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孟尝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人物志上卷》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113
颗粒名称: [东周]孟尝君
分类号: K825
页数: 15
页码: 217-231
摘要: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人,生卒时间不详。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因作战有功,齐王封田婴于薛地(今山东省膝州市东南),称为薛公。田婴死后,孟尝君继承父亲的官位和封地,曾经先后出任齐相、秦相等,以喜好招贤纳士著名,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田婴在齐威王时担任要职,曾经跟邹忌、田忌等人率军援韩攻魏。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孟尝君

内容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人,生卒时间不详。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因作战有功,齐王封田婴于薛地(今山东省膝州市东南),称为薛公。田婴死后,孟尝君继承父亲的官位和封地,曾经先后出任齐相、秦相等,以喜好招贤纳士著名,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田婴在齐威王时担任要职,曾经跟邹忌、田忌等人率军援韩攻魏。后来,邹忌与田忌争权,邹忌陷害了田忌。田忌在恐惧中,袭击齐国边境没有成功,就逃亡了。恰逢威王去世,宣王即位,宣王知田忌受冤,便把他召回,拜为将军。齐宣王二年,田忌和孙膑、田婴一同讨伐魏国,在马陵大败魏军,俘虏魏太子申,杀了庞涓。宣王七年,田婴出使韩国、魏国,二国都归顺了齐国。田婴陪同韩昭侯、魏惠王在济州县南会见齐宣王,结盟后才离去。宣王九年,田婴任齐相。宣王和魏襄王在徐州聚会,互相推崇为王。楚威王得到消息,责怪田婴。宣王十年,楚国攻齐,在徐州大败齐军,威王派人让齐国放逐田婴,直到田婴派张丑游说了威王后,才停止。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死后,湣王即位。第三年,封田婴于薛。死后被齐王封为靖郭君。
  田婴有四十多个孩子。他的一个地位卑贱的妾,在一个不吉祥的日子生的小子不仅继承了父亲封地,而且人将拜相。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孟尝君。
  智争生存这一天是五月初五,田婴带领手下将士大战获胜而归,庆功的家宴刚刚摆上,仆人就匆匆来报信,说有一位夫人又为他生了个儿子。
  那时的人们相当迷信。本来生子是人生一大喜事。但是按照当时的迷信说法,五月初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会妨害父母。
  中年得子的喜悦不但没能让父亲田婴高兴起来,反而似一阵冷风吹散了他脸上的笑容。他阴着脸,沉默了好半天之后,突然对人说:“把这个孩子扔掉,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祸临头。”孟尝君的母亲是田婴的一位妾,地位低下,在这个家庭里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但是,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她怎么也舍不得丢弃自己亲生的骨肉。况且,这个幼小的孩子,对人世间的事情还一无所知,对谁也没有一点儿过错。母亲在柔肠寸断、眼泪流千之后,决定冒险留下这个孩子,把他偷偷地抚养成人。于是,她和几个同情她的家人共同编了一套谎话,说孩子已经扔掉,而实东周•薛子仲安簋际上却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养了起来。
  一晃几年过去,孟尝君也渐渐地长大,成了一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此时的田婴渐近晚年,又一次大战得胜回来,在家里摆宴庆祝。席间,有人向他进言,要他考虑立嗣。田婴也考虑到自己确实年事已高,应该考虑立嗣的问题了,就让人招来自己的四十多个儿子。
  对于生身官家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机会,也许一生仅此一次。孟尝君的母亲为了使亲生的儿子获得父亲的承认,就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也带来了。
  田婴一下子就在这些孩子中发现多出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很惊讶地问:“这是谁呀?我怎么没见过?”有人大着胆子告诉他:“这是您的儿子田文。”听说五月初五生的孟尝君被他母亲偷养了,田婴就突然拉下脸,朝孟尝君的母亲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我让你把他扔掉,可你竟敢背着我把他养大,你想干什么呀?”田婴的脸气得发紫,看得出他的火气挺大。孟尝君的母亲吓得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情形十分紧张。
  这时,孟尝君从兄弟们中间走出来,向着父亲跪下,很认真地叩了头,然后抬起头来,壮着胆子问:“父亲为什么要把孩儿我扔掉呢?听母亲讲,您不让抚养五月初五生的孩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父亲立刻大声地吼叫起来:“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长到门楣那么高的时候,父母就会有灾祸的!”孟尝君并不慌张,跪在地上继续问父亲:“人的命运是受天支配的,还是受大门支配的呢?”这一下把田婴给问住了,支吾了半天,答不出一句话来。孟尝君接着又说:“人的命运,如果受天支配,我的出生就是天意,您又何必忧愁呢?人的命运如果受大门支配的话,您把大门开得再高点儿,谁又能长到大门那么高呢?”田婴从来没有被谁这么教训过,脸色十分难看,仍然要杀孟尝君。有门客斗胆上前,替孟尝君求情。田婴慢慢地冷静下来,暗暗一想,这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话说得十分在理,看样子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田婴心里虽然还不痛快,可是也不再坚持要杀孟尝君了。
  直谏取宠又过了一些日子,孟尝君已经讨得父亲的喜爱,能够天天跟在父亲的身边。
  有一天,孟尝君看见父亲很高兴的样子,就走上前去向父亲提了一个问题:“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叫孙子,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吗? ”田婴被孟尝君这么简单的问题逗笑了。
  “孙子的孙子呢? ”孟尝君继续问。
  “叫玄孙。”田婴回答说。
  没想到孟尝君还有问题:“玄孙的孙子呢?”“谁知道那么多呢? ”田婴有点儿不耐烦了。
  孟尝君连忙叩头,说:“父亲,您在齐国做相国,替国家操持国政,已经经历了三代国君。这么多年来,虽然齐国的土地没有增多,可您的私人积蓄却一天天地在增加,家产已经不止万金! 如今,咱们家上上下下,别说是主人,就连佣人,都穿绸缎,山珍海味吃不完;而世上却还有那么多的人连糠菜都吃不上,连最粗糙的衣服也穿不上。可是父亲,我看您现在还是不知足,还在继续搜刮民财,继续增加您的私人积蓄,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天下一天乱似一天,您也不去关心,不去想法挽救。如果国家真的出了大事,您辛辛苦苦积累的财物,会落在谁的手里呢?父亲,您想到过这一点吗?”田婴并不是一位只贪图钱财的昏官,更何况孟尝君的这番话,说得极有道理,田婴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再也不能不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了。他决定让孟尝君主管家务。孟尝君也努力地去做,不管对谁都谦恭有礼,还随时帮助有困难的人。他们家的宾客一天多似一天,孟尝君的名声也日渐增长。各国的君主也纷纷派人要求田婴立孟尝君为世子。田婴很高兴地解决了立嗣的问题。
  又过了几年,田婴死去,世子孟尝君承袭了他的封地—— 薛。
  待客以诚孟尝君对待四方前来投奔他的人,来者不拒,一概接纳为客,其中不少的人也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住在客房好久也不见他们有什么作为,无非天明了起床,饭熟了吃饭,天黑了再睡觉。孟尝君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倒是一些有些能耐的客人,对那些混饭吃的客人有些看不起,以语言讥讽他们几句的事情也常常发生,甚至也为此发生过争斗。但是孟尝君却对这些人一视同仁,没有厚薄。孟尝君真诚待客的故事很多,这里讲两件事情。
  第一个是宾客含羞自刎的事。
  孟尝君为了更多地和客人们在一起,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只要不出门,就坚持每天一起吃饭,并吃一样的饭。
  大家都习惯了田文的脾气,和他在一起,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都很放得开。来投他的士人越来越多。
  这天晚上,孟尝君没有出门,晚饭的时候,又过来和客人们一起吃饭。松明火把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人们大碗喝着酒,大块吃着肉,兴奋之余,且歌且舞,场面很是热闹。
  有人在孟尝君面前手舞足蹈,不小心把脚上粘着的一些草木掉进了孟尝君面前的碗里,后面的家人看见了,赶紧回到厨房又给他端了新的一份饭菜过来。孟尝君也没有在意。
  突然,另一个角落人声喧哗起来。歌舞着的人们停了下来,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那个角落里。
  一干人拉扯着,叫骂着,往孟尝君这边走过来。
  等他们来到面前,孟尝君也听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有一个新来的客人,在那边看见有人给孟尝君新上了一份饭菜,比别人的多了,就以为外面传说的孟尝君和客人平起平坐、吃一样的饭是假的,压不住心里的火,骂将起来。他身边的人听了,为孟尝君鸣不平,就争吵了起来。
  孟尝君听明白了,站起身来,让站在他面前的人们闪开,留出亮光,照在自己那份饭菜上,慢慢地把刚才的事情解释了一下。众人都不说话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在那位新来的客人身上。大家以为,他说句道歉的话也就算了,谁也没有想到那人拔剑自尽了。
  孟尝君的面色骤然冷了下去。
  第二天,孟尝君为那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好士的名声也因此更加远扬。
  第二个是重友轻色的事。
  夏姬是孟尝君的一个爱妾,人长得很漂亮,但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一天,孟尝君打听到一个叫魏子的贤人,请他做门客。谁知魏子住了一段时间就要走。原来宾客冯谖陪魏子散步遇见夏姬,夏姬没有等冯谖对魏子介绍就快步离开了。魏子认为孟尝君家人轻视他,才准备离开。孟尝君听说后一气之下赐死了夏姬,魏子才留了下来。后来,孟尝君在齐国做相国时,叫魏子去封邑收税,一连三次都没有收回,孟尝君问他为何没收回,他回答说: “我私下假托您的名义将收的租税送给一位贤人。”过了几年,有人在齐湣王面前诬告孟尝君,说孟尝君要谋反,孟尝君百口莫辩吓得逃之夭夭。这时候,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者听说后,就上书齐王,用自刎来为孟尝君喊冤。齐湣王很吃惊,就派人进行调查,结果证实纯属诬告,于是又召回了孟尝君。
  言者无罪孟尝君的名气在各诸侯国越来越大,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和欢迎。这一次,孟尝君受齐王的派遣来到楚国,受到楚王的隆重欢迎。楚王不但在宫里设盛宴招待了他,而且还送他一座价格昂贵的象牙床。孟尝君虽然出身名门,见过无数的稀世珍宝,但当他见了楚王送给他的象牙床时,还是不由眼前一亮。他略作推辞,禁不住楚王再三坚持非给不可,孟尝君也就收下了。
  应楚王的挽留,孟尝君决定在楚国再多逗留几天,他就委托一个叫登徒直的人护送象牙床回薛邑。登徒直被人叫来,走到他十分敬仰的孟尝君面前,俯首听完孟尝君的交待。虽然他心里不想接这个差事,但是在孟尝君面前也没敢说什么。从孟尝君住处出来,登徒直心事重重,思量再三,便找到跟着孟尝君一起来楚国的门客公孙戌,准备求他替自己做说客。他对公孙戌说:“我是有心要接受这个差事的。但是,楚王的象牙床价值千金,这么贵重的东西,如果在送去的路上碰坏了哪里,哪怕只是毫毛大的地方,对于我这样一个贫贱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了,就是让我卖掉老婆孩子也赔不起呵!”公孙戌听了他的话,感觉他说的是实情,正好公孙戌的心里也有一些想法要对孟尝君说,公孙戌就答应了登徒直。登徒直为了加重砝码,又对公孙戌说:“只要你能设法不让我去送象牙床,我这口家传的宝剑,愿意献给你。”没想到这公孙戌恰恰是个最爱宝剑的人,立刻兴奋起来,马上接了登徒直的宝剑便往孟尝君的住处走来。
  孟尝君正在欣赏那象牙床,知道公孙戌进来也顾不上答理他。公孙戌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对孟尝君说:“主公,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孟尝君只管看他的象牙床,头也不抬地说:“你说吧!”公孙戌立刻说:“现在有许多小的国家都愿意把相印交给您,请您为他们理事,是因为敬仰您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还经常用您的力量和智慧帮助那些快要灭亡的小国家重新振兴起来。可是,您现在无功受禄,接受了楚王的象牙床,这可是很贵重的礼物呵。我想,这个头一开,以后您再要去别的国家,特别是那些贫穷的小的国家,他们又能拿什么来接待你呢? ”公孙戌的一席话说得孟尝君直发愣。公孙戌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期待着他说话。孟尝君思考了一下,说:“好。你说得好!我们真的不能接受楚王的象牙床。”公孙戌听到孟尝君表态不再接受象牙床,心中十分高兴。他心里想着不但完成了登徒直交办的事情,而且也实现自己做门客的一份责任,心中十分得意,转身就向外走,脚步间自然就流露出些许轻浮。孟尝君是个心细的人,立刻叫住公孙戌,问:“你有什么得意的事情啊?”公孙戌站住,他感觉很奇怪,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啊。”孟尝君笑了,说:“你的步态很轻浮,透露着你心里的得意,不是你正常时的样子。你一定是有什么特别得意的事情,快说吧!”公孙戌尴尬了一会,不得不承认了登徒直求他说情并要送他宝剑的事情。公孙戌心里很害怕,以为孟尝君会因此责备自己。没想到孟尝君不但没有责备公孙戌,还让人找来一块门板,孟尝君在门板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如果有人能够维护我的名誉,及时地制止我的过错,即使他因此有些小的错误我也不会责备他的。希望大家都来批评我的过错!”鸡鸣狗盗随着孟尝君的贤名远播,一些心有雄图大略的君王瞄准了他。秦昭王最是雷厉风行,把自己的兄弟泾阳君安排到齐国做人质,要交换孟尝君到秦国。孟尝君深知到秦国的风险,但他更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才华辅佐像秦昭王那样的有为之君。
  听说他要赴秦,他的门客纷纷前来劝阻。孟尝君都一一回O他除了对命的相信外,就是对立世成就大业的渴望,好像去意已决。
  这时,门客苏代过来劝说道:“秦和齐相比,一个是石头,一个只是鸡蛋;秦国以泾阳君为质,不过是诱饵,哄骗您过去。但是以秦和齐的实力,一旦秦做出了对不起您的事情,齐也不敢把泾阳君怎么样。如果是那样的话,您是有去无回,可是泾阳君却仍然来去自由。”苏代的这一席话,说动了孟尝君,他才托辞齐王,拒绝了秦王的邀请。
  齐湣王二十五年,湣王禁不住秦昭王的一再要求,权衡再三后,还是把孟尝君送到秦国。秦昭王果然爱才,当即封孟尝君做了秦相。孟尝君以为自己假秦国这一方大舞台,有所作为的时机真的来了。面见昭王的时候,孟尝君献上了自己带来的许多贵重礼品,其中包括他本人最为珍贵、价值连城的狐白裘,还当庭向秦昭王献计,使得秦昭王也很兴奋。但是,这引起了当庭的秦国官员的妒忌。
  孟尝君并没有注意到秦昭王之外的其他人的表情。回到驿站里,他仍然十分兴奋,与随行的门客们彻夜长谈。
  孟尝君离开秦宫,就马上有人向秦昭王进言,说:“孟尝君确实是个贤士,但他却又是齐国人。他现在虽然做了秦相,但是他做起事来,一定会向着齐国,如果秦、齐两国有什么矛盾,由他来主持事务,那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秦昭王本来就对用孟尝君留有余地,只不过是手下确实没有孟尝君这样的贤能之人,不得已而为之,听了手下人这么一说,他越想越害怕,于是就下令把孟尝君一行软禁起来,打算找个理由杀了他们。
  天明时分,孟尝君从梦中醒来,立刻就感觉到了自己面临的危险。他的一个随从告诉他,驿站已经被秦兵包围了。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召集所有的随从商讨对策。一个门客说:“我听说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可托人向她求救。”那位妃子果然如谋士所言,并不拒绝,她叫人传话说:“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其中一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孟尝君仔细地看看他,却并不认识。孟尝君的门客中,这样的人并不少,大多是一些没有什么出奇特长的人,或者是一些在外犯了大罪的人,孟尝君没有把他们列为重点门客。孟尝君不太放心,问他有什么办法。
  那人说:“银狐皮袍只有一件,已经被大人送给了秦王。如今没有好办法,只有让小人今天晚上扮装成一条狗,潜入秦宫,将那银狐皮袍偷出来,再献给那女人。”孟尝君细想,就点头同意了。
  到了晚上,那人果然装扮成一条狗,钻入秦宫,把那件银狐皮袍偷了出来。然后,孟尝君托人把它交给那位秦王的爱妃。那位爱妃得了银狐皮袍,果然没有食言,找秦王为孟尝君说尽了好话。秦昭王耳朵根子一软,就答应了。
  驿站外的看守兵一撤,孟尝君立刻听从随从们的劝告,把过关文书上自己的名字改了,连夜离开了秦都。午夜时分,一行人才来到函谷关。
  那时,秦国有这么一个规矩:所有关口,每天以鸡鸣为号,只要鸡叫了,士兵就打开关门放客。孟尝君他们知道秦国这个规矩,随行者中有一个同样是手脚不干净做过盗者的人,模仿着公鸡的叫声,叫了几声。他的叫声果然引起周围公鸡齐鸣。守关的士兵以为天将明,就晕晕乎乎地把门打开了。孟尝君一行顺利出关。
  再说秦王等那爱妃离开,马上又后悔放了孟尝君。让人到驿站看了,果然说孟尝君已经逃了,就知道自己是放虎归山了。立即安排兵士快马去追。等秦王追兵赶到的时候,孟尝君他们已经远去没有了踪影。
  孟尝君回到薛地,大摆庆宴,为帮助他从秦逃回的有功之人庆功。那两个做狗学鸡的人被他敬若上宾。过去那些以与孟尝君收留的鸡鸣狗盗为伍感到耻辱的人,这时对孟尝君打心眼里佩服。齐湣王为此也非常内疚,孟尝君一回来就拜他为相,执掌政务。

知识出处

历史人物志上卷

《历史人物志上卷》

该书以《峄县志》、《滕县志》的史实记载为基础,用当代人 的视角解读古代文化,以此来发掘枣庄地区从远古至清末的人 文资源和历史谱系。收录入传的人物,在时间跨度上,从远古传 说中半人半神的女娲开始,到清末辛亥革命时的张锦湖止,在身 份上,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较有影响的,在地域界定 上,充分考虑历史沿革变迁因素,枣庄本土人士或者在枣庄生活 过和与枣庄有联系的知名人士兼收,共计52人。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尝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