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战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77
颗粒名称: 韩庄战斗
分类号: E296
页数: 4
页码: 253-256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韩庄战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战役战争 津浦路阻击战役

内容

在官桥、孟家仓战斗的同时,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在南线发起了韩庄战斗。韩庄位于微山湖东岸,是大运河出湖的咽喉,津浦铁路线的一个重要车站,地处苏鲁交界,村子以南过了运河就是江苏省徐州地区,也是国民党军队进犯山东解放区的通道。为阻止其进犯,警九旅十八团组织了两次大爆破,炸毁了津浦线韩庄南侧铁路、公路大桥,切断了铁路公路交通,使韩庄成为孤立据点,韩庄是汉奸张来余经营多年的老巢。早在1938年春,日军侵占韩庄时,大地主张来余的父亲张传谱邀集一伙地痞无赖出来欢迎,日军让其担任维持会长,张来余也被委任为峄县县警察所长,深受日军宠信,后累次提升。到抗战后期张来余被日军委任为鲁南剿共司令,他依仗日军,不断扩充培植汉奸武装,队伍发展到1500余人。
  张来余,字善卿,又名惠民。1913年出生。微山县韩庄镇石庄人。其父张传谱,在日伪时期任韩庄维持会会长。有四子,老大来芝,老二来芬,老三来勋,张来余排行老四。幼年他在峄县县立小学上学,1937年春在周营弯柳树乡农学校受训,1938年初中毕业。后参加了黄僖堂领导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第五十游击队,他任中队长。5月,台儿庄战役后,韩庄沦陷,张来余跑回了家。同年夏他又任伪峄县警察所四分所(在韩庄)所长。所里共有三、四十人,住在北庙。同年秋韩庄颇有势力的张西城成立了自卫团,团部设在韩庄南头。张西城自以为势力很大,瞧不起地方官,引起张来余的嫉妒心。张来余勾结了峄县的伪县长,告了张西城。1941年张西城去济南回来,张来余带着人马,在临城车站劫走,送进宪兵队,后被打死。张来余伙并了他的自卫团,充实了自己的力量。
  1941年峄县成立了伪警备队,下属六个大队,张来余当了第四大队队长。大队部设在韩庄北庙;第一大队队长姓庞,第二大队队长姓王,这两个大队都驻在峄县;第三大队队长杨桂连,队部设在韩庄:第五大队队长孙茂池,队部设在古邵;第六大队队长龙希贞,队部设在涧头集。在这期间,张来余曾被抓走一次,蹲了五个月,7月份被日本军集团司令田中要出来让他维持韩庄治安,田中亲自授张来余为“山东剿匪司令”的官衔,并配戴了少将领章。从此,张就死心塌地地效忠日军了。
  张来余作恶多端,多次配合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1943年10月26日,文峰游击队住沙路口村,张来余发觉后,就用一千多人包围该村,文峰大队寡不敌众,牺牲28人,仅一人生还。张来余还多次对周围群众烧杀抢掠,他的据点周围是水域,设有鹿寨,内有高墙碉堡,工事十分坚固,易守难攻。他甘当敌寇鹰犬,鱼肉乡里,对抗日军民犯下种种罪行。1944年8月,他配合日军到阴平镇掳抓100多人,押往东北当劳工。人们把他的据点称作丰都城(鬼门关),大批抗日军民被他抓去折磨而死。
  日寇投降后,张来余部被国民党改编为“山东挺进军鲁西南军区第五分区第四纵队”。下设两个支队,每个支队所辖三个营。纵队司令部设在韩庄,并对张来余的原班头目进行了 “升级加委”。张来余被国民党封为少将司令;褚思杰,陈玉堂被封为上校副司令;参谋长是国民党派来的,叫赵万长。下辖的第一支队,由张来勋任上校支队长;第二支队,由孙茂池任上校支队长(又名丹庭,古邵人)。
  此后,张来余更加得意,加紧操练人马,加强防务,妄图固守韩庄,并设了十一个据点,大体分布情况如下:半楼、黄庄、石庄、官庄、后性义、车站、梁庄、三关庙、奶奶庙、大桥、乡公所,都布有岗楼、暗堡,配有机枪。据点的第一道防线是陷坑;第二道防线是树根、树杈,上面挂有手榴弹;第三道防线有铁丝网,第四道防线是护城河。河宽八九米,深五六米;第五道防线设围墙,上面满是用射击的枪眼。韩庄据点有四门大炮,还设了吊桥,里面有电台一部,并设兵工厂。当时约有两千人。他被收编后,凭借历经八年经营的坚固工事,韩庄成为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桥头堡。
  在罗炳辉将军的指挥下,第十一团向韩庄之敌发起进攻。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奉命由淮南北上,于11月初抵达枣庄地区,下旬,津浦前线指挥部决定对津浦线韩(庄)滕(县)段及临枣(城:今薛城——枣庄)线的国民党军队及日伪据点开展全面反击,创造出有利于打运动战的战场,以挫败蒋日伪合流进攻解放区的阴谋。刚抵达麥庄地区的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担任攻克韩庄据点的任务。11月24日,新四军第四旅第十一团经津浦铁路西侧韩庄镇附近时,其第二营四连突遭盘踞在韩庄的国民党张来余部的袭4击,四连仓促应战,损失惨重。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团包围津浦线韩庄火车站,向200名日军固守的据点,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结合,迫使该处日军全部缴械投降。解决了车站据点后,又集中兵力主攻韩庄伪军据点。以第十一团向韩庄之敌发起猛烈攻势,很快攻克外围,向纵深延伸发展。
  下午接近了敌人的中心据点火神庙和泰山庙。由于工事坚固,第十一团在进攻中伤亡较大。经过浴血奋战,25日攻克了韩庄据点,除张来余带部分亲信潜逃外,其余全部被歼。26日,第十一团将300余名殉难烈士葬于韩庄镇南。翌年1月,峄县军民又在韩庄立碑纪念,碑名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十一团为和平民主鲁南战役牺牲烈士公墓”。挽联是:“惊天地泣鬼神,以血肉镬金汤,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英雄业绩盖世无双;吐正气贯斗牛,用生命求和平,粉碎反共无耻内战,烈士英名万古流传。”横批是:“气壮山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年深秋,上海军区警备团副团长丁瑞庭在上海碰见贩卖菜的老乡褚思灿(山东枣庄市周营镇邵楼人),在谈话中褚提供了日伪汉奸张来余、张来勋在上海的情况并得知他们正准各逃往香港的消息。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传谱
相关人物
张来余
相关人物
褚思杰
相关人物
罗炳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韩庄
相关地名
官桥
相关地名
孟家仓
相关地名
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