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与人民群众的支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12
颗粒名称: 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与人民群众的支援
分类号: E296.93
页数: 8
页码: 121-128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与人民群众的支援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抗日时期 台儿庄战事

内容

帮助制定实施战役的作战方针1938年初,平津陷落,沪宁失守,日军矶谷、板垣两师团欲合围徐州,打通津浦线,再挥师武汉,以实现其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这时,徐州会战势在必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奉命到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临行前,他把刚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请到寓所,商讨请教对日军作战方略。周恩来就第五战区作战方针提出了重要建议,在津浦线南段由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在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部队的配合下,采用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淮河流域阻敌北上,使津浦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同时,在徐州以北采取以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白崇禧到徐州后,即将这一作战指导思想告诉李宗仁,李宗仁十分赞同:“这个主意好,周先生真乃慧眼,看准了日军孤军深入的这一弱点。”为使这一战略方针付诸实施,3月9日,周恩来、叶剑英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的身份赶赴徐州,临行前,周恩来在地图上分析了敌我态势,告诉张爱萍敌人注视台儿庄,台儿庄是鲁南重镇,与江苏隔河相望,有水陆码头,是交通咽喉,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集中优势兵力,可将敌人消灭在这里。遂形成在台儿庄地区会战的具体作战构想。
  张爱萍到徐州后,按照周恩来的指示,会晤了李宗仁,传达了周恩来的作战思想,劝李宗仁在徐州以北,济南以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张爱萍并分析了三条作战的理由,一是日军占领济南后南下,几乎是长驱直入,非常嚣张,骄兵必败,而且还是孤军深入;二是济南以南徐州以北地形很好,台儿庄、枣庄一带都是山区,对我有利;三是广西军队是有战斗力的,北边有八路军在战略上的配合,应该在这有利的地形和敌情下,集中兵力,打一个大仗,既可给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也可以提高广西军队在整个民众中,特别是在国民党军中的威信,李宗仁听后表示这个意见很好,并要张爱萍转告周恩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些正确建议,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和帮助了李宗仁、白崇禧坚守在台儿庄抗击日军的决心,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夺取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
  中共地下党的重要情报也对李宗仁下决心组织会战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共北方局在天津设立的直属联络局,是专门搜集日军军事情报的机关。直属联络局的人员谢甫生在台儿庄大战前,将一份日军南下的军事编制、各级指挥军官的名单,武器装备及军事部署的军事机密文件,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经过在天津租界的“自卫会”何佩时的电台转给李宗仁,使李及时掌握敌情,及时抓住战机,发起台儿庄大战,夺取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后,李宗仁特致电谢甫生,高度赞扬了他对台儿庄大捷做出的特殊贡献。
  中共抗日武装的配合作战与人民群众全力支前日军铁蹄所至,奸淫烧杀抢掠,百姓惨遭蹂躏,苦不堪言。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3月至5月,日军在萆庄杀害无辜百姓近万人,烧毁房屋两万余间,造成数万群众流离失所,本地区的文物古迹亦被破坏殆尽。日军的侵略暴行,更加激起人民群众的无比仇恨,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有的自发参战,给予中国军队以有力的支援,对于夺取大战胜利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台儿庄大战和徐州会战期间,中共山东省委、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所属的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抗日团体都为支援、配合台儿庄和徐州会战做了大量工作,破袭铁路、公路,袭击敌据点和运输部队,动员组织群众慰劳军队,抬担架救护伤员,运送军需物资,当向导侦察敌情等等,不但帮助各参战部队解决了具体困难,而且以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无数动人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的士气。
  共产党领导的小清河地区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于3月13日,一举攻克淄川县城。接着又与淄河地方游击队在胶济、张博线的三角地带,开展破袭战,炸毁日军火车头7台、车辆上百节,破坏铁路10余里。4月,第五军一部在友军协同下,连攻济南市郊,并一度攻克王舍人庄、济南北郊和黄台车站。同时,第五军动员3000名群众,连续对胶济铁路西段展开破袭战,攻入马尚、涯庄车站;第五军第十二中队摧毁辛店车站维持会,炸毁日军火车一列。临淄抗日武装多次对淄河至益都铁路段进行破袭,炸毁日军机车一台,一度攻占淄河店车站。中共淄川矿区工委领导的游击队也频繁出击,在凤凰山附近炸毁日军军用列车,破坏了胶济线张店、辛店间的部分铁路和张博支线定南至五公里段的铁路,炸毁定南至淄川之间的三座铁路桥,致使日军一列军列坠桥下河,车上50多名日军丧命。在鲁西北地区,中共鲁西特委与范筑先共同领导的抗日武装也进行了配合作战。3月,两次克复范县,并连续重创濮县之敌,牵制日军一个多联队。5月中旬,共产党员赵健民带领的第六支队特务营与第二十一支队一部配合,在濮县城西十几华里处袭击日军汽车运输队,毙伤敌近百人。
  共产党员张北华、远静沧等领导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不久,即夜袭界首火车站,击毙日军10余人。在台儿庄战役期间,自卫团对敌进行了一系列战斗,3月底袭击北集坡车站把附近的一段铁轨拆毁。次日拂晓,颠覆日军一列火车,毙伤押车日军20余人,迫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一周。接着,自卫团又转向泰安以北,炸毁万德车站附近的铁路大桥和土门一带的公路桥,并破袭了界首北段的铁路,连续枪击抢修铁路桥梁的日军,又使其十几天不能通车。
  在台儿庄战役的中心战场,共产党组织领导的鲁南抗日武装和抗日团体更是积极地予以配合。张光中领导的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三次袭击津浦铁路临城的日军,烧毁临城火车站,破毁铁路1华里,毙敌数十人。3月初,部县人民抗日武装在曲(阜)泗(水)公路上伏击日军运输车,炸毁汽车1辆,击毙日军3人,缴获步枪两支,大米、白面等军用物资大宗。3月中旬和4月,朱道南、刘景镇率峄县人民抗日武装先后在邹县城前和峄县的甘霖打击日军,击毙日军数名,缴获物质一部。在战斗中,义勇队排长陈连珍牺牲。4月,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于公、王见新率领下,在滕县岗头山前的公路上伏击日军运输队。
  台儿庄会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群众团体也积极支援配合中国军队作战。枣庄抗日职工救国会负责人张福林接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破坏敌人运输”的指示后,动员了数百名枣庄煤矿职工将临(城)枣(庄)赵(墩)铁路支线大部路段破坏。那县青年救国团组成有1000副担架的担架队,在炮火中,在敌机不断轰炸的情况下,活动在运河两岸抢救伤员。除此之外,青救团还在各交通要道设立了战地服务团或民众驻军联合办事处,负责接待过往的中国军队,并主动为军队提供向导:在沿陇海铁路的运河、赵墩等车站上设有儿童服务队,给过往军队送茶送水;在靠近前线的车辐山车站设战地安慰所,为军队传送信件,提供临时休息场所。由于邳县青救团的支前工作做得周到,受到中国军队的称赞和欢迎。台儿庄大战期间,第五战区总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郭影秋率领宣传队到郑县慰问,演出了革命戏《放下你的鞭子》。与此同时,县青救团还组织了2000辆小车,乘夜深入敌后,用驴驮、担挑、车推等办法,抢运富户逃难丢下的粮食支援前线和救济难民。运粮队伍在敌机轮番扫射、运河各渡口被封锁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抢渡运河。运粮的群众有的被炸伤,有的献出宝贵生命。战斗尽管艰苦危险,大家仍毫不畏缩,连续作战十余昼夜,计运送粮食数十万斤。
  总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武装、抗日民众团体为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支援、配合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为徐州沦陷后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儿庄大战期间,中共苏鲁豫院边区特委指示战区所属各区县党组织,要发动群众踊跃支前。有的县组织宣传队到前线演唱、演说,鼓舞官兵士气。有的县组织担架队、卫生队,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线抢救伤病员,进行战场救护。有的还组织破袭队、游击队,破坏桥梁,扒毁铁路公路,阻击日军。有的人自发地给部队作向导,送情报。部队每到一地,就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杀猪宰羊犒赏官兵,慰劳部队。
  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务团宣传队、卫生队随川军来到枣庄、滕县之后,枣庄党组织立即派中兴中学的青年学生加入该宣传队,在赛庄、峄县、台儿庄等地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后来党组织成立抗日队伍,宣传队的队员们都参加了抗日队伍。在滕县保卫战和台儿庄大战期间,服务团还分成宣传、爆炸、谍察三个小组,配合主力打击日军,并破获了日军汉奸制造的南沙河纵火案和姚村井投毒案,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枣庄矿工还组织了三个爆破队,承担破坏台儿庄至潍县,枣庄至临城的铁路、公路的任务,几天之内,就把道路破坏得七零八落,大大迟滞了日军的行动。台儿庄大战期间,郭子化给铁路工会总动员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抗战,一切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并给铁路工人提出“不为敌人开车,不为敌人修路,破坏敌人运输”的任务。并动员技术工人(煤矿、铁路)到大后方去。台儿庄战斗紧张之际,李宗仁要郭子化给予帮助,让他动员工人把津浦陇海铁路全部破坏炸毁,总工会动委会,很快动员了数千名工人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把铁路路基机掉。其中滕县至枣庄、台儿庄至赵墩的铁路扒得最彻底,使日军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无法通车。
  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跋山涉水,来到台儿庄前线。她们和男子一样出入火线抢救伤员,宣传反特、反奸,并负责收容工作。她们回忆说:“我们初次尝到战争的滋味,枪炮炸弹声震耳欲聋,心脏激烈地跳动,但并不害怕,而勇气十足,置生死于度外,只要枪炮声一停,马上就跑出去抢救伤员,送水送饭到战域里。当我们从台儿庄撤下来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提着茶水、鸡蛋、大枣等食物往我们手里塞。我们永远忘记不了徐州、台儿庄的父老乡亲们。”以上都是第五战区群众团体和中共党组织组织发动的。在滕县保卫战期间,有三位老人组织了滕县、枣庄的铁匠们连夜用道轨打造了200多把大刀,及时送给川军。滕县会武术的老人郭宽带领30多名弟子,直接参加了保卫县城的战斗。滕县失守后,当地老百姓把没有来得及撤走的伤病员隐蔽起来,精心照料,待他们伤痊愈后,又送他们归队。在临沂战斗中,一位老太太乘日军强迫出村买鸡蛋的机会,告诉第五十九军,村内日军弹药库的位置,使中国守军及时摧毁了日军的弹药库。在郭里集,有一次三个日军下乡侦察,被一位卖菜的农民打死一个,吓跑两个。峄东的一次战斗中,机枪手全部牺牲,重机关枪也被日军夺走。这时一位农民向导奋不顾身地冲了过去,把SP挺机关枪硬夺了回来。军民关系变得如此融洽,对国民党军队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李宗仁就民众问题与黄炎培晤谈时说:“他在第五战区通令各地动员委员会,赶紧着手组织民众参加抗战,结果其他战区的老百姓那种仓惶失措,忙于逃命的状况不复见第五战区。” “在第五战区的老百姓一个个挺起胸膛,提起标枪,赴疆场去杀敌。”在谈到民众支援时,作为战区指挥官的李宗仁,深有感触地说:“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员的是民众,当反间谍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运输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担任起救亡的责任来了。”第一二二师一位副师长对记者说:“进滕县时,老百姓杀猪宰羊欢迎我们。光是猪就送来100多头,大白菜10000多斤,鞋、袜、皮帽样样送到。我们每到一处,老百姓就把路上的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我们进城。”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对记者说:“有一位老妇人曾经多次冒险经过枪林弹雨到前线,把关于日军方面的消息告我们,后来被日军发现,这位老妇人为国捐躯了。”像这样的动人事迹屡屡出现在台儿庄战场上。参加战斗的爱国将士们都认为,要不是当地老百姓自动地救护伤员,那么多的伤员根本抬不下来。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前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云逸
相关人物
李品仙
相关人物
廖磊
相关人物
张爱萍
相关人物
李宗仁
相关人物
张北华
相关人物
远静沧
相关人物
朱道南
相关人物
景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