车惘,四团三营追歼日军,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1939年4月,直辖四团改为“第五战区:庙沂专员公署保安第二旅十九团”,归抗日积极的二旅旅长郝云溪统辖。同年8月4日,二旅十九团三营在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配合下,夜间偷袭峄县城日军,毙俘日军15名,汉奸20余名,缴获枪支30余支及大宗战利品。
  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六八六团以及新编特务营抵达临沂大炉,与保安二旅十九团会师。将二旅十九团番号撤销,脱离张里元部,于10月1日正式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并调整了部分干部。1940年12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地方武装正规化”的指示,一一五师将所属部队编为5个教导旅,苏鲁支队改编为教导二旅五团。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自编入八路军军队序列以后,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的直接领导下,先后进行了凹子埠、林前、车马山、天宝山、小埠子、云涧峪、车柱子、房前、冯场、刘宅子、王海子等与日军的战斗,并配合其它部队讨伐申宪武部。
  临郑费峰边区联庄会1937年,临沂、郑城、费县、峄县各地农村纷纷自发组织起联庄会,维护乡村治安,准备抗日。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于1937年底,在尚岩召开由抱犊固山区共产党员和少数地方势力代表人物参加的会议,决定成立临、邦、费、峰四县边区联庄会(简称四县边联)办事处。地址设在临沂尚岩468枣庄市志沟西大地主陈玉山家,后迁往车惘。办事处下设宣传股、组训股、军事股、谍报股、卫生股和总务股。除总务股长外,其余股长全是共产党员。办事处直属一个常备队,50余人,·队长也是共产党员。各县联庄会武装大部分为共产党直接掌握。1938年6月,四县边联常备队配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围歼申宪武部。常备队发展到300多人,并有迫击炮两门。同年10月,四县边联办事处在车惘被日军和伪军刘克锡部袭击,被迫迁至附近山区,常备队部分武装合并到由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改称的保安司令部直辖四团二营。
  滕县大队1939年8月,中共滕县县委决定,以驳山头赵建奎领导的自卫团为基础,成立独立营,县委派武装委员朱慕唐在独立营内做政治工作。9月,县委将独立营改名为滕县县大队。县大队在滕西一带活动。10月下旬,被日军包围,县大队损失惨重。n月,滕县县委把分散在驳山头、赵庄、南塘等村的武装联合起来,在驳山头重新成立滕县县大队。同月20日,县大队与苏鲁支队分别于东江、驳山头收缴了申宪武第七纵队三团朱十英部和国民党别动纵队第五梯队第十三游击支队王玉森部步枪540支,生俘朱十英、王玉森,后枪决于幼鹿山。1940年10月,中共鲁南军区成立,滕县大队隶属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直接领导。
  鲁南铁道队1938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三大队委派王志胜、洪振海到枣庄矿区进行地下活动,建立情报站。1939年8月,王志胜、洪振海等偷袭枣庄车站的日本洋行,打死洋行掌柜两人,缴获长短枪各一支。同年10月,扒火车卸下日军机枪2挺、步枪12支、子弹2箱,上交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同年11月,王志胜、洪振海以开炭场为掩护发展抗日武装,到1940年1月,发展到11人。根据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首长关于迅速发展武装的指示,于1940年2月,正式成立鲁南铁道队(后习惯称铁道游击队),队长洪振海,副队长王志胜,杜季伟任政治委员,隶属苏鲁支队领导。
  队部设在枣庄车站以北小陈庄。建队三个月,队员增加到15人,十几支枪。1940年5月,有人向日军告密,日军包围了陈庄,捕去3名队员,没收了炭场,铁道队被迫转移到齐村。公开打起八路军铁道队的旗号,活动于iI枣铁路线附近。
  在枣庄铁道队的影响下,1940年4月,以孙茂生为首在津浦路临城至韩庄的铁路干线上又组织起第二支铁道队,初建时21人,活动于临城至韩庄丫带。他们以夺取、缴获日军的武器、物资来武装自己。被中共滕沛县委正式命名为“鲁南铁道队”。同年4月底,他们自韩庄车站登上日军运输列车,至沙沟、临城之间,推下48麻袋芝麻。同月,用同样的办法搞到茶叶约2000斤。用变卖的货款购买枪支弹药,武装自己。他们还在临城一带缴获反动地主武装20多支枪。同年5月,临城北辛庄又建起一支以李文庆为首的第三支铁道队,共20余人,经常在临城以北辛庄、丁桥一带津浦铁路截击日军货车,破坏交通,打击日军。
  1940年7月,鲁南军区召开各铁道队干部会议,将3支铁道队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杜季伟任政治委员,洪振海任大队长,王志胜任副大队长,合编后共有100余人,下设4个中队。枣庄铁道队为第一中队,临城以南铁道队为第二中队,临城以北铁道队为第三中队,第四中队为破袭队。大队三位领导一般随第一中队活动,有战斗任务时再分头指挥。
  1940年7月,日军“扫荡,,频繁,部队缺乏活动经费。铁道大队决定截击日军票车,搞一批资金。经过深入侦察,得知每逢星期六,沿途各车站日军均乘连云港至济南列车卷十七军事志469去济南交钱,遂研究了截车方案。他们兵分三路,一路化装成乘客潜入车内稳住日军;一路突袭火车头,打死司机,掌握机车,按时报信号;一路埋伏在预定地点准备登车。一天,列车刚驶出王沟,他们按原定计划行动,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缴获短枪8支,长枪12支,手炮1门,机枪1挺,车上20余名日军全部被消灭,并截得伪钞8万多元。
  截击日军票车的胜利,鼓舞了队员们的斗志。同年8月,他们又一次成功地偷袭了日军在枣庄被称做“洋行”的国际公司。8月下旬的一天,铁道队副大队长王志胜潜回枣庄侦察情况。王志胜1939年曾在洋行里干过搬运工,也是第一次打洋行的组织者,对洋行情况比较熟悉。日军在第一次遭到袭击以后,对洋行加强了戒备,罢免了前次打洋行幸免一死的金山的三掌柜职务,院墙四周架起电网,门口有日军把守。日军特务机关的老手茅三山郎担任洋行大掌柜,内有日军13名守卫。王志胜以买酱油为名混入洋行,详细观察了洋行内部日军的分布情况。回到齐村后,立即组织了32名精明强干的队员,以短枪和大刀为武器,当晚10点钟开始行动。高大的院墙上架有电网,不易翻越,他们用大锤、铁钎在院墙角挖开一个洞,分成5个组,一组在院外掩护,其余四组各自按预订方案分别扑向日军住所。不过几分钟,就全歼了正在睡梦中的日本兵。其中一个组因日军反抗时不得已放了一枪,被相距不远的火车站日军察觉,日军中队很快向洋行包抄过来。
  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一队员持板斧砍开大门铁锁,队员们全部安全突围,返回齐村。这次夜袭,缴获长短枪6支,手表、怀表100多块,杀死日军13人和1名日军翻译。政委杜季伟赞扬了队员们的机智勇敢行动,随即传达了鲁南军区的命令,要求游击队立即破坏q5枣铁路支线,切断日军电话线,以配合抱犊固山区反扫荡活动。他们迅速行动,洪振海、王志胜带领的铁道队员为骨干力量,发动铁路沿线群众上百人,将临城至枣庄的铁道轨扒掉达3里多长,砍断电线杆100余根,有的将道轨、枕木、电线杆运走,以拖延日军的修复时间。
  鲁南铁道队组建半年多,袭击日军10多次。日军在铁路沿线增加了据点和哨所,加强了警戒,并出动大批军队进行扫荡、清剿。
  为保存力量,鲁南军区命令铁道大队全体成员到埠阳休整。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加强了党对铁道队的领导,改选了党支部,整顿了军纪,提高了铁道队的战术水平。
  1941年6月,鲁南铁道大队在微山湖一带与当地共产党领导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联合歼灭了日伪军阎成田团驻守微山岛的一个营。经过两小时的夜战,击毙和俘虏伪军340余名,缴获步枪200多支,机枪4挺,手炮两门和其它战利品一宗,解放了微山岛。
  驻扎在临城附近古井村的伪军阎成田部的两个营和一个特务队对铁道队构成很大的威胁,铁道队经过周密的侦察,决定借日军之手消灭阎成田部。部署既定,铁道队由洪振海、王志胜、刘金山、徐广田等化装成伪军巡逻队,在“内线”的协助下,于1941年8月的一天夜间潜入临城车站日军据点。打死岗哨兵和日军头目高岗、石川,夺得22支步枪,两挺机枪,3箱子弹。临走时,故意丢下阎成田部伪军军装和帽子,以假乱真。日军果然以为是阎成田的部下干的,遂将驻扎在古井村的300名伪军押往关东下井挖煤,伪军团长阎成田、副团长郭玉材等主要头目,被日军捆在电线杆上刺死。同年10月,铁道队连续截获数次日军货运列车,搞到大批物资,其中有火柴300余箱,医药100余箱,显微镜两架,全部上交鲁南军区,支援前线部队。
  1941年11月,日军实行经济封锁,鲁南军区被服厂遭到日军清剿,部队越冬棉衣已成大问题。鲁南铁道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与微470枣庄市志湖大队队长张新华商定,联合截获日军的运布列车。他们在沙沟火车站副站长张云骥的协助下,了解到将有一列运布列车途经沙沟,但车到沙沟的时间是白天,不便截获。张云骥便事先到滕县车站,在列车轴轮油壶内放上沙子,造成列车到临城站修理,行至沙沟一带时正是夜晚。是晚10时许,运布列车自临城运行至姬庄西拐弯处,早已伏在车顶的张云骥拔掉风管和销子,甩下两节车箱。王志胜迅即带领铁道队员跃出伏击圈迅速卸布,微湖大队长张新华和区长黄克俭组织了上百条船停在湖边接应。没等全部卸完,南面开来一列满载日军的军用列车,洪振海指挥队员们机枪、手榴弹齐发,军列加快了车速,企图冲出伏击圈,待发现前面的布车时已来不及刹车,列车与运布车相撞后脱轨,死伤日军30余名。事后清点,共截获细布18000余匹,日军军服800余套,毛毯、药品一宗。这些物资为鲁南、鲁中、苏北地区八路军解决了冬季御寒问题。
  铁道队在将缴获布匹向八路军山区根据地转运的过程中,铁道队员黄二贪污布匹,尔后投靠临城日军宪兵队当了汉奸,把铁道队的情况报告了日军。日军数次袭击铁道队驻地,捉拿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等铁道队领导人。铁道队以微山湖为依托,以临城一带铁路两侧为活动基地,时集时散,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和人熟地熟的条件,打得准,行动快,日军对其束手无策,称其为“飞毛腿”、“飞虎队”。原铁道队员黄二的叛变对铁道队构成很大威胁,铁道大队派中队长徐广田负责除掉他。1942年1月,徐广田侦察到黄二经常带宪兵队的警犬到古井村的羊肉汤馆敲诈羊肉喂狗,遂潜伏在馆内,安排一个流浪乞讨的十几岁的小孩帮助盯梢。一天早晨6时许,小孩报告:“黄二来了。”徐广田把手枪顶上子弹做好了准备。黄二牵着警犬正向羊肉汤馆掌柜的要肉,徐广田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喝一声:“黄二,我找你算帐来啦!”黄二见势不妙,撒腿就跑。街上人多。徐广田不便开枪,待黄二跑到人稀之处,徐广田举枪一个点射,正中黄二胸部,结束了叛徒汉奸黄二的生命。
  日军对铁道队的神出鬼没的战术无可奈何。
  黄二死后,他们用金钱收买一些缺乏民族气节的人充当特务,打探铁道队情况,实行暗杀。1942年4月上旬的一天,3名汉奸特务领着日军特务头子松尾偷偷摸进铁道大队长洪振海的住所,幸被铁道队员及时发现,王志胜等迅速赶到,松尾越墙逃跑了,3名汉奸被打死1名,活捉两名。翌日晚10点,驻临城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包围了铁道大队驻地黄埠庄,铁道队大队长洪振海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牺牲。
  1942年5月,鲁南军区任命刘金山为铁道队大队长,将大队200余人重新改编成4个中队,新选出中队长。这时,日军纠集徐州、济南、青岛等地武装数万人,集中“扫荡”鲁中南地区。八路军鲁南军区通知铁道大队立即投入反“扫荡”战斗,铁道大队遂兵分四路,在津浦线、临枣支线展开了破击战。政委杜季伟带一路到临城以北张桥一带破坏日军通讯设施;队长刘金山带人到临城以南破坏铁路;副队长王志胜到枣庄颠覆日军列军;第一中队长徐广田率领部分队员破坏临城以北的铁路线。这些活动,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行动,拖延了时间,使八路军鲁南部队安全转移。
  “铁道游击队”老同志郑惕、刘金山等重游枣庄卷十七军事志471铁道队的活动引起日军的极大愤恨,1942年6月,日军调集“扫荡”部队与枣庄、峄县、滕县、充州的地方伪军共3千余人围歼铁道队根据地微山湖地区。他们装备精良,配有炮兵、骑兵、装甲车和橡皮船。驻微山湖地区的抗日武装除铁道队以外,还有运河支队的一个营,以及微湖大队、滕沛大队等八路军领导帅地方武装计两千余人。但装备极差,又缺乏打正规战的经验。鲁南军区指示立即成立联合指挥部,统一行动。他们坚守微山岛,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但伤亡很大,最后他们以日军服装伪装掩护突出重围,撤离微山岛。鲁南军区遂调铁道队到军区整训。铁道队经过一个月的整训,1942年7月又返回微山湖及津浦、临枣铁路线。他们首先争取群众支持,铲除叛变分子和汉奸特务,开辟根据地。从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底,铁道大队担负起护送共产党八路军高级干部的任务。一年多时间,他们在微湖大队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先后护送刘少奇、陈毅、朱瑞、肖华、陈光等领导干部顺利通过鲁南地区,保证了鲁南、鲁中军区与党中央的联系。
  1943年春,鲁南独立支队正式组建,铁道大队被编为独立支队第二大队。但对外仍保留铁道大队番号。独立二大队主要负责对上级联络和湖东陆路交通。这时,杜季伟去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孟昭煌继任政委。是年5月,孟昭煌牺牲,张洪仪接任政委。1945年秋,张洪仪牺牲后,由郑惕继任。1944年到1945年12月,铁道大队配合新四军以及其他地方游击部队,参加了马庄、程子庙、阎村、沙沟等战役,并接受了驻沙沟车站日军的投降,收缴轻重机枪130挺,小钢炮数门,铁甲车1辆,步枪1400支,子弹100余箱。
  1945年12月,鲁南铁道大队的两个连队划归铁路工委领导,其余全部编入鲁南军区特务团。铁道大队番号随之取消。
  ,运河支队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到达鲁南,政委罗荣桓等首长根据鲁南形势,决定将活动在运河两岸以孙伯龙、邵剑秋、胡大勋、孙怡然等为首的几支地方武装组织起来,统一领导。同年12月底正式成立"A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队长孙伯龙,副队长召几俭秋,政委朱道南。下设两个大队,共400余人,后扩大到1400多人。第一大队活动在运河以北,第二大队活动在运河以南。
  运河支队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在当地影响很大。
  1940年5月,日军集结3000余人在运河以北的褚楼、邵楼一带围攻峄县支队。运河支队战士埋伏在日军经常出没的常埠桥进行偷袭,击毙日军副联队长广田中佐以下200余人。继而运河支队配合其他部队全歼了伪军武装峄县孙茂埠部。同年10月,日军驻徐州三十三师团的2000多人乘火车秘密集结于贾汪,向驻扎在库山一带的共产党部队发动进攻。运河支队二大队首先与之交战,以库山为高地据点,拖住日军,增援了其他部队。运河支队一大队在阴平、古邵一带与日军第十混成旅及伪军2000多人遭遇,其中一部分兵力在朱阳沟村被日伪军包围。
  运河支队战士在支队长孙伯龙的指挥下组织突围,以伤亡50余人的代价,消灭日伪军400余人。库山战斗之后,运河支队在转移途中被驻扎在巨梁桥的伪军刘善云部截击,捕去运支战士28名。刘善云为讨好日军,借刀杀人,将运支战士交给日军处置。日军将运支战士捆在运河边巨梁桥闸头,用刺刀捅死推到河里。28名运支战士残死在日军和汉奸的屠刀下。后称之为“巨梁桥惨案”。同年10月下旬,运河支队转移到周营弯槐树村一带。一天黎明,被日军包围。运支战士据村死守,战斗进行了十几个小时,打退了日军十几次进攻,运河支队伤亡40余人,终于突出重围。
  472枣庄市志1941年6月,伪军阎成田部的一个营会同部分日军占据了微山湖地区和微山岛。运河支队与铁道大队、微湖大队、滕沛大队决定联合起来,夺取微山岛。公推运河支队作战参谋褚雅青为总指挥。他们没有攻坚武器,就借用渔民的鸭枪,并用活公鸡浇上煤油火烧伪军团部指挥所,然后架云梯翻墙入院与伪军展开肉搏。经过激烈地夜战,歼灭日伪军340人,活捉伪副团长苏海如,夺回了微山岛抗日根据地。
  1945年夏季,运河支队以大刀、手榴弹为武器,攻克了峄县伪警备队龙希贞部驻地簧学兵营。一天凌晨3点,运河支队突然发起进攻,打开东北门,伪军200余人被堵在营房里,运支战士发挥大刀手榴弹的作用,不到一小时,除龙希贞和几个不在场的伪军士兵外,其余全部被歼,缴获机枪两挺,步枪80余支。
  同年8月,运河支队编入山东警卫第九旅第十八团野战军序列。
  峄县支队1940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峄县北部组织成立峄县支队,运河北地方武装孙雨亭部和田培荃部接受了峄县支队的改编。支队长先后由潘振武、刘炳文、陆成道担任,政治委员先后由纪华、潘振武、王六生担任。下辖两个大队。峄县支队曾一度争取当地武装孙茂挥部接受改编,后来孙部投靠日军充当了汉奸。峄县支队成立以后,在峄县一带与日伪军进行过多次战斗,规模较大的是1940年4月上旬的穆楼村战斗。穆楼有一支五、六十人的地主武装,阻碍共产党领导的运河南岸地区抗日工作的开展。峄县支队决定除掉它。7月上旬一天凌晨,他们包围了穆楼,激战至中午11时,全部歼灭村内守敌,活捉其头目,缴获几十支枪。峄县支队长刘炳文在战斗中牺牲。峄县支队的壮大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1940年8月,日伪军大举进攻峄县支队。峄县支队为保存实力转移到抱犊尚山区。同年10月,在山里一家木厂歼灭了地方顽固势力梁继璐部的大部分,生俘100余名伪军,缴获电台一部和枪支弹药一宗。12月,在苍山县大中村拔掉日军一个据点,生俘80余人,缴获两挺机枪。孙茂挥叛变以后,以运河北颜庄为据点,为日军效劳,峄县支队与运河支队一大队联合讨伐孙茂挥部,孙部60余人全部被歼。
  1941年4月,峄县支队合编于四县边联支队。
  四县边联支队1940年3月,共产党在临城、滕县、枣庄、峄县边联地区零散武装的基础上,组建起四县边联支队。支队长万春圃,政委于化琪。下辖3个大队,一大队活动在向城、坞丘、文峰山前一带;二大队活动在尚岩、青山套一带;三大队活动在费县南部尚口一带。队伍最多时达千余人。1942年7月,边联支队一大队改编为边联县大队,二大队和三大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四县边联支队番号取消。
  鲁南独立支队1943年春,中共鲁南军区为了开辟湖区根据地,恢复从滨海、鲁南经过津浦路、微山湖至延安的交通线,确保过往人员的安全,鲁南军区与湖西军区协定,将原微湖大队、鲁南铁道大队、滕沛大队合编为鲁南独立支队,支队政委孟昭9,支队队长张新华。下设3个大队,微湖大队为一大队,活动在湖西一带;铁道大队为二大队,活动在湖东临城一带,常驻沙沟至临城铁路两侧,担负护送共产党领导干部的任务;滕沛大队为三大队,活动于滕、沛两县边联地区。各大队仍以分散活动为主,对外仍保留原称号,有战斗任务时统一行动。1944年7月中旬,独立支队与鲁南军区一分区联合讨伐驻程子庙的国民党三十六旅周同部,打死打伤三十六旅主力冯子固部313人,生俘参谋长以下778人。
  同年冬,独立支队编入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
  文峰游击大队1941年冬,运北工委书卷十七军事志473记张允峙以适合部队工作的地方党员为骨干,收容了一部分从伪军孙茂挥部起义的士兵,组织了当地抗协自卫军游击小组成员,以及分散在运北的峄县支队干部战士,于1942年初正式成立文峰游击队。队长赵仁义,指导员张允峙。后来赵仁义在战斗中牺牲,李明和、赵魁吾先后继任大队长,刘亦夫任政委,张允峙任副政委。初建时30余人。1942年底发展到七、八十人,建制两个中队。这支队伍既是游击队又是工作队,政治军事统一。
  他们既做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又帮助建立地方政权,与当地人民群众联系非常密切。
  文峰游击大队以阴平文峰山脉为中心,东西百余里,南北70多里,先后建立起曹庄、棠阴、周营、阴平四个区委和民主政府。日军为了限制和监视文峰游击队的活动,在许多村镇建立起据点,企图利用地方伪政权来打探文峰游击队的活动情况。共产党峄县委和文峰游击队将计就计,利用伪军据点和伪乡公所为自己服务。峄县委委派张东明到宁楼伪军据点做工作,以结拜仁兄弟的方法与伪军官兵建立联系,他们经常给文峰游击队送来日军在这一带活动的情报。文峰游击队,根据自己的情况,遇大批敌人便避开,遇小股就打。1943年春,伪峄县长王徽文率峄县伪警察大队500余人扫荡运北一带,被文峰二中队伏击,击毙和生俘伪军20余名。中共峄县委把所有伪乡长、保长及其职员“请”到抱犊w山区根据地进行教育训话,要他们“身在曹营心向汉”,表面为日伪政权干事,真心抗日,替游击队送情报,否则没有出路。然后放他们回去,多数伪乡、保长愿意帮助游击队做事,个别死心塌地的汉奸,游击队便找机会除掉。这就是有名的“运北请客”。
  这样一来,运北一带实际上已成为共产党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3年5月,文峰游击大队二中队由张允峙率领在曹庄乡武装保卫麦收,住在离伪军据点不远的沙路口村。该村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郑良才向驻韩庄伪军报告了。伪军头子张来余率一个大队自西面包围,驻古邵伪军在孙茂埠带领下自东面包围,共1000余人,100多挺机枪,于拂晓时发起进攻,沙路口围子内文峰二中队只有30人,且装备极差,但他们临危不惧,以围墙和房屋为依托,口死守不退。伪军一面进攻,一而喊话劝他们投降,文峰游击队战士们坚决地回答:“宁可战死,决不当汉奸!”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终因众寡悬殊,文峰游击队副政委张允峙及曹庄区区长孙香亭以下28名战士壮烈牺牲,一人被俘,只有姚兴华身负重伤后得以幸免。是日晚,运河支队闻枪声赶来救援,但战斗已经结束。沙路口战斗以后,峄县委将在棠阴一带活动的孙倚亭组织的抗敌自卫军20余人编入文峰游击队二中队,将铁道队的长枪队划归文峰游击队建制,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为3个中队o’文峰游击队由原来的两个中队七八十人发展到3个中队200余人。
  1943年冬,文峰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峄县大队,关百胜任队长,孙振华任政委,曹杰任副政委。改编后不久,这支队伍在伪军内部做工作的工作人员配合下,里迎外合一举攻克宁楼日伪据点,俘获伪军100余人,拔掉了宁楼伪据点,基本打开了运北抗日新局面。
  1944年秋的一天,在一中队队长严允厚的指挥下,经过20多分钟的战斗,攻克日军防守严密的津浦铁路塘湖车站,消灭据守车站的日军2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余支。中队长严允厚在战斗中牺牲。同年8月,文峰游击大队编入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基干团。
  抗战期间,活动在枣庄地区的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还有1938年初在峄县田瑶峰的武装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峄县抗敌自卫团总团;1942年前后组建的以张福昌为首的滕县武工队;1940年2月组建的以封振武、周兰474枣庄市志田为首的邹、滕、费、峰、曲、泅、宁七县游击队及双山县大队等若干支队伍。
  第二节国民党地方武装梁继璐部1938年,枣庄市峨山口村(今枣庄市市中区孟庄乡峨山口村)人梁继璐,拉拢当地国民党政府人员、蓝衣社员、“安清帮”成员,组成一支地方武装,由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指挥部司令李明扬签发了委任状,委梁部为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部第三支队”,下编3个团和1个特务营,约1000余人。1940年秋,梁部在运河南一带袭击当地抗日武装力量,共产党领导的一一五师和峄县支队予以还击,消灭其400余人,并击毙副司令刘以俭,生擒参谋长王某。1941年,一一五师和峄县支队再度合击梁部,歼灭200余人,余部向南逃窜。1948年淮海战役后,梁继璐率少部分随从,逃往台湾。
  黄嘻堂部1938年,峄县马兰屯乡马兰屯(今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乡马兰)人黄嘻堂,在当地拉起一支300余人的武装,称“华北抗日特别纵队第五十支队”。黄嘻堂任五十支队司令。1940年,黄部扩展至1000余人,被国民党五十一军收编,黄嘻堂升任团长。1947年,黄禧堂部被共产党部队歼灭。
  1948年,黄嘻堂逃往台湾。
  崔通庵部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指挥部司令李明扬颁下委任状,任命齐村(今枣庄市中区齐村镇)人崔蓬庵为五十支队副司令。从此,崔蓬庵在枣庄地区拉起一支千余人的游击武装,活动在中兴煤矿公司、费县、白彦、张庄一带。崔部经常对共产党领导的六八六团进行挑衅,打击抗日武装力量。
  后崔部被共产党的武装力量驱散。。崔于1943年逃至国民党的九十二军李仙洲部。-孙业洪部1938年,峄县泥沟(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人孙业洪奔走乡里,收拢枪支,以北洛村的部分学生为骨干,又吸收几个村中“抗日杆子会”成员,于同年秋天拉起一支60余人的武装,名为“抗日联庄会”,孙业洪任会长。同年底,“抗日联庄会”扩至300多人,改称“常备队”。1939年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扩大地盘,收编了孙部,新命番号“山东挺进军总指挥部鲁南军区挺进军第十二纵队九十三支队”,孙业洪被委任为支队队长,下辖3个大队,500余人。主要武器装备有,轻机枪20挺,步枪500支,短枪30支,战马12匹。孙部主要活动在峄县南部、泥沟、涧头集、马兰屯一带。1939年,为躲避日军打击,孙部隐蔽于临沂、日照、五莲、高密等地。1944年5月,孙部被新四军和运河支队消灭在马兰屯、贾口村一带。
  周同部.周同原籍为河南开封人,曾在国民党韩复集的第三路军二十师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当上滕县县长。组建了武装警察和保安团五、六百人的队伍。1938年,队伍扩展为9个中队。周同曾一度组织民众抗日。抗战初期,逮捕了准备投降日军的滕县商会会长徐兰洲,枪毙了擅离职守的警察巡官张景良,并率部配合川军抵抗日军,保卫滕县城。后来随着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路线的推行,周同的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
  1939年秋,共产党领导的一一五师申明联合抗日之大义,特派高级将领罗荣桓、彭畏三与周同会谈,但周一再申明要听国民党中央的,拒绝联合抗日。此后,周与共产党水火不相容,活埋了共产党员马奉峨,以示与共产党彻底决裂。1940年7月,周在滕县五区对共产党的地方抗日武装大举进攻,捕去共产党的地方干部五、六人,战士二、三十人,缴去长短枪50多支,子弹5000余发和其它物资一批,使共产党在滕县的抗日武装力量受到严重损失。1944年7月,共产党鲁南军区部队在政治委员王麓水的指挥下,讨伐周同部,周部遭到重创之后,逃往安徽。
  申宪武部申宪武,滕县于岗村人。
  卷+七军事志4751938年,申宪武组织了一支四、五十人的游击队,接受了国民党的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队总队挺进第七纵队四十三支队”队长。后发展到五、六百人。1939年,申宪武晋升为挺进第七纵队司令。1944年,申宪武加入国民党,受命为国民党山东省鲁南专员、山东保安第二师师长,长期驻扎在滕县西南的阎村。1938年7月,共产党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在南塘整训,准备开赴抗日战场,申部乘机偷袭。战斗中,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政治委员何一萍牺牲。1944年秋,申部在阎村枪杀共产党人和当地百姓二、三百人。此后,申宪武又暗自联络日军,共同反共。1945年8月,中共鲁南军区部队围攻阎村,消灭了申部,申宪武在小王庄被俘,游乡示众后,枪决于滕县望家。
  王玉森部王玉森,滕县羊庄乡人。
  1937年在家乡羊庄组成一支武装力量,自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纵队第五梯队第四十三支队,下设4个营。队部设在羊庄庄里。
  1938年9月,王玉森率部投靠国民党挺进第七纵队司令申宪武部。1939年7月,王玉森指令下属部队对共产党八路军在羊庄地区的根据地进行血洗,枪杀共产党地方武装骨干百余人,焚烧房屋数百间,抢走粮食数万斤。
  1939年11月,共产党领导的苏鲁支队将王玉森部围歼,生俘了王玉森,就地枪决。
  第三节汉奸武装1938年,日军侵入枣庄地区,到1940年,日军在枣庄地区建起各级伪政权,同时,大力发展了伪地方武装,各县、区均设有保安警备队。
  峄县保安警备大队1938年,汉奸头目庞文学从枣庄率领20余人的伪军武装进驻峄县,负责保卫伪县长。1939年这支汉奸队伍进一步扩大。1940年正式成立峄县保安警备大队,庞文学自任大队长。下设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设3个小队,每小队二、三十人。到1941年,峄县伪军发展到3000多人,下设10个区保安警备大队。同年3月,日军开展第一次强化治安活动,峄县伪保安部队在县知事兼保安大队指挥王徽文的率领下,配合日军对抱犊固山区和运河南北地区进行春、夏两季的扫荡。1942年春,王徽文指挥县伪军千余人,突然占领运河支队的活动中心王庄,尔后又指挥伪军先后占领了平山子、万庄、侯孟、泉源、官庄,致使运河支队陷入困境。同年冬,王部又对运河南岸地区两次扫荡。在扫荡中,涧头集伪军打死共产党文峰游击大队队长赵仁义,主徽文下令将赵仁义的头颅挂在峄县城南门外。到1942年年底,峄县伪军发展到4000余人。伪山东省政府授予峄县为治安模范县。1943年初,日军把运河南北地区清乡、蚕食抗日力量的任务交给伪峄县保安警备大队,由知事王徽文全权指挥。王徽文与日军合谋,对所属汉奸武装头目采取又打又拉的策略,建立起绝对权威。同年秋,峄县警备大队在棠阴、牛山后地区进行清乡,遭到文峰游击队第一队的伏击,损失惨重。初冬,王徽文又纠集驻韩庄、薛庄伪军700余人进占黄邱山套,并在张庄、大庙、张塘东山安设据点,企图把运河支队挤出运河南岸。运河支队予以反击,王徽文难以立足,图谋未能得逞。
  1944年春,峄县知事兼保安队指挥王徽文因镇压人民抗日有“功”,受到伪山东省政府的嘉奖,提升为一等县益都县县长。石镇九继任峄县知事,继续扩大伪军队伍,将峄县伪军武装扩充到5000人,并新建1个骑兵队,战马30余匹。石镇九经常带领县警备大队和骑兵配合各区警备大队对棠阴、牛山后、周营、古邵一带进行清乡扫荡,打击抗日力量。
  1945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奉命围歼拒不投降的峄县城伪军,峰476枣庄市志县伪保安警备大队至此全军覆没。
  王继美部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王继美,1939年曾为八路军峄县支队二中队排长。1941年,抱犊尚山区抗日根据地形势恶化,王继美带领全排28名战士携轻机枪1挺、步枪26支投降于驻枣庄日军,编入汉奸杨贵岭部,王继美任峄县伪警备大队第三中队队长兼税郭乡伪乡长,驻防税郭。1942年,王继美的队伍扩大到200余人,以税郭公福寺为基础,扩建据点。一年之内,进攻抗日根据地楼子村达11次,进村之后,见物就抢,遇屋便烧,全村房屋300余间,几乎被烧光,被杀村民11人,逮捕30余人,抢走牲畜70多头。1943年,王继美部发展到300多人,装备有手炮3门,轻机枪6挺,长、短枪300支,王继美本人升为峄县第三警备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三中队长。1945年2月,王继美指挥伪军围攻黄山涧村,杀害抗日武装峄县大队战士4人,民兵7人,全村房屋被烧光,烧死牛羊200余头,烧毁粮食12000余斤。同年4月,洗劫玉皇庙、北鲁城、楼子、曹崖、东西马庙等10余个村庄,仅北鲁城村被抓走村民就有30多人,抢走牲畜财物无数。仅1944年王继美这种行动就多达41起。由于王继美反共反人民有功,被日军委任为峰东剿共司令,队伍达千余人,成为枣庄峄县地区最有实力的汉奸武装。与此同时,王继美还暗地里接受国民党鲁南专员张里元委任的旅长职务,成为一支伪顽合流的反共武装。
  1945年10月,王继美率部围攻山东军区警卫第九旅第十七团驻防官地的部队,杀害共产党干部战士50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官地惨案”。
  《大众日报》1946年3月做了如下报遣:王继美部5年间抢掠与摧残较严重的村庄60个,被害农户达6000余户,王继美部杀害人民的手段极端残忍,有枪决、剥皮、砍头、活埋、冻死、放天花、火烧等。据不完全统计,该部在枣庄地区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达10000余人,勒索金钱1444500元(北海币),粮食42000余斤,掠走牛、马、驴等大牲畜786头,羊1600余只,焚烧房屋5280余间。加上王继美部耗费的军响及造成枣庄煤矿的损失,总额当在“北海币”5亿元以上。
  日军投降以后,王继美部由汉奸武装变成了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第三十二纵队,王当上了纵队司令,统辖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支队,2000余人。1946年1月,国、共两党停战协议达成以后,王继美部仍不断向人民解放武装挑衅,施放毒瓦斯,解放区军民死伤60余人。同年5月21日,王继美派便衣特务伪装市民殴打国共和谈第二十二执行小组中共谈判代表甘重斗,破坏停战协定。5月22日,枣庄10万居民、鲁南解放区6万工会会员和3千名铁路职工联合电呈山东省军政首长陈毅军长、黎玉主席,要求迅速消灭王继美部,为民除害。同年6月9日,山东野战军第七、八两师奉命发起对盘踞在枣庄中兴公司王继美部的进攻,全歼王部,结束了该部残害人民的罪恶历史。
  张来余部张来余,原峄县北石庄(今微山县)人。1938年春,枣庄地区沦陷,张来余投靠其表兄黄嘻堂,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第五十支队中队长。日军进占韩庄后,其父张传谱当上维持会长,张来余从五十支队潜逃回家,投入日军怀抱,充当汉奸,当上峄县警察所所长,带领伪警察30余名常驻韩庄北庙。同年冬,他带领日军乘六辆汽车扫荡抗日根据地,在张场一带收缴抗日武装步枪百余支,轻机枪两挺。1939年,伪峄县警备队扩大武装,张来余被提升为第四警备大队长。自1940年起,张来余多次带领日军扫荡八路军运河支队。同年秋,策动I、路军峄县支队中队长褚思杰反叛,杀死两名共产党员,带走百余人、枪。1941年秋,运河支队中队长陈荣坡遭张来余部暗杀。1942卷十七军事志477年四、五月间,先后策动运河支队中队长孙茂山、徐保友反叛投日,编入第四警备大队。到1943年,张来余部扩大到700余人,编为6个中队和1个特务队。1943年5月,张来余部伙同古邵孙茂挥部在沙路口围攻共产党文峰游击大队二中队,枪杀游击队员28名,伤1名,俘虏1名,制造了“沙路口惨案”。将俘虏去的游击队员带到韩庄,让狼狗活活咬死。
  日军以张来余剿共有功,委任其为韩庄剿共司令。
  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经黄嘻堂引荐,张来余携其部属投归国民党,他本人出任国民党山东挺进军第四纵队司令。下辖两个支队,第一支队张来勋部驻韩庄,第二支队孙茂挥部驻马庄,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同年11月,人民解放军第四旅进攻韩庄,张来余部一支队大部被歼,张率领余部逃往运河南岸马山、陇子一带。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全部被消灭。
  龙希贞部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龙希贞,1926年,得到其父龙传道的支持,以保家自卫打土匪为名,组织起一支拥有32支长枪的队伍。1934年,龙希贞被国民党峄县政府委任为剿匪民团团长。这支队伍出入于抱犊固山区,以剿匪为名,危害百姓。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龙希贞利用人民抗日情绪,以抗日为幌子,队伍发展到200余人。不久受编于国民党山东省鲁南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部独立营,主要活动在马兰屯、台儿庄、兰陵、涧头集一带。1938年至1939年曾配合孙业洪部在北洛、南顿庄、马兰屯等地与日军小股部队打过几次仗。
  1940年春,龙希贞主动与运河支队联系,表示愿意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龙希贞部编入运河支队第三大队,龙本人任大队长。仅一个月,他又带着其部属200余人脱离八路军运河支队,投靠国民党峄县长陈鉴海,当上峄县抗敌自卫团团长。同年8月,该部参加韩治隆、梁继璐的反共联军,积极向八路军进攻。在八路军的自卫反击下,反共联军溃散,龙希贞率部南撤至铜山、9县边境,被运河支队二大队俘获。其父龙传道出面,请求在他交出200多支枪之后,允许龙希贞重新参加八路军抗日。运河支队负责人以民族大义为重,给龙希贞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将该部再次编入运河支队,并任命龙希贞为运河支队副官。同年10月,日军对运河南北地区实行大扫荡,东朱阳沟一战,龙希贞再次私自脱离运河支队,与其旧部张建松合谋,重新组织起近百人的武装,投降日军,充当了汉奸。伪峄县知事郭光箕委任龙希贞为涧头集区区长兼涧头集自卫团长。不久,自卫团发展到300余人。1941年,涧头集区改称第八区,自卫团龙希贞部改编为伪峄县警备第五大队,龙为大队长,下辖10个中队,约计1200余人,分驻在巧个据点里。同年秋,龙希贞部配合日军进行清乡扫荡,镇压抗日力量。龙希贞秉性残忍,杀人如麻,涧头集南门外成为他经常杀人的场所。1944年8月,龙希贞指挥伪军惨杀解放区支前民工20多人。龙希贞生活极为腐化,令部下挑选漂亮民女供其玩弄,并支持他的儿子龙克林强占前来涧头集演出的滕县女艺人,龙克林玩弄数月之后,将其打死抛至街头。龙希贞当汉奸出任涧头集伪区长四年期间,横征暴敛,抢劫民财,在运河南北霸占土地数千亩,成为大暴发户。
  为了笼络人心,1942年,他用搜刮来的钱财,在涧头集开办一所中学,并以自己的名和字的末后一字,给该中学命名为“贞一中学,’(龙希贞字元一),以标榜他治区的太平。
  1944年龙希贞部在抗日力量的重围下难以立足,移防于台儿庄镇的花庙,1945年夏又撤至峄县城东门外簧学。同年7月,八路军运河支队进攻峄县城,龙希贞部仅四、五十人逃窜。9月上旬,峄县城解放,龙希贞部478枣庄市志全部被消灭,龙希贞被生擒。
  杨桂岭部杨桂岭,枣庄市人。1938年春,日军占领枣庄,建立伪政权,杨桂岭出任枣庄小洋街街长。对日军极尽效忠之能事。
  日军为建立伪武装,将枣庄各街道的常备壮丁10余人组织起来,负责夜间巡逻,统归杨桂岭管辖。街道居民按旧习称杨桂岭自卫团长。后来发展到40余人,合并到伪保安队,杨桂岭任队长。1941年春,这支队伍改编为峄县伪警备第三大队,·到1942年,拥有280余人,步枪200余支,轻机枪4挺,手炮1门。
  每逢日军进行扫荡,杨桂岭部都是开路先锋,成为执行“三光”政策的先头部队。在一次对聂家庄、陈湖一带扫荡中,杨桂岭部抢走百姓绵羊百余只,牛、驴40余头,食盐百余袋。
  1940年5月18日,杨桂岭率部配合日军扫荡娘娘坟山北的小屯、新庄地区,由于叛徒告密,杨桂岭得知在家养伤的八路军苏鲁支队二营营长刘景镇躲在林秸垛中,遂下令纵火焚烧林秸垛,将刘景镇活活烧死。1943年秋,杨桂岭部清剿夜间宿营在聂家庄的鲁南军区武工队员,枪杀共产党员鹿广连,并将其头颅割下带回枣庄,悬挂在西门外。1943年底,杨桂岭部伪军发展到5个中队600余人。
  分别驻扎在枣庄卓山、河口、税郭、郭里集、龙山后、西集、冯庄、马头、白庄、半湖等地。
  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杨桂岭部改编为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第三十二纵队第九十五支队,杨任支队长,归三十二纵队司令王继美管辖。同年秋,杨桂岭部在王继美的指挥下,袭击鲁南军区十七团,制造了“官地惨案”。
  1946年,枣庄解放,杨桂岭部全部被消灭。
  张元太部原峄县兴隆乡杨楼村(今属江苏省那县)人张元太,1938年春,以看家护院为名,购置轻机枪1挺,步枪十几支,拉起10多个人的武装。此后,他打着抗日的旗号,利用村民的迷信心理,借当地道会门“黄沙会”名义扩充队伍。到1938年秋初,发展到300余人,张元太自称团长。他以抗日为名,经常敲诈勒索老百姓的钱财。同年秋,日军自台儿庄向南扫荡,进逼杨楼,张元太不敢抵抗,拉起队伍退到峄县、铜山县边境的河泉、朱古一带,受编于国民党苏鲁边区游击司令韩治隆部,张元太任大队长。1941年,在日军策动下,张元太带领其部属投靠日军,编入伪峄县警备队第五警备大队,张元太出任副大队长兼第四中队长,驻扎在薛庄。1941年,张元太强行征集薛庄周围民工5000人为他挖壕沟、筑围墙、建碉堡,施工中,5名民工累死。为加强军事装备,张元太部在薛庄开设小型兵工厂,制造机枪、步枪。最后,强行留下制枪工具,把工人撵走。与此同时,张元太掠夺百姓良田约700亩。
  1943年冬,张元太部伙同张来余部蚕食黄邱山套根据地,在运河支队和新四军二十七团的反击下纷纷逃离。1944年夏,在抗日军民的威慑下,张元太部放弃薛庄据点,龟缩在台儿庄,驻进大地主梁一鹤的宅院。同年冬,其队伍内部分化,分队长孙茂章暗中与国民党孙业洪部密谋,在台儿庄镇西门里枪杀了张元太。其弟张保太接任副警备大队长职务。1945年春,该部移防于峄县城。同年9月,在解放峄县战斗中,被中共山东野战军第I\师歼灭。
  在抗日战争期间,枣庄地区充当汉奸的地方武装还有许多支,势力较大的有孙茂N部和朱玉湘部。孙茂w早年曾举起抗日旗帜,组织起8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到1939年春发展到200人,同清乡扫荡的日军打过两仗。一度接受国民党梁继璐部招编。同年秋,在潘振武、朱道南的争取下,孙茂挥迫于形势,同意参加八路军。1940年5月,正式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其部400余人编为第二大队,孙茂w任大队长。同年7月,峄县支队镇压了孙茂埠的姑夫、封建地主卷十七军事志479王平吉。孙茂挥遂对八路军产生敌对情绪,脱离峄县支队并与之对立。9月,苏鲁支队三营、运河支队、峄县支队联合发起讨伐孙茂w的战斗,孙茂挥以应允编入峄县支队为条件趁机突围,脱下抗日的外衣,率部投降日军。10月,接受了伪峄县警备第六大队长兼伪十区区长的委任,成为日军统治古邵地区的马前卒。1944年,孙茂挥部发展到7个中队800余人,装备有轻机枪40挺,自设兵工厂。曾几次对其队伍内部的起义抗日者进行镇压。1945年7月,孙茂挥部放弃古邵据点,进入韩庄,编入张来余部。日军投降后改编为国民党山东挺进军第四纵队第二支队,驻防于利国释北马山。1946年进驻韩庄。
  1947年随张里元部去泰安。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攻克泰安,将孙茂挥部消灭。
  朱玉湘,原峄县大甘林乡于村人,早年参加过朱道南领导的邹坞暴动,先后任抗日自卫团队长、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三大队长和峄县支队直属大队长等职。1940年夏,在日军合围扫荡、形势恶化的情况下,朱玉湘带领部分士兵叛变投降日军,驻枣庄日军首领哲田委任他为峄县第五区皇协军司令,驻防南北好、蔡庄一带。每当日军进行扫荡,朱玉湘都率其部充当先锋,烧杀抢掠危害百姓。
  1941年12月,朱玉湘的皇协军驻进邹坞的关帝庙。1943年初,朱玉湘诡称准备反正,继续抗日,暗中派人与鲁南军区独立支队联系,约请独立支队领导人与之见面谈判。当独立支队政委孟昭煌和敌工干事王健安应约来到见面地点时,遭到朱玉湘的埋伏,孟、王被害于杨家峪。同年秋,朱玉湘因效劳日军及伪政府没有得到提拔,便串通张来余、孙茂挥、杨桂岭等汉奸头目上书日军司令,弹劫伪峄县知事王徽文,但图谋未成,反被扣押数月后革职。1944年5月,朱玉湘在张来余的支持下又拼凑起几十人的武装。1945年夏,投靠到枣庄伪军王继美部下。日军投降以后,他率其部投奔到韩庄国民党第四纵队司令张来余手下。同年11月韩庄解放,其部被消灭,朱玉湘逃往南京。1950年被人民政府处决于孟昭煌、王健安两烈士墓前。
  附:日伪军在滕县的罪行1938年3月15日,日本侵略军一踏上滕县北沙河村,就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许多村民躲进地洞里,84岁的老人侯建喜未及躲藏,被日军用洋刀劈死。日军发现地洞口后,就用烟火熏。里面的村民往外出,日军把住洞口,出来一个刺死一个,仅王家坑一个洞口就被刺死28人。向村外逃跑的群众大多被枪杀。王延标一家7口人,6口被杀,年仅6岁的王廷标被抛进水坑,在坑内已有的19具尸体浮托下才幸存了下来。日本侵略军进驻北沙河村仅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杀害98人,其中全家被杀绝的11户,只剩1人的4户。烧毁房屋112间,焚毁或抢走粮食27500斤,掠去大批牲畜和财物。
  同年3月16日,日军向滕县城进逼。城里居民听到消息,便扶老携幼向城东小吉山、孤山逃难。是日晚,一大批难民在东沙河西南与日军搜索部队遭遇,日军架起机枪向手无寸铁的群众扫射,难民成片地倒在血泊里,无一生还。
  同年3月17日下午,日军攻占滕县城东关,冲进沙窝街大逞淫威。见到妇女就奸污,然后用刺刀穿腹。见到男的,有的当场刀劈,有的被绑在一起集体枪杀。仅郑家林和马家庙两地就集体枪杀42人。他们放火焚烧沙窝街的房屋,居民郑硕安的父亲躲在地窑里,见自己的房子着火,出来扑救,被日军枪杀。
  王家的媳妇过门刚三个月,被日本兵从地窑里拖出来轮奸后刺杀。一个18岁的姑娘,装扮成媳妇往外逃,刚一出门就被日军抓住,轮奸后剖腹致死。沙窝街有名的武术师沙印才480枣庄市志兄弟俩躲在地窑里,三个日本兵闯进家里,见一个躲藏不及的妇女便欲行奸污,沙氏兄弟见状,一人持勾连枪,一人操宰牛刀,从地窖里冲出来,结果了三个日本兵的性命。这时从外面又窜来一伙日本兵,一阵机枪扫射,沙氏兄弟倒在血泊里。
  东门里和东门外南北大街的十几家资本家店铺院内挖有较大的地窖,许多商民躲进地窖里,日军发现后封住洞口,用机枪扫射,死伤惨重。仅徐家的德源号、李家的德聚泉酒坊和恒盛公染坊三处地窖就有百余人遇难。毛家园地窖口外有9名妇女遭奸污后被杀死。据不完全统计,日军攻进滕县城后,杀害无辜群众700余人,烧毁房屋5425间,城内到处残垣断壁,十室九空,满目焦土,其状之惨目不忍睹。
  同年4月15日,日军一支部队从官桥出发到夏镇,将沿途的皇殿岗、骆庄、陶庄、渊子崖等19个村庄109名无辜群众杀害。其中有儿童4人,妇女11人,老人66人,青壮年28人。一路上奸污妇女23人,烧毁房屋1657间。柴楼、渊子崖、渠庄、陈庄、孟仓、陶庄6个村庄全被烧光,369户房产烧尽。被抢走、杀死或烧死的大牲畜86头,抢走家具、衣物等数千件。
  同年7月12日晨,100多名日本兵和汉奸在木石镇涟水村杀害无辜群众8人。又扑向白塔村,白塔村的5位老人为了保护乡亲们,主动迎出村来接待他们。但是他们不容分说,当场枪杀了其中的三位老人,另两位又被杀死在村内胡同口。日军闯进村后,杀人放火,为所欲为,仅一个上午就杀害37人,烧掉房屋200余间,制造了震惊鲁南的“白塔惨案,,。
  1940年,日军和汉奸扫荡岗头镇岗头村,残害群众8人,焚烧房屋1100间。村民邵泽合看到白己的房子被烧,便急忙回家抢救老母亲,刚进屋门,就被日本兵一刀劈作两半投入火中,老母亲也被烧死在屋里。杨茂营见日寇要去他家放火,便开门抵抗,被当场刺死,然后将他的房屋财产全部烧光。
  同年,大坞据点里的日伪军到奎子村扫荡,全村120余户的房屋仅有10余家幸免,其余全被烧光,共400余间。遇难群众露宿荒郊,无处栖身。同年麦收季节,官桥街徐传刚的哥哥和父亲正在地里割麦,官桥据点里的日军把他们当活靶子练习射击,无辜被杀。
  1942年8月15日,日伪军在魏楼村瓜园里以私通八路的罪名将村民孙二富、杨思海抓到高庄据点,逼他们说出谁是八路军,谁是共产党。他们不说,日伪军就用刺刀划背,他们遍体麟伤,血流满身,仍拒绝回答。日伪军看逼不出口供,便于18日上午在叶家大院里,用绳子将他俩吊在树上,然后呼喊着号子当活靶子练习刺杀,孙二富、杨思海临危不惧,至死不屈,惨死在日伪军的屠刀之下。
  同年9月的一天,驻扎在高庄据点的一个日本兵,喝醉酒之后,背着大盖枪在村里乱窜。他看到村民陈福盖、陈世全父子正在拉锯,厉声喝问:“你们什么的干活?”陈世全回答:“太君,我们拉锯的干活”。日本兵听不懂,骂道:“八格牙鲁!什么拉锯的干活!”边骂边用刺刀刺向陈世全。陈世全用力将日本兵推倒,趁机逃跑了。日本兵气急败坏,爬起来追赶,村民杨思真的母亲正在关门,日本兵冲过去连骂带打。杨思真从后院跑来,见母亲被打倒在地,血流满面,便向日本兵求饶。
  日本兵丢开老人,转过来殴打杨思真,又端起刺刀在杨思真身上乱刺一阵,然后扬长而去。
  1942年10月10日,卞庄的王学荣到东山里贩运食盐,被伪军半路拦住,硬说他私通八路,食盐被没收,毒打一顿,又罚款300元,还抄了王学荣的家。贾村农民焦木寅去卞庄看望王学荣,也被伪军五花大绑,与王学荣一起押到冯卯据点。焦木寅的母亲为了营救儿子,把仅有的10亩山地卖了500元钱送给伪卷十七军事志481军,又请了两桌酒席才将焦木寅放出。从此,焦木寅家一贫如洗,被迫流浪他乡乞讨度日。
  1943年麦收前八寿坞村农民许岱领、张兆勉、张兆才被据点里的日本兵抓去,捆在村北杨家林前的树上,当活靶子让一个班的新兵练习刺杀,然后放狼狗撕咬。
  1945年3月,中共滕县县委在宋屯举办第二期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15日夜里,盘据在南宿、土城的汉奸、便衣特务王成章带领日伪军100余人偷袭习!}练班。民兵孙广才发现情况后,为了掩护训练班的同志安全转移,只身与敌人展开肉搏,壮烈牺牲。共产党员李广贤不幸被俘。3月22日,日军将李广贤押到集市上示众,李广贤向赶集的群众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走狗!”惨忍的日本兵割掉李广贤的舌头,并用布蒙住他的双眼,拖到沙滩上用刺刀捅死,李广贤的鲜血染红了沙滩,肝肠流出腹外。
  日伪军在一次对大坞镇大市庄扫荡中,先向村内发射炮弹600余发,然后进村放火,大火烧了10天,将全村1225间房屋全部烧光,全村15头牲畜、3万多斤粮食、2600余件衣物被抢光。有的人被烧成灰烬,无法辨认。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军占领滕县7年半的时间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有姓名可查的就有4028人,被奸污的妇女871人。在多次“扫荡”中,被烧毁房屋62216间,抢走粮食8766599斤,牲畜2001头,衣物用具不计其数。
  第四节其他武装山东建国自治军民国初年,鲁南连年大旱,军阀混战,赋税繁重。于是饥民四起,有的为谋生计,聚居山里,常以绑架富户人质勒索赎金为手段,维持生活。
  原峄县白庄(今枣庄市山亭区付庄乡白庄)人孙美珠,出身于富家大族,是清末秀才。
  他善于结交,与黄山前的高文成、王湾的昊传胜、滕县的栗风雨交往甚密。其本家族叔孙桂枝早于1917年拉起一支七、八十人20来支枪的队伍占山为王。山东军阀警备队以私通土匪的罪名,要捉拿孙美珠治罪。孙美珠走投无路,在他人的怂恿下,变卖了10亩地,购来1支驳壳枪,同其五弟孙美瑶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拉起一支拥有12支枪的队伍。
  驻进东亮山、崔庄一带。1918年,鲁南地区又逢大早,一些商人从江苏运来大米,以每斤二、三十元的高价出售。但大多被山中各路队伍所劫取。当地百姓被掳掠者也有不少。
  孙美珠、孙桂枝见此情景,认为这样“只图一时痛快,凌辱乡亲,死期不远。必须设法联合众家兄弟,仿效梁山,聚盟起誓,申明纪律,劫富济贫,将来方能成大事”。两人商量借抱犊固南麓下十河村安清帮头目宋昭玺摆设香堂之际,聚会各路首领共商大计。盟会由孙桂枝主持,入会首领数十人。会上决定,由孙桂枝起草《十项宣言》,提出“抗击官府,劫富济贫”的口号。规定各路队伍一律称“连队”,各连队不论枪支、人员众寡,一律平等,各连队拉票所得赎款,按人均分,联合起来统一行动。
  1918年秋,抱犊固山区各连队二、三千人联合攻打运河岸边大地主董天秋,董天秋闻讯潜逃,粮食财物被劫取一空。联合起来人多势众,从此以后,他们不再勒索中小地主,而转向远近闻名的大豪绅。他们打过费县的左公保,进过曲阜的孔府,’还远去诸城、日照、潍县,打过很多围子。同时,各连队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到民国八、九年间,孙美珠、孙美瑶的队伍发展到700多人,500多条枪。孙美珠极善结交,与各路首领结为好友,除鲁南一带,还与潍坊的于三黑和豫东的范明新关系密切。孙美珠遂成为抱犊m山区各路连队的中心人物。到1920年,抱犊固山区各路队伍发展到4000多人,孙美珠部人数48:求庄市书最多,其次是周天伦、王继湘、刘清元等部。
  引起了北洋政府的注意,北洋政府遂成立苏鲁豫皖剿匪总司令部,调集大批军队进行围剿。为了对付北洋军阀的进剿,各路连队首领于1920年清明节在峰、滕、费边界的金龙洞(又叫金变殿)召开会议,拟订了建军方案,将各路连队改编为五路,队伍定名为“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孙美珠为总司令,孙美瑶为副总司令,统帅全军。各路联军建立司令部。第一路司令孙美松,第二路司令郭其才,第三路司令周天松,第四路司令王继湘,第五路刘清元。并建立总管部,负责行政工作;凡各路联军所得人票钱财,一律交由总管处置。大总管孙桂枝,二总管周天伦,三总管刘守庭。省内省外设有联络站,各联络站负责人是:滕县朱陶,临城李子丹,薛城尤节三,济南郭致祥,临沂、郑城、日照等县是刘玉斗、段青芝、樊宗衡、徐子尚、赵保太、郑德宣等,徐州刘传皆,南京张飞,北京宋朝胜,上海张聘卿。建军以后扩大了活动范围,加强了与外地队伍的联系,常与潍坊的于三黑和豫东的范明新部联合行动,主要对付北洋直系军阀的围剿,他们沿用拉票勒赎的方式,打击胶济、津浦、陇海三线的大土豪劣绅,搞到钱粮充军晌、购枪弹,扩大武装。在津浦线上打过滕县八大家、邹县十大家;在苏北打过东三街、于家庄、南头等村庄;在临沂打过王家庄的宋翰林,绑架了付家庄的大地主赵荣廷。
  自治军五路联军内部成份复杂,大多为苏、鲁、豫、皖一带的饥民,也有原京汉铁路工人,赴法回国的无业华工(如王继湘)和新裁撤的安武军以及河南退伍军人,且长期分散活动,流寇主义思想较重。孙美珠意识到这一问题,遂整顿军纪,规定八条纪律:①不虐待各县警备队俘虏士兵;②不绑架40亩地以下的民众;③凡与国共两党有联系的人,不准绑架,误架者必须放回;④凡在海州暴动或毫州暴动中的同事,或在微山湖以南同事相识者,概免登记;⑤凡架票客,每户只留一人,多绑者必须无偿放回;⑥不打骂男女票客,严禁奸淫女票客;⑦在山区使“钱眼”时,有强取穷人财物并强奸妇女者,轻者拷押,重者枪毙;⑧在山区有毁坏居民器皿,滥用居民粮、柴、油、盐、布帛等物又不赔偿或赔偿而不按价者,其处罚与第七项同。此规定下达以后,军纪有所好转,但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
  1922年农历七月初五凌晨,他们奇袭了临沂以西的付家庄,劫持了付家庄富户6E人,绑架了该庄最大的财主赵荣廷。获赎款21万元,仅赵荣廷一人就达10万元。并相手大批古字画,后转送上海出售,换回新式手枪14支,子弹150发,现款.1654元。在自治军劫掠付家庄的同时,军阀部队吴锡九部乘虚进入孙美珠的家乡白庄烧杀虏掠。孙美珠大为恼火,亲率部队攻打驻守在西集的吴锡九部,但因行动不统一,造成孙美珠一路孤军深入,孙美珠被西集红旗会(又叫红枪会)员打死。军阀乘自治军主帅新亡之机,于E月初联合费县梁丘一带的红枪会和临沂的军阀在抱犊尚西北云尚、老妈子山及老头子山一带摆开战场,企图一举消灭孙部五路联军。
  自治军推举孙美瑶为总司令,指挥战斗。经过3天的激战,自治军伤亡170余人,击退了军阀的包围。战后,孙美瑶在高庄召开各路联军首领会议,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整编部队。全部队伍编为两个支队。各支队下辖16个分队。
  1沂付家赵荣廷根据被绑架时驻在附近的军阀部队五旅李森部警备队按兵未动,自治军不损一兵一卒劫持付家庄60余人这一迹象,怀疑李森与自治军有联系,遂即联络临沂全县士绅向山东督军田中玉控告李森“通匪”。田中玉大怒,命令李森围剿自治军,声言“要是拿不下抱犊fm,就军法从事”。李森立即调遣附近各县警备队及五旅和临沂驻军早投箱部各一个闭的丘七拉只Ann人一干卷十七军事志4831923年春,围剿抱犊尚。官军采取步步为营、长期围困的战术,抱犊固山顶仅40亩地的地方,驻着大批自治军家属和士兵,还有一部分票俘。粮食足够吃三年,但吃水成了大问题。众首领率主力部队突围出去打外围。
  主力一走,官军进一步紧缩包围圈,到农历三月底,山顶七、八百人,两个18米见方的水池仅剩7寸水了,外围部队打了几次冲锋仍无济于事。大总管孙桂枝命所有年轻力壮者突围下山,老弱残疾、随军家属及票俘300来人留在山上。按自治军纪律不见赎金不能放人,不少票客几天喝不上一口水,有的从后山跳崖自尽。临沂付家庄一个外号“三节腰”的就是当年跳崖的幸存者。
  自治军总司令孙美瑶在“金变殿”召开紧急会议,与众首领共商解围之策。这时孙美松从上海回来,带来了上海联络站负责人张聘卿的情报和计策:由浦口开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别快车(俗称蓝钢车)上常坐有洋人,只要抓到洋人,就不怕抱犊w不撤兵。多数首领认为这一招可行,孙美瑶作出决定:部队南移,准备劫车。1923年5月6日两点五十分,孙美瑶率所部—山东建国自治军在津浦路沙沟、临城之间阻劫了第二次特别快车,劫走乘客200名。从发现的被俘人员名单看,经询问以后留在抱犊尚作人质的有中国旅客25名,外国旅客16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临城劫车的消息传到济南,山东督军田中玉大惊,急令充州镇守使兼第六混成旅何锋钮部开赴抱犊w山区围剿自治军。同时电告苏、豫、皖各省督军及各镇守使,请求合力协剿。自治军孙美瑶等立即发出通告:倘若田中玉继续追击,就立即“将西票撕掉”(即枪杀西方国家旅客)。驻华各国公使团为之震惊,公推葡萄牙驻华大使符礼德为代表,向北洋政府提出:迅速中止军事行动,以免激怒孙美瑶。5月8日,符礼德又向北洋政府国务院、交通部、外交部提出抗议,要求在短期内救出被绑架的外国乘客,并赔偿其损失,、严惩肇事地方的文武官员,保障外人今后的安全。军阀政府国务院、外交部立即电令山东督军田中玉,停止对抱犊尚的进剿。
  北洋军阀政府一面应诺外国驻华公使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临案”,一面派陆军部长梁上栋偕同外国武官团14人到枣庄督剿自治军,调集山东军阀部队第二十旅、五旅、六旅及鲁南各民团、红旗会、警备队,拉开约500里的包围圈。将孙美瑶部团团围住。直隶、江苏也各派一混成旅前来助剿。孙美瑶部率自治军号称8000子弟,实有武器者不过四、五千,但手中握有“西票”,军阀部队与之相持半个多月,不敢进犯。在各国驻华公使团的要求下,北洋政府只好以解围与放票为双方条件,与孙美瑶进行谈判,并请出美国人安迪生作调解人,同自治军老管家孙桂枝互换保证书。6月12日双方达成协议:自治军将所有票客释放,官兵撤围;政府招编自治军3000人,并付军炯85000元。12日下午4时,双方在枣庄附近十里河签字。“临案”和平解决。
  自此,“山东建国自治军”改编为“山东新编旅”,归第五师节制,孙美瑶任旅长。军阀政府令其撤离抱犊固山区,到郭里集一带驻防,旅部设在枣庄。
  驻在微山湖以南苏鲁豫皖边界地区的自治军一部分近3000人没有被招编,他们仍回抱犊固山区与军阀对抗。孙美瑶为了表示对北洋政府的忠诚,选拔精锐兵勇,协助官军进山围剿,许多部属为此而离去。是年12月19日,在山东督理郑士琦的指使下,充州镇守使张培荣伙同枣庄执法营务处处长吴开章,于枣庄煤矿中兴公司设下“鸿门宴”,以“估恶不俊”、“野性难驯”、“抗命不遵”等罪名,将孙美瑶即席枪决。所属新编旅士兵缴枪后发给“免死证”,由官方押送回籍。连级484枣庄市志以上军官,除孙美松逃走,刘守庭在出逃中抓获枪杀外,其余全被送往济南讲武堂软禁,直到奉系军阀入鲁时方遣散。
  红枪会红枪会(又称红旗会)是一种道会门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早在1922年从江苏传来枣庄地区,在西集一带一度兴起。红枪会宣称有神佛相助,入会者可以刀枪不入,逢凶化吉。北洋军阀曾利用红枪会的力量围剿孙美珠、孙美瑶领导的山东建国自治军。1930年,红枪会在铜、滕、峰边区再度兴起。到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贾汪、杜庄(今属江苏)一带农民入会者达3000多人。势力较大的红枪会有蔡发之部和王亚平部。
  1930年,江苏省铜山县柳泉乡东蔡村人蔡发之伙同本村几十名青壮年,跟随一个叫张广宜的红枪会传教士习武,宣称入会者只要心诚,经常烧香、拜佛、念经、练功,就可以法术着身,刀枪不入。该会以五色旗为标志,黄旗为领队总旗,下分红、黑、兰、白分会旗。
  红旗、黑旗为武术队,兰旗、白旗为文官会,负责传教和吸收委员。红枪会订有会规。凡入会者,得先纳银元一块作为会费,入会后经过训练考验方发给枪支,作战时每个队员先将三道用黄表纸做的“符”吃下肚去,据说这样就有神佛相助。
  1938年夏,蔡发之以保家卫国为号召,吸收一些无土地、无职业的穷苦农民加入红枪会,不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400余人的脱离农业生产的武装队伍,活动在贾、柳铁路支线两侧和陇海线以北地区,每到一处,派粮派款吃大户。在他们的影响下,柳泉、贾汪一带发展起大大小小许多红枪会。1937年9月,山东坟上县人王亚平在贾汪北的杜庄,与当地大地主周允青策划组织红枪会。他们以抗日救国、保家保产相标榜,利用农民群众的迷信心理发展红枪会会员,不久,杜庄周围各村有3000多人加入红枪会。王亚平让会员每人交法礼五角,再以村为单位准备香纸供品。
  1937年底,王亚平按会员的居住范围,编为五个大队。会员大多数以红樱枪为武器,总管及大队长配有短枪。1938年2月,王亚平率领红枪会两千多人重创土匪刘七、魏玉吉部,活捉土匪20多人。同年夏,日军进犯徐州,后在贾汪安下据点,王亚平在日军的威胁和利诱下,通过贾汪汉奸逮子云与日军勾结,转而为日军卖命。王亚平自称司令,日军称他“钢板太君”。常活动在津浦路以东贾汪东北的铜、滕、峰三县边境地区。1939年5月,王亚平带领三个武装大队和1个常备队攻击涧头集共产党峰南县委驻地,捕去县委政治教导员张喻鼎并将其活活打死。中共峰南县委策动红枪会内部分化,7月,谢绍唐带领红枪会第一大队数十人脱离红枪会,加入峰南县委武装。1941年3月,八路军运河支队夜袭红枪会总部杜庄,消灭红枪会大部,王亚平只身逃脱。同年底,红枪会副总管韩广居率常备队30多人向运河支队投诚。至此,这支红枪会名实俱亡。1943年7月,王亚平在徐州附近又拉起一支红枪会武装,公开投靠日军,名为“良友部队”,为日军效力。日军投降以后,国民党徐州驻军收编了良友部队。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该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蔡发之领导的红枪会武装,声称抗日保家,实际上同顽伪土匪相勾结,南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的运西四大队和运支铜山独立营董昌勤部相对抗,北与运河支队为敌。1940年秋,蔡部趁日军扫荡峰、滕、铜、9地区之际,袭击八路军,收缴运河支队零散人员枪支。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蔡部红枪会投靠国民党七十七师,编入师属工兵营。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部消灭。
  卷+七军事志485第四章兵役制度第一节招募制第三节志愿兵役制明、清时期,枣庄地区的兵役制度为招募制。地方官府设招兵处,所有男性平民,不论年龄长幼,只要身体健康,皆可应招。招兵处根据战事需要,有的长年募用,有的参战后即解甲归田,随用随募。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沿用清末招募制。1916年以后,直系、奉系军阀在枣庄地区的兵役制度亦采取招募制,同时也以收编地方武装方式扩大兵源。
  第二节抽丁制1933年6月19日,《国民政府公报》中颁布了《兵役法》。7月,国民党陆军八十八师组织独立团,招募处长吴求剑在苏、皖、豫、鲁征兵,各车站设立招募新兵招待所,并张贴布告:待遇极优,经济公开,按日点名发晌,绝无压欠。凡有志青年,愿投效本师者,可往就近招募所应募。从布告内容看仍带有招募性质。但在枣庄地区志愿应招者了了无几,后来便采取了“按丁抽兵”制。1939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在枣庄地区大量征兵,按丁抽兵已不足征兵数量,就采用“拉丁”、“抓丁”的办法,一般青年男子难以逃脱。1948年,国民党军队南撤前,曾在峰、滕两县几处学校利用欺骗诱惑手段,将一批青年学生骗去台湾,后应招当兵。
  1938年,日军侵入枣庄地区,招收中国青年编成伪军。他们大多以金钱名利相诱惑,收买当地地痞无赖,如枣庄杨桂岭、滕县史鹤亭等充当汉奸。其次是接收部分投降变节的地方武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的征兵制度为志愿兵役制。抗日战争时期的“老三团”、“老五团”,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八师”以及建国后的二十二军,其主要骨干多数是枣庄地区志愿参军的青年。志愿兵役制的征兵方式主要是依靠群众、宣传群众,首先让广大群众提高觉悟,提高认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同时,当地人民政府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在征兵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政审、体检。
  有的要先参加当地民兵组织,作为参军前的准备阶段。有的直接加入野战部队。此外,志愿兵役制还接收投诚起义的敌方官兵。
  1949年至1953年,枣庄地区征兵工作仍沿用战争年代的志愿兵役制。在此期间,枣庄地方武装逐渐裁撤或加入到正规部队。
  各区县相继建立起人民武装部,负责征兵工作。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枣庄地区曾出现母送子、妻送郎、兄送弟争相参军的动人事迹。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1954年,国家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枣庄地区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翌年八月普遍实行。各区县武装部在征集新兵入伍时本着国家、家庭、个人“三满意”的原则,尽量征收兄弟多、家庭不缺劳动力的男性青年入伍。兵役一般为三年,退伍后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安置工作,枣庄地区历年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均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征兵任务。
  486枣庄市志第五节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兵役制1984年,兵役制度进行了部分改革,全军实行义务兵役和志愿兵役相结合的制度。
  自1979年以来,枣庄市各区县实行预备役制度,由各级武装部具体组织实施。预备役分一类和二类,每年核对两次。1985年全市一类预备役为xxxxxx名,二类预备役为X X X X X X名,复员退伍军人为xxxxxx名。
  此外,枣庄市从1980年起,在各区县中学毕业学生中选拔飞行员、滑翔员或录取军事院校学员。到1985年底,全市共选送飞行员、滑翔员102名。
  第五章军事设施城池早在唐宋时期,今枣庄市境内的滕县城已初具规模。1369年(明洪武二年),滕县城再次翻新。1472年(明成化八年),知县都亨千户钟理将土城墙增宽二尺,加高三尺,筑成高达三丈五尺,宽一丈五尺的城墙。
  并筑起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成为当时军事防御较牢固的城池之一。至清代历任县令屡加维修。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及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滕县的历次战役,滕县坚固的城墙都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原峄县城墙是在1369年(明洪武二年)兴建的。明朝峄县地方官府在旧城西南四里处始建新城,筑起高一丈五尺,厚约一丈的城墙,并设四个城门。东为兴贤门,西为迎恩门,南日望仙门,北称近圣门。尔后,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1686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851年(清咸丰元年)先后三次对峄县城墙进行修建,城墙加宽至三丈,增高至二丈。1946年解放峄县时,南面、东面城墙均被战火炸毁。
  碉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方军队进驻枣庄地区均修筑有碉堡。据不完全统计,仅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修建的碉堡就有500余座。
  教场1781年(清雍正九年),滕县官府在城西三里处建起一处演武场。1785年(清雍正十三年),峄县官府在城南门外也建一处演武场,面积20亩。同年,又在台儿庄西建筑一处演武场,专为校阅弃兵。民国初年,各系军阀又在滕县、峄县、临城等地设临时性简易教场5处。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在抱犊固山区根据地建立两处简易教场。1949年以后,驻防枣庄的数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建立军事训练场10余处,各区县人民武装部先后建民兵训练场6处。位于枣庄市东北的一处大型打靶场可以进行各兵种多项军训项目的演习。
  兵营民国初年,滕县城、峄县城、临城以及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均驻扎过军阀部队,其兵营多为占用民房和县府公房。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地区,在枣庄火车站、涧头集、临城火车站等地建造了大兵营,各乡镇驻地也安扎了据点,计120余处。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军队在枣庄地区基本没有较固定的兵营。1949年以后,枣庄军分区及各区县人民武装部相继成立,各驻枣部队建造起军营20余所。
  国防坑道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枣庄部队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在枣庄各战略要点上建造了多条国防坑道。
  卷十七军事志487军用公路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枣某部和枣庄市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修建了309号军用战备公路。
  军用仓库1870年(清同治九年),清政府在台儿庄建筑一处军用仓库,存放各种火炮及大批土枪、腰刀等武器。辛亥革命以后,战争频仍,枣庄地区军用仓库多为临时性的,有的占用官府公房,有的利用寺院庙堂、山洞等作军用仓库,如国民党第四十军庞炳勋部曾在大北庄和黄龙洞设两所军械库。1938年3月19日国民党部队南撤时,将里面不能携带的武器弹药全部炸毁。
  建国后,枣庄地区修建起若干处军用仓库。
  第六章重要兵事第一节捻军攻克台儿庄、围困峄县城1858年11月5日(清咸丰八年九月三十日),张乐行、刘天福领导的捻军数万人,从丁庙闸渡过运河进入枣庄境内,直逼台儿庄。
  当时,台儿庄修筑城墙尚未竣工,城内数百名老弱清军驻守,且缺乏训练,军纪涣散,见捻军兵临城下,皆不战而逃。捻军攻陷台儿庄,捕杀清政府贪官污吏,劫掠富绅财物,驻城三天后北上。
  1859年5月17日(清咸丰九年四月十五日),刘天福率领捻军数万人攻打峄县城。
  15日,清政府峄县知县邹崇孟日前得知捻军将要进攻峄县的消息,即派守备带领十几名官兵和各乡团在王基山口驻扎堵截。16日下午太阳将要落山之际,捻军到达王基山口,与清乡团交战,清军大败而逃,守备也逃回峄县城。17日,捻军围困峄县城。城内兵勇不会打仗,装备又差,个个束手无策。知县邹崇孟不懂军事,吓得哭泣不止,头枕利剑躺在房中发抖,由千总姚鸿烈指挥。捻军用炮火攻城。清军团长韩培厚带练丁200余名赶来救援,翻墙入城,分散死守。战斗中,捻军将领刘天样阵亡。18日晨,捻军火烧城东门,未克。遂以云梯数百架强攻。即将攻克之际,清政府徐州将领常升带领骑兵200余名前来助战,捻军受挫,撤回攻城部队,集中力量围歼来援清军,清军大败溃逃。同时,捻军四面出击。16日攻仙檀山未克,转而攻克青石山,17日攻克左庄、青檀山。攻云蒙山、蛟山受挫。捻军以数千名骑兵围困峄县城三天,直到19日方撤军。这场战斗,打死清政府驻峄县城官兵数十人,地方劣绅及乡团兵勇死伤千余人。捻军亦有伤亡。
  第二节台儿庄会战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矶谷师团沿津浦铁路侵入山东。当月23日渡黄河威逼济南,国民党驻济南第三集团军韩复集部不战而退。日军遂长驱直入,至1938年1月5日,先后侵占了济南、泰安、充州、济宁、邹县,并以邹县为据点,企图占领滕县、台儿庄,直取徐州。与此同时,日军另一支精锐部队板垣第五师团于1938年1月12日由青岛唠山湾、福岛登陆,沿胶济铁路西进,经高密至潍县转南,循诸城、营县一线进迫临沂,企图与矶谷师团会师台儿庄,南犯徐州。台儿庄遂成为日军会师的交汇点。
  台儿庄是枣庄市地区的一个重镇,为徐州东北的重要门户。中国军队欲保卫徐州,阻止日军南下,台儿庄则为战略要地。这样,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在台儿庄爆发了。
  488枣庄市志会战首先在临沂、滕县拉开序幕。
  1938年2月下旬,日军板垣师团逼近临沂。驻守临沂的中国军队为第五战区的第三军团庞炳勋部,该部实力为5个团13000余人。3月5日,日军加紧进攻临沂,中国军队凭沂河死守,战斗十分激烈。接连数日,临沂守军伤亡很大,弹药匾乏,有失守的危险。军团长庞炳勋向第五战区指挥部徐州李宗仁告急,请求援兵。3月12日下午,李宗仁调遣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急行军到达临沂,于14日凌晨4时绕日军背后,与庞炳勋部同时出击。日军腹背受敌,飞机、大炮、坦克也失去了作用。经过连续五昼夜的激战,日军全线败退,庞、张两部合力追击至汤头,日军逃至90里外的营县。此战于18日结束,中国军队打死打伤日军2000余人。
  台儿庄战役侵华日军两个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吉谷廉介。
  临沂一战,中国方面以装备极差的所谓“杂牌部队”击败了装备精良、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彻底粉碎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矾谷师团孤军深入,为中国军队所围歼的契机。
  日军板垣师团侵犯临沂的同时,矶谷师团于3月14日拂晓自邹县发起攻击,攻下两下店。15日晚围困滕县城。驻守滕县的中国军队为川军第四十一军孙震部,辖一二二、一二四两个师。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率部驻守滕县城;一二四师师长由孙震兼任,副师长税梯青于城外策应,一二二师第七二七团团长张宣武为城防司令。共有兵力7000余人。日军方面调集第十师团、第一O六师团和第一O八师团的一部分约三、四万人,统由第十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拥有大炮70余门,坦克四、五十辆,作战飞机四、五十架。3月16日黎明时分,日军首先向驻守在滕县以北界河的第四十五军陈鼎勋部一二五、一二七师发起进攻。上午8点,日军炮火猛轰滕县城,同时以12架飞机进行扫射、轰炸。日军借炮火掩护进攻东关。到晚上8点,中国守城部队连续打退日军6次进攻。17日上午6点,日军又以五、六十门山野炮和20余架飞机轰炸滕县城,全城一片火海,遍地皆成焦土。随即,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在坦克车的掩护下向城内发起冲锋。中国守军拼死阻击,日军屡次入城屡次被歼灭或击退。日军攻势受挫,中午12点停止进攻。下午2点,日军再次以二、三十架飞机配合榴弹重炮集中轰炸南关、东关,城墙被摧毁,几乎夷为平地,守军伤亡惨重。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亲临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指挥战斗,将士们拼死阻击,但终因伤亡过多,弹尽援绝,至下午5点,南门、西门和东关相继陷落。师长王铭章在指挥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他的参谋长赵渭宾、副官罗甲辛、少校参谋谢大踵、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幕陶等同时捐躯。守城将士在主帅阵亡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坚持战斗,直至18日中午,滕县城落入日军之手。中国守城官兵全师殉城。
  滕县之战,中国军队以7000之兵对付日军数万之众,日军且有飞机、大炮等精良装备,仅16,17两日,滕县城就落下炮弹30000余发。中国军队坚守三昼夜,死伤自师长王铭章以下5000余人。日军方面被击毙2000余人。中国军队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止日军南下,延缓了日军南侵台儿庄的日期,卷十七军事志489为调集部队守卫台儿庄和战略部署赢得了时间。
  当滕县城守军告急之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命令第二十一军团汤恩伯部前往增援。16日汤部先头部队八十一军王仲廉部抵达南沙河、官桥一带便与日军遭遇。
  侯军总部抵达临城,滕县城已经陷落。李宗仁遂命其且战且退至峄县东北抱犊固山区设防。命原第一战区驻河南许昌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星夜急行军到台儿庄布防。以便乘日军占领滕县以后的骄狂之际,诱其深入,而后以孙、汤二部内外合击之。部署既定,日军果于3月20日自滕县大举南下。矶谷师团不待蚌埠方面援军呼应,也不等板垣师团会师,舍中方汤恩伯军团于不顾,尽所有兵力,循津浦路临枣支线直扑台儿庄。日军兵力约4万人,坦克车七、八十辆,山野炮和重炮百余门,以大批飞机助战,陆续向台儿庄外围集结。
  中国方面参战部队有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等共25个师,约25万人,逾日军数倍,唯武器装备较差。
  台儿庄战役中国正面作战主要将领孙连仲(左)、田镇南(中)、池峰城。
  3月24日清晨,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台儿庄防御工事,随后步兵以坦克为前导,先后占领南洛、刘家湖,向台儿庄步步进逼。到27日,每天落入台儿庄阵地六、七千发炮弹。
  中国军队在无坦克和平射炮的情况下,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使日军的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台儿庄一带民宅多为石头建筑,守军据房屋为堡垒,至死不退。日军猛攻三昼夜,占领了台儿庄围寨的东北角,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至此,中国守军已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27日,日军继续向台儿庄增兵,以10余门重炮集中摧毁台儿庄外围工事,随后以步兵700余人向台儿庄内紧缩。
  双方在台儿庄围寨内展开拉锯战。战斗持续到4月3日,中国方面第三集团军的将士伤亡达十分之七,三分之二的阵地已为日军占领。台儿庄防守指挥官第三十一师师长池锋城认为,如此下去,必致全军覆没,遂向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请求将余部暂撤退至运河南岸。孙总司令电话请示李宗仁司令长官,李宗仁深知台儿庄之危,即严令外围的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迅速南下夹击日军,三令五申之后,汤军团仍在抱犊固东北姑婆山区遗巡不进。最后,李司令长官训诫汤恩伯军团长,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集的前例严办。同时,电话命令孙连仲总司令:“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并悬赏10万元,命其立刻组织一支敢死队于夜间向日军阵地实施偷袭。孙连仲遂命池锋城师长:“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此时,台儿庄阵地仅剩一角,池锋城决心背水一战,遂命拆除运河木桥,以绝后路。为整伤军纪,孙连仲总司令将作战不力的右翼旅长侯象麟撤职,交军法审处;将临阵退却的左翼某营长毙于阵前。挑选数百名精悍士兵组成敢死队,于夜间越墙突袭日军。时值第五战区派战车防御炮连赶到,连夜炮击日军阵地。敢死队冲入日军宿营地,持刀砍杀。日军血战经旬,已精疲力竭,不料中国守军竟乘夜出击,遂仓皇应战,乱作一团。数日来为日军占领的台儿庄阵地,又被中国军队一举夺回四分之三。
  490枣庄市志日军死伤无数,退守北门。午夜以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随员若干,搭车至台儿庄郊外亲自指挥对日军的歼灭战。黎明时分,台儿庄北面炮声隆隆,汤恩伯军团已于日军背后出现。日军撤退不及,陷入重围。
  日军在3月20日进攻台儿庄的同时,派出沂州支队从临城出发前往临沂,企图策应临沂方面的板垣师团。途经郭里集、枣庄即遭到中国军队的阻击。日军矶谷师团此时腹背受敌而又孤立无援,官兵血战数日,已成强弩之末。4月6日深夜,中国军队对日军发起总攻。同时,日军设在枣庄的汽油库和泥沟的弹药库均被中国地方游击队炸毁着火。
  台儿庄日军在重围之下,凭据残垣断壁顽抗。
  中国军队士气旺盛,阻击敌人多次冲锋。战至清晨3点,日军全线溃败,矶谷师团长率残兵万余突围,窜往峄县,闭城死守。至此,台儿庄会战以中国军队获全胜而告终。
  台儿庄战役中被俘的日军部分官兵台儿庄会战,日军死伤在2万人以上,炸毁坦克车30余辆,缴获大炮50余门,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轻重机枪931挺,步枪万余支。日军精锐部队板垣、矶谷师团主力大伤元气,为日本新式陆军创建以来第一次惨败。台儿庄会战也是中国军队自抗日战争以来的一次空前胜利。
  第三节对头沟伏击战对头沟位于山亭区冯卯川西北,是费县至滕县公路中段的一个交通要道。1939年12月25日,苏鲁豫支队四大队队长梁兴初率部由微山湖西抵户主村。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情况,断定近日将有日军运输队往费县运送军用物资,他们便在公路两侧的对头沟布下“口袋阵”,准备伏击日军。
  26日上午9时许,一支由90余名日本兵押送的90多辆牛车满载军用物资从滕县往费县进发。待其进入伏击圈后,四大队一营第一、第二机枪连突然以猛烈的火力迎头堵住日军去路,第十连于东南方高地切断日军退路。日军措手不及,以牛车为掩护拼死抵抗,连续四次突围未成,遂抢占火石岭隘口,据高防守。四大队连续6次进攻,三营十连连长阵亡。战斗持续到傍晚,四大队经过周密的部署,调整队伍,以九挺机枪和手榴弹作火力掩护,尸营和三营九连组成突击队,一举攻下隘口,迫使日军退入对头沟底,进入二连、三连的伏击圈。两军在对头沟内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激战半小时,全歼日军运输队队长小林以下95人,缴获迫击炮’1门,电台1部,牛车60余辆及运载的所有军用物资。
  第四节阎村攻坚战1945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鲁南军区第一、第二军分区所属部队在政委王麓水、司令员张光中的指挥下,攻克了危害鲁南人民八年之久的国民党鲁南专员、山东保安第二师师长申宪武部盘踞的阎村。
  申宪武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长期驻扎阎村,对八路军在鲁南的抗日活动形成一大障碍。鲁南军区决定以第一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主力联合围歼阎村申部。
  阎村申部守军共4个团,实际兵力有7个营,另外有一个特务营。号称5000之众的申宪武部队,实有兵力4000人。阎村是滕县西南一个比较大的村子,申部在其周围筑起坚固的围墙和碉堡,沿墙有暗堡和屯兵地窑。围墙外有两道壕沟各宽12米,深4米,两壕沟相距15米,壕外设两道鹿碧,鹿碧卷十七军事志491下布有土制地雷。3200米长的围墙上方建有女墙,围墙四角有两层炮楼,沿墙每隔40米有一暗堡,寨门旁有门堡。围墙底下挖有散兵坑,街头巷尾皆有地堡,地下坑道通往其他村庄。
  鲁南军区的军事部署是:以第二军分区全部军队由西门实施佯攻,第一军分区一营由西南方担任主攻,三营由东南角进攻,二营和军区特务营为机动预备队,五团二营于阎村至大彦一线负责阻击可能由滕县城前来增援的日伪军。
  申宪武部阎村守军也加强了防务,以第一团据守东门及东南角,由师参谋长兼一团团长赵毅轩负责,第二团守北门及东北角,由团长张殿俊指挥,南门和西门由三团团长阎成贵负责,特务营长申怀钦率部保卫师部,并督导各防守地段。战前,申宪武给守寨官兵各增发伪币20元作为赏金。
  8月3日晚8点,鲁南军区各参战部队进入阵地,包围了阎村。4日凌晨3点,第一军分区一营实施爆破,但只炸开第一道壕沟外的一个地堡,其后又连续三次爆破均由于敌军炮火的严密封锁失利。5日下午6点,三营九连架云梯登墙实施强攻,寨内守军火力防守,部队伤亡很大。申宪武命令士兵把浇了油的棉衣点燃后火烧云梯。接连三昼夜的攻守战,攻击部队没有取得进展。军区指挥部研究部署了新的作战方案,改强攻为坑道作业。三营负责挖坑道,一营于西门佯攻,到10日凌晨3点,在村内申部守军已发现地下坑道的情况下,三连仍然内爆成功。与此同时,九连迅速占领东南角突破口,随后一军分区一、三营和二军分区主力部队冲入村内。
  申宪武正在东南寨墙上督战,碉堡和寨墙被炸以后,他以每人500元伪币的赏金组成敢死队配合申怀钦的手枪队进行反扑,均被攻击部队打退。申宪武的师参谋长赵毅轩于北门西侧越墙逃跑。申见大势已去,率残兵百余名,在其子申怀钦的掩护下,从地下道撤往小王庄。激战至天明6点,攻寨部队全歼阎村守军。随后又包围了小王庄。申宪武仍寄希望于援军,并幻想参谋长赵毅轩搬来救兵,要求与围攻部队谈判,以便拖延时间。10日上午10点,鲁南军区指挥部发出最后通令,限于当天下午3点前投降并交出申氏父子。
  庄内守军见顽抗无望,纷纷交械投降,有秩序地走出围子。第一军分区一营突入庄内,申宪武欲拔枪自杀未成,当场被俘。
  历时七昼夜的阎村攻坚战,歼灭和俘虏国民党保安二师师长申宪武以下2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国民党滕县县长胡介凡也被击毙。
  第五节解放滕县城战役1945年12月,中国共产党鲁南野战军第八师奉津浦前线指挥部命令,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消灭滕县的国民党军队及其收编的伪军,解放滕县城了由野战军第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王麓水率领所属部队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开赴滕县。国民党守城部队有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徐良部及其暂编一旅李华部、吴化文第五路军后防留守处、伪保安二师赵毅轩部及伪滕县政府反动武装约计9000余人。
  战前,共产党部队针对国民党守军形势做了战斗部署。二十三团担任主攻,攻打伪保安二师三团据守的东关,直取东门;二十三团攻打据守在车站及西关的国民党暂编一旅六团;二十四团攻打北关,配合二十二、二十三团作战。与此同时,共产党津浦路前线指挥部命令新四军五旅于临城以北打援;山东警备八旅于邹县南北对充州国民党军队警戒;新四军九旅先后攻打小窑(即陶庄)、枣庄,以配合八师行动。
  部署就绪,八师三个团于12日晚上9点分别从东、西、北三面向滕县城发起进攻。二492枣庄市志十二团以二营和三营十连、十一连联合组成先遣队,插到东关外围寨墙下,以手榴弹打退了寨墙上的守军,打开寨门,其余部队冲进东关,与城内守军展开巷战。国民党守军节节败退,凭借地堡和小围子抵抗。两军对垒,激战至翌日中午12点左右,二十二团占领东关,国民党东关守军大部被歼。其余退缩至城内,与城内暂一旅五团据城死守。
  在二十二团攻打东关的同时,二十三团以一营、三营为突击队,击溃了车站和西关的守军,占领了车站和西关,继续攻打西门。二十四团以一营为突击队肃清了北关的守军,佯攻北门,其余两个营配合二十二团攻城。
  13日下午两点左右,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王麓水在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陪同下冒着炮火亲临东关前沿阵地,检查攻城准备情况,突然一颗炮弹飞来,王师长当即被炸晕。卫生人员闻讯赶来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与世长辞。团长王吉文身负重伤。
  师长王麓水的牺牲,激起了攻城将士们的义愤,全师上下同仇敌代,志在必克。下午5点,八师指挥部发出“向东门开炮”的命令,顿时众炮齐发,摧毁了东门高炮楼和两侧地堡。爆破组在硝烟弥漫的掩护下炸开东门,6点左右,战斗英雄马立训突击排跃出工事向东门猛攻。城内国民党守军以火力封锁,冲在前面的正副排长相继阵亡,班长高满成自动担负起排长的职责,指挥全排攻入东门,迅速占领了门楼制高点,架起三挺机枪连续打退了城内守军的三次反扑,掩护后续部队入城。7点,二十二团占领东关以后,即按原作战方案,?营向南,三营向北,二营同师部临时调来的二十三团二营向西,扇面型向城内突击。与此同时,城墙外二十三团进攻西门,二十四团攻打北门。激战5个多小时,至14日凌晨1点左右,攻城部队全部占领滕县城。
  凌晨两点,国民党暂一旅旅长李华及其下属三个团长率三千余名官兵交械投降。4点,滕县城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生俘国民党官兵7636人及旅长李华,击毙1900余人及伪保安二师师长赵毅轩。缴获山炮6门,卡车6辆,流线型小汽车3辆,掷弹筒75门,轻重机枪180挺,短枪300余支,步枪5400余支,各种子弹50万发。共产党攻城部队70余名将士阵亡,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等300余名指战员负伤。
  第六节解放枣庄战斗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汉奸王继美部被国民党收编进驻枣庄,以中兴公司为据点,继续与人民为敌。他们逼迫枣庄商民为其制作军装,造成众多商人倾家荡产,市场萧条,商会会长周灿章稍有异议,即惨遭杀害。同年10月3日,王继美部偷袭共产党官地驻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官地惨案”。王部武装干涉枣庄煤矿的生产,迫害中兴公司民族资本家,不准股东接收被日军霸占的矿产,不让股东营业开采,造成北大井涨水,三个月不能复工,两万多矿工失业,10万居民无以为生。1946年5月22日,枣庄10万居民与鲁南解放区6万工会会员以及3千名铁路职工联合致电共产党山东军政首长,恳求迅速消灭王匪,为民除害。山东野战军第七、第八师奉命抵达枣庄,部署战前准备工作。
  王继美部盘踞的中兴公司据点方圆两千米,其防守工事设备复杂坚固。周围一道高四米的围墙,墙外布有4至6道3300度高压电网,网下密布地雷。沿墙四周修筑了许多地堡,里外都可射击。墙内挖一道壕沟。
  内有十几幢高楼,第9号楼是王继美的指挥所,楼外有围寨,楼上置有电网。面对这样一个坚固的堡垒,攻伐部队研究了作战对策,决定实行坑道爆破,内爆外攻。内爆由八师二十三团负责,自西南角挖一条长约四十米的地下坑道,直通西南角大碉堡,外攻由七师负责,攻击东南角,八师从小南门及西南角进卷十七军事志493攻,二十四团进抵临城以东大青山一带,负责阻击临城方面可能来援之敌。全部参战部队为7个团,由七师曾政委和八师王副师长统一指挥。部署就绪,战前准备历时34天,坑道工程及火力阵地构筑基本完成。
  1946年6月9日下午5点发起全线进攻。地下道内连续爆破炸毁地堡和围墙。地面上以火力掩护攻取门楼。短时间内就突破了坚固复杂的防守工事,进入围墙内部,展开逐个碉堡、逐幢高楼的攻守战。攻伐部队节节胜利,向纵深发展。当激战发展到九号楼时,王继美亲自指挥奋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在七师某团六连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遂向西突围,又被二十二团迎头截击。王继美逃至黄风口时被击毙。到翌日清晨5点结束战斗,王继美部3000余人全部被歼,枣庄宣告解放。
  第七节鲁南战役1946年,继宿北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中国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属军在鲁南摆开战场,促成著名的鲁南战役。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1946年12月,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薛岳奉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命令,向中国共产党鲁南解放区大举进攻。其军事部署是:号称“国军之精华”的蒋介石嫡系部队整编第二十六师马励武部第一六九旅、第四十四旅及其配属第一快速纵队,于临沂西南卞庄、向城、太子堂一带集结。这支部队全部为美式机械化装备,武器精良,拥有几十辆坦克和几百辆汽车,且有飞机相助。整编第五十一师位于枣庄、齐村地区,与第二十六师相距30余公里。整编第三十三军之第七十七师和第五十九师分别驻扎在9县、四户镇一带,与第二十六师也相距30余公里。
  三支主力布成特角之势,相互策应。此外,兰陵、洪山和长城一带有国民党地方武装驻守。
  共产党华东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遵照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及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歼灭鲁南之敌,使鲁南获得巩固的指示精神,根据国民党的军事形势,作了相应的军事部署,决定以临沂为总指挥部,将参战部队编成左右两路纵队。右路纵队以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四师十团以及滨海警备旅和鲁南军区特务团共12个团组成,归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委向明、鲁南军区政委傅秋涛、副司令员郭化若统一指挥,负责攻占国民党军防御地区左翼诸山地要点,切断其向峄县、枣庄的退路;阻击来自峄县、枣庄的增援部队,得手以后再攻向城,割裂国民党第二十六师之第一六九旅之联系,歼灭傅山口、太子堂地区之第四十四旅。上述计划完成以后,再配合左路纵队围歼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部及第一快速纵队。左路纵队由第一师陶勇部及第一纵队叶飞部计15个团组成,由野战军军部直接指挥。担任歼灭国民党第一六九旅和第一快速纵队的任务。首先围歼卞庄之敌,同时切断整编第二十六师与三十三军的联系,然后在右路纵队的配合下聚歼一六九旅和第一快速纵队。此外,鲁南第三军分区武装部队于马头、新村一带沿沂河东岸防御,保证野战军侧翼安全,雌护交通。并以一部分兵力和精干民兵挺进兰陵、9县及峄县、台儿庄之间,开展游击活动。部署既定,军部命令各部队均于1947年1月1日拂晓之前进入指定集结地域。2日夜间12点发起总攻。
  1947年1月2日夜10点,共产党军队比原计划提前两小时突然发起全线进攻。此时,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正在峄县欢度元旦。战斗一打响,国民党军队就失去了统一指挥,在毫无作战准备的情况下仓淬应战,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共产党左右两路纵队动作迅猛,至1月3日拂晓,圆满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合围与部分分割任务。当494枣庄市志日傍晚,两路纵队发起合围攻势,激战通宵,到4日清晨,已歼灭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部及其两个旅的大部,余部和第一快速纵队被紧缩在陈家桥、贾头、作字沟狭小地区。4月上午,雨雪交加,两路纵队再次发起攻击,国民党军队企图突围西逃,但道路泥泞,桥梁被炸,汽车、坦克等现代化装备失去了威力。枣庄、峄县国民党军曾几度出兵增援,均被阻击于外围。下午3点,除7辆坦克侥幸逃往峄县外,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计3万余人全部被歼。至此,鲁南战役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鲁南战役中,陈毅等在打坏的国民党快速纵队坦克上留影鲁南战役第二阶段,共产党部队按预定作战方案乘胜追歼国民党整编第三十三军,并相机收复台儿庄、峄县。国民党第三十三军及其七十七师于第一阶段惨败之后,于1月5日放弃9县、四户镇,退至运河以南,背靠徐州,依托原有工事防御。峄县、枣庄也调整了部署,增加了兵力。另外,新增加整编第六十四师一部抵韩庄,整编第二十师接防临城,整编第十一师由宿迁向徐州东北集结。
  中共华东野战军指战员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决定夺取峄县,同时拿下枣庄,并重新拟订了第二阶段作战方案:第八师、第九师、第四师之第十团及滨海警备旅攻取峄县;第一师进攻枣庄、齐村;第一纵队以及新从苏北调来的第十三旅布防于峄县西南的文峰山、望仙山、白山一线,阻击可能由韩庄、台儿庄增援的国民党部队;第十师位于临城、齐村之间,阻击可能由临城东援之敌;鲁南第一军分区一个团进至临城、沙河之间,开展游击活动,破坏铁路、公路,以断绝国民党军队交通。
  另外,又抽调第二纵队、第六师至沂河以西和兰陵至台儿庄公路以东地区隐蔽集结,严阵以待;留第七师和第九纵队由谭震林指挥,牵制由休阳A匕犯之敌。这一作战方案得到了中共中央军委的批准。为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再战必胜,粟裕亲自率领部分指战员自临沂总指挥部赴峄县、枣庄前线,组成轻便指挥所指挥作战。
  1月9日晚,攻打峄县的战斗打响。经彻夜激战,共产党部队先后占领了南关、邵家楼、檀山以及东关大部,兵临峄县城下。10日进行攻城准备,黄昏时分发起总攻。第八师将士多为矿工出身,擅长爆破。他们组织起一支突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爆破突入南门,缴获了从第一阶段战场上逃跑的7辆坦克,巩固了突破口,后续部队突入城内。
  与此同时,第九师及第四师第十团也从东门攻入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到n日凌晨1点,全歼国民党峄县守军。自第一阶段战场上败逃回峄县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在这里被俘。翌日,他被送到临沂城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陈毅接见了他。
  在围攻峄县的同时,共产党部队第一师主力对驻防枣庄的国民党第五十一师发起攻击,并以一部分兵力监视齐村、郭里集守军,以保障攻打枣庄主力的安全。到12日,消灭了自郭里集向枣庄收缩的两个营,肃清了枣庄、齐村外围。第一师素以擅长野战、机智顽强著称,但对城市攻坚战缺乏经验,特别是不精于爆破。此时,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已全部进至台儿庄、韩庄一线,整编第七十四师正向新安镇集结。为了争取在国民党增援部队未到之前攻下枣庄,临时卷十七军事志495调集第一纵队两个团和第八师一个团协助第一师攻打枣庄,并以第一纵队第一旅接替第一师围攻齐村,全部投入进攻枣庄战斗。16日,攻克齐村,歼灭国民党守军第一一三旅旅部及一个团。19日下午向枣庄发起总攻。
  各部队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迅速进行爆破,炸开5处缺口,突入市区,与国民党守军展开逐屋逐垒的争夺战。到20日凌晨3点,国民党枣庄守军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部及两个团全部被歼,师长周毓英被俘。
  鲁南战役经过两个阶段的连续作战,共产党军队以伤亡8058人的代价全歼美式机械化装备的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计53000余人,生俘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马励武及整编第五十一师中将师长周毓英。缴获一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坦克车24辆,汽车474辆,榴弹炮、山野炮及其他火炮217门。
  第七章民兵第一节民兵组织1939年春,日军侵入枣庄地区。同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进驻枣庄地区,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组织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中共滕、峄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相继建立,下设军事部,具体领导民兵的抗日活动。
  不久,在根据地建立起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抗日自卫团。后来又在抗日自卫团的基础上组织了青年抗日先锋队。1940年,抱犊尚、黄邱山套、周营山区等根据地相继建立起基干民兵队。1941年,日军推行所谓“强化治安”活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各根据地民兵武装针锋相对的进行反扫荡斗争。
  1942年,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颁发了《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团暂行条例》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团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枣庄地区党组织对民兵武装组织进行了整顿,在民兵中发展党员,清除坏分子,纯洁了民兵队伍。随着“减租减息、增资、反霸”斗争的开展,参加民兵组织保卫胜利果实,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参加民兵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各地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踊跃参加民兵组织的动人场面。到年底,枣庄地区组织起9000多人的民兵队伍。1943年冬,对民兵进行了军事训练和政治整训,提高了民兵的政治素质和技术战术水平,成为主力部队重要的辅助力量。为了加强对民兵的组织领导,各县均成立了人民武装委员会。
  1944年,各城乡又建立健全了民兵联防,组织起民兵联防队150多个,分布在400多个村庄。这些联防队经常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军。
  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山东省民兵工作条例》。枣庄地区选拔4000多名民兵组成子弟兵团和服务队,跟随主力部队作战,担负送信、抬担架、押送俘虏等战勤任务。年底,民兵发展到11200多人,600多个民兵组织。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枣庄地区,先后占领了峄县、临城、滕县、枣庄,民兵组织遭到破坏。为保存实力,民兵活动转入地下。1947年1月,各地民兵组织配合共产党野战部队取得了鲁南战役的胜利。1948冬季,枣庄地区全境解放,民兵发展到20960人。这时的民兵工作中心转移到开展土地改革、反奸、反特和恢复生产上,并协助部队维护社会治安。到1949年10月建国前,枣庄496枣庄市志地区民兵发展到31890人。
  建国以后,民兵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实行县编民兵大队,区编民兵中队,乡编民兵小队。1950年,全枣庄地区民兵达58900人。1951年,将民兵分为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是年底,民兵发展到95780人,其中基干民兵25550人。1957年,民兵发展到389870人,开始制订了会议、汇报、出入转队、训练、武器发放与保管等各项规章制度。195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枣庄地区组建民兵师35个,民兵团43个,拥有民兵654376人。1960年5月,有11名民兵代表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会。
  1962年,将身体健康的16岁至45岁的男性公民和16岁至35岁的女性公民编入民兵组织,其中16岁至30岁的男性青年和16岁至25岁的女性青年编入基干民兵。本着有利于生产、生活,方便领导,便于平时活动、战时快速集结的原则,重新组建为16个民兵师,30个民兵团,92个民兵营,2980个民兵连和12640个民兵排。其中基干民兵连213个,基干民兵排3591个。民兵总人数为547392人,其中基干民兵259497人。
  196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提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枣庄市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组建起民兵师9个,民兵团107个,民兵营900个,民兵连3187个,民兵排12426个。其中基干民兵连174个,基干民兵排3784个。武装基干民兵连29个,武装基干民兵排306个。民兵总数为561539人,其中基干民兵282400人,武装基干民兵19892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市民兵组织40%处于瘫痪状态。1970年至1971年,根据山东军区关于组建民兵独立团的指示,先后组建起民兵独立团2个,民兵独立营4个,民兵独立连65个,共有民兵22900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枣庄市按照中央新颁发的《民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将原有民兵整编为6个民兵师,115个民兵团,124个民兵营,3728个民兵连,13822个民兵排。共有民兵729347人,其中基干民兵40134人。
  1981年,对全市民兵建设进行了改革。
  民兵的年龄规定为18岁至35岁。基干民兵的年龄男性为18岁至28岁,女性为18岁至23岁。女基干民兵人数为基干民兵总数的10-15%。普通民兵为29岁至35岁,不编女性。机关、事业单位不设民兵组织。经改革,全市民兵总人数减少到290680人,其中基干民兵减少到43416人,普通民兵减少到247264人。全市共建基干民兵营86个,基干民兵连69个,基干民兵排1174个。1984年,民兵组织再一次调整改革。全市建立武装基干民兵团3个,武装基干民兵营85个,基干民兵连185个,基干民兵排1398个。
  民兵总数为299514人,其中基干民兵52033人。
  民兵武装干部的配备,抗日战争期间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民兵政治指导员。建国以后,专职民兵干部从转业、复员军人中选任。到1962年,全市配备专职民兵干部97人,其中厂矿专职民兵干部29人。
  1978年,全市专职民兵干部增加到247人。
  1983年,根据山东省军区党委关于民兵干部的配备标准,全市配备专职民兵武装干部318人。民兵干部的训练由市人民武装部教导队负责,每年普遍轮训一次,每次一个月,着重进行战术和教学法的训练。自1977年至1983年全市共轮训专职民兵干部1125人次。
  第二节民兵训练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训练大都是利用每天早晚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训练内容为射卷十七军事志497击、刺杀、投弹、战场勤务等,主要由主力部队官兵担任军事教员。
  解放战争时期民兵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射击、投弹、埋地雷、爆破、打游击战等,以乡村为单位训练或县里举办轮训班。1946年,枣毕地区共设3个民兵训练队,举办民兵训练班32期。主要传授民兵神枪手金维山的射击方法和鲁南爆破英雄栗广山的爆破技术。
  训练时间每期为3至5天,培训出神枪手和爆破手3000多人。
  建国以后,民兵训练坚持“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军政并重,不脱离生产”的训练方针,以基层民兵干部为主要训练对象,仍以射击、投弹、刺杀、爆破为主要内容。基层民兵干部与民兵专业技术骨干的训练由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实施;基干民兵的训练由乡或村负责实施。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年农闲季节,一般为10天左右。到1958年底,共训练民兵16万多人次。1962年,训练基干民兵2830多人次,其中专业技术民兵1100人次。1964年,在全国性的民兵军事大比武中,枣庄市民兵参加了山东军区举行的民兵军事大比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滕县城关镇滕东大队工兵班6人获集体表演二等奖,滕县黄庄大队通讯班6人获集体表演三等奖。1973年至1975年,民兵训练内容增加了打坦克训练课题。80%的乡镇每月集训民兵1至2天,到1975年底,全市共训练民兵243872人次。
  1977年至1980年,枣庄市按照总参谋部“四年民兵军事训练纲要”精神,民兵军训内容增加了打坦克、打飞机、和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空)军事项目,侧重于技术基础、近战、夜战和游击战。训练时间每年为15至20天。基干民兵训练时间,按正常出勤发工资或记工分、评奖励。到1980年底,全市训练民兵226756人次,其中武装基干民兵65910人次,基干民兵135095人次。
  1981年,民兵训练实行两年一周期,训练时间为30天。1982年,山东省军区组织对全省第一周期民兵训练统一考核,省军区司令员赵峰带领考核组赴枣庄,考核内容为射击、投弹、爆破、战术等。考核结果,滕县、薛城区的民兵成绩获全省第二名,得锦旗一面。截止1984年底,全市完成了第二周期民兵军训任务,受训基干民兵达14921人。
  第三节民兵政治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兵的政治工作,以反奸诉苦,宣传贯彻共产党的战时路线、方针、政策为主,动员群众团结抗日,参加民兵组织。鼓励民兵争当英模,立功受奖。
  平时进行正常性教育,战时结合任务教育,休整和练兵时进行专题性教育。战时在民兵组织中开展立功活动,连以上单位成立评功委员会,各排有记功员,各班有报功员,做到随报随记随评。在鲁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对民兵的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怕远离家乡、怕出山东”的思想顾虑。并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严明民兵纪律。
  建国以后,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转向学习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认识国内国际形势。采取的方式,一是将民兵政治工作与党、团员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进行;二是结合具体任务和思想倾向教育;三是与民兵的整顿、军事训练、节日战备共同进行。1981年,全市民兵政治工作坚持“三个一”,即一月一堂政治课;一支教育骨干队伍;一个民兵青年之家。到1984年底,全市坚持一月一堂政治课的民兵连2042个,建立起民兵青年之家1770个,拥有民兵政治工作教练员5402人。
  1985年,民兵政治工作又增加了法律,纪律教育和国内外形势教育的内容,并在民兵中广泛开展学文化、学科学活动。
  第四节民兵武器装备枣庄地区民兵组织初建时期,武器装备498枣庄市志主要是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只有少量的步枪、手榴弹。随着民兵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战争的深入,民兵的武器装备不断改善。
  除少量武器由上级发放补充以外,一部分是自己土造的,另外很大一部分是民兵在参加战斗中从敌方缴获的。抗日战争时期全市参战民兵缴获日伪军步马枪2700多支,轻重机枪120余挺,短枪180余支,其他武器600多件;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火炮7门,轻重机枪82挺,步马枪2670余支,短枪180余支,其它枪支2200余支。这些武器大部分上交,少部分经上级批准装备民兵组织。到1949年建国前夕,枣庄地区民兵拥有轻重机枪、步马枪、短枪等各种武器2176件。
  建国以后,民兵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先后装备了半自动、自动枪支。到1982年底,全市民兵组织已装备各种比较现代化的武器xxxxx件。为加强对民兵武器的管理,全市先后建造民兵武器库多处,并组建起民兵武器修械所、维修队。从1981年起,民兵的武器装备由原来的民兵连保管改为乡镇武装部集中保管。1985年,又改由各区、县人民武装部统一保管。
  第五节民兵参战抗日战争时期,枣庄地区民兵在共产党领导下对日伪军作战2100余次,参加战斗的民兵12800余人,俘虏毙伤日军1800多人,伪军2200多人,顽军1200多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500余次,参战民兵11300多人,破袭敌方占用的铁路、公路、交通沟1500余次,割电线750余次。参加这些活动的民兵共48300多人。
  1942年,日军对抱犊固根据地实行蚕食扫荡,当地民兵40余人配合主力部队一个排,埋伏在巨山前,待日军出发之后,一举攻占了日军的老巢铁山沟据点,俘虏10人,缴获步马枪12支。1943年5月,抱犊固山区民兵100余人,配合地方武装一个中队,包围了铁山沟,攻占了伪乡公所,活捉了伪乡长吕守忠。1944年春,峄县峰西区抗日自卫团20余人,偷袭了塘湖车站,打死日本兵15人,缴获机枪两挺、步马枪10支、短枪3支。同年,抱犊尚根据地的民兵了解到穴庄据点的日军经常到半湖赶集,民兵领导人顾广庭、高培富组织北庄、下十河村80多名民兵,于拂晓前埋伏在半湖西山,一举俘获了5名赶集的日伪军,缴获匣枪1支,自行车1辆。穴庄日伪军为了报复,纠集郭里集、税郭等据点1000多人,并配有火炮、轻重机枪,向抱犊tm山区进攻。黄山涧民兵一面利用村头一座小楼袭击日伪军,以牵制其行动,一面报告根据地民兵,顾广庭火速带领300余名民兵赶到黄山涧接应,日伪军不知来人多少,只好撤退。这次战斗,消灭日伪军10余名,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支。
  解放战争时期,枣庄地区民兵组织共作战3460余次,参战民兵18100多人,歼灭国民党官兵1200多人,俘虏206600多人。破袭铁路120华里,公路280华里,割断电线38000米,炸毁碉堡122座,摧毁工事22处。
  配合主力作战1380次,参战民兵6870多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市民兵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剿匪、清特、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在建国初期的剿匪清特斗争中,配合部队、公安毙俘匪特819人,缴获步枪58支,短枪8支,子弹1200多发。1950年,滕县、邹县民兵442名,配合济宁军分区独立营,在东戈、界河、冯卯、城前、南辛、小雪等地捕获了曹常安、周传太、田华、李二甘等数股武装匪徒。薛城区薛城镇民兵连长张孝起带领民兵仅在1958年一年内就破获各种案件72起。进入八十年代,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中,出动民兵6900人,配合公安部门破获各种案件137起,抓获犯罪分子350名,缴获凶器68件。
  卷+七军事志499第八章拥政爱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枣庄地区人民军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积极协助政府组织地方武装,建立民兵组织,发展生产。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支持革命军队,拥军优属。
  建国以后,枣庄市驻军充分利用野营拉练、拥政爱民月、节假日等时机,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各驻枣部队在野营拉练中订出“水鲍不满不走,地面不净不走,东西不还不走,损坏东西不赔不走,不向房东道谢不走”的爱民公约。每逢“三夏”、“三秋”农忙季节,驻枣庄部队机关号召全军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帮助农民抢收抢种。1975年至1978年,参加助农劳动12000多人次。人民解放军五五五O三部队在1980,1981两年间支农740个劳动日,耕地670亩,收运庄稼148亩,支援车辆112台(次),修理农机具276台(件)。驻枣部队每到汛期都组织抢险防汛突击队,配合地方政府防汛救灾。
  第九章人民防空第一节人防机构1962年,枣庄市公安局设专职干部负责人民防空工作。1965年9月成立了枣庄市人民防空委员会。1969年10月改称枣庄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5名,到1971年增加到31名。
  1972年1月,枣庄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改称枣庄市战备领导小组,负责人民防空、野营训练、全民办后勤以及铁路战备工作,同时撤销了野营训练领导小组和全民办后勤领导小组。市战备领导小组设有战备办公室,下设人防、工程、训练、战勤、政工5个组。1974年12月,枣庄市战备领导小组复改称为枣庄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下设秘书、计划、工程、物资4个科,27名干部,1974年6月调整为11人。1979年8月再次调整,办公室下设指挥、工程、宣教、物资、秘书5个科,干部23人。
  1982年4月,撤销枣庄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枣庄市人民防空委员会,下设市人民防空力、公室,由21人组成。
  第二节人防工程枣庄市人防工程有地下疏散干道、掩蔽工事、指挥所和医疗救护工事以及其他防空工事。分布在市区各重要部门及滕县城区。
  干道枣庄市市区疏散干道从市人民政府经市中心至北电厂,连接18个单位,全长4966米,面积为9742平方米。整个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70年10月动工至1971年10月完成,从人民广场经三角花园、百货大楼、枣庄煤矿至北电厂等13个单位,全长3038米,复土层15米,干道高2.2米,宽2米,石壁,水泥予制拱型,沙灰抹面铺底,达到国家规定技术五级标准。该干道有500枣庄市志出入口14个,排水仓4个,装有电机、水泵,照明线路。第二期工程于1975年7月施工至1982年完成,从人民广场经交通局、卫生防疫站至市人民政府,全长1828米,面积为3666平方米,工事复土层21米,质量及设施与第一期工程相同,并与第一期工程相沟通。
  滕县城区内疏散干道从百货公司至粮食局和从糖茶一部至卫生防疫站两条“丁”字形干道,全长1259米,面积为2455平方米,为第一期工程,1972年完成。第二期工程1976年动工,从书院街小学经城郊粮所、五五四七九部队、人民银行、衡器厂、化工仪器厂、电信局等单位,与第一期工程沟通,全长1259米,面积2455平方米,其质量设施与第一期相同。干道交叉处设立了火力点,试制安装了无人控制激光火力。干道出入口呈梯形坡道,从城内通向东关皇桥,战时可以通过干道向城郊疏散人员。
  掩蔽工事枣庄市掩蔽工事有地道、坑道和防空地下室。截止1985年,全市有防空掩蔽工事51693平方米,按城镇人口计算每人平均占有0.28平方米。这些工事大多数是1969年至1985年期间修筑的。
  防空指挥所枣庄市境内有地下防空指挥所4处,总面积为2866平方米。市防空指挥所为四级指挥所,内有作战室、机要室、总机室、警报室、会议室、休息室等,451平方米。安装有防护门、密闭门、防爆门,并附设通风、除湿设备。枣庄矿务局防空指挥所面积为1015平方米,设施齐全。峰城区防空指挥所面积为638平方米。1978年,滕县县委所在地修建一处防空指挥所。
  医疗救护工事枣庄市地下医疗救护工事共有两处,面积为1127平方米。一处在峰城区医院院内,设有7个医疗室88平方米,加上通道等其他工事共621平方米。一处在矿务局,其装备设施较好。
  通讯警报市防空通讯警报系统于1960年开始配备,1970年市内、各区县及较大厂矿基本配齐。双翼卧式警报器市内6台,薛城区、台儿庄区和滕县各3台,峰城区2台,每台音响为半径1.8公里,市区音响复盖面积为70%,滕县为70%,峰城、薛城、台儿庄均达100%. 此外,1975年至1980年间,市人民防空力、公室还构筑了地下生产车间390平方米,仓库427平方米,以及其他工事470平方米。
  第三节工程管理使用枣庄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人防工事的维护与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原则上是各单位修筑的工事由各单位维修、使用,严禁破坏或拆除人防设施,保持各处工事整洁、干燥,设施完好,并注意人防工事方位、性能的保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每年组织对全市人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维护和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对地下防空工事的使用,枣庄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坚持平战结合的方针,提高平时对人防工事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服务人民创造条件,同时也加强战备设施。1979年以后,市人防工事的平时利用率逐年提高。
  1980年利用率为7%,1981年提高到9.7%,1985年达到11.2%,利用总面积为5193平方米。如市中区解放路北段利用人防工事450平方米,办起“四季春”地下饭店,198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9.59万元,纯利润达2.88万元,安置待业青年45人。滕县药材公司利用防空地下室存放药品,解决了部分特性药品存放的困难,保证了医药供给。滕县百货公司利用地下室780平方米存放商品,价值6400万元,使用十年无任何损坏。滕县标准件厂还利用防空设施600平方米办起“青年之家”俱乐部。枣庄市食用菌研究所自1980卷+七军事志501年以来利用人防工程裁培平菇、银耳,利用面积1700平方米,从1981年至1985年产值80528元,利润12613元。1984年,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并授予枣庄市食用菌研究所“山东省人民防空系统平战结合先进单位”称号。此外,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利用地下道积水洗澡、冲刷厕所,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费用数千元。
  第四节防空组织枣庄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于1969年、1970年、1983年先后三次制订出《枣庄市城市人口临战疏散方案》和《枣庄市反空袭予案》,对战时城市人口的疏散作了详细具体的部署。
  1985年的《反空袭予案》中附有人口疏散计划、工程保障计划、通讯保障计划、交通运输计划、“三防”保障计划、医疗救护保障计划、工程抢修保障计划、物资保障计划、供电供水保障计划、消防保障计划、治安保障计划、灯火管制计划、危险品处理计划、政治工作计划等14项。并附有敌情判断、防空袭部署、无线电通讯等6个图和3个表。
  1978年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起射击、通讯、消防、救护、抢修、抢运、治安等7支队伍计5095人。其中射击队伍1个团,下设,两个营15个连计2703人;通讯分队1个162人;消防分队1个256人;救护分队1个347人;抢修分队1个924人;治安分队1个209人;抢运分队1个434人。其他人员60人。组建后各专业队伍进行了训练。1970年国庆期间各专业队伍进行了防空演习,参加者1千多人,观众3万余人。1973年,市防空专业队伍发展到1个师6129人,并配备了武器。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