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前的局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72
颗粒名称: 战役前的局势
分类号: E296
页数: 2
页码: 243-244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战役前的局势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战役战争 津浦路阻击战役

内容

国民党军队为迅速抢占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向华北、东北运兵,于1945年10月11日,命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李延年率国民党军队骑兵第二军、第十二军及被国民党收编的吴化文部的先头部队已抵达济南。其后续第九十七、五十九、七十七、五十一军和刚刚被收编的郝鹏举部也由徐州向鲁南推进。在进占徐州后,乘山东八路军主力开赴东北,新四军入鲁部队尚未完全到达之际,10月上旬,被国民党改编为第五路军的伪军吴化文部,跟随到达邹县、兖州、泰安,其主力亦到达滕县界河地区,第十九集团军陈大庆等部在抢占徐州后也沿铁路北犯,其第九十七军进占临城;第五十一、第七十七军及被国民党收编为第六路军的伪军郝鹏举部进占韩庄和贾汪一线;国民党后续部队也正沿津浦路北进。
  就在毛泽东主席去重庆谈判之时,国民党仍然没有放弃武力消灭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企图。谈判期间,国民党印发了大量的蒋介石1933年围剿红军的《剿匪手册》。“双十”协定签署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就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其战略意图是: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区;着重夺取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线,迅速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然后出兵占领整个东北。在徐州的国民党军根据蒋介石的命令,乘我山东八路军主力开赴东北、新四军主力入鲁尚未到达之际,沿津浦铁路大举北犯。国民党军队首先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将大批兵力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济南,还可直通京津和东北地区,同时对山东和冀鲁豫解放区构成直接威胁。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延年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韩庄
相关地名
邹县
相关地名
兖州
相关地名
泰安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