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46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
分类号: E1
页数: 2
页码: 655-655
摘要: 建国前,境内不是县以上治所驻地,无相应的地方军事机构。
关键词: 军事 机构

内容

建国前,境内不是县以上治所驻地,无相应的地方军事机构。枣庄矿区,1912年设立巡警局;1932年设立中兴煤矿公司矿警队队部(位中心街北首西侧);1938年设立枣庄日伪矿警总队队部;1946年国共两党分别设立矿警大队队部(队长宗耀庭,队部在“八大家”以西“老公司”里)和枣庄矿警总队队部(司令先后是王见新、杜季伟,队部在枣庄矿里)。
  建国后,1950年5月开始,为峄县所辖的境内各区、乡,均设立人民武装部。6月,枣庄矿区(后为峄县十区、枣庄区)设立人民武装部,首任部长是杜凤启,齐村乡人民武装部首任部长是杨士友,等。1956年8月,合并区乡,新确立的县辖枣庄镇设人民武装部。1958年3月,撤区并乡,乡镇武装部部长改称武装队长,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后恢复原称。人民公社和1984年体制改革后的乡镇,均设立人民武装部。基层人民武装部,属于同级政权和上级(区、县)武装部双重领导。
  1962年6月至1972年1月,其间设立的枣庄镇人民武装部,属于枣庄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3月改为枣庄镇革命委员会)和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双重领导,刘凤智、毛延龄先后任副部长,有其他专职干部2人。
  1977年1月,经济南军区批准,设立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武装部,隶属于市中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5月改为市中区人民政府)和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初为副团级单位,1978年5月升格为正团级单位。编制16人,其中政委、部长、副政委、副部长各一人,下设军事科、政工科。1981年增设供管科,编制增至18人。初辖郊区人民公社、区直机关人民武装部,城区内市直有关局和省、市属部分企业人民武装部。1982年,市直机关人民武装部划归区人民武装部领导。1983年,撤销区直机关人民武装部,齐村、孟庄等10个公社人民武装部划归区人民武装部管辖。至1984年,市中区人民武装部辖11处乡(镇)人民武装部,市直机关武装部,市直有关局和部分省、市属企业人民武装部。
  1978年,建立市中区人民武装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由中共区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副主任委员二人,由区人民武装部政委、部长兼任;委员若干人,吸收市直有关局及省、市属部分企业领导人参加。区人民武装委员会每年开会若干次,对年度征兵、民兵建设等重要工作进行研究,并对全区武装工作实施检查监督。
  1958~1985年,枣庄城区为县、市治所驻地,先后设有相应的地方军事机构。
  1960年4月,峄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为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团级),隶属济宁军分区领导。1962年4月,升级为省直辖市武装部(副师级),下设训练处、组织动员处、政治处、管理科,辖峰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齐村区和枣庄镇人民武装部。1981年12月,枣庄市人民武装部升格为正师级单位,辖峰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齐村区、市中区和滕县武装部。1985年10月,枣庄市人民武装部改称枣庄军分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统辖各区县人民武装部。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