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66
颗粒名称: 重整旗鼓
分类号: E296.93
页数: 3
页码: 212-214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重整旗鼓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文峰健儿战倭寇

内容

沙路口战斗的失利,给运北地区的抗日工作带来很大损失,日伪更加疯狂,残酷地镇压抗日力量,一片恐怖气氛笼罩着曹庄一带。面对这严峻形势,运北工委采取了两项措施:一、为了振奋当地群众的抗日信心,证明抗日力量是打不垮的,工委决定把孙倚亭领导的一支20多人的游击队改编为文峰二队,仍在原地区活动。二、重新建立曹庄区的抗日政权和武装,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当时,在曹庄周围开展工作困难很大。20多位同志刚刚牺牲,群众的情绪受到一定影响,同时敌人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运北工委和文峰游击大队把重新开展曹庄区的工作重任交给了在情报站工作的孙承楫。孙承辑只身一人来到曹庄区,他不仅没有帮手,连件象样的武器都没有,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工委和大队交给他三项任务:一是发动群众,二是组织武装,三是发展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他逐渐在这一地区站住了脚。
  后来工委又派马景标来到曹庄区,协助孙承楫开展工作。由于马景标长期做地方工作,经验丰富,又是本地人,情况熟悉,他的到来给孙承楫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两人按工委和大队的指示,白天隐蔽,晚上开展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和方针,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群众基础也更加牢固了。
  在此基础上便想办法弄武器,着手组织武装。当时,坊上孝庄有个地主叫张乐胜,是汉奸乡长,这个人胆小怕事。孙承楫了解到这些情况,就给张乐胜写了一封信,要他立即交出步枪10支、子弹2000发,并派孙茂慎去取。倘能如数交出来,对抗日作点贡献,八路军游击队将对他既往不咎。
  张乐胜接到信后,吓了一跳,但他却没有马上交出枪支弹药。孙茂慎直接找他谈判,他怕交出枪支被古邵大汉奸孙茂墀知道了要掉头,还是不肯答应。根据这个情况,孙承楫、马景标又作了研究,改变策略,使用强硬手段。于是派孙茂慎、李光海两人给张乐胜送第二封信。信的大意是:你外投日军,内欺百姓,为非作歹、罪恶累累。交出枪支弹药是活路一条,如不及时交出,就叫你脑袋搬家!张乐胜看完信,脸色顿变,双腿打颤,喃喃地对孙茂慎说:“一半吧,一半吧。”孙茂慎心想取回一半也是不小的胜利,就含蓄地回答说:“你先拿一半我们带回去,表明你对抗日有认识,下步我们回去请示再说。”就这样,一下子从敌人手里搞来五支步枪,1000发子弹。
  孙承楫还有一位朋友,叫李青怀,是在情报站工作认识的。这人爱国心很强,有正义感,积极拥护抗战,也很有办法。为了搞武器孙承楫找他谈一次话,把做统战工作和想办法搞武器的任务交给了他。李青怀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立即开始行动。他走东庄,串西庄,十来天后他联络了李传伦、钟思德等十来个有枪的人,又搞到了七八支枪。
  有了武器,就开始组织队伍。由于日伪在这一地区统治十分严密,对抗日人员及其家属迫害非常残酷,参加八路军游击队不但本人要出生入死,而且亲属也要担很大的风险。尽管如此,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还是十分高涨。前后不到一个月,队伍就组织起来了,成立了区中队,有十几个人,区队长由孙茂慎担任。后来,又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到1943年底,重新建立的曹庄区武装力量又发展到30多人,武装斗争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倚亭
相关人物
孙承楫
相关人物
张乐胜
相关人物
马景标
相关人物
李青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曹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