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年龄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5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年龄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245-246
摘要: 年龄构成的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尚不过大。
关键词: 年龄构成 人口构成

内容

年龄构成的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尚不过大。原峄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75569人,0至14岁的少年儿童212168人,其中男性111259人,女性100909人,男性为女性的110%,占总人口的36.8%;65岁以上老人33357人,占总人口的5.8%0人口年龄的中位数为21岁。
  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900692人,其中0至14岁的少年儿童为775940人,占总人口的40.8%;65岁以上老人82958人,占4.3%。老、少人口比例为10.5%。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0.5岁。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2722504人,其中0至14岁的少年儿童89104人,占总人口的32.7%;65岁以上老人137868人,占5.1%。老、少人口比例为15.5%。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3岁。
  几个重要年龄组的人口学龄前、学龄儿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共56万人,占总人口的20.56%,同第二次人口普查比,下降9.67%. 青年。1982年为60.76万人,比1964年增加27.07万人,增长80'2%。青年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22.36%,比1964年提高4.63%.兵源人口。按现行男性17至19岁兵源人口数,1982年为10.16万人,占总人口的3.73%,比1964年增加5.22万人,增长105.67%01982年的10至17岁每个年龄的男性人口共约57万人以上。因此,若干年内兵源人口仍将有较大增加。
  育龄妇女。1982年为68.16万人,占总人口的25.03%,比1964年增加27.94万人,增长69.5%。育龄妇女中,20至29岁育龄妇女达22.44万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32.9%,居各组育龄妇女人数之首。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全市面临新的人口出生高峰。
  劳动适龄人口。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相继进入劳动年龄,1982年劳动适龄人口达151.7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5.75%,比1964年增加57.74万人,增长61.39%.1982年劳动适龄人口中,16至44岁的青壮年劳力人数为122.58万人,占80.8%。这支庞大的队伍,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在充分就业方面,则是一重大的社会问题。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