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62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
分类号: D262.1
页数: 4
页码: 302-305
摘要: 建国前,在战争环境中,党的基层组织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演变,变换非常频繁,全市党员人数无精确统计。
关键词: 党的组织 基层组织

内容

建国前,在战争环境中,党的基层组织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演变,变换非常频繁,全市党员人数无精确统计。
  建国初期,枣庄地区共有143个党支部(峄县82个、枣庄工委17个、滕县44个),其中机关支部33个,农村支部107个,企业支部3个,共有党员1604名(峄县803名,枣庄工委198名,滕县603名),其中女党员163名。文化程度高中3名,初中19名,小学以下1582名。
  建国初,党在群众中秘密活动。1950年4月,党员和党支部陆续公开。根据当时党员分布不赞状况,重点在党的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工厂中发展党员。1951年和1952年峄县基本上停止党员的发展工作。滕县在农村、工厂、企业空白单位,发展党员326名。
  从1953年到1956年枣庄地区共发展党员8906名(峄县3835名,滕县5071名)。党员总数达18016名(峄县6745名,滕县11271名,其中包括白彦县、薛城县、A山县撤销后转入滕县的4967名)。建立党委56个(峄县25个,滕县31个),党总支95个(峄县43个,滕县52个),党支部1068个(峄县425个,滕县643个)。
  从1958年到1961年,全市三年共接收新党员13758名(峄县7975名,滕县5783名),到1960年底,峄县、滕县共有党员39246名(峄县22385名,滕县16861名),党委71个(峄县38个,滕县33个),党总支132个(峄县92个,滕县40个),党支部2246个(峄县1199个,滕县1047个)。1958年至1961年,党组织发展有片面重视数量倾向。
  峄县盲目提出1960年发展党员15000名,并要求第一季度接收10000名,个别地方甚至错误的提倡报捷,有的分配任务,定日进度,滕县提出1960年发展党员8000至10000名,上半年农村消灭空白队,机关、学校消灭空白单位,厂矿消灭空白车间等。由于对积极分子缺乏长期教育和严格考察,有些地方为完成任务拉佚凑数,突击发展,以致有的不按党章规定的手续办事。发展党员降低了条件,甚至使政治上不纯的分子混入党内。据1960年调查了解,枣庄市(地辖)仅1960年发展的6357名党员中经考察有474人不具备党员条件。滕县发展的新党员中根本不够党员、条件的有502人,占同期发展总数的9.9%01961年下半年至·1966年5月,发展党员工作着重结合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进行。1967年初,各级党委相继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党的组织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后,开始整党建党,并发展了一大批党员。至1976年底,全市共有党员73477名,党委136个,党总支348个,党支部4629个。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不断清除“左”的影响,认真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79年至1984年发展2165名知识分子入党,占同期党员发展总数的22%01985年发展知识分子党员2519人,占同期发展总数的50.6%。到1985年底,全市100311名党员中,知识分子党员有10631名,占党员总数的10.59%,占知识分子总数的44.1%。其中大学文化程度的3459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45%。中专文化程度的5261人,占党员总数的5.24%。全市共有党委(党组)205个,总支部401个,支’部"6325个。党员100311名,其中:男91006名,_女9305名;汉族99774名,少数民族537名。文化程度:大学3459名,中专5261名,高中16535名,初中27305名,小学38297名,文盲14715名。
  党支部和1447名模范党员。各基层党委先后对本单位的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党员进行了表彰,市委对成绩突出的99个先进党支部和103名模范党员进行了表彰。此后,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党员活动,一般是年初部署,半年初评,年终总评,“七·一”进行表彰。
  三、整党二、先进支部和模范党员从.1980年7月起,市委开始在全市开展评选和表彰先进党支部、模范党员的活动,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80年全市共评选出333个先进峰、滕两县1952年2月开始整党,到1955年11月结束。峰、滕两县共有463个支部(峄县323个,滕县140个),4959名党员(峄县3253名,滕县1706名)参加了整党,峄县整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52年8月到同年12月,进行了县区机关、国营企业支部的整顿。第二阶段从1952年10月至1954年9月,对193个农村乡支部和村支部分四批进行了整顿。第一批从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利用农闲空隙,以整党为中心,对43个乡,79个村支部进行了整顿。
  第二批从1953年4月至1953年10月对32个乡,55个村支部进行了整顿,第三批从1953年10月至1954年4月,对42个乡、57个村支部进行了整顿。第四批从1954年5月至1954年9月对75个乡,101个村支部进行整顿,每个阶段的后期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犯有错误的以及各种坏分子进行了处理,纯洁了组织。峄县共处理239人,其中开除出党的197人,受各种党纪处分的42人。
  另外,劝退了122名不够条件的党员,取消了77人的候补党员资格。有96名党员自动退党,总计出党492人,占参加整党党员总数的15.1%。整党期间峄县共发展新党员613人。
  滕县的整党从1952年2月开始到1955年11月结束,共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从1952年2月至1953年3月,参加整党的支部65个,党员908名;第二批从1953年4月至同年10月,参加整党的支部31个,党员361名;第三批从1953年10月至1954年10月,参加整党的支部44个,党员405名。没有参加以上三批整党的还有12个支部,166名党员。1954年12月滕县县委对经过整党的党员进行党员八条标准的补课教育,对整党流于形式的9个支部,103名党员,整党不合格的5个支部,57名党员,没有进行整党的12个支部,166名党员和整党潦草结束的2个支部,n名党员继续分期分批的进行了整党补课。整党补课到1955年11月结束。
  处理不具备党员条件和犯有严重错误及各种坏分子147名。对在整党中涌现出来的2231名积极分子,经过严格的考察,发展为党员。
  从1964年11月至1966年12月,枣庄市先后进行了城镇部分单位“四清”和部分农村“四清”。开展“四清”的单位都结合“四清”进行了整党建党。整党结束时,对党员分别进行了鉴定、登记和处理。经过组织处理,枣庄矿区出党406名,占党员总数6.4%;城市出党63名,占党员总数11.5%,农村出党192名,占党员总数9.4%0“四清,,运动后期发展党员2062名。普遍改选了支部,建立健全了党的各项工作制度。
  滕县的社教、“四清,,从1963年10月开始,分别在城关、官桥、金庄3个公社进行了试点,参加社教、“四清”的共有147个大队,139个党支部,987名党员。于1964年11月结束。面上的社教、“四清”整党没有进行。
  1970年7月,枣庄市委根据党的“九大”新党章的要求,在全市(不含滕县)范围内,由点到面,分期分批进行了整党建党。至1971年底,全市27810名党员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的占93.5%,1571个党支部共发展党员6100名。市直机关和厂矿企业、市辖区和枣庄矿务局都陆续建立了新党委。1971年8月1日,中共枣庄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建立了新市委。全部整党建党工作到1973年底结束。
  滕县的整党建党工作从1969年12月开始,至1971年3月结束。全县1300个支部,参加整党的党员14622名,恢复组织生活的13858名,占参加整党人数的94%。在整党期间共发展新党员1281名,组织处理党员247名,其中清除出党45名,劝退20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20名,受其他党纪处分的162人。在整党的基础上,滕县于1971年3月12日至18日,召开了中共滕县第四次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县委领导班子。此后,县委对各级领导班子逐步进行了调整,党的工作和党的生活逐步走向正常。
  1984年12月,全市开始整党。分四批进行。参加第一批整党的有80个单位(其中有5个市级领导班子,71个市直单位,市中区机关和3个企业),3622名党员。整党中查处了151起倒买倒卖,乱涨物价的违纪案件,罚款、没收款额37.3万元。取消了10个局级单位擅自实行的职务补贴和浮动工资;补交了127个企业单位1984年奖金税75.6万元。查处了26起大案要案。全市核查出“三种人,"80人,查清属于犯一般错误予以解脱的53人,定为“三种人”开除党籍的1人,定为犯严重错误的10人。共查出违纪党员32人,处理了24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4人,党内严重警告8人,警告4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人,免予处分6人。党员登记中登记了3569人,占整党党员总数98.5%,缓期登记的8名,暂不登记的7人。
  第二批整党从1985年6月下旬开始至1985年底,参加这批整党的主要是区县机关、中央、省驻枣庄的企事业单位,市直企事业单位和部分乡镇机关,共783个单位,有103个党委,135个党组,58个总支,1191个支部,21819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1454名)。
  这批整党作组织处理的党员153人,其中开除党籍的2人,留党察看的31人,严重警告的15人,警告27人,撤销党内职务的2人。
  有19900名党员进行了登记。不予登记的20人,缓期登记的87人,暂不登记的79人。
  第三批整党工作从1986年1月开始,到同年6月底结束。参加这批整党的有82个乡镇机关,5个街道办事处,185个区县属企事业单位,299个乡镇企业,136处中小学校,78个村级整党试点单位。共有88个党委,201个党总支,1475个党支部,党员20364名,其中正式党员18549名,预备党员1815名。
  这期整党狠刹了动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风。滕县21个乡镇党员干部共补交陪餐费30037元。纠正了党员干部拖欠公款、占用公物的不正之风。乡镇级整党单位共清理出拖欠公款448万元,归还了359万元,纠正了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的问题。
  全市共收回党员、干部多占的宅基地1300多亩。第三批整党共立案审查各类经济案件105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处了99起,政法部门依法逮捕了73人。138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的15人,留党察看的31人,党内严重警告的46人,党内警告的46人,7人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在做好组织处理的基础上,各单位党组织对符合党员标准的201%名党员进行了登记,占99.18%,不予登记的25人,缓期登记的61人。
  第四批整党从1986年10月下旬开始到1987年春节前基本结束。全市参加这批整党的共3194个村支部,50338名党员。这批整党的方法步骤同前几批基本相同。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