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471
颗粒名称: 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
分类号: G61;G31
页数: 45
页码: 764-808
摘要: 20世纪初,境内有私塾、义学20处,塾师薪傣赖于学生束修。时西方技术设备蒸汽机、发电机等已经引进枣庄矿区。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内容

20世纪初,境内有私塾、义学20处,塾师薪傣赖于学生束修。时西方技术设备蒸汽机、发电机等已经引进枣庄矿区。
  1912、1936年,境内小学校增加到17处。最大中兴小学,设18个班。附设的幼稚园,仿欧美教育方式,幼儿多系中兴公司高级职员子女。20年代设立的山阴峰阳中学,有20余名学生被输送黄埔军校。30年代设立的中兴中学,一度设有高中部。同时出现的工人补习学校和枣庄读书会,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利场所。
  其间,中兴煤矿公司高薪招聘中外知名矿师、工程师等技术人才,引进德国割煤机、运煤机、电绞车等先进设备共60余台。随同矿业的振兴,民间出现李汉邦、张成方等许多名医和能工巧匠。
  1938、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枣庄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增设修身课、日语课,师生行动被监视。教师工薪仅够两口之家糊口。1946、1948年,因战争国统区仅有3处中心国民学校勉强开学。
  新中国成立后即恢复发展教育事业。1949年底境内有小学29处,学生1960名,教师84名。校舍多系庙宇或私房改造而成。建国初期,学校推行苏联教学法,成人教育推广速成识字法,时90%的青壮年农民是文盲。
  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工(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进一步发展。60年代末,境内有农业中学7处,公办中学5处,小学146处。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50%的教师受到批判,80%的外籍教师被赶回原籍,学校大搞“开门办学”,“工农兵上讲坛’,,学生开卷考试,招生由工农推荐,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境内农村小学“黑屋子”、危房子、土台子(课桌)占80%左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地发展。通过整顿,1985年比1978年市中区所属小学校减少3200,入学率则由76写提高到98.9写,1983、1985年,全区农村中小学改貌,实现教室、课桌等“六配套”,总投资1191万元。教师除享有与国家行政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外,还享有教龄等方面的津贴。
  1985年,境内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共161处,学生67736人,教职工3818人。其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处,中等专业、职业学校14处,普通中学23处,小学123处。此外,城区幼儿园27处,农村幼儿园117处。各级各类学校均在进行先进教学法实验。
  建国后,境内科技事业不断发展。1960、1985年,境内市属科研机构陆续设有12处;农村生产大队建有科学实验专业队,厂矿企业建有科研组。区属专业科技人员发展到404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40人。农村新发展科技户1163户。全区取得工、农业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370余项,获市级以上奖励的25项。
  农业有83个良种品系得到推广。1978^1985年,通过举办乡镇农民技校和科普学校,共培训农技员、拖拉机驾驶员等上万人次。全区能源利用,正常使用沼气池有1462个,省柴节煤灶有2.7万个,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开始试用。
  第一章机构。
  教育局。
  1949年4月至1950年5月,枣庄行政区设文化教育科(委副科长刘晓初负责)。1962年5月市辖枣庄镇设文教卫生科,1967年5月改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1976年10月市中区设文教局。1978年7月改设教育局。
  1984年4月复设文教局。1985年文教局设有办公室、政工科、教育科、计财科、工会、团委、教研室、招生办公室、自学考试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和电大函授站,全局工作人员35名。
  乡(镇)级教育行政设置:1950、1957年县属各区设文教助理员;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设文教部,后改为中心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设教育革命小组;1984年改设文教组。
  科学技术委员会。
  1976年11月,市中区科学技术办公室成立。1977年7月,市中区科学技术办公室改为市中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区科委),下设办公室、农业科、工业科、管理科。1985年,区科委共有工作人员9名。
  科学技术协会。
  市中区科学技术协会1979年11月,市中区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区科协)成立,与区科委合署办公,区科委主任兼任区科协主席。区科协直接指导郊区公社、枣庄街道办事处和11个厂矿的科普活动。1983年后,因区划变动,区科协负责指导科普活动的公社(乡镇)增加到11处。1984年9月,区科协与区科委分署办公。1985年8月30日,市中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17人。
  是年,区级科协会员共有55人。
  乡镇科学技术协会1982年,境内11处人民公社都组建第一届科学技术协会,共发展会员753人。1985年,采用招聘办法,11处乡镇科协配备专职人员。是年6月,乡镇科协完成换届工作,乡镇科协会员共有982人。
  1985年,市郊乡苗庄村蔬菜研究会成立,会长梁克红,会员6人。研究会当年进行土壤分析、市场行情调查和10余种蔬菜新品种试种。是年,全区共成立种植业、养殖业等不同类型的技术研究会11个,会员计82人。
  第二章教育。
  第一节幼儿教育。
  幼稚园。
  1931年春,境内中兴煤矿公司设幼稚园1处,附属于中兴小学。幼稚园有园长1人,教师1人,均毕业于女子师范学校。园内有儿童游戏场、娱乐室。教养均参照欧美幼儿教育方式。
  1936年,园内有幼儿60人,入园幼儿多系中兴公司高级职员的子女。抗日战争爆发,幼稚园停办。
  幼儿园。
  机关团体幼儿园“大跃进”期间,1960年7月,枣庄城区机关团体幼儿园有5处,入托儿童246人。1978年,市中区机关幼儿园建立,园址在南马道,有教室6间,办公室2间,入园儿童44人,教职工7人。1984年迁入区政府院内,有教室6间,办公室1间。教学设备有风琴、手风琴、滑梯、木马、独木桥等。教学设语言(故事、儿歌、识字、常识)、计算、体育、音乐、美工、舞蹈等课程。重大节日举办文艺表演和幼儿体育运动会。1985年有大班、小班各1个,幼儿80人。
  城市学前班、街道幼儿园1960年7月,枣庄城区街道及职工家属所办幼儿园共7处,入托儿童199人。
  1973年,红旗小学首先办起学前班,招收5、6岁儿童入学,由受过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任教。推广红旗小学经验,区属城市小学陆续办起学前班。
  1983年3月12日,市中区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明文规定3、4周岁儿童入街道办事处幼儿园,5、7周岁儿童入小学学前班(育红班)。学前班设语言、计算、体育、图画、唱歌等课程。
  1985年,区属城市入园(班)儿童共785名。
  农村幼儿园1958年农业“大跃进”,广泛组织妇女参加劳动,境内村村办起幼儿园。1959年底因条件不足而解散。“文革”期间农村办起季节性幼儿园,主要是看孩子,不进行知识教学。1976年,安城公社大辛庄大队、齐村公社朱子埠大队办起常年性幼儿园(育红班),自编教材,开设幼儿教育课,教师根据幼儿特点进行教育,深得家长好评,受到省、市奖励。1977年,全区有农村幼儿园22处31个班,入园儿童905名,幼儿教师37人。1983年区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迅速发展。1985年,全区农村常年园(所)发展到117处,入园儿童5165名,行政村办园率为60%。
  市属机关幼儿园枣庄市机关幼儿园,前身为峄县机关幼儿园,1960年改称今名。1979年以来,市机关幼儿园加强直观教学、电化教学,把知识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注重发展儿童智力和个性。1983年起,每日供应儿童三餐两点。是年入园儿童430人,入托婴儿90人;教职工43人,其中有12名毕业于幼儿师范。
  1979年后,枣庄市教育局、物资局、交通局、城建局、邮电局、文化局等部门先后办起幼儿园。教育局幼儿园按照部颁标准配备师资、设置课程,起示范作用。
  市级属厂矿幼儿园枣庄矿务局机关幼儿园原为枣庄煤矿幼儿园,建于1956年。1985年教职工30人,入园儿童180人,分设大班、大中班、小中班、小班和乳儿班。是年新建楼房520平方米,配备了转椅、滑梯、秋千、摇船、木马、压板、童车等游戏器械和风琴、手风琴等教具。
  1979、1985年,枣庄市第一棉纺织厂、针织厂、麻纺厂、印染厂、阀门厂、机械厂、橡胶厂、化肥厂、电厂、肉联厂、十里泉电厂先后办起幼儿园。
  1985年,城区机关、厂矿、街道幼儿园共27处。
  第二节初等教育。
  义学、私塾。
  1904年前后,清代翰林崔广沉于齐村办义学,置学田97亩,亲自任教。
  后聘请名儒主圣仪继任,有学生10余名,皆系本乡富贵子弟。齐村义学以教学严谨称誉。
  清末,境内私塾大致分为门馆(俗称“揽馆”,塾师在家门自行设馆,招生授业),公延馆(十家八户共请一师,束惰、饮食均摊),族馆(利用宗族公产设立私塾,专教本姓子弟),家塾(大地主士绅家庭聘师设塾)。私塾按程度又可分为蒙馆(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山西杂字》等),经馆(教学“四书”、“五经”,以《龙文鞭影》、《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为辅助读物)。塾师教学为单人传授,方法是“注入式”,学生多死记硬背。教育强调学生绝对服从师长,对学生施行体罚。民国初年,枣庄、田庄、齐村、税郭、山阴、西王庄、峨山口、郭村、郭里集等地均有私塾,区境内计有20余处,学生约200人。税郭有5处私塾,皆为门馆,按季缴束咯,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峨山口梁步海、田庄田毓变、山阴武家,都自请塾师设家塾。1929年,山东省教育厅“因私塾林立,而阻碍学校发展”(省视学语),严令对其取缔,私塾渐减。存留私塾中,不少是塾师受过新校(单级教员养成所)训练而选用普通小学通用课本,并增设珠算、农村应用文,成为改良私塾。抗战时期,日伪政府允许这些私塾注册,称为代用小学,枣庄镇设有9处。1947年私塾绝迹。
  小学。
  民国时期小学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明令废除私塾,兴办学校。1920年前,先后有齐村学堂、田庄学堂、枣庄学堂和枣庄女子学堂建立。他们授新式课本,兼授私塾教材。1913年,齐村士绅崔毓相改齐村义学为齐村学堂,聘秀才黄子臣(峰城人)、田毓蜜(田庄人)任教员,学生72人,分甲、乙、丙、丁四级,以“勇敢、诚实、勤勉”为校训。是年,枣庄街回族士绅李朝相、金铭创办枣庄学堂,回族秀士马道成(济宁人)任校长,学生100人,其中80名为回族子弟,分高小、初小两个班。1914年,秀才田毓变改田庄私塾为田庄学堂,自任教员,学生40人。
  1917年,回族秀士李鉴荣创办枣庄女子学堂,自任教员,女生30名,次年与枣庄学堂合校。1925年,军阀混战殃及枣庄,区境内7处小学全部停办。北伐后,小学得到恢复和发展。1930年前后,南马道、田庄、枣庄、广智四处小学要求并得到中兴公司资助。1936年,境内小学增至17处,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社会(党义)、体操、音乐、习字、美工,按年级设不同课目。是年春试行义务教育,峄县当局在义合庄(属税郭镇)开办一所短期小学,免费施教。有教员1人,招收超龄儿童30名,经费由省拨款,教员月工资15元,教授短期小学识字、算术课目,要求两年达到初小三年水平。1937年底停办。
  私立中兴小学,1923年成立,为中兴煤矿公司所办。1936年是校有6个年级,18个班,912名学生。历年经费支出多者达1.3万元。学校设施、师资配备,堪与省内外名牌小学媲美。公司“里工”子弟免费入学。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学校全部停课。至1939年秋,南马道小学、中兴小学、扶轮小学(前为广智小学)陆续开学。1940年初,齐村、柏山、银庄、胡埠、郭里集、前陈湖等村先后办起小学。日伪时期枣庄区共有学校22处,学生约1500人。其间推行奴化教育,增设修身课、日语课,日语教师监视师生的行动。1946年10月至1948年8月,枣庄镇为国民党统治区,农村为解放军游击区。当时除枣庄镇中心国民学校、齐村中心国民学校、郭里集中心国民学校外,其他联保国民学校有名无实,未能上课。1949年,枣庄行政办事处贯彻台枣专署《恢复发展和初步改革小学教育的意见》,拨发钱、粮修建和改建校舍,辖区有20余处小学相继开学。
  建国后小学1949年底,区境内有29处小学,58个班,1960名学生,84名教师。学制是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唱歌、图画、劳动等课程,高级小学增设地理、历史、自然、常识课程。1950年土改时村村办起的冬学或识字班,土改后有一部分改为民办小学。1956年境内有小学71处,学生8109人,教师304人。其中完全小学有南马道小学、惠工村小学、三合街小学、车站小学、郭里集小学、齐村小学、山阴小学。
  1958年“大跃进”,农村小学迅速发展,民办教师大量增加,境内小学达到105处‘共有学生11982人,教师442人。是年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境内大搞勤工俭学,过多地安排学生劳动,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文化课教学被忽视,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0年后,贯彻中央调整八字方针,对小学校进行整顿,1962年比1958年学校减少1处,教职工减少17名。1964年推行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发展工(耕)读小学,采取早、中、晚、半日、全日、单式、复式以及分散巡回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方便学生学习和劳动。至1965年,境内小学发展到123处,有学生16083人,教师538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师生串连,学校文体器材、图书、桌凳、门窗遭到严重破坏。
  1968年冬,农村中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办,外籍教师80%被赶回原籍任教,本地教师由贫下中农来聘请。同年批判“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停办。
  1969年,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由“贫、工、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学校,建立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三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不顾办学条件,追求高指标,盲目发展教育。
  1976年比1965年,小学校增加42%9在校学生增加95%,而教学质量却严重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课常被“大批判”、“忆苦思甜”、“生产劳动”、“讲用会”、“宣传”、“军训”等活动所冲击,文化课授课无计划,讲不完即结束,知识课讲成政治课,轻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实行开卷考试,教学质量无以保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中区在整顿的基础上健全学校各项制度,小学稳步发展。1985年比1976年,小学减少34%,在校学生增加800(计划生育,学龄儿童相对减少)。1985年小学入学率为98.8%。
  1985年城市小学简介: 市中区实验小学:市中区实验小学位于人民路南段路东。1928年枣庄镇士绅田毓玩等人利用结义庙创办小学,先称结义庙小学,继称南马道小学,峄县教育局批复为第一区枣庄镇两等小学。1932年有6个班,学生236人。抗日战争前,接受中兴公司资助,每月银洋160元、煤2吨,“经费四分之三出自中兴公司,其余由教育局补助(每月50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939年该校在三合街组办,称峄县立枣庄小学。1941年迁回旧址,称南马道小学。1943年有12个班,学生735人,教员19人。1947年改名为枣庄镇联保中心国民学校,因战争未能正式上课。1948年枣庄解放,该校11月15日复谋,更名为枣庄南马道小学。1956年有23个班,教师45人。1958年,中共枣庄镇委将南马道、三合街、回民、公安街四处学校合并,称枣庄小学。六十年代初,该校进行教改试验,成绩显著,升学率达80%以上,被确定为省、市两级重点小学。1961年受到团中央、教育部等8个单位的嘉奖,被命名为全国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1962年四校分开。
  1967年,南马道小学改称东方红小学。1980年起,是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1983年,东方红、解放路、三合街三校合并,定名为市中区实验小学。
  1984年,经省、市确定,一年级二班为数学教改实验班。1985年,该校有39个班,学生2309人,教职工97人,其中女教师68人。
  红旗小学:红旗小学在前岭路。原为枣庄发电厂职工子弟小学,建于1964年。1966年交枣庄镇管理,在向阳街(今前岭路)建新校,定名为向阳小学,有6个班,学生250人,教师9人。1971年,田庄小学并入该校,更名为红旗小学。1982年起,连续三年升学率名列市中区前茅,被市评为文明单位。1985年,有24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学生1493人,教职工53人,其中女教师44人。
  回民小学:回民小学在枣庄街。原名枣庄学堂,1913年回族士绅李朝相、金铭创办。1918年与枣庄女子学堂合校。1927年改称枣庄小学,学制六年,四二制。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1943年由教师田子良继办,学生200人。1945年冬,学校毁于战火。
  1948年枣庄解放,回民马季礼借清真寺南讲堂为教室,招收学生50余人,分两个班上课。1949年,枣庄行政区教育科委派回民教师金蔚仁负责学校工作,设5个班,有学生200人,8000为回民。1963年,枣庄矿务局将枣庄清真寺因采煤下沉赔款6万元拨给枣庄小学,重建校舍,更名为回民小学。
  小学增至12个班,有学生500人。
  1966年,更名东风小学,改学制为五年一贯制。1979年9月,复称回民小学。1985年,小学有14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学生860人(回族学生占23%),教职工31人,其中女教师25人。回民小学制定《回民优惠条例》,规定回民儿童智力差的,试教3年;未能考入初中的回民毕业生可回校补习1年。
  车站街小学:1927年,枣庄火车站各转运公司出资创办惠慈小学(亦称道院小学),校址在火车站南=字会。1930年,更名为公立广智小学,设2个班,有学生70人,教员2人。枣庄中兴公司每月资助办学经费160元,煤2吨。1940年,学校由枣庄火车站接管,更名扶轮小学,招收铁路员工子弟80人。1949年,吸收工农子女入学,学生90人,更名车站街小学。1950年,学校扩建,成为完全小学。1955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487人,教师13人。1983年,最多发展到14个班,有学生870人,教师28人。1985年,市中区政府拨款15万元为车站街小学建教学楼。学校勤工俭学,建沙发厂,年收入7000元。是年有7个班,学生316人,教师20人,其中女教师15人。
  1985年农村小学名录: 市郊乡:市郊乡中心小学、十里泉小学、涝坡小学、东山阴小学、西各塔埠小学、东各塔埠小学、田屯小学、沙河子小学、咚楼小学、秦苗小学、田庄小学、丁庄小学、陈庄小学、岳楼小学、官地小学、柳峪小学、杨河小学、雷村小学。
  永安乡:永安乡中心小学、永东小学、夏庄小学、蔡庄小学、天东小学、刘屯小学、西山阴小学、崔庄小学、包庄小学、李庄小学、薄板泉小学、马场小学、付山后小学。
  黄庄乡:黄庄乡中心小学、前陈湖小学、遗棠小学、良辛庄小学、王林小学、寨子小学、小屯小学。
  齐村镇:齐村镇中心小学、齐东小学、前川小学、后川小学、乔屯小学、胡埠小学、柏山小学、尖山子小学、朱子埠小学、王沟小学、西好子小学、齐西小学、二街小学、银庄小学、建国小学。
  孟庄乡:孟庄乡中心小学、郭庄小学、焦庄小学、峨山口小学、下道沟小学。
  周村乡:周村乡中心小学、葛洼小学、黄山涧小学、外宵小学。
  渴口乡:渴口乡中心小学、甘泉小学、侯宅子小学、郭村小学、三良小学、韩庄小学、陆庄小学、殷村小学、凤凰岭小学、张庄小学、蒋庄小学、秦崖小学。
  安城乡:安城乡中心小学、上泥河小学、吕庄小学、胡庄小学、牛角小学、潘官庄小学、野岗埠小学、大辛庄小学、南安城小学、大岭小学。
  税郭镇:税郭镇中心小学、西南村小学、东北村小学、长汪小学、沙沟小学、宋湖小学、王塘小学、中义合小学、泉南小学。
  西王庄乡:西王庄乡中心小学、东王庄小学、西王庄小学、洪村小学、刘耀联合小学、西南联合小学、丁官庄小学。
  郭里集乡:郭里集乡中心小学、郭里集第一小学、郭里集第二小学、前古屯小学、后古屯小学、民主街小学、天齐庙小学、西街小学、前小湾小学、后小湾小学、丁庄小学。
  第三节中等教育。
  私立中学。
  峰阳中学1926年,峄县士绅、省参议员武璋,在其家乡山阴村移用463亩庙产创办峰阳中学,设初中一年级两个班。次年又招收1个班,共有学生140人,教员7人。课程设国文、数学、英语、文体等。1927年奉军进入枣庄,被迫停办,20余名学生经武璋介绍考入黄埔军校。国民党高级将领刘安琪、高魁元、阎玉栋等人均系当年峰阳中学向黄埔军校输送的学生。
  中兴中学1933年秋,中兴煤矿公司设立中兴中学,有初中一年级2个班,次年增招1个班。1935年秋改办为职业中学,分初中、高中两部。除基础课外,初中部设工、商、农3个专业,高中部设工科。1936年学生多达320人,大多是本矿职工子弟,免费入学。1943年春恢复为普通中学。1945年有初中一至三年级4个班,学生200人。至年底,因战事而改办成补习班,分初中、高中两部,高中学生50人。1946年春停办。同年10月,复办补习班,学生百余人,教师4人。至年底又停办。
  公办中学。
  1968年枣庄镇创办枣庄市第九中学,校址在胜利路西端路北。1972年创办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校址在建设路中段路东。两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为完全中学。1982年均由市中区属改为市属中学。
  1985年市中区属公办中学有三处: 枣庄市第十三中学1969年9月建立。校址在郭里集。有4个初中班,学生200人,教师11人。1973年建新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设有实验室、仪器室、阅览室。
  1970年增设4个高中班。1976年有高中8个班,初中4个班。1982年撤销高中班,初中增至13个班。1985年有学生725人,教职工39人。
  枣庄市第二+六中学1977年建立,1978年定名为枣庄市第二十六中学。校址在税郭镇东南部。1982年招收农业技术高中班。1984年沿用二十六中校舍,将其农技高中改为农技中学,二十六中在原址南面建新校舍70间,设仪器室、实验室。1985年有初中12个班,学生680人,教职工37人。
  市中区农业技术中学其前身,1975~1977年,起名为“农业大学”,1982--1984年为农技高中班。1984年改为市中区农业技术中学,学校占地80.9亩,校舍118间,设有教研室、仪器室、实验室、实验园地、养鱼池、校办工厂和商店。1985年有6个农技高中班,学生212人,教职工32人,教师中农学院毕业生4人。
  集体办中学1962年教师刘振华创建枣庄镇民办中学,校址在振兴路中段路东。
  1963年10月迁至回民小学北院,更名为八一中学,有4个初中班,学生225人,教师9人。1968并入枣庄市第九中学。60年代先后有黄庄、西王庄、永安、渴口、安城、孟庄、周村7处农业中学建立。1969年7月,枣庄市革命委员会下达教育工作意见:“凡有高、完小的大队,办七年一贯制或附设初中”,自此,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称“戴帽中学”)大量发展。小学教师升格,高年级教师教初中,初年级教师教高年级,缺额聘请民办教师递补。1970年,批判“双轨制”,除安城、郭里集公社农业中学外,其他5处农业中学均改为全日制公社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城乡学校,皆强调阶级斗争是主课。中学设毛主席著作课、军事体育课、劳动实践课等,加之文化课,课程五花八门,教材极其混乱。语文课,采用“突出政治”的课文。学生作文,主要是写大批判文章,内容形式是公式化、概念化、政治标语口号化的“帮八股”模式。学生摘抄报刊大批判文章应付课堂作文习以为常。中学生识字少,错别字多,词汇贫乏,不会写文章,成为普遍现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气氛中,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敢教,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全区农村附设初中班的小学有25处,其初中班共59个班,2950名学生。是年初中学制由2年恢复为3年,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80年起,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整顿后并入公社中学。(城市5处小学戴帽初中的13个班625名学生于1975年并入九中、十五中。)1984年公社中学改称为乡镇中学。
  第四节成人教育。
  扫盲教育。
  建国初,90写的青壮年农民是文盲,人民政府对扫盲工作设专人管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配合抓。
  1949年,枣庄行政区办起冬学班53个,妇女识字班16个,入学青壮年489人,11月开学,第二年一3月结业,要求学员识字1500个。1952年,多数冬学转为民校。是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枣庄镇办起两个干部速成班,学员80人。要求3个月学习2000字,能读书看报,写简单书信。1955年,推广营南县高家柳沟村经验,举办记工学习班,学习县编记工识字课本,内容有地名、人名、工具名、活路名,简单的记工、记帐方法。1956年春,推广文登县组织青年扫盲队经验,村村成立扫盲队,组织青壮年文盲全部入学。扫盲队队员为本地的回乡知识青年和在校小学生。设早班、午班、晚班。在校小学生当“小先生”,送字上门,包教包学。由于一哄而起,不能坚持,收效不大。1958年,中共峄县委提出“党领导,团保证,文教人员全出征,文盲全入学,识字的人人是先生,白天三突击,夜晚打冲锋,苦战二十天,文盲扫干净”不切实际的口号,全区抽调区、乡、村干部和教师200余人,组成扫盲班、扫盲组,分片包村,任务落实到人,利用田间地头学,水利工地学,村民家庭学。“上工先识字,下工再复习”,争先放“扫盲卫星”。虽然突击一阵子,但因不能巩固,多数又回生复盲。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扫盲教育基本停顿。1962年始,在较好的生产队开办扫盲班,使用市统编记工识字课本。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扫盲工作开始走上稳步发展阶段。1966年“文革”开始,扫盲工作全部停顿。1970年安城公社学习“小靳庄经验”,首先办起政治夜校,以《毛主席语录》为课本,学政治带文化。但主要强调背颂条文,而识字效果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社相继成立农民教育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1979、1982年,区、公社、大队三级实行扫盲“五定”:定包教单位、定包教对象、定教学点、定教材、定脱盲时间,结果有文盲、半文盲1.5万人脱盲。1984年,全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还有11269人(占总人口3.5%),农民教委组织队办正规扫盲班、普通扫盲班等101个。到1985年,共扫盲9642人,占全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85%,市政府对市中区颁发了基本扫除文盲的合格证书。
  农民技术教育。
  农业技术学校1976年初,市郊乡在岳楼建农校一处,有学生42人,教职工18人,试验基地205亩。一同年4月改为市中区农校,次年10月改为市中区知识青年农场。自1981年起,各乡镇陆续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简称农技校)。农技校设长班和短班,长班有拖拉机驾驶、电器维修、木工、缝纫等专业培训,短班有养殖、林果、法制、财会等专业培训。至1985年,全区共有农技校11处(每乡镇1处),专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60人。五年中,举办长班、短班150余期,就读的学员有5760人次。孟庄乡农技校、齐村镇农技校、市郊乡农技校、黄庄乡农技校被市教育局评为一类农技校。孟庄乡农技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单位。是校有标准教室30间,教学仪器305件,图书1361册。1981、1985年,全区农技校共培养农业技术员150名、林果技术员124名、拖拉机驾驶员1249名、缝纫裁剪人员146名,以及农村幼儿教师、普法辅导员等。
  农业广播学校1981年开始举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市中区分校辅导班,设址区农牧局。学员招收对象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农牧业干部、职工、农民,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制四年半,属中专程度。专业课有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果树、养鱼等八门,教学以收听中央广播为主;文化课有三门,以自学为主。辅导教师定期辅导。
  专业课程由国家统考,全部合格发给毕业证书。1985年,全区参加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的学员有412人,教职员17人,是年首届毕业生有22人。
  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1927年,中共枣庄地方组织领导的枣庄煤矿工会,向资方提出建立工人学校的要求,进行争取工人权利的斗争。1929年8月,中兴煤矿公司迫于形势,办起工人补习学校,分设基础教育和补习教育(初小以上课程)两科,修业期限为1年,有专职教员4人。1931年,共产党员田位东、郑乃序在工人中组织读报组;1932年,郭子化组织店员、学徒参加识字小组,借以宣传革命道理。至1936年底,中兴煤矿公司工人补习学校累计有617人结业。进步教员史天放、梁度世曾借此讲坛宣传革命思想。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停办。
  1950年,枣庄行政办事处在枣庄驻地开办青年职工夜校6处,共有学员185人,教师8人。学习内容以识字、读报为主,并开展文体活动、排演话剧等。1952年,推行速成识字法,枣庄城镇工厂、街道办起速成识字班40个,学员达1000人。1956^1958年,峄县总工会在中心街举办文化班1个(学习初中语文、数学)、扫盲班2个(学习工人识字课本),学员共150人,专职教师6人。1962年,枣庄镇在焦厂、供销社、竹条社、农机厂等单位办起工人业余学习班,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专业知识。“文革”十年,职工业余教育停办。1981年,市中区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区属单位设职工教育管理小组。区属厂矿举办职工文化补习班,1985年厂矿职工入学率达75%。1981、1985年,区机关职工学校举办初中班4期,入学320人,高中班3期,入学200人。
  千部政治文化进修。
  1935年,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在枣庄屠宰场举办政治训练班一期,为期10天,有5名党员参加。1936年,中共枣庄地方组织举办枣庄读书会,主持人高利民组织十几名知识青年如汪国璋、王长梓、沈春光等,在台枣线“枣庄东车站”学习革命理论、革命文艺及拉丁化新文字。高利民系统地讲授艾思奇的《通俗哲学讲话》、狄超白的《通俗经济学讲话》。抗日战争爆发后,该会会员集体转入抗敌后援会宣传队。1938年初,枣庄党组织在中兴职业中学内举办抗日训练班,为期10天,宣讲政治理论与游击战争。
  1940年4月,鲁南铁道队在小屯创办游击战术训练班两期,培训骨干队员。
  1956年,峄县成立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7年在齐村设址,乡级半文盲干部脱产学习4个月。1960年,枣庄市机关业余学校成立。市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和枣庄镇人委干部于“文革”前参加初、高中班和大专班学习,学员150、200人。1978年10月,中共市中区党校成立,区科股级干部参加轮训,1978、1985年共举办轮训班29期,培训党员、干部1120余人次。学习内容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陈云同志文稿选编》、《邓小平文选》、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间题》、刑法、诉讼法等。
  函授、电大教育。
  中师函授1960年枣庄师范函授部在南马道小学设面授点两个班,1965年境内有76名学员毕业。1985年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招收两个中师函授班,学制4年。
  高师函授60年代初期即有曲阜师范学院讲师来枣庄对高师函授生进行面授辅导。1978年市中区高师函授站成立,曲阜师范学院在市中区招收学员52人,分中文、数学、历史、理化专业。1985年专科函授27人毕业,本科函授11人毕业。
  电视广播大学电大教学班分全科和单科两种。全科为三年制,一般脱产学习,学完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单科班一般为二年制,不脱产,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发给结业证书。1985年全区有20人参加文、理两科学习。
  第五节教师。
  教师队伍。
  清朝末年,区境内私塾教师多从当地延聘。塾师之间无工作联系。20世纪20年代,小学教员由校长聘任,报县教育部门审核备案。每学级(班)设正教员一人,正教员不足,则两个学级设正教员一人,助教员一人。校长任课时须有正教员或助教员一人辅助教学。专科教员任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缝纫等课程。1930年前后,区境内教师来源于峄县师范讲习所培训过的塾师,济南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或聘任的初中、高级小学堂毕业生。1931年,山东省教育厅视察枣庄各小学,给予多数教师以合格评定。1947年前后,因战争,境内教师流动性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1948年枣庄解放,枣庄行政办事处开办完全小学2处,初级小学8处,吸收原有教员及社会知识青年53人任教。1949年办事处辖区有小学教师84人。
  建国后,教师分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
  公办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学校毕业生,其次是招收的内外地社会知识青年和转正的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少量是顶替的离退休教师子女。1949年,从台枣专署教师训练班分配、从徐海地区招收部分教师。1954,1964,1971年,原峄县教育局、枣庄市教育局先后从徐州市、济南市、青岛市和枣庄地区招收知识青年扩充教师队伍,大部分分配在市中区任教。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八字方针,精简1958年后招收的社会青年和工读师范生34名回原籍。1962年,经动员,有34名公办教师的口粮由生产队供应,后又转为国库供应。1968年,省推行嘉祥县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把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倡议,8000的公办教师被赶回原籍任教,缺额由社队推荐的民办教师补充,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以50年代中期为起点,60,70,80年代中期的小学公办教师分别比前一年代增长62%,减少1%,增长77%.1985年,公办教师共有791人,其中小学596人,初中195人。
  民办教师,建国初期多系冬学民师转成。1958,1964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工读小学和农业中学大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境内小学民办教师从1956年的43人发展到246人,中学民办教师有21人。“文革”中,民办教师随着社队办学数量的激增而大量增加,出现小学毕业教小学、初中毕业教初中的情况。在“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境内小学民办教师还多达962人,为公办教师的2.8倍;中学民办教师170人,为公办教师的1.4倍。1978年,调整教师队伍,组织民办教师文化业务考核,对80名不适宜做教学工作的进行了精简。1981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控制民办教师发展,1985年比1977年,小学民办教师数量下降13%,中学民办教师数量下降10000代课教师,50,60年代凡公办教师缺额,则聘长期代课教师补充。1956年小学聘用5名,1966年聘用23名,1971年将1966年及以前开始从事代课并适于任教的教师全部转正。此后,代课教师都是在学校暂时缺编的情况下聘任为短期代课教师。1983年,全区短期代课教师小学有41名,初中有9名。
  1985年,全区小学教师比建国初期的1949年增长15.4倍;中学教师比建国后始建中学的1962年增长40倍。
  教师培训。
  1950、1972年,教师集训多是结合政治运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或组织整顿,镇反、抗美援朝、肃反、反右、社教、四清、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等运动,都曾组织教师集公。1997、1979年,市中区(辖市郊乡、街道办事处)教师业余学校举办两期教师培训,设语文、数学课程,先后有85,80名教师参加学习。当时原属齐村区的10个乡镇同时办起“星期天学校”,组织不及高中或中师学历的教师参加文化学习。
  1978年开始,每年寒暑假对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疏通教材培训。
  198。年起,枣庄师范学校设民师班,每年招收符合年龄、教龄和计划生育规定的民办教师离职学习,经考试录取,学制两年,毕业后回原乡镇工作,享受中师毕业生待遇。至1985年,市中区计有22名民师进校学习。是年设立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中专性质,招收一个离职进修班,学员42名,两个函授班,学员110名,校址在解放路北端。同年,中师自学考试有62名教师获得合格证书,高师函授有38名教师毕业。1985年,全区小学教师具有中师、高中学历的有927名,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400;中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9名,占中学教师总数的16写。
  教师考核。
  1982年起,全区小学始建教师业务档案,每一学期都将教师的教学成绩、业务考核、受奖情况作详细记录。
  1982^1986年,全区学历不达标(初中教师不及师专,小学教师不及中师)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考试,1060名小学教师和313名中学教师获得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1984年3月31日,区教育局下达《教师岗位责任制》,从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效果、思想教育、体育工作、卫生工作五个方面对教师的工作实行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教师待遇。
  教师政治地位旧社会塾师和教师的地位较低,不为上层人物所重视。
  建国后,称教师为人民教师,规定教师属国家干部。1950年,建立中华全国教育工会,教师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1966、1976年+年动乱时期,教师被戴上“臭老九”帽子,学校领导干部全部遭受揪斗、批判,50%的教师受到批判,骨干教师无一幸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政部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1986年,有32名教师恢复名誉,72户285名教师家属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1981年、1985年区党政领导部门先后两次向执教三十年的107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纪念章。1979、1985年,23名教师被评为国家和省级模范、先进教师,59名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74名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师。同时期,有1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11名教师被选为市、区人大代表,9名教师被吸收为市、区政协委员。1985年9月10日教师节,区、乡镇召开教师座谈会,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教师工资待遇清末塾师薪傣全赖于学生束格,一般塾师每年可得1000、150。斤薪粮,富贵之家延聘的家庭塾师薪傣略高。中华民国建立后,教师开始实行薪金制,来源是学生缴纳学费和政府补贴。枣庄小学堂、田庄小学堂政府补贴每师每月4元银币。
  1929年,南马道小学、齐村小学初级教师月薪最高18元,高级教师最高22元,与其他相应公职人员收入比较,低2、4元。中兴煤矿公司小学教师平均月薪50元,与煤矿普通职员收入相等。日伪时期的1939、1945年,区立小学教师平均月薪40元,村镇初级小学教师平均30元,与城镇普通劳动力收入相等,仅够两口之家糊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1946、1948年,实行薪粮制,每月薪粮高级教员160、200斤,初级教员80、120斤,由区乡开条子,到镇村领取,薪粮无保障。
  解放后的公办小学教师,1949年供给月薪粮略高于普通干部的平均数,小米为100~150斤。1952年,实行工资分制,教师最高165分,最低70分,平均在100、110分之间,可买小米200余斤。1956年工资改革,实行薪金制,教师工资增长50%。1959,1960,1963,1971年调整部分教师工资。1977、1985年连续五次调整教师工资。全区教师平均工资1978年为48.4元,1985年为70元。教师除享有与国家行政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外,1981年起班主任还享有津贴5-7元,1985年7月起教师享有教龄津贴5、10元。
  民办教师,1951年实行薪粮制,由各村自筹。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对民办教师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1965年起,国家每月发给民办教师技术津贴2元,1969年小学民办教师升为7元,中学民办教师升为12元,其中2元缴队记工分。1982年起,国家每月补贴小学民办教师19.5元,中学民办教师22.5元,同时在全区推广联教计酬责任制。1985年,民办教师每月工资低者48元,高者70元,由国家和乡镇政府负担。
  第六节教育行政。
  学校管理。
  1912年(民国元年),小学管理机构沿袭清末县公署劝学所名称。1923年,峄县设教育局,下设视学区,枣庄属第一视学区,常驻视学员是田毓沉。
  1930年后,区立小学、村立小学由区、乡管理,私立小学(如中兴小学)由主办单位或个人管理。较大的学校设校长1人,校(教)务主任1人,训育主任1人,庶务员1人。1938-1945年,境内各小学由日伪县政府教育科管理。
  1947年,民国政府设中心国民学校、联保国民学校,由乡长、保长分别兼任校长。
  建国初期,完全小学校长、农村中心小学校长由县政府任命,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由教育局任命。50年代,农村小学吸收村干部参加学校委员会管理学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村学校行政业务干部均由人民公社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立学校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取代校长、主任职务,农村小学有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小组参加管理。1978年恢复学校管理旧制,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区人民政府任命。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区教育局任命。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设有党支部、团支部、少年先锋队、工会,中学建立学生会。
  1983年,市中区人民政府下达普通教育改革意见,中小学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三级办学,即区、乡(镇)、行政村三级办学。区负责办好教师进修学校、农业技术中学、区直中小学,乡(镇)办好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及其他高小;村办好初级小学。两级管理,即区、乡(镇)两级管理。农村中学校长、中心小学校长和区直小学校长由区教育局任命、调配;农村其他小学校长、教师的调动使用由乡镇管理。
  区、乡(镇)两级政府还制定校长责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细则及奖惩条例,实行目标管理。
  教学研究。
  1953年春开始学习推广苏联教学法。南马道小学、三合街小学、齐村完小等以苏联凯洛夫教育学为理论指导,试行五段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1958年“教育革命”,加强劳动课,削弱了教研活动。1960年,执行新教学大纲,各学校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简称“双基”)。市教育局确定南马道小学、永安小学为“大改”试点学校,齐村小学为“小改”试点学校,进行缩短学制和改革教法的试验。1962年,落实自下而上抓重点学校的“小宝塔”规划,南马道小学定为省、市重点小学,进行加强“双基”教学和“文以载道”教学的实验。对赵琦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李学才的高年级数学教学、李振宇的高年级语文教学总结经验,举行全市性观摩教学。“文革”期间,大搞“开门办学”,“工农兵上讲台”,“讲三史”,“学语录”,“开卷考试”等等。粉碎“四人帮”后,教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初,区教育局设教研员2人,负责中小学的教研工作。1981年,推行“单元教学”经验,实行单元备课、单元观摩、单元复习、单元考查、单元补课,增强教学的系统化和整体观念。1983年,区教育局正式建立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增加到6人。
  11个乡镇共配有语文、数学专职教研员22人。1984年,区实验小学等部分学校开始进行“发现法”、“尝试法”、“四段教学法”、“马薪兰教学法”先进教学法实验。1985年,第十三中学、渴口乡中学等开始进行“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试验,开发学生智力效果明显。
  同年,全区开展培训教学新秀活动,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推选出中学教学新秀9名,小学教学新秀12名。
  教育经费。
  经费收支清末,境内私塾经费自筹,义学经费来自学田。民国年间,1932年境内教育经费岁入款项有学田租金、地丁附捐、杂项收入等。杂项收入包括牙行附捐、契纸附捐、中兴煤矿公司捐助费等。南马道小学、田庄小学、枣庄街小学接受中兴公司捐助费共5700元。1940年,日伪峄县政府按规定应从教育经费中拨付公立高小教员每人每月工资100元,而其教员实际所得仅20元。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教育经费按粮食折算,县政府批条,让校方下乡去收,往往几个月收不上来。解放区民主政府的教育经费也按粮食折算,但随农业税附征。民主政府规定支出经费按实物计算,1949年初,规定初小教师每人每月工资160斤薪粮,医疗费4斤小米,办公纸2、3张,灯油1斤及火柴1盒((1、3人用);每班每年粉笔8盒,毛笔2支,墨块2锭,墨水4瓶,报纸1份。高小、中学略高。
  建国初,枣庄行政办事处拨出钱、粮、柴等物资用以恢复教育。
  建国以来,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学生缴纳学杂费和勤工俭学收入为辅;集体办学以集体筹资为主,学生缴纳学杂费为辅,国家给以补助。1968年冬农村公办中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办以后,国家财政仅承担公办教师的工资和民办教师工资的公助(补贴)部分。1983年《普通教育改革意见》明确:区教育局负责国拨经费的预算、分配;乡镇负责筹集农村中小学的建设经费及民办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1985年,全区教育经费财政拨款为177.4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19%。
  勤工俭学建国初期,继承老解放区学校“拔茅草,搬石块,自己的学校自己盖”的革命传统,师生劳动建校、开荒种地、拾草砍柴,补充办学经费。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大搞勤工俭学活动,以思想教育、劳动教育为主,以经济收入为辅,学校办工厂、农场、“卫星田”、养殖场、绿肥厂、炼钢厂、炼焦厂等,一哄而起,冲击教学,不讲实效。南马道小学在马宅子建造小麦“卫星田”20亩,在朱子埠建造教师“丰产田”10亩,还建有炼铁小高炉、石灰窑等。1960年,校办工厂、农场大部分下马,师生响应市委生产救灾号召,利用校内空闲地种植蔬菜、粮食,作为生活补充。70年代,实行厂‘校挂钩、队校挂钩,建立“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其收入作为办公经费,学生免缴学费。1982年,区教育局设立勤工俭学办公室,专司勤工俭学指导业务。1983年,永安乡中学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5年,生产稳定、效益较大的校办工厂有税郭教育组脱水菜厂、车站小学天山沙发厂、市郊乡中心小学镜框厂、回民小学翻砂厂、永安乡中学灯泡厂、文化路小学工艺厂。
  学校设施。
  学校改貌建国初期,农村小学校舍多系庙宇、私房改造而成。50、70年代所建中小学校舍,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多不符合要求。70年代末,“黑屋子”、危房子约占70%,使用土台子当课桌的学生约古800001983年开始进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1984年,区委、区政府把农村中小学改貌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责任制。区成立校舍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至1985年底,全区农村中小学改貌实现房舍、桌凳、围墙、操场、大门、厕所六配套。计新建校舍56处,教室(含教学楼16座)2692间,护校室127间,新建部分占全区校舍的5700;42所学校翻修教室1098间;新建、改建教师宿舍356间;新建厕所582间;配备木制课桌凳19596套(其中全新11439套);新建、扩建操场248034平方米,平均每个学生占有活动场地7平方米。全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貌总投资1191.6万元。其中省、市资助16.5万元,占1.400;区政府拨款11.5万元,占1%;乡镇政府投资361.8万元,占30.400;村投资800.3万元,占67.2%.1985年尚有危房面积6375平方米。
  教学仪器1981年前,区属中小学的教学仪器很少,提倡师生自制教具。1981年,区教育局和市郊乡政府共拨款1.5万元为市郊乡中小学购置教学仪器。1984年,区教育局拨款1万元、乡(镇)共集资0.91万元添置教学仪器。1985年,市教育局、区教育局拨发一批教学仪器。农业技术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1处中学、区直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均按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完成教学仪器配套。共有中学(含农业技术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仪器室13处38间,实验室13处49间;小学仪器室18处36间,实验室18处54间。教学仪器及附属设备总价值40.91万元。
  实验小学、市郊乡涝坡小学、陈庄小学和第十三中学设立电化教学实验点。
  招生考试。
  中小学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小学分初小、高小两阶段。小学一年级招收7岁以上儿童入学,学习4年,经考试合格升入高小,再学习2年毕业。
  中学招生,学校出示招生简章,学生凭毕业证不受地域限制自愿报考,学校自行命题组织考试,按成绩录取,张榜公布。计算考试成绩,1952年由传统的百分制改为学习苏联的五分制。
  1956年,中学招生开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办法。1961年恢复百分制。1969年“教育革命”,城乡中学招生改试卷命题制度为工农推荐制度,形成升学只重人事关系、不讲学业成绩的歪风。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中小学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中学招生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确定分数线,按地区参考学生志愿录取。
  大专、中专1969、1976年,大中专招生废除入学考试制度,招收工农兵学生,经工厂、公社、部队推荐,以“政治条件”、“思想表现”为主要招收标准,升学口号是:“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其间市中区推荐入大专的158人,入中专的113人。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市中区成立招生委员会,下设招生办公室。当年规定的高考对象为工人、农民、军人、待业青年及应届高中毕业生。1981年始执行山东省政府制定的高考招生预选制度。
  1984年起,恢复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参加考试人员不受年龄、学历限制,每次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报某个专业。对单科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但可参加下一次该门课程考试。规定专业科目均取得单科合格证书者,通过政治思想、工作情况鉴定后,发给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每年开考两次。市中区考点已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汉语言文学、英语言文学、法律、政治、教育、体育、历史、数学、价格、财政、税务、金融、统计、会计、农业经济管理等16个专业。1984,1985年,全区参加高等自学考试者共317人,报考746科次,有223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
  1985年,市中区部分小学教师参加中师自学考试,62人获得毕业证书。校党政、教学管理均为一体。1985年,两院校在校学生812人,教师135人(副教授1人,讲师27人),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教、英语、生物、地理8个系,25个教学班。分普通生班、干部专修班、初中教师进修班。学制二年。
  第三章科技。
  第一节科技队伍。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兴煤矿公司汇聚矿师、煤师、工程师、技师等专业科技人才,负责建井、采煤和其他技术工作。20世纪前期,境内较有名望的中医是董大用、李汉邦、高子和、张德昌、王伯阳。董大用曾作清光绪皇帝御医。依家传技艺或自创特色而有名气的民间工匠是,黑瓷窑匠张成方,龙凤石匠刘学义,快镰铁匠孙承富等。
  1965年,枣庄镇有专业技术人员6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农业技术人员8人,医护人员53人。1976年后,市中区专业科技队伍发展较快。
  1978年,市中区所属专业科技人员1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人.农业技术人员42人,医护人员110人。
  1980、1983年,区科委对专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职称的复查和评定晋升工作。1983年全区已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共385人,其中具中级技术职称的33人,初级技术职称的352人。1985年,全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增至404人,占全市5%,其中具中级技术职称的有40人,初级技术职称的364人。
  1981、1985年,市中区引进科技人才131人,其中工程师19人,主治医师5人,充实了工、农、医等行业的技术力量。1984年引进、调入的王宗谢工程师,被任命为区煤炭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并被推荐为区政协首届副主席,他对发展区煤炭事业作出贡献;庄JIL伦主治医师被任命为区医院副院长、小儿科主任,他多次在全国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农业科技队伍:1963年,齐村公社柏山大队成立境内第一个农村科学实验专业队(简称农科队),随后黄庄公社王林大队、郊区公社沙河子大队、郭里集公社营子大队、齐村公社南园大队、安城公社大辛庄大队、孟庄公社峨山口大队、税郭公社西南村大队等,相继成立农科队。到1979年,境内11处公社共有农科队(组)104个,农科队员903人。197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建立,农科队为农村科技户所代替。1981年全区有农村科技户100余户,1982年有500余户,1985年增加到1163户。
  其中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走上致富道路的科技户有950户。1985年,开始实行农林管理技术承包,郭里集乡组建12人的植物保护专业队,周村乡成立23人的果树技术服务队。
  工业科技队伍:1969年,枣庄镇五金厂成立科研组。之后,矾土水泥厂、织带厂、化工厂等先后成立科研组。至1985年,全区厂矿科研组发展到13个,共有科研人员50人。是年区属工业共有科技人员47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术员29人。科技人员分布煤炭业14人,纺织业9人,建材业7人,二轻系统8人等。
  第二节科普活动。
  科普宣传。
  科教电影自1977年市科协成立科教电影队起,市中区科教片放映量增加。1979年,全区科教片共放映24场,观众计4万人次。1985年,全区有9个乡(镇)电影队、10个村电影队、2个个体放映队参加科教电影汇映活动,巡回放映科教片21部,放映338场(其中有13个专场),观众计16万人次。是年,科教片介绍的西瓜地膜保护栽培技术、平菇种植和管理、巧用化肥等20余项专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生产难题。1977一1985年,全区共放映科教电影2605场次,观众达122.5万人次。
  科普展览1982年起,区科协在农村举办科普巡回展览。是年2月,举办破除封建迷信图片展览,历时月余,观众达4.49万人次。1982-1985年,全区共举办科普展览20场次,观众达9万余人次。
  科普赶集1983年起,区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在农村集市上作科普宣传,进行科技咨询(即“科普赶集”)。至1985年,科普赶集活动共103次,发放科技常识宣传资料(农民称“明白纸”)1500余份,解答农业生产技术问题2000余条,直接服务6万人次。
  科普刊物1977年起,开始编印不定期《市中科技简报》,至1985年,共印发15期4500份。1981年印发《双薯间作技术与管理》、《钾肥对比实验要领》、《煤研石的综合利用》等资料500份。1982年印发《平菇香菇栽培技术》、《平菇香菇栽培发展前途》各500份。1985年,创办《市中科普报》,宣传科技政策,提供科技信息,当年印发2期6000份。
  各乡(镇)科协编印科普小报共3670份、“明白纸”6万余份,发送《农村科技手册》、《农药的安全使用》等书籍共5000册。
  科技培训1977年6月,境内推广华罗庚“优选法”,“推优小分队”在市中区开力、讲座,各行业技术骨干听讲,听众达2000余人次。区工业系统有105个生产项目取得效益,其中采取优选法利用余热节省电力、柴油、煤炭能源和降低生铁、炸药、雷管消耗,增产节约金额达41万元,节省投入资金16万元。
  1978-1980年,市中区举办职工业余技术讲座,听众达1000余人次;同时举办英语补习班,培养学员80多人。
  1981年起,各公社(乡镇)陆续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简称农技校),至1985年,全区有农技校11处,共培养各类农业技术员约1600名。1983年起,各公社(乡镇)先后开办科普学校,教材内容因地制宜,教授《花生栽培技术》、《葡萄栽培技术》等。至1985年,乡镇科普学校共有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63人,管理人员23人,实验场地120亩,校舍352间。1983一1985年,全区共有4072名科普学校学员结业。结业学员中,1名被国家录用,74名任乡(镇)干部,54名任村干部,38名任乡镇企业干部,30名任乡镇技术员,26名升入高一级学校对口学习,100余名成为科技专业户等。农、林、牧各业自成系统地常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区林业局采取乡镇驻地课堂教学、果园苗圃现场演示等办法进行果树修剪、夏季管理、病虫防治训练,1985年配合林果业百点竞赛活动,培训林果专业户240人次。
  第三节科技成果。
  清末及民国年间,中兴煤矿公司矿业技术人才、技术设备引进成果突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中兴矿局始购进四部抽水机和几部卷扬机器,从上海、广东等地雇请技师和技术工人从事机器操作。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兴煤矿公司从德国引进蒸汽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1913年,又从德国引进新的发电机设备以及抽水机、电绞车、通风机等。至20年代末,中兴煤矿公司还相继高薪招聘德籍总矿师高复曼、克礼柯,中籍总矿师朱言吾、电机工程师王莹、机电工程师廖复亚、一等匠目潘成书等各种科技人才。朱言吾负责筹建的中兴煤矿公司第二大井,其勘探、设计、施工等技术工作受到当时中外矿学专家的赞赏。王莹主持电机厂扩建工作,引进德国制造的透平发电机两部,为枣庄电力工业初期的发展做出贡献。潘成书在修建中兴煤矿公司办公楼、电厂、机务处等工程的木工制作上匠心独运,成绩卓著。
  至30年代,中兴公司从德国购进的割煤机、运煤机等较大机械设备已达60余台。
  1969、1985年,区(镇)属厂矿企业及其科研组、技术攻关组,共取得科研和“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成果270项,其中受省级以上奖励的8项,市级奖励的11项。
  立窑锻烧矾土水泥新工艺:此项是引进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技术,枣庄镇矾土水泥厂试制完成。1975年通过山东省建委鉴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采用此工艺所产水泥符合国家规定的400号矾土水泥标准。与熔融法、回转窑烧结法相比,具有电耗少、热耗少、投资少、设备简单等优点;与倒火焰窑相比,产量提高5倍,煤耗降低80%左右。
  煤研石提取结晶氯化铝:此项成果由市中区化工厂1977年完成,1979年通过市级鉴定。氯化铝(明矾)主要原料为自燃过的煤歼石。产品可作水净化剂、造纸工业施胶沉淀剂、精密铸造硬化剂。
  煤研石生产水泥新工艺:煤研石代替粘土生产水泥新工艺,是1982年区属矾土水泥厂引进技术。应用生产后,降低了成本,年处理煤研石1.53万吨,节省土地6.5亩,节约煤炭700吨,完成利税18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同类水平。
  枣庄烟煤制球型活性炭:此项是市中区橡胶翻新厂于1981年引进南京林业化工研究所技术,在市化验中心协助下试制成功。球型活性炭生产,是以枣庄烟煤为主要原料,以枣庄造纸厂排放的废液和枣庄焦化厂所产沥青为辅助原料,产品吸附性能良好。
  1985年通过市级鉴定。
  KG、II型手动液压压冠机:此项成果由市中区医院口腔科完成,1985年通过市级鉴定。此机采用液压传动,牙冠成型快,精确度较高,符合临床要求,且噪音小,机身小,便于携带。
  卫生陶瓷错英石生料乳浊釉:此项是市中区卫生陶瓷厂引进国家建材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技术,1985年通过市级鉴定。其技术是用价格低廉的错英石作乳浊剂,代替价格昂贵、供应不足的锡乳浊剂,制成卫生陶瓷生料釉。
  产命洁白度由60度提高到70.8度,且釉面有光泽,热稳定性好。产品符合部颁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MZY、I型煤气测漏仪:此项成果由市中区电子仪器厂研制完成,1985年通过市级鉴定。产品线路设计合理,检测灵敏度高,交直流电两用,填补了省内煤气检测设备上的空白。
  自动调节电焊机、五用电焊机:此项成果由郊区公社二十二号井电工李传伟研制成功,1977年在省煤炭会议上展出。自动调节电焊机可自动停、送电,自动调节电流,重量40公斤,使用方便。五用电焊机可用于充电、直接铜焊、交直流电弧焊、固体Co:焊和作照明变压器用。
  其间,社办煤矿由“条子大筐当罐笼”的土法采煤,演进到“片盘式”或上下山开拓、煤电钻打眼、运输机和矿车运输、罐笼提升的机械化采煤。
  建国以来,境内农业在良种、栽培、植保等方面均有众多的技术引进、试验和推广成果。
  50年代,境内农村引进推广“胜利百号”地瓜良种,东北马铃薯品种,提高了产量。
  1961-1985年,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4次,83个品种品系。
  1963、1985年,境内11处人民公社(乡镇)的农技站、农科队、科技户等单位,共获得科技成果100余项,其中获市级奖励的6项。
  1964年,黄庄公社王林大队农科队,在市农业技术员娄在银指导下进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取得小麦亩产700斤的高产记录。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杂交多穗高梁和采用回龙火炕培育地瓜苗。70年代,推广和自育小麦、玉米优育品种。1972年,安城公社大辛庄大队农科队进行42亩高梁、玉米“两杂制种”试验,收获亲本种和杂交一代种14619斤,实现全大队良种化,并支援兄弟队良种8300斤。1978年,郭里集公社营子大队农科队进行地瓜、玉米间作试验,取得亩产玉米406斤、地瓜干810斤的好收成;此外,还进行小麦、玉米套种试验,两季作物双过“长江”,亩产1670斤。此两项试验,均获市级奖励。1979年,郊区公社岳楼大队农科队选用“枣选一号”秧苗,采用小墩种植方式,亩产地瓜6916.2斤,最大一棵地瓜重16.5市斤。1980、1985年,农作物地膜覆盖育苗繁殖技术逐步推广,塑膜小拱棚和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广泛应用。1981年,税郭公社苗圃引进甜叶菊栽培技术,试验成功,获市级奖励。1982年郊区公社苗庄大队创亩产甜叶菊3000斤、亩产值150。元的好成绩。同年郊区公社岳楼大队推广“大面积油菜丰产技术”,当年亩产油菜籽430.13斤,亩产值224.3元。1983,1984年,税郭镇引进推广花生“海花1号”良种,受市级奖励。1983、1985年,全区推广夏谷增产技术,平均亩产632.3斤,居全省4个推广区的第二位,3年共收入100万元以上。1985年,齐村、税郭、孟庄、安城等乡镇推广“万亩花生低产田增产新技术”,平均亩产由299.5斤提高到426.8斤。安城乡野岗埠村科技户李怀珠一家,在乡科技协会指导下进行15亩承包地花生高产栽培试验,创亩产800斤记录。是年,全区推广起垅、密植、防治病虫害等7项栽培技术,仅种植花生就增加产值257.7万元。同年,周村、税郭、西王庄3个乡镇推广种植“石红1号、石红2号”,“郑州1号”等13个高产西瓜新品种,平均亩产值700~800元,每亩纯收入500一600元。
  80年代初,部分农民通过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有的成了科技专业户,开始走上富裕之路。1982年,孟庄公社前张庄大队社员郑广田发展庭院经济,科学饲养4头猪、6只羊、70只兔、37只貂、25只鸡,当年收入3060元;小尚岩大队社员朱连户一家承包3亩菜园,运用新法种植蔬菜,当年纯收八3650元,再加上养猪、种田收入,家庭人均收入突破1000元。永安公社永东大队社员邵士信科学喂养小鸡1100只,成活率达9800,当年收入2350元。1983年,郊区公社岳楼大队社员张福芹科学喂养4只西德长毛兔,发展至1985年,获利1万元,另无偿支援贫困户种兔41只,亲自传授养兔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
  1977一1985年,区科委共安排农业、工业、基建、交通、财贸、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科研项目14个,其中完成11项。市科委共拨给市中区计划内科研项目经费10.6万元。
  第四节地震测报。
  震中在境外之地震影响枣庄城区的有: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峄县地大震”,“民居倾覆无算”。震中在营县、郑城间,震级8.5级。枣庄受影响烈度为9度左右。
  1937年(民国26年)8月1日,地震震中在菏泽,震级7级。枣庄烈度为6度。
  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27秒,河北宁晋东南发生7.2级地震‘枣庄烈度4-5度。
  1970年8月10日2时29分56秒,曲阜、充州发生5级地震。枣庄烈度4-5度。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2秒,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枣庄房屋门窗晃动。
  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境内地震的多发期,震中在境内的2.3级以下地震发生过7起,震中在周围地区波及影响到境内的地震有二三十起。
  为加强对枣庄市及邻区的地震监测工作,枣庄市地震综合台于1971年5月在渴口公社渴口大队西北的北山断层上建成并投入观测。1985年1月,枣庄市地震综合台改称枣庄地震台,拥有固定资产20万元,主要仪器设备15台套,先后投入的主要观测项目有水化学、形变测震、地磁等。测震可控制枣庄市一级左右和邻区二级左右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市中区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同年8月,成立区地震办公室,负责对全区11个地震测报点进行工作指导。枣庄九中、十三中、十六中、二十四中、郊区公社沙河子大队等测报点分工进行地应力、地磁、土地电等项观测,周村水库、人民公园观察点分别进行水位、动物反应观测。各个测报点每日观测三次,并作好观测记录。1979年,区地震办公室撤销,地震测报工作由区科委管理,设3名专职人员。后改为1人兼职,陆续撤掉观测仪器不符合要求、布局不合理的测报点。1984年,区科委在11处乡镇建立39个浅水井水文测报点;1985年4月,在税郭镇设立深水井水文测报点。至1985年,市、区在境内设有地震宏观观测网点47处,对水位、水温、动物反应等进行观测。
  第五节能源利用。
  沼气1958年7月,峄县选派枣庄红星砖厂技术员张相才、朱广仁等4人去济南重型机械厂参观学习沼气制取技术。返回,张相才在红星砖厂设计建造容积为30立方米砖砌长方形沼气池。8月初投料,10天后产气点火,可供三人一餐一灯使用。沼气灯亮度相当于15、25瓦的电灯泡,此后,枣庄镇委、郭里集红专学校也建造沼气池,因设计、建造存有间题以及使用不当而不久废弃。
  1974年7月,市科技办公室主任金韶华、技术员王桂新在市马车运输队指导建成一全砖结构椭圆形地下水压式沼气池,内壁光洁,外拱顶敷沥青密封。入池原料优劣掺配,投料5日后产气。日产沼气10立方米,可供20人三餐二灯使用。半年气竭而终。此后,市科技办公室在渴口公社郭村大队王光运院内指导建一容积为6.5立方米块石结构圆筒形水压式沼气池,石块按设计弧度加工,用500号水泥砂浆砌垒、沟缝,封闭严实。日产沼气可供全家人三餐一灯使用。年换料2次,使用时间达3年。
  1975年9月,渴口公社蒋庄大队在省土肥研究所张福道的技术指导下,建圆形水压式三合土沼气池63座,全大队75%以上的住户用上沼气,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大队。由于管理不善和出料困难,至1976年12月先后停用。1978年10月,税郭公社宋新庄大队一个月内建沼气池86个,全大队80%的住户有沼气池,投料后有42个池子产出沼气。11月,市政府在宋新庄大队召开现场会议,公社领导干部和办沼气重点大队负责人等400多人到会。1979年3月,推行“直管进料,中层出料,进出料口加盖”等沼气池建池标准。4月,郭里集公社民主大队,安城公社南安城大队等,按标准建圆筒形三合土结构沼气池,成功率在95%以上。是年,全区共建沼气池214个,达到“社社有点,队队有池”。
  1980年起,混凝土结构的沼气池逐渐代替三合土结构的沼气池。5月,安城公社南安城大队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法建沼气池获得成功。同时配置北京VI型沼气炉、上海宝山1号沼气炉及其沼气灯,提高沼气利用率。1982年4月,市沼气办公室技术人员在渴口公社前良庄大队建沼气池,采用整体浇筑混凝土和氯化钙、水玻璃交替喷涂新工艺,各项应力及抗渗漏性能均达到国家要求。6月,郭里集公社丁庄大队采用无模悬拱施工工艺,夹层用水密封,内密封采用化学喷浆、涂刷复合涂料等新技术,使沼气池的漏气率下降到1%以下。是年底,渴口公社前良庄大队、孟庄公社大郭庄大队、郭里集公社丁庄大队实现“沼气化”。
  1983年,贯彻中央“加强领导,积极推广,成片发展,讲求实效”的沼气建设方针,渴口、郭里集、孟庄3处公社全年共建池402个,产气成功率达950001984年7月,渴口公社试建“小双池”,采用固液两结合的两步发酵工艺,取得较好效果。是年,全区新建池290个,全部按设计标准施工。1985年全区新建池216个,产气成功率达100。
  1980、1985年,全区累计建沼气池1744个,其中1462个能够正常使用,年节约煤炭1000多吨,提供沼渣肥1600吨,提供沼液1900吨。全区实现“沼气化”的村庄13个,其中郭里集乡5个,孟庄、渴口乡各3个,税郭镇、安城乡各1个。
  省柴省煤灶1970年,枣庄城区传播省柴灶技术。1976年,境内推广“荣城灶”、“坟上灶”技术。永安乡张福水、武德扬在为群众建灶的实践中,吸‘取几种省柴灶的优点,创出一套砌灶新工艺。所建灶热效率达35%以上,为市1型省柴灶的研制成功提供了依据。1983年全区共建省柴灶4548个。
  1984年3月,市能源办公室在孟庄公社龚庄大队举办省柴灶技术大比武现场会,各区、县42名技术员出席。现场砌垒,现场试烧,龚庄大队共建省柴灶60个。是年,全区共建省柴灶9660个。1985年,区能源办公室技术员张茂成、侯茂伦在周村乡新村研制组装式省柴灶成功。此种灶热效率达4000以上,结构合理,锅底受热面积大,不翻烟,不倒烟,工艺简单,造价仅8元,新村36户村民争相改灶。是年,全区新建省柴灶4248个,有27548户使用各种类型省柴节煤灶,年节煤4000多吨。
  太阳能、风能1982年4月,安城公社南安城大队在沼气技术员张茂成、吴成金指导下,用钢筋水泥薄壳制作太阳灶36台。6、9月晴朗天气,每日每台灶可供5口之家做两顿饭用,或可烧开水75、100公斤,年节煤750公斤。1985年3月,区、市能源办公室合作改进太阳灶,用玻璃钢材料作太阳灶外壳,用镀铝薄膜作反光材料,用普通机油作液压介质,自动调节方位跟踪装置,使用效果较好。1985年6月,市中区机关招待所浴池安装100平方米串联式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用铝片压制成型,黑涂料吸热,玻璃片导热,常温季节每天可产6一8吨热水,节煤0.5吨,为全市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
  1985年3月,渴口乡渴口村安装1台FD1.6、50型风力发电机,有2.5级风力即可推动桨叶转动发电,6级以上风力可自行调速,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可发电1度。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