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塔滕州龙泉塔,历经了千年的时代风云,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屹立在荆水河畔,向流逝着的荆河碧波诉说着时光孕育的故事。当然,它也会为“塔影高标”的巍峨而自豪。龙泉塔,砖石结构,高43.35米,直径9.2米,八角形须弥座,共9层。二挑华拱托檐,各分置拱门盲窗,前设佛室,后置塔梯,可旋登至顶。建筑结构严谨、朴实雄伟、挺拔壮丽,是“密檐室”佛塔建筑的佳作。砖砖石石在这里已不在木讷的堆砌,而显现着令人注目的艺术灵性。
塔为佛教的建筑形式。梵语谓堵坡,又称浮屠或浮图。晋时译佛经时造为塔字,最初见于晋《字苑》南朝顾野王《玉篇》等书。塔最初用来供奉佛骨,后来也作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灰遗骨之用。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一为南传佛教,一为藏传佛教。佛教主张五蕴皆空,传到中国后,北魏时发展到极盛阶段。有唐以降再次兴盛,唐太宗遣高僧玄奘远去印度取大乘教经,成为一时盛举。佛学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儒、道共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且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佛学文化很早就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仅就佛塔的研究也有相当可观的专著,如《寺塔坛幢》、《塔性说》等都是研究佛塔的名著。龙泉塔原为唐代龙泉寺的附属建筑。曾一度被认为是唐代建筑。清人王政曾有诗云:久随韦肇快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情。
凌云更作拿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
风过金餘音袅袅,顿教俗耳洗琶筝。
诗中所言韦肇为唐代大历(公元766〜780年)间人,官中书舍人后迁,秘书少鉴又曾主持过诏令宣旨、侍从、接纳文表、典图集诗录等事宜,为唐代大历时重臣之一。唐代是佛教继北魏之后再次兴盛的时期,可以想见龙泉寺当时的香火鼎盛状况。后龙泉寺不知何时被毁。1978年夏季,龙泉塔北侧的龙泉寺旧址出土了一尊力士石雕,原为经幢部件,从石刻造型纹饰刀法上看确属唐代石刻风格。由此可见龙泉寺确为唐代兴建的寺院。而龙泉塔却不能由王政诗句断为唐代佛塔,龙泉塔经专家共同论证认为是北宋初年的建筑。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滕千户蔡佑协同显庆寺僧对龙泉塔做过一次修葺,并嵌文记之曰:“尝闻之,昔阿育王所造塔八万四千,弥布天下,上方明刹,皆所藏释迦舍利而见也,然此塔之建,虽莫考其详义,亦不过如此而已。”龙泉塔1983年,中共滕县县委、滕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龙泉塔进行维修,以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塔顶、塔壁、券门、须弥座等处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加固,恢复了原有的面貌。
龙泉塔这座千年佛塔已不再是善男信女们的精神拥有,而以焕发后的新姿屹立在滕州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龙岭晴云漂浮着它的喜悦悠悠卷舒,荆河碧波荡漾着它的身影,邀来了皎皎的微湖夜月。客外游子谈到它,自会豪然谓之日:“我是滕州人。”看到它而又慨然谓之日:“到家了,家乡真好。”勤劳智慧的劳动先民,赋予了它生生不息的文化灵性,向着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延续。
壮哉!龙泉古塔。
龙泉塔1980年被枣庄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慧)青檀寺青檀山,在峄城西三四公里处,因“多产青檀,故名”。《峄县志.山川》卷对此有详细记述:“(峄县)又西七里曰青檀山,亦名云峰山,旧有云峰寺,唐时立,今圮。与汉王山对峙,高峻相亚。青檀寺在北岩下,邑八景‘青檀秋色’。檀皆生石上,枝干盘曲如虬龙,数百年物也。寺后为金界楼,世传岳武穆驻兵于此,不可考。一泉在院内,水亭不流。中有二蟹,一青一红,见则大凶。西麓一泉自石侧出,南流至萧家庄,东入金注河。” 唐代以后,云峰山中生长出不少青檀树,十分稀有名贵。青檀植根于叠嶂山岩之中,枝叶婆娑,郁郁葱葱,千奇百态,造化神秀,为云峰山平添了许多风采。因为青檀树缘故,人们又将云峰山唤作青檀山,云峰寺也更名为青檀寺了。青檀山并不高大险峻,然而却具有迷人的魅力。尤其是深秋季节,黄叶拍天,层林尽染,为青檀山锦上添彩,秋山秋景堪称古峄县八景之最,因此博得了“青檀秋色”的美称。
明清两朝,这里便是一处游览胜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游人纷沓而至,游春踏青;九九重阳节,天高气爽,金风扑面,城里的居民倾城而出,到这里登高聚会,赏菊饮酒,佩带茱萸。信男善女在寺内焚香礼佛,许愿求福,文人墨客把盏临风,啸咏泉林。金秋季节的青檀山,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游人们徜徉于檀树下,清泉畔,乐而忘归。到了夜晚,朗月当空,银河共影,风雅之士倚卧于山石上,聆听深谷潺潺的泉鸣和震耳的松涛。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游人无不陶醉在大自然宽广的怀抱中。明人王九清作的《九日游青檀山》诗,如实描绘了青檀秋色:隐隐山坳寺,崎岖石路通。
黄花围蔓草,红叶点霜楓。
落日街山影,征鸿没远空。
登临无限乐,身在画图中。青檀山美,美在玲珑多姿。山路两侧植满了石榴树,老干新枝,绿满山野。夏初季节满坡石榴花似火,灿烂如霞;金秋季节,硕果满枝,红黄相映,熟透的石榴绽开果皮,露出玛瑙玉玑般晶莹光洁的石榴籽,惹人喜爱。
顺芳径往里再行里许,便到了青檀山口,当路轟起一座彩色牌坊,上书“青檀秋色”四个大字。穿过牌坊深入山谷便是青檀寺。牌坊两侧双山夹峙,趕然耸立,拥起一片翠微。这两座山峰,东面的叫汉王山,西边的叫霸王山。两山俨然无畏的勇士把守着青檀山谷。汉王山和霸王山巅各建有一座凉亭,分别以山名命名,小亭造得玲珑别致,雕梁画栋,琉璃瓦覆顶,谷地有石阶蜿蜒通上。
步出林阴,耳畔忽然传来叮咚之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股清冽的山泉穿石凿洞,从绿草中树根下淙淙流出,潺潺不断注入明镜似的小水库中。更有趣的是,这山谷中的小溪里长着许多小蟹,翻动水边的山石,便可以捉到。对此《峄县志》也有记载:“有泉出壁罅,潺潺流乱石间……石间多小蟹,随泉泡郭索,相濡可观。”青檀山美,美在树异石奇。山谷两侧,壁垒千仞,山石峥嵘,一块块巨石千奇百态,突兀嶙峋。有的似蛟龙探海,有的像猿猴捞月。在陡峭的断岩裂隙中青松翠柏傲然挺立,几度风雨,几历沧桑,依然躯干挺拔。明人潘愚作过一篇《游青檀记》,专门描述这里的景致:“山谷状如箕,两岩壁立,谷穷处益巉 (ch6n)峻,惟亭午乃见日泉上有寺,寺后悬瞪,东上百步许得盘石,可数十人坐。稍北青崖突兀,有僧琢石为佛像,甚伟,龛小堂其上。堂之下石际崖缝树老干曲,枝格交映,其境幽绝。”最引人人胜的是那一株株古老的青檀树,生得奇形怪状,盘根错节,茂盛的树冠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华盖,阅尽了人间春色。青檀树那粗壮的枝干状似盘龙奇兽,有的欲凌空腾飞,有的欲俯探深涧。其中有几株树心已出现了枯洞,足可容纳下一个人的体积。这些珍奇的古树名木已静侍在山谷千余年。
再往里走,跨过石桥便是青檀寺,寺院紧负陡壁,地势形胜。古代的寺院早已荒圮无存。现在见到的建筑是近年重建的。山门之内新葺仿古大殿三楹,里面塑3尊三世佛像,饰以金身。左右两翼为游廊,可供游客小憩。院中那株挺拔屹立的银杏树,已有千年树龄,至今仍然生机盎然。树下尚遗留明清时代的3块石碑。其中一块刻于万历年间,上面保存着青檀诗社成员的诗作。据《峄县志》载:“明嘉隆时,县境安谧,吾乡人士好尚风雅,尤励名节。先贞介先生以宿学名德为诸生祭酒,门下土著籍者数百人,多以文行知名于时。而贾石葵司马(即贾三近)昆季尤著。春秋暇日与诸故旧门弟子游青檀山,赋诗饮酒,首为近体一章,和者十余人。潘泽州愚为之序,一时儒林传为盛事。”贾三近是位文学家,在家闲居期间和其父贾梦龙鹿车载酒,多次游览青檀山,留下了许多首歌咏青檀山、青檀寺的诗作,无不脍炙人口。贾三近在《青檀山》一诗中写道: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柄。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
幽人到处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
尽日烟霞看不足,买田结舍此山西。
贾梦龙在《题青檀寺》一诗中写道:霜叶寒云动夕春,偶从僧刹寄行踪。
鸣书白石诗留碣,宛转碧溪泉绕松。
暂放吟眸看野马,还舒老手试屠龙。
明年栽酒寻芳迹,满径桃花春又红。
石碑上共镌刻了青檀诗社文士们的20多篇诗作,诗风清奇,各有千秋,从不同角度咏赞了青檀美景,抒发了诗人们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热恋之情。他们用“一簇重峦接上台,仙人曾醉紫霞怀。上方钟罢禅堂静,明月苍松有鹤来”形容青檀寺酷似世外仙境;用“海岳深秋云路阔,香浮仙籍焕天葩”来描绘青檀秋色;用“岩岩苍壁悬空翠,湛湛碧流见底清”来形容青檀山的山光水色;用“白石清樽留客久,归来明月满霜林”来描写了青檀山的深秋月色;用“桂香窟里松花浓,次第喜逢达紫君”来赞美自然景物;用“晴分野色秋千树,秀妥云溪路几弯”来咏叹青檀寺的秋山秋林秋水;用“鹤唳青霄吟落叶,龙蟠碧树挂枯藤” 来比喻青檀山古木奇树;用“一径黄花留客醉,满林红枝带霜飞”来夸赞青檀山旖旎迷人的秋光;用“下镜泉流梳石发,半床树影卧虬龙”来赞山涧清泉,把水中树干的倒影比作虬龙,真是神来之笔。这些写景诗称得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青檀寺后石崖上还保存一座巍峨的古代石楼,门楣上刻有“金界”二字。传说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养眼楼。石楼已修整一新,底层四壁绘有岳飞生平事迹的巨幅壁画,为青檀山增添了传奇色彩。游人自楼内梯阶可攀上楼顶,倚垛墙可俯视四周景色,一抒胸襟为快。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使青檀山焕发了勃勃生机,当地政府拨款修复了不少名胜古迹,封山育林,刻石竖碑,使青檀山锦上添花,大自然景色更加秀美壮观。
青檀寺200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锦山)灵泉观灵泉观位于麥庄市区北部约15公里的山谷中,其地现属山亭区东凫山乡。观址坐落在千佛崖村和庙南峪村之间。这两个村皆因寺观得名。因为观前檐廊下砌筑许多用青砖模制的成列佛像,故名千佛檐。以后庙宇西侧渐成村落,便以千佛檐命名。后人i化为“千佛岩”,继而又讹为“千佛崖”。至于庙南 _村,则是因为坐落于灵泉观南山峪中,以方位得名。观前为青龙河,今又称东凫山河,自东向西流去。观南北方为两列山脉,突兀高耸,势如连城,呈东西向延伸。《峄县志•山川》卷中云:“云谷山,(峄)县北五十里……山顶有莲花峰,寨垒犹在,灶石畏宛然。盖元至正间土人避兵处也。其西北为梁王洞,旧传梁武帝所凿。峭壁数十仞,云梯达其上。洞之下起石台,林木杂茂,清泉远近绕居人篱落间。每春时桃花流水,不让武陵、天台。其对面又有千佛岩,幽奇突邃,岩畔龛佛累累,相传亦梁武帝所造志书中所提到的“千佛岩”,应为“千佛檐”,即古时当地居民对灵泉观的俗称。灵泉观面对云谷山,背负焦山、大头山。光绪年间“山前古祠千佛檐犹完整。佛殿背跨巨岩,前俯深涧,多大石。一泉自东来绕而西流,清波激荡,声如碎玉。祠前老树数株,浓阴下覆,游人夏时犹爱居之”。
以上是清代人笔下描述的灵泉观胜景。现在所能见到的灵泉观已荒芜半倾,庙观山墙已经不复存在,仅存庙堂3间,为砖石结构,青瓦覆顶,砖石砌墙,面阔和进深各20多米。庙基高出地面约60厘米。东西各有一个跨院,西跨院已倾圮,东跨院残址犹存。庙堂前还残存一些石柱础,据此可知当初兴建时规模一定不小。庙堂内塑像、神器荡然无存,但前山墙伸出的廊檐下却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物。顺着廓檐砌筑了许多质地坚固的大型青砖,砖体呈长方形,砖面上磨制出许多浮雕佛像,每尊佛像高10余厘米,身后有小窟。每块砖上分布四五尊佛像,并行排列,至少有数百尊。这些佛像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尤其可贵的是,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佛造像中,铜佛造像和石佛造像比较常见,而砖佛造像却十分稀少,这对于研究中国的佛教史、雕塑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处寺观,古时又叫灵泉寺、灵泉保寿禅院、灵泉观。结合廊檐前的砖佛造像可知,此处肯定是一处佛教建筑。
灵泉观是一处古老的寺观,始建年代不详。当地传说唐代薛仁贵东征路经此地,因资财匮乏,不得已将该庙原来铜质檐砖拆下铸钱,而以陶制砖仿原样代替。这一故事虽然出自民间传说,但与五代周世宗销佛铸钱的史实有很大关联。再说,造像之风在我国盛于南北朝,至隋唐方兴未艾,唐以后此风渐衰。据此可以断定这处寺观的始建年代应在隋代以前。《峄县志• 祠祀》卷载:“灵泉寺,创自隋开皇时。宋庆历年重建。明弘治、嘉靖间再修。”至今观内还遗留四块石碑,其中有两块分别为金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和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重修庙宇时所立。在金皇统七年碑下款还附加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题识,这说明灵泉观在历史上最少已修建过5次。观址对面云谷山阴有梁王洞,据说是南北朝时梁武帝所凿,灵泉观也传为梁武帝创建。梁武帝萧衍祖籍兰陵,而兰陵郡治就设在今峄城附近。枣庄有许多名胜古迹与梁武帝有关,如梁王洞、梁王城、梁王墓、梁王晒米城等。据此可以推断,灵泉观的始建年代极有可能是南北朝梁时。而那时也正是佛造像之风极为流行的时期。
灵泉观院内至今尚遗存石雕莲花盆1件,须弥座2个,雕工古朴。这些遗物都是佛教物品。莲花座和须弥座上往往置坐佛或立佛,如今这些造像不知遗失何处,实在可惜。院内遗留的4通石碑,有2块倒伏于地,文字部分覆于地面,内容不得而知。另夕卜两块也已残损。其中崇祯八年石碑立于距庙堂10多米处,已半为土壅。碑额横刻“万古精忠”4字。碑正文上款题刻:“山东充州府峄县鄯城乡渴候社齐兴□居士时一明捐资创建。”碑文镌七绝一首,末一句为土掩埋:远看奇山真可夸,近视园景妙犹佳。
离火炼成梁王洞,□□□□□□□。
尾跋:“天宝刹(前)有青龙流水,白虎镇山……”碑文下款题识:“崇祯八年十一月六日。”这首诗虽然主要是称颂灵泉观周围的优美景致,但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碑上刻“鄭城乡渴候社”等语,对于地名研究很有帮助。明清时期,峄县共划分东南西北四乡,乡下领社,社下领村。东曰企彭乡,南曰坊厢乡,西曰兰陵乡,北曰鄯城乡。另外,碑刻尾跋中“天宝刹□”等语,进一步证明灵泉观除了叫灵泉寺、灵泉保寿禅院外,又叫天宝刹。这主要是因为时代不同造成的。
金皇统七年碑位于灵泉观庙堂前右侧,仰卧于地。碑之上款刻有“邳州……皇统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字样。碑额刻 “重修灵泉保寿禅院”8字。“皇统”为金熙宗完颜亶年号,皇统年间峄县曾划归邳州,所以有此语。
灵泉观是赛庄历史上最悠久的寺庙之一,虽屡修屡毁,但毕竟保留下来部分文物。尤其是那些没有被全部毁坏的砖佛造像,堪称文物中的珍品。古时候游人之所以经常光顾此处,不仅仅因为灵泉观是一处名刹,还由于寺观周围那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据志书记载:观址南面的云谷山又称闰公山,九峰高耸,如剑锷直插云霄,尤以中峰峭拔险绝。“巨岩幽隐处,时有奇花异许,春夏开时香闻数里”。山上多洞,石笋林立,泉瀑飞鸣,称得上“倒垂古树摇秋色,直下灵泉作雨声”。灵泉观四周泉水交络,一股股清泉从南北山峰奔泻下来注入东凫山河。尤其是雨后,银练飞挂,“喷珠沫雪,声闻数里”。阳光明媚的春季,山头白云浮动,山谷桃红柳绿,古寺被灵泉环抱,被花叶簇拥,愈加显得幽静、安谧和神秘。
(李锦山苗永香)普照寺枣庄市西北约20公里有个古镇叫西暨(集)镇,镇西端有座古寺称为普照寺,是奉庄市现今为数极少的古建筑之一。普照寺是古佛教名刹,据《峄县志•祠祀》载:“城西北六十里有普照寺,旧名普照禅院。”普照寺坐北朝南,坐落于古龙河之阳,山门建在龙河北岸,大门前就是古龙河,河水从门前由东向西流过。河两岸植被茂密,林木绿茵葱葱。寺院南、北远处皆数群山,由此西行属枣滕平原,向东则为鲁南丘陵。
普照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是位于寺院中心的大殿,殿房属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五间殿前的檐廊下有4根青石盘龙立柱,高约3米。柱上雕刻着两条巨龙戏珠,采用高浮雕技法,工法精细,雍容华丽。殿内木梁结构为二斗式,梁连木柱,柱础石铺于地表,柱础上竖立交拱立柱,后迭以瓜柱。大殿内原塑有神像,为后人所毁坏。普照寺建筑群体原设有东西跨院,东西两侧跨院有配房,大殿后还设有后院。关于普照寺的始建年代不详,寺中无这方面的文碑,史书也无记载,是在后院内存有清代道光年间的石碑一通,碑名篆刻“龙河精舍”4字,碑上款题《龙河精舍记》,记载着普照寺寺院当时的情况和维修状况以及寺院周围茂密的树木、自然环境等。院内外原种植着诸多古松,苍松翠柏枝繁叶茂,森林古木掩隐着殿宇庙堂。寺院内香火兴盛,拜佛烧香的信士络绎不绝,许多文人雅士来这里观光游赏。普照寺地处美景胜地,秀丽宜人,有些生员在这里常住,苦读圣贤。
普照寺明代著名文学家贾三近就曾来过这里,并留下两首诗词,刻于大殿两侧。东碑长160厘米、宽70M,石刻楷书诗文曰:游普照寺一章,有序。峄西暨普照寺兰若岁久倾圮,主僧圆泰与比丘众及诸檀越共谋修茸,新兹废宇,复成宝坊,信义举也。嘻!黄花翠竹,俱及菩堤;一草一木,皆属功德。惟具善根者能知之一。
一自传灯后,开山直到今。
祗园金作地,宝界玉为林。
有相非真相,无心是道心。
人无成胜果,千古度迷沈。
万历癸未岁十月之吉,如如道人贾三近书。
西碑石与东碑石略小,长130厘米,宽70厘米。刻行书诗一首:予春初过普照禅室,识僧圆泰者,性根简澹,洞悉禅旨,矫然一角,似乱之紫衣者流。早尝遨遨五岳间,今复归栖旧庐。其地幽涧泉清,高峰月向,似得佛法大意者,因再为一诗与之。
闻说西方土,频年转法华。
著经翻贝叶,谈偈落天花。
鹿苑阶前地,恒河掌上沙。
本来身具足,何用苋三车。万历癸未十一月朔日石葵贾三近书。
贾三近,字德修,峄县人。赐进士出身,曾任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兵部右侍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由南京光禄寺解职在家闲居五年时间,访朋问友,悠游泉林,精心调查撰写《峄县志》,在古老的普照寺内,结识住持圆泰,二人促膝交谈,十分投缘,后时常往来,纵论佛理禅旨。贾三近勤奋好学,佛学知识渊博,应圆泰长老之邀赋诗2首,碑刻于石上留寺存收至今完整无损。
上世纪70年代,贾三近墓志铭出土于峄城区吴林乡,现收藏于$庄市博物馆。普照寺清代道光年间的碑文属王东槐撰写。王东槐,滕县人,清道光进士,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湖南衡州知府、福建按察史、湖北盐法道等职。
普照寺,199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加军刘锡柱)中陈郝桥在枣庄市区西北约10公里的邹坞镇中陈郝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远远望去,古桥奇突高耸,雄壮宏伟,如雨后之虹,横卧于清流之上。那弧形的桥影映入水中,又仿佛一条戏波逐浪的玉龙。中陈郝村中这条河现名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穿过,古桥呈东西方向座跨于河床之上。古时候,中陈郝村分布着不少桥梁,当地村民中流传着“九庙十桥七十二缸瓦窑”的谚语。这些桥梁造型和结构并不相同,有漫水桥、直梁桥、木梁桥等。悠悠岁月弹指间过去,附近的一些古桥早已倾圮崩坍,惟独这座石拱桥完好地保存下来。
因为这座石拱桥状似“罗锅”,当地居民起了一个形象而又通俗的名子,唤作“罗锅桥”。这是一座完全采用青石作结构的纵联式单孔拱桥。全长30米,桥面宽6米,通高6.2米;桥孔高5.5米,宽7米。桥两端呈斜坡状,护坡平面为“八”字形,宽11.5米。桥面拱起,中部高出两端约1米。桥孔砌为高拱,拱矢与跨度比超过二分之一,两端则采用实肩拱工艺。像这种造型为高拱的石桥在江南十分普遍,在北方地区并不多见。一方面是由于河窄而岸高所造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初建造时,考虑到有利于泄洪和船只通过。
古时候,这条河自部鸟以西的蟠龙山始,其下游一段称作蟠龙河;自部鸟东北至中陈郝村这一段称作许由河,许由河发源于中陈郝村东北部的柏山飞来泉。泉出山腹,池深丈余,涌出若沸。流至陈郝村北,平地涌出一泉,名曰许由泉,这便是幡龙河上游河名之来历。河以泉得名,而泉又以典故得名。据传尧时隐士许由洗耳于泉畔,故得此名。中陈郝古桥始建年代不详。当代人传言此桥始建于唐代,看来不无道理。自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陈郝村北曾是一处规模很大的瓷器产地。在距古桥正北约一里的河流两岸分布着许多古窑址,面积相当可观,专门烧制青瓷器。前几年,考古人员在此处发掘到隋代窑炉和大量隋唐时代的青瓷器及标本。当时,这条古河是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生产出来的瓷器通过船只装载顺蟠龙河进入微山湖,然后由运河水路销往南北各地。运货船只必须从中陈郝桥下通过才能驶抵窑厂。为了便于舟楫通航,这座石桥在设计建造时,便采取了高拱造型的建筑工艺,所以拱矢与跨度比超过了二分之一。根据窑场存在的时代分析,中陈郝古桥的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唐代。直到明代,中陈郝古桥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那时,中陈郝为峄县巨镇,巡检司和公馆都设在这里,集市就分布在桥西。每天桥上车骑往来不断,商贩云集;桥中陈郝桥下舟楫穿梭,满载瓷器。至今遗留在村中的一通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上有诗句描绘了当时的盛况:“国运河通徐究路,□装船发帝王州。”中陈郝古桥畔原先竖有修桥记事碑数通,于“文革”期间被毁坏殆尽,现已无法了解此桥历史上的修葺情况。只知道最后一次维修是1935年。中陈郝石拱桥造型美观,坚固牢稳。拱圈所用石拱经过严格挑选,大小一致,加工精细,合拱后十分严密,承载力强,完全符合现代桥梁耐压抗震的设计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它经历了上千年的重压和河水冲击,仍岿然雄跨于蟠龙河上。这座石拱桥充分体现了古代当地工匠的高超的设计能力和建筑工艺水平。
(李锦山)龙牙山佛造像佛教在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我国,到了魏晋南北朝至唐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雕凿石窟、镌佛像的风气也随之兴盛起来。早期石窟主要是为佛教徒坐禅修道时使用的,后来则为亡人祈福,或者为当代人求祥,就在一些地区利用山石开凿了许多石窟,并在洞窟内雕凿一些佛像和佛龛,或者直接摩崖造像。
龙牙山佛造像位于山亭区水泉乡尚岩村南1公里。龙牙山,东西走向,绵延约5公里,主峰海拔高度400米以上。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林立,奇石怪岩遍布,杂草丛生,柏树森森。山中有一泉水,一年四季不断,清澈而甘冽。山下有条小河,蜿蜒西流。山北有弯曲小路可直达山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徒们修寺建院、澄心静虑、修身养性、专心求佛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山西北有一长约50米的平地,东靠高约10米的悬崖,西临深沟,就在此处,唐明清几个朝代修建寺庙,悬崖上搭架凿龛雕像。
寺庙已荡然无存,仅剩一通清代《佛祖殿碑记》石碑,悬崖上有明正德年间的题记和5尊佛像。其中佛造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4个壁盡刻在距平地高6米的悬崖上,壁龛四周有为搭架板而凿的小洞。这5尊造像,中间为3个佛,左右为两个力士,除右力士为高浮雕外,余均为圆雕,佛像高度在1〜1.5米。中间佛身着袈裟,盘腿坐于莲花座上,拳髻,两耳下垂迈肩,面部丰满,宽额,双目微闭,高直鼻,口部似带微笑,坦胸露乳,双手扶于膝上,似在娓娓说法。左佛同其相似,双手叠腹前作禅定状。右佛同左佛一样,但显得呆板消瘦。两力士头戴王冠,身着缕络练带,站立状。从其特征判断,除右部一佛一力士为明代续刻外,其余为唐代雕刻。唐代的这3尊佛造像,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造型比较匀称,神态安详端正,给人一种超脱出俗的感觉。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佛教史、雕刻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龙牙山佛造像,200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敬东王琦)越峰寺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东北约5公里,有一座久负盛名的山,名日越峰山,据《滕县志•山川》载:“自莲青而东逾瀞河(即城河)萃(z⑴然特秀者为越峰山。”越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473米,巅峰交错,延绵起伏,气势磅礴,巍峨壮丽,在这仙山灵峰之上坐落着一古老的寺庙,那就是越峰寺。
越峰寺,1973年3月滕州市博物馆文物普查时进行过调查,1982年6月再次复查。由于寺庙地处深山幽辟之境,免遭烽火硝烟和人为的破坏,古建筑保存状况较其他寺庙略好,虽然寺庙内墙颓壁斜,瓦脊七疮八孔,殿宇岌岌可危,但依然可辨识古寺旧貌。寺庙坐北朝南,有院墙、山门楼,门楼两侧有砌筑于墙壁上的唐代造像碑两通。步入院内,正中是一条由青砖铺设的路直通大殿,左右两侧为厢房,院内有各朝历代所立石碑10余通,古老银杏树、槐树各一株,继续往里行走越上台阶便是大殿,大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砖石土木结构,青瓦覆顶。院内的10余通碑碣由于经寒历署、临风沐雨,大多已残缺,碑文已漫漶,难以辨识,但碑额题刻还清晰可见,历历在目,足有千年树龄的银杏树、槐树,至今傲然挺立,枝繁叶茂,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试图证明寺庙的存在,仿佛诉说千年的沧桑和盛衰历程。
越峰寺,立于越峰山西脉之巅头,因山得名,古寺的附近有一村,名曰越峰寺村,因寺得名。今越峰寺,历史上有其他不同的称呼,因寺庙附近有山泉一泓,吐玉喷珠,瑟韵琴鸣,如龙之喷吐,四季不断,故以“灵泉寺”、“龙泉寺”命名。寺院内遗存的10余通石碑中的2通金代碑碣,足以说明古寺名称相对年代的始末。一通是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所立之碣,圆首,座西面东,高244厘米,宽83厘米,碑额题刻“重修越峰山龙泉寺之记”,碑文已难以识读,从题额可知越峰寺在金代之前名为 “龙泉寺”,另一通金碑为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所立,也是座西朝东,碑首呈圭状,通高230厘米,宽82厘米,碑额题“敕赐越峰山灵泉寺”。从碑额题可知“灵泉寺”之名始于金代大定二年,寺名出自钦赐,可见当时的这座古刹已名播海内。
关于越峰寺的始建年代,存有异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据 《滕县志•山川》记载:“灵泉寺,在越峰山,元至元年间建。”但从越峰寺山门两侧至今保存着两通佛造像来看,无论是佛造像风格,还是雕刻技法和时代特征,至迟应是唐代。院门西侧的造像碑,高67厘米,宽39厘米,碑上雕刻坐佛1尊、立佛4尊,坐佛后边左右各有1尊立佛协侍。院门东侧造像碑,高78厘米,宽57厘米,碑上正中雕刻坐佛1尊,两侧各有1尊菩萨协侍,其下刻有跪参者2躯。碑两侧镌有题识,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这两通石碑,雕刻技法均为高浮雕,雕刻刀法娴熟,深厚有力,形象生动,它的雕刻技法、佛造像风格,均属于南北朝至隋唐,此时期也最为盛行。据此推断,越峰寺的始建年代应在唐代。越峰寺这两通造像碑非常珍贵,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是探索古寺建于唐代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佛教艺术在鲁南的传播提供了考古资料。
古时候的越峰寺,山清水秀,殿宇宏伟,古树成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信徒香客络绎不绝,文人雅士也是乘兴而至,把酒临风,留下了许多赞叹之词和诗篇,古人颜汝曾作一首赞美越峰寺优美景致的诗,诗名曰《秋杪游越峰山龙泉寺》,诗中是这样描写的:高屐穷幽曲,行来古诗中,晴云盘岭白,秋树过山红,门静人声悄,山深樵径通,灵根天异植,抚玩倚西风。
历史上的越峰寺,曾进行多次修葺,其中金代和元代进行过大修,到了近代的民国年间经过修葺后,至今未再维修,现在的越峰寺大部分古建筑已倒塌,只剩下残墙断壁,亟待进行维修,有关部门若能挽救这处濒于毁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开展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而且也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越峰寺于1993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郝建华张咏梅)孺子桥孺子桥坐落在峄城区城关镇西门外峄城大沙河上。河水自北往南流,桥呈东西向横跨水面。孺子桥为多跨梁式桥,其结构采用青石砌筑,桥面铺以石板,呈水平状态。全长90米,高2.6米,桥面宽6.8米。中部北侧近水部位砌有分水石。分水石东有桥孔5个,分水石西有桥孔7个,均呈长方形,各孔高1.6米,宽1.2〜2.5米不等。桥西畔原来竖有修桥记事碑数通,现已无存。孺子桥的始建年代不详。《峄县志•桥梁》有简略记载:“?需子桥,县西水上,创始无考。明弘治间知县许承芳重建,嘉靖时知县龚汝勤、陶汝弼、祟祯七年间知县乔仑先后修广之。旧名承桥,土人或曰为子桥。自陶尹辨承水即孟子所谓沧浪因改名,今仍之。”此后,孺子桥又先后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三十年(公元1M1年)两次维修过。
孺子桥紧傍古峄县西门,是古时峄县通往临城驿官道的必经之地,它的兴建肯定与峄县城的设置是同时的。据《峄县志》 载:“峄县旧城,周十余里,北枕凤麓(即坛山),西临承河,晋兰陵郡,宋承县俱理此城,元置峄州,今县偏筑西南隅。”《齐乘》又载:“宋始移治承水东焉。”这就是说,紧傍坛山南麓,位于峄城大沙河东岸的古城,晋代的兰陵郡曾一度设在此处,宋代的承县、元代的峄州城都建在此处。不过,元代的峄州城面积要大得多,城周十里。此后修建的明清城池也设在峄州城故址上,但稍微偏向元代峄州城的西南角。从现存的《峄县志•县城图》看,也确实是这样,明清两代的峄县城池是建在元峄州城旧垣之内的。晋代、宋代承水上肯定有桥,但位置不一定建在孺子桥处。现在保存的孺子桥的始建时代肯定是在元代。从《县城图》可以看出,孺子桥正对明清峄县城之西门,而这个城门很明显偏在西北城角,显得极不协调。以元峄州城来说,情况就不同,孺子桥基本上对着峄州城西墙的中部位置,这个位置应该是峄州城西门。明代的峄县城正是利用元代遗留下的孺子桥和现成的官道建成了西门。但是由于城池规模较小,不得已将西门开在西北角0也正是由于孺子桥始建于元代,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已经历了近200年才需要重修,以后又多次维修。
峄城大沙河在汉代叫承水,汉以后,“承”字又写作“丞”、“承”。所以承河上建的石桥取名叫承桥,但由于“承”字与“子” 字十分近似,而且又是生僻之字,当初建桥时,曾勒碑记其事,由于年久字迹模糊,后人便错识为“子”字,遂将“承桥”呼为“子桥”。又因为承水发源于县北部沧浪渊,而《孟子•离娄上》则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所以那位姓陶的峄县知县便作了一篇“辨承水即孟子所谓沧浪”的文章,并且加以附会,把承桥改名为孺子桥,一直传呼到今天。其实孟子所引的沧浪,历代学者考证有三地:一指汉水别流,在荆州,或指夏水。第二,认为沧浪指地名,在均县或武当县一带;第三,认为沧浪即汉水,均不在峄县境内。
明清时代,峄县西门叫迎恩门,孺子桥一带是峄县八景之一,即“承水环烟”所在。孺子桥北不远处的河流两岸嘉树成阴,绿草如茵。每日清晨,飘渺的烟雾笼罩在河床上,像是为这小桥流水的幽胜之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霓裳,给人一种苍茫迷濛的感觉,故有“承水环烟”的美称。明人杨起凤在《过峄县》诗中称赞:“峄称名胜地,出郭绕山溪。”即指此。
今天,古老的承水在治河大军的疏浚下已经旧貌换新颜。河东岸的古城到处高楼林立,一派生机勃勃。孺子桥南边不远处,一座雄伟的钢筋水泥拱桥如长虹卧波飞渡于河床之上,仿佛在与古老的孺子桥试比高低。
(李锦山)灵芝寺僧塔車庄市北部为丛山地带,这里山重水复,荆莽丛生,古时候曾是梵宫道观依托的理想境界。时至今日,在深谷绝崖下仍然沉睡着不少摩崖造像和碑碣石刻,其中灵芝寺僧塔就是一件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灵芝寺僧塔坐落在山亭镇的薛山南麓。薛山,又作雪山, 原是古滕名山之一。这座嵯峨雄奇的山峰是古薛文明的象征。山上层岩叠嶂,山下林木葱茏。古老的薛河犹如天女抛下的一条洁白的飘带,在深山千萦百绕后涌出,又依依不舍地在薛山东侧环绕了一个“工”字形,便匆匆奔向东南沃野。《滕县志• 山川》载:“薛山,国名因水,水名因山。《通志》为雪山,盖因释氏附会之。东边皆峭壁,薛水走其下者名悟真岩,水潺湲涟漪,晴霁则者拥朝霞,倒插其中如濯锦。”薛山不但十分秀美,山上岩洞也很多,有夫子洞、安阳洞、黄龙洞、丹阳洞等。
薛山南麓,顺着低缓的山势分布着一处古代寺庙旧址,虽然地面上的砖木结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但蔓草中仍然密布着殿宇基址。成片的铺地砖和柱础石历历在目,倾圮的石台阶散布于殿址前。遗迹从山门到后殿延续足有半里之遥。除主殿之外,还有配殿、钟楼、经堂、方丈、香厨等古建筑基证。可见这处古建筑群在当初兴建时工程宏巨,规模十分可观。这里依山临水,地理环境优越,想当年香火一定很旺盛。这处湮没已久的古刹就是灵芝寺。关于此寺,《滕县志•古迹》有简略的记载:“灵芝寺,在薛山,创始无考。按元碑周唐奉旨存留雪峰。山寺有古碑,以‘薛’为‘雪’,附会梵王太子修道于此。山下有泉,名为太子跑马泉;创经堂为太子歇驿亭。名西山为马伏山,其母寻之而伏匿于此也。事极怪诞,其后俗僧愚民深信之。金大德、元至元间重修。殿廊、方丈、香厨,钟鼓楼、山门规制宏丽,岁以四月八日醮会。”从这段记载可以得知,灵芝寺的创建年代应在唐代以前。《滕县志•古迹补》中的一句简略记述可以印证:“雪山灵芝寺有唐碑二,其一为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己,文丰可识。又天会八年、至正二十年石倶完固。”此寺以后经过两次大的维修。至于小的维修一定还进行过多次。薛山原本作薛山,改作雪山则是兴建寺庙之后的事。好事的佛教徒根据佛传中佛本生故事加以附会杜撰,擅改地名,把释迦牟尼苦行修道之经历和此地联系在一处,借以愚惑群氓。灵芝寺每年以四月八日醮会,这是因为此日是佛诞日。自宋代以来,我国汉族地区的佛教徒以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的诞生之日。按照佛教宗教仪规,这一天要举行法会,以香水灌洗佛像,施舍僧侣,供养花卉等。
灵芝寺的砖木建筑虽已荡然无存,但还是保留下来一些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那座石制僧塔就是一件难得的宗教建筑。虽然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淋日晒,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挺立在寺址内。塔全部采用石料制作,高8米,直径1.1米,塔基座为佛教建筑通常所采用的莲花盆形状。塔身呈八棱形,最上层覆以塔顶,上面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采用浅浮雕技法。石塔整个造型玲珑别致,装置牢固,美观而又稳妥,充分体现了古代的建筑技艺和宗教艺术水平。塔身上用高浮雕镌刻着文字: “故滕县僧会悟善归府墓铭”,落款为“天顺四年”。过去一直认为此塔的时代属于元代,其实应该是明代建筑。元代虽有天顺年号,但元幼主阿速吉八只做了一年皇帝,便被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天历”年号取而代之。明英宗朱祁镇也使用“天顺”年号,而且做了八年帝位。所以塔铭上的“天顺”年号应为明英宗年号,即公元146〖年。再说滕县在元代建置为州,明代改州为县,塔铭落款即云“故滕县僧”,进一步证明此塔应建于明代而非元代,1460年是建塔的确切年代。塔在古时又称作浮屠、浮图,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僧塔是专门安放和尚舍利的建筑。这座石塔是灵芝寺住持僧会悟圆寂后寄放骨灰的所在。古塔在我市保存下来的极少,尤其是石制僧塔,仅此一座,对于宗教考古和研究灵芝寺的历史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除了这座僧塔外,灵芝寺旧址内还保存着一尊元代石坐佛,形体巨大,采用圆雕技法,造型尤为生动,在薛山东侧悟真岩陡壁上,至今还有一尊唐代摩崖造像。石窟高出薛河水面约20米,洞窟高约1.3米,宽约1米。窟内用高浮雕法雕刻一尊坐佛,身高近1米,造型十分古朴。这尊摩崖造像为研究灵芝寺始建于唐代或更早时代提供了实物资料。
置身在薛山下灵芝寺旧址内,使人不禁油然想起明代汤节所作的《薛山灵芝寺》那首古诗:雪山千古梵王家,宏殿辉煌静不哗。
涧引泉声鸣佩玉,窗含禅塔卧烟霞。
题诗客去龙归洞,飞锡僧来月满裟。
行到如来修道处,盘陀石上涌金芽。
(李锦山)西仓桥薛城区北约5公里,有一座纵贯南北的石桥,当地称为西仓桥。石桥是以青石为材料砌筑的联拱式石桥,长60米,高7米,跨度8米,桥底宽11米。桥体有5孔,孔与孔并列相联,桥东侧迎水处设有4.5米高的分水墙,墙上各置一尊石雕兽,称做镇水兽,南北桥头各立一对石狮,姿态生动,威风凛凛。
石拱桥体结构采用拱圈式砌筑法,以青石为材料,以石灰填缝勾连。筑造严密,设计合理,拱矢与跨度基本成正比,两端无引桥,桥墩实重,桥面平整,坚固美观。桥头与路面结合平齐,且桥头宽厚稳重。人流车马,过往车辆如履平地。历千年沧桑至今完整。
关于西仓桥的始建年代,桥体上下无任何文字碑记。民间传说,西仓桥始建于唐代。据《滕县志》“居民时修”中可以得知,这座石拱桥曾进行过多次修缮,所以现今仍保留有隋唐时期的风格特征,根据西仓桥的地望,可作如下考证,以作参考。
西仓桥坐落在鲁南微山湖畔冲积平原上,东是古蟠龙河道,东北有著名的古薛河道,西仓桥处于两条古河道交汇之处,属鲁南之南北要道之一,沿蟠龙河上行至中陈郝村,蟠龙河由村中穿过。当地盛产土瓷,流传着“九庙十桥七十二缸瓦窑”之说。据考证自南北朝时期就是古瓷烧造的著名产区之一,生产规模很大,隋唐时期兴盛,宋元时期名扬海内外。当时这条古河道是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生产名瓷器,通过蟠龙河装载上船进入微山湖,销往南北各地。古蟠龙河尚切载货行船,古薛河水流量大于蟠龙河几倍,证明西仓桥地理位置之重要。因此,西仓桥村由此而得名。考其地名,桥之东南不远有村曰东仓,桥之西南有村曰西仓,二村呈东西遥遥相对。东仓村之前又有小东仓村,西仓村后又有后西仓村,村村都以东西二仓的方位命名。上世纪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东仓村建砖厂烧砖,在村东部200米处,发现大批汉墓,墓室结构为以砖铺底的砖石结构,形制有前堂后室之风格,曾出土大批陶器和铁器,为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普查所发现。西仓村于20世纪70年代,在村东部挖出一座较大型汉画像石墓,画像雕刻精美绝伦,属东汉时期的雕刻风格。由此证明两汉时期,这里就已有人繁衍生息了。
西仓桥东北不远处还有个皇殿村,文物部门在该村北麦田中曾发现古建筑基址,耕土层下分布不少古代铺地砖,其时代尚待考证。这些地名并非无故而来,且耐人寻味。据《滕县志 •古迹考》载:“永兴社,在县南临城西北,魏置永兴县,属蕃郡。”而今却不知踪影,销声匿迹了。《滕县志•山川》日:“东南五十里曰南明河,俗呼提白河,其源出峄县许由泉……过士桥名蟠龙河,曲曲十八湾,同为明河,又西至永兴村,南流至井家湾会小泥河。”由此可知,现今的薛河沙河,原名南明河,薛河与蟠龙河交汇处正是皇殿村,由皇殿村西行就是西仓村,河水由西仓村转向南流至井家湾,可以推论现今西仓村就是永兴村。因此,李锦山先生考证,西仓桥始建年代应早于唐代是正确的。只是桥名称和桥体形状所不同。
明清以前,蟠龙河汇南明河入运,薛河则由东邵入道,二水分流。后来官府督役在薛河下游筑琐,只在奚公山西侧开了一条薛河支流,将水引入南明河。这样一来,薛河挟巨龙、十峪诸泉漫水而来;许由河挟黑峰、蟠龙诸泉骤而西,并流南下。汹涌的洪水都要从西仓桥通过。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一次大水,暴雨连降,山水肆涨,飘室庐牛马。西仓桥位于洪峰之中,如中流砥柱,经受了无数次洪水冲击,仍然完好保存至今。证明此桥在设计、建筑等方面均坚固合理。与古桥的石雕同为历史所见证。
西仓桥2003料皮粧市人公布为市级文户单位。
(徐加单王琦)王家祠堂王家祠堂,系王东槐家祠,坐落在山东省滕州市西门里大街路北。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整套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其建筑风格为北方典型四合院封闭式建筑。有门厅、御碑亭、前厅、东西暖阁、东西厢房、后大殿及东西两个跨院等。厅堂房屋均为悬山式砖木结构,青瓦覆顶。以正门、正厅为中心的南北轴线上,前后为两进院落。大门外两侧为大方青砖砌垒的八字墙,高约2米,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拱卫。大门厅3间,高约5米,黑漆双扇大门,下设闸板,门过道两边各有耳房一间。大门楼为叠梁式建筑,配饰有前龙后凤的雀替以脊爪,柱两边配以雕花的角背,雕工极为精细◦第一进院中建有御碑亭,飞檐斗拱,藻井彩绘,亭内有一通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光绪皇帝御赐碑,上有双龙缠绕,下为石龟。两侧建暖阁各3间。中为3间穿堂厅,前后出厦,檐下挂有造型各异的精美彩雕。第二进院落,方砖铺地,两边各建厢房3间,均为卷棚屋盖。后有高大雄伟的大殿,雕梁画栋,前檐下有精雕细刻的“五幅腾云图”,脊背塑有立人、走兽。东西跨院有房屋约60间,均系砖木结构建筑,有客厅、书房、居室等。是王东槐后人居住的地方。
王东槐,字荫之,又字树声,生于公元1801年,滕县西盖村人(现滕州市滨湖镇西盖村)。早年丧父,其母朝夕劳作以资其求学。王东槐生而颖异,嗜学入神,一年麦收时,母令其守麦王家祠堂场,中午天突变,雷雨交加,农仆相呼号叫,收麦毕,王东槐仍手执书卷,坐视如故。由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终学业有成。不久中秀才,清道光乙酉年中拔贡,道光丁酉年中顺天榜举人,翌年登进士科,后改翰林院庶吉大。道光二十年散馆授检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转江西道监察御史。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8年)十月,奏劾山东地方官玩纵盗贼疏,经户部严议,谕曰:“御史王东槐陈奏得实。”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奶年)升户科给事中,旋转工科掌印给事中。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50年)升内阁侍读学士,成为咸丰帝老师。当年十二月升福建兴泉永道。咸丰元年文宗皇帝登极求言诏,王东槐奏陈“停止捐输,以治清吏;封禁矿场,以杜利端;筹划仓储,以培元气”3条。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抵湖北盐法道任职,官居四品。
清咸丰二年六月,太平军进入湖南,在湖南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残暴,号召民众起义,得到民众响应,使太平军迅速壮大。当年九月,太平军进攻湖南省城,王东槐调防抵岳州(现湖南省岳阳市),适临湘县,协同提督博勒恭武镇压太平军。十月王东槐因其母病故解任回武昌,办理其母丧事。十一月太平军威逼武昌,武昌城危在旦夕。王东槐登城拒守二十余日。十二月四日,太平军攻陷武昌,王东槐与其继室萧氏键户封缢死,年51岁。
王东槐曾著有脍炙人口的散文《龙河精舍》,由其弟子刻石记之。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武昌巡抚胳秉章上奏,闻,谕曰,丁忧盐法道王东槐婴城固守,“临死捐躯,大节凛然”,于该地方建立专祠,以慰忠魂……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请同治皇帝予谥在本籍为王东槐自行捐款建专祠,允之。并加恩谥号“王文直公”。
1984年,鲁寨部队居住人员迁出王家祠堂,1985年交由滕州市博物馆使用。因该祠堂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已倾圮,彩绘均脱落。1986年,滕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全面修复,使其焕然一新,再现了清代建筑的当年风貌。1995年,滕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博物馆迁出。该祠堂现为荆河办事处使用。东西跨院现已建成商品房,成为民居,祠堂仍保存完好。
王家祠堂,199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开玉)枣庄清真寺在$庄市区的东郊,回民聚居的老$庄街中心,有一处苍柏古树、青瓦灰墙、飞檐陡脊、古老而幽雅的寺院,这就是枣庄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一-古清真寺。
枣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晚期。它历经沧桑,今圮明修。尤其清咸丰年间,战火临境,被焚十之六七。以后多年陆续修整, 直至公元1944年,方由回民群众捐集资金,重建西大殿,才基本恢复了全貌。建国以后,人民政府保护寺院,资助维修。但在“文革”动乱期间,宗教停止活动,寺院无人管理。连年失修,再加煤矿采煤,地面塌陷,殿宇倾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迅速得到落实,于1981年,由枣庄煤矿出资动工重建清真寺,历时半年,竣工落成,面貌焕然一新。步入寺院大门,一片古树参天,花墙洞门,青瓦灰墙,殿宇宏伟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显得更加幽静而壮观。
枣庄清真寺,坐西朝东,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S6米,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呈长方形。内分前后两院,共有殿舍60余间。但原地基并非如此,据寺内一块清乾隆年间捐地碑记载为“一十有二亩”,寺院周围原有大片空地,现仅保留了院内范围的占地。
据我国古建专家刘敦桢先生说:“中国清真寺采用的东西方向的轴线,而大门位于东端,平面在东西轴线上对称的各种建筑的布局方式并无差别。”枣庄清真寺的建筑特点亦是如此。重建之后,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大门为硬山式建筑,门楼高7米,朱漆双扇,下设闸板,门楣横匾四字曰“古清真寺”。南北两侧各有配房两间,与大门连成一排。
前院为一长方形,南北长约36米,东西宽约20米,院内有云柏一棵,高10余米,树围2米许,树身高2米处结有一“瘿”, 据说古柏结瘿须在300年以上,可见此寺历史之久矣。二门原为硬山式楼门,稍小于大门,两侧各一洞门。现改为单墙一道,中设洞门,两侧各一小门,洞门两侧各有一碑龛。进入洞门,即是主院,两厢有南北对称建筑,曰“北讲堂”、“南讲堂”。均为硬山式建筑,各为正厅5间,出厦五间。北讲堂为议事、接待的场所,东西各有内间,为教职人员住室。南讲堂为教职人员宿舍。
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伊斯兰教活动举行礼拜、诵经、聚礼、会礼的地方。因为圣地麦加在西方,所以中国的清真寺大殿一律坐西朝东,以礼拜时向西鞠躬、叩首。这座大殿,位于寺院的西端,殿基高2米许,青条石砌成,始建形式与结构不详。1945年重建的大殿乃是明清硬山式建筑形式,内外八柱,木梁结构。现在重建后的情况是:仍为硬山式,保留4根外柱,基本外貌如前,占地南北I7米,东西U米,总面积180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3间,南北各有耳室。正西突出部分为望月楼”,楼高10米,殿高8米,东部(正面)开3门,门前为四柱五间走廊,石阶九级,整个大殿建筑四间。
清真寺的建筑形式与布局与新疆等地的以穹窿顶式建筑为主体的清真寺不同,不过在风格上仍保留了阿拉伯与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如全寺院的门窗形式一律为“ ”型,涂成绿色。大殿内部沿墙顶部一周饰花纹图案,间以阿拉伯文。望月楼下层与大殿联成一体,成为突出部,是大殿的重要组成部分,称 “米哈拉布”(其意译为“祭坛”、“壁龛”,用以指示礼拜的面向)。殿内西北角有一木雕小楼,仿歇山式,高1米许,置于木台上,架木梯,称“敏拜尔”楼(其意译为“坐位”、“讲座”,诵经讲道之处)。殿内地面设地毯,用以礼拜。殿内呈现庄严、肃静的气氛。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基本信条是:信仰“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全部信仰的核心。
清真寺的宗教活动仪式主要有:每日5次礼拜、即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宵礼。每星期五为“主麻日”,亦称聚礼。每年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除上述寺内活动外,教职人员还要处理穆斯林的丧葬、结婚、走坟以及宰牲等方面事宜,进行诵经、祈祷。每次礼拜和诵经前都必须沐浴净身,以示对真主的崇敬。
(文光)台儿庄清真寺台儿庄地处山东南部,与江苏省交界,古运河横穿此处。自古以来,这里有沟通南北的要道,7iC陆交通十分方便,陆地车7尺马龙,运河上樯桅如林,市面熙来攘往,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沿运河而来的回族人,在此定居落户,可追溯到明代。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故定居一处,遂建清真寺作为他们民族、宗教的中心活动场所,并围寺而居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而今,已发展有五百户,人口达两千余,形成鲁南地区的一个聚居点。
台儿庄清真寺,位于镇北关内,为一片青砖灰瓦的古老建筑群,坐北朝南,东西方长的庭院。步入寺门,迎面可见北讲堂五间,两旁各有三间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木棂花门,门前抱柱出厦。讲堂是议事、接待的场所,是清真寺主要建筑组合部分。讲堂门前有松柏两棵。东一棵,高10米左右,树围约3米,根深叶茂,郁郁苍劲;西一棵,高7米许,虽经日寇炮火摧残,留下残枝余干,仍顽强屹立着。院东一排房屋作为仓库,另有水房三间作为沐浴净身之所。东西中轴线上,南有古井一眼,常年不涸。井旁有一树,名曰“拐枣”,实为稀有之树种。每逢金秋,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其味甘甜纯香,难得一尝。
寺院的西部,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大殿,为礼拜、诵经的场所。殿内整洁清静,庄严肃穆,无偶像崇拜,忌悬挂有影像的装饰品,仅书以阿拉伯文的图案作为礼拜的导向。原大殿及望月楼在“文革”时期被毁。1984年后,集资重建新殿,1986年竣工落成。大殿台基高1米,其上为硬山式仿古建筑,面阔,进深10间,南北宽16米,东西长10米,占地面积228平方米。新殿雕梁画栋,明瓦陡脊,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清真寺又新建了展室3间,在西大殿西墙外重建了望月楼一座,楼高28米,7层,方型。游人登顶层,极目远眺,古镇全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据传,原清真寺在东门外,后迁入城内北关。民国二十六年记事碑记载:“原有北讲堂五间,创修于乾隆初年。”全寺占地面积原为4500平方米,至抗日战争前,已扩建殿舍45间。1938年春,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血流遍地,焦土一片。中国军队的健儿与日寇侵略军曾在这座寺院内,联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而今,四周的院墙,仍保留着累累的弹痕,•标志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将世代长存。 .台儿庄清真寺内的宗教活动,与各地清真:寺的活动基本相似。也是由驻寺教职人员阿訇主持,每曰5次礼拜,每星期五为“主麻日”,举行“聚礼”,每年i-:大节日举行>‘会礼”。除此之外,还要处理穆斯林的婚、丧、嫁、娶、宰牲、走坟等事宜。鲁南地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属于古行老教“格迪木”教派,也是回族伊斯兰教中传播最广泛和占优势地位的一个教派。它反对标新立异,偏重因袭祖先的方法,重视所谓细枝末节的宗教习俗,因此也被称为因袭派。台儿庄南寺,曾一 f属于新教“哲赫林耶”教派,不过,在穆斯林群众中教派的影响不大,他们仅是人存随俗,多不参与对教派的探讨和争论。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上,K主要特点是禁食猪、狗、驴、马等肉及一切自死的动物。出售食品的摊点都挂有“清真牌”。住家门楣上贴有书以阿拉伯文的“都阿”(吉祥平安的意思)。服饰上与汉族基本相同,平时多以头带小白帽为K别。其主要生活习俗大体如此。
(文光王琦)牛山孙氏宗祠牛山孙氏宗祠坐落于枣庄市周营镇牛山村北侧,顺山势定址,选孙氏始祖旧地,取意于牛山命脉运系。据孙氏宗祠内现存碑刻《建修祠堂记》载:“……我家有任大夫之职者,有罗将军之封者,则庙宜准大夫制。但古礼难复,今宜立庙五楹;自始祖至五世祖合祭中龛,六世祖至九世祖则分昭穆焉哉。”当时征地共九亩二分五厘六(包括庙前广场),现今孙氏宗祠落成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并立碑记,存于祠内。
该祠坐北朝南,三进两院,实占地2CM8平方米(横宽32米,深长64米);计有门楼、享堂、大殿、记事堂、英烈堂共17间主要建筑。全部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古朴典雅,庄重肃穆。楹柱间柜,高低尺寸皆遵清代章制。
该祠门前十米处立有高在影壁,附有上马石、旗杆座等遗存。大门为三大间门楼,门额书题“孙氏宗祠”,两侧门联为: “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横联为“木本水源”,门前有一对石狮拱卫。
进得大门即为前院,中为享堂,飞檐斗拱,中悬匾额楷书 “恪遵世德”,下题“乾隆四十三年峄县令张玉树赠”。楹联题曰 “周宗盟异性为后,我先君新于兹”,说明了牛山孙氏为商周时期周宗室后裔,始祖孙泗新迁来此地。前院东西各有碑廊。东北第一碑为牛山孙氏始祖(泗祖)碑,题额:“源远流长”;碑联为:“始徙自曲沃历数百年族光代显,爰居据古鄯藩裔累兴本固枝荣”,说明牛山孙氏祖自山西曲沃县迁徙来峄地,繁衍发展历数百年,向南依次为二、三、四、五世祖及五世一至六支祖碑等。
西侧碑廊,首卧碑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修祠堂记”记载了扩建现规模祠堂的过程。依次是新立五世七支祖碑及各分支祖碑。
穿过巷堂进入后院,即为后大殿,门匾楷书“德垂襖祀”四个大字,楹联题为:“彝训昭七支教南北族以孝悌慈两地箕裘绵百代;明禋合九世序东西阶之爵贤齿一堂俎豆焕千秋”;说明这里供奉牛山孙氏祖南北分居(峄县、宿州)等族人共立庙堂祭祀先人的宗旨。大殿正中神龛供奉孙氏始祖、姜老太君及一至五世列祖列宗牌位,两侧依次排列各支祖牌位。龛上方高悬“先祖是皇”匾额,楹联为:“由永乐迄今五百年故宅犹存,当仰恩显祖显考所垂矩镬;自平阳迁峄十七世新祠始建,愿此后群昭群穆勿替蒸尝。”说明了孙氏祖由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地区迁来峄地近500年,已传人十七世,修建了现规模新祠。
牛山孙氏宗祠后院两侧建有东西配房,东西配房北首连接箭楼附设。东配房三间为“英列堂”,记载牛山孙氏历代先贤功绩;西配房为 “记事堂”,记载牛山孙氏历史沿革情况及族规、家训等。
孙氏宗祠前后院内各有两株繁茂的银杏树,当为明弘治元年(1488年)建设祭祀草堂时所植,树龄均在500余年。
据相关资料记载,牛山孙氏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初为草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第一次创修族谱时重修为庙,清道光为二十三年(1843年)四修族谱后新建规模祠堂。解放后现规模祠堂作为周营镇粮所,后大殿于1952年遭水灾后墙培塌,由镇政府出资用厚砖复修如旧。在1990年七修族谱时对大门楼顶进行了整个翻修,对全部院墙进行了修补,对大殿东西配房及巷堂房顶的漏雨处进行了修整。至2005年4月,孙氏族集资翻修了祠堂所有房顶、各室内椽樑结构,原样未变,风貌依旧。
牛山孙氏宗祠是鲁南乃到苏北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它的形式、风格、规模均遵从封建宗法章制,是研究宗法文化和宗祠建筑艺术极其宝贵的实物遗存。
(孙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