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左丘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人物志上卷》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107
颗粒名称: [东周]左丘明
分类号: K825
页数: 13
页码: 103-105
摘要: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炎帝后裔,编修《左氏春秋》、《国语》,成为珠联壁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峄县志?二十四陵墓》载:墓在峄城东北七十里处。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与孔子都是鲁国人,一个是鲁国史官,一个是儒家大师,又同住国都,相同的志趣、共同的爱好,使两人关系极深。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左丘明

内容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春秋时鲁国都君庄(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炎帝后裔,编修《左氏春秋》、《国语》,成为珠联壁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峄县志•二十四陵墓》载:墓在峄城东北七十里处。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与孔子都是鲁国人,一个是鲁国史官,一个是儒家大师,又同住国都,相同的志趣、共同的爱好,使两人关系极深。关于他们共同的志趣,就从他们收徒开始讲起。左丘明和孔子收徒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坚决拒收沽名钓誉、拉大旗做虎皮的人做弟子。
  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左丘明正伏在摆满各国文史资料的案头上查阅历史,门外忽然隐约传来吵嚷的声音。左丘明走到了门旁,见下人正在院门外和一个人大声地说话。
  那人说:“我是鲁国有身份的人,为什么这样拦我?”“先生吩咐过,他正忙,不希望被打扰。”来人换上一副笑容:“你家丘明先生,我们有过交往,我是特意来拜访的。”这个人把手里的东西拎起来,在下人面前晃晃。下人依然说:“你上次来过的,我知道,请你回去吧。”左丘明走了过来,那人马上越过下人,快步走到左丘明近前,点了下头,满面笑容地说:“丘明大人,我早想来看看您,知道您忙,不想打扰啊,您看这点……我上次来也没带东西,这点东西不成敬意啊,您别嫌弃……”左丘明摇摇头,克制着自己的厌恶,他说:“你到底找我有什么事?”来人说:“丘明先生,我们还是到室内去说吧。”说着走进了左丘明的书房,把东西放下。左丘明只好转身走了进来,再一次问他有什么事情。这个人嘿嘿笑了一下:“丘明大人,听说国史馆正缺少人手,你看我这个人也是读过书的,您这儿是个好地方,我能不能在这个地方找个职位?”“噢,你上次来,我不是给你说过了吗,我这里的职位你做不了,而且我这里也不缺人手,请你走吧……”正说着,门外传来了下人的声音:“丘明大人,孔子求见。” 左丘明抬头向外张望,见孔子在门口站着,喊道:“快请夫子进来!”左丘明再看眼前,发现那个人正慌忙向外走去,左丘明忙从身边拿起那人的东西追过去,塞到他的怀里,那人绕过孔子,逃也似地离开了。
  孔子看着那个人笑了: “一个巧言令色的人,让人不耻。”然后孔子看看左丘明,一本正经地说:“丘明兄,你怎么没留下此人,在你这里共同饮酒?”左丘明也装作一本正经地说:“他看见了夫子,大约觉得知道自己不能陪夫子饮酒吧。”两个人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左丘明说:“此人为什么看见夫子,吓跑了呢?”东周•盘孔子笑了,说:“这人,有一天去拜访我,说要做我的徒弟。我说,你先不要做我的徒弟,我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出来,我就收你为徒。结果我问了几个问题,他没一个能回答出来的,他就走了。后来此人到齐国结交了一帮人,让人推荐他到国君身边去做官,还对国君说是我的徒弟。后来国君用了他一段时间,发现他根本不学无术,便把他赶了出来。我周游列国时,齐国国君问起这事,我说我哪收过这样的徒弟……不过丘明大人,我看他是带了礼品来看望你的。”左丘明微微一笑,说:“夫子,此人巧言、令色、足恭,或许能找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我丘明是不耻的。”孔子笑了,说道:“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说着两个人来到了左丘明的书房。落座后,左丘明说:“上次夫子说要著《春秋》一书的事,我正在查阅一些历史资料。” 孔子说:“我做这个要仰仗你这个国史官,你丘明通晓天文、地理、历史,有你这个世代都为史官的朋友助我,完成《春秋》一书,我有信心啊。”“夫子过奖。”左丘明给孔子倒了杯水,放在孔子的面前继续说:“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百多年,人们的道德逐渐地被破坏,社会的紊乱、经济的凋敝,战争给予人们的痛苦,实在太多。夫子身为大儒,确实有必要成书立说,讲个是是非非,为天下立一个做事的道德标准。”孔子点头,说:“各国诸侯之间为了征战霸业,都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这个基础已经衰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谁也不相信谁,彼此不敢轻易亲近,对于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现实,而无高远的见地。国与国之间,没有像周朝初期那样的道德关系,总是找些借口来发动战争……能把是非曲直说于世人,为天下将来建立德行起到一点作用,这是我为什么要作 《春秋》的原因。”左丘明站了起来:“夫子,近来为了这个《春秋》熬了不少夜吧?看你的脸色就知道。外面天气不错,是不是到外面走走?”孔子说:“我正着急,想到国史馆去查资料。”左丘明呵呵一笑:“你夫子舍命啊,那一起去查吧。”左丘明陪孔子在鲁国国史馆查阅了一会资料,孔子说:“丘明兄,此书既是从西周写起,我们是不是一同去一趟于镐(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顺便到国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方面看看那里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也好查看一下周朝各个年代的历史资料。”左丘明说:“这个自然,夫子要去,丘明自当陪往。”左丘明和孔子同坐一辆马车去了于镐,他们观察了那里的人文、环境、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状况,然后又去了洛邑国史馆进行了查阅。从于镐、洛邑回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左丘明陪同孔子在鲁国的国史馆又进行了大量的查阅。
  鲁哀公十四年春,孔子在左丘明的帮助下,呕心沥血,完成了天下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书《春秋》,记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孔子在《春秋》完成之日,便送于左丘明详细阅读,左丘明看完后拍案叫好。当孔子将儒学运动的宗旨阐发无余之际,传说中象征着“仁义”的麟兽出现于鲁国的大野,这位伟大的教师记下了《春秋》的最后一条“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以为祥瑞。《左氏春秋》阐释《春秋》一年的秋天,孔子拜访左丘明。二人走进室内,孔子将《春秋》一书放到案上,孔子说:“今日和弟子们讲述《春秋》,心情很不错,有《春秋》为纲,讲来就理顺很多东西,弟子们反映《春秋》适合讲学之用,而且在我详细地讲说之后,弟子们纷纷提出了许多问题。”左丘明说:“《春秋》微言大义,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周文王等级森严的礼乐制此时已经幻为美好的回忆,而夫子借此唤起人间4仁德’,不知弟子们能否完全领悟夫子的真传?”孔子说道:“多年的战争动乱,人们忘却了仁德的美好。现在是觉醒的时候了,‘仁’的自觉需要来唤醒,我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而今我老了,唯可留下这《春秋》传于后人。”左丘明微微一笑:“夫子言重了,丘明比夫子还年长,丘明没说老,夫子岂能言老。如今夫子老当益壮,神采更佳呀。” 孔子说:“人的生死都是自然规律,我孔丘亦莫例外。” 左丘明:“《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是夫子一生为仁德救世的苦心。希望弟子们能够领悟。”孔子说:“我一生政治活动失败,也是想借弟子们发扬光大我的思想。”左丘明默然良久,孔子说要回去了。左丘明目送孔子转过身向外走去。
  一天,左丘明因事前去拜访孔子,来到杏坛——孔子讲学的地方,见孔子的弟子们正在争论什么。原来弟子们在争论孔子讲述的观点,并各有理解。
  左丘明听了摇摇头,来到孔子的一间房内,便站着没有动。孔子听到有些响动便坐了起来,见是好友左丘明,微笑着说: “丘明兄,请坐。”左丘明坐下后说:“刚才在外面听你的弟子们在争论你讲述的内容,意见不一啊!”孔子说:“我也经常听他们这么争论,担心他们会误解我的意思,可是这么多徒弟,不能一一来解说。”左丘明点点头,说:“夫子啊,七十二个徒弟再加上他们的理解口授传诵下去,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岂不是失去了《春秋》的本意,若是那样夫子的心血将要白白流失了。”孔子一脸忧虑地说:“整日教授徒弟,我没有时间和精力为这个口授的东西整理。”左丘明沉默了一会,说:“夫子,我有个想法。”孔子抬起头来:“噢,丘明兄有何想法?”左丘明说:“我既在国史馆,《春秋》所述事件都有详细的记载,可以按《春秋》的本意来阐述,我有意写一本《左氏春秋》,你以为如何?”孔子耷刻脸上放射出光彩:“丘明兄,若能成此书,我心无忧虑了。”左丘明告辞之后,回到都郡庄主园,坐在案头,就着灯光,沉思良久。想自己身为史官,通晓天文、地理,对各国历史更是了如指掌。孔子崇拜周公,对那时的仁德天下的局面颇为怀念。而自己好恶和孔子一致,内心有诸多想法也希望能够留给后人。一部 《春秋》用词细密而意义深远,记载史实含蓄深远,穷尽而无所歪曲,警戒邪恶而奖励善良。孔子真是“圣人”啊!左丘明心中渐渐明确下来,他要写一部关于《春秋》编年体的详细事件的过程。此书那就从《春秋》表述的西周开始,可以往下延伸,那就写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吧。左丘明大致在心中想了个过程,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在头脑里过滤了一遍。不知不觉,已至深夜,他深感眼睛倦怠,但心中却异常兴奋。他起身向外面走去,秋夜寂寥,昏暗而广阔,他边走边想,终于一部浩大的历史画卷在他的头脑里铺展开来……次日一早,左丘明又去找孔子,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告诉了孔子。孔子的徒弟们正好在场,一个个急忙发问:“左史官要作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不是也和夫子的《春秋》一样的史书啊?”左丘明说:“我作《左氏春秋》意在传夫子的《春秋》,意在将来能够将《春秋》的要义传下去。”孔子的徒弟又说:“我们听夫子说丘明先生是大学问的人,夫子非常佩服左史官,您是有博大思想的人,好多主张和夫子是一致的,这个《左氏春秋》是不是要详细传丘明先生的主张啊?”左丘明笑笑,说:“主张只有是非,没有个人,我写史必尊重史实。”左丘明和孔子及孔子的徒弟交谈了很久,心中的想法日益成熟,他决定先写一章给孔子和他的徒弟们看看。于是开始详细阅读历史资料,对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认真体会。
  左丘明在批阅史料过程中,开始了他的《左氏春秋》的长途跋涉。细致地剪裁历史资料,忠实于人物对话,使其反映他所表达的列国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以及王道、鬼神、灾祥、卜筮、占梦之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资劝诫者,无不予以记载。
  在繁杂浩瀚的查阅和思考中,左丘明逐渐感到自己所作的这个书,非三年五载可以完成,他想无论多少年写完,一定让 《左氏春秋》全面反映列国历史,而且语言要生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左丘明终于在多日之后,他刻写下了“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此后,左丘明在完成鲁国国史编撰的同时,他披肝沥胆,矢志不移进行着他的《左氏春秋》写作。几年后,他带着写好的一些文稿来找孔子,孔子在自己的房间里仔细阅读了那些文字。读完,孔子抬起头,流露出钦佩的目光,他说:“史实丰富,文词绚烂,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情节紧张动人。而且你的这个《左氏春秋》比我的《春秋》更有价值,它还能保存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史料,记录了一些科学成就,如日食、彗星、陨石、地震等等,难得呵。”公元前470年,左丘明的好友孔子去世后的第九个年头,左丘明告老还乡,从此他和他的家人在都郡庄居住下来,这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左氏春秋》的写作当中。从开始动笔到三十余年之后的一个春天,左丘明写完最后一行字。
  这部大书详尽地反映了春秋二百五十多年间,春秋列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真实面貌和社会政治生活,它的民本思想、爱国思想和揭露统治者的残暴荒淫,让人感奋和警醒。《左氏春秋》被人们不断地传阅。一天,鲁国国君召集儒学大夫,谈论《左氏春秋》,请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奉儒学的士大夫们对《左氏春秋》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和探讨,他们热烈地谈论着:“丘明尊天敬神,更重人和人事。他在书中很反对人祭、人殉,重视人的生命,重视人本身的存在和价值,把死后的鬼神放在个体生命的后面。左丘明主张祭祀鬼神,但并非迷信鬼神,他书里的贤人君子谈到鬼神是为了劝戒世人,他注重现实,推崇理性。”“丘明政治主张是以德为原则,以礼为规范,以民为根基,辅之以刑,他说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 ‘在德不在鼎’,表达的是德政是政治根本之意。左丘明在论述城濮之战时说晋侯在战前训练百姓,让他们知义、知信、知礼,而战争中晋军重视德行,将领配合默契。丘明是说德在左右着战争的结果。而对于个人更是有德者成就功业,无德者身死国亡。”“丘明人生观也很丰富,主张人要具有忠、孝、信、善、谦等品质。在他看来,人只有具有这些优良品质,才具备了理想人格。他认为如果信用跟不上,国与国结盟也没有什么好处。多次结盟反而动乱滋长,这都是因为没有信用。左丘明崇尚善而反对恶,他曾说过4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要人们保持善行。襄公十三年记载晋国将帅彼此谦让,晋国的百姓因此和谐,诸侯也因此亲ndi ”睡。
  “丘明主张君主是天之子,但他对君的绝对权威也表示怀疑,从历史的交替认为历史就是不断地改朝换代,国君不能以为权力乃为天授就乱来。也就是说,历史上没有永保天下的社稷之主,倘若不以民为本,为政不以德礼,就有可能被赶下台。如闵公重视教化,任用有能力之人,结果仅用一年的时间,战车就由三十辆变成了三百辆。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后,让具有仁爱之心的公子目夷做左师,以处理政事,宋国于是大治。虞国的灭亡是由于虞国国君的无德。”这一次讨论,左丘明为自己在书中的主张得到诸多儒学大夫领会而感到高兴。他想自己的年龄虽然大了,余生还要做一些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春秋左传》完成不久,左丘明积劳成疾,双目失明。年事已高的左丘明回到了自己的都郡庄。他忽然想起院中的那棵银杏树,他说:“孩子们带我到那棵银杏树下,那棵树现在是不是枝叶繁茂?”孩子扶着他走了过去,他抚摩着那粗大的树身,说:“当年我种这棵树的时候,我年轻,树也小,而今我年龄大了,树也粗壮成材了。……我还要看看我用过的石碾、石碓,还有我的井左丘明抚摩完自己熟悉的那些东西,他回到了室内,回到了那写《左氏春秋》的案头。他对孩子们说:“《左氏春秋》还有我没有用完的史料,我还要写一部书,你们可支持我?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很赞同地说:“多年来我们都一直支持你的,你说吧,要写什么?”左丘明忽然笑了,笑声非常爽朗。他说:“这次,我不光写我们鲁国了,要写封侯各国的历史。我叫它《国语》。你们知道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所以你们要帮助我。”他的孩子说:“父亲,《左氏春秋》写了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十八万字,您用了三十余年。这个《国语》您打算写多少字,用多少年?”左丘明脸上浮现出微笑,他说:“《国语》应以记述西周末年至现在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和他们的命运,还要记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左丘明在家人的帮助下,多年之后终于又完成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的历史书《国语》。司马迁说: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正是记载其事。
  公元前451年,左丘明这位长命博学的大儒,完成了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两部书之后,带着他的梦想终老离世。
  虽然后人对《左氏春秋》的作者是否为左丘明尚有争议,但西汉司马迁认为《左氏春秋》是鲁太史左丘明所作。《左氏春秋》作为我国编年体历史著作,给后世留下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间二百五十四年的详实的中国历史。《左氏春秋》在忠于历史事实的同时,以一个正直的政治家、思想家的高度,对其涉及的人物事件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历来为后人好评。《左氏春秋》的作者与其作品一样,因此永垂不朽。

知识出处

历史人物志上卷

《历史人物志上卷》

该书以《峄县志》、《滕县志》的史实记载为基础,用当代人 的视角解读古代文化,以此来发掘枣庄地区从远古至清末的人 文资源和历史谱系。收录入传的人物,在时间跨度上,从远古传 说中半人半神的女娲开始,到清末辛亥革命时的张锦湖止,在身 份上,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较有影响的,在地域界定 上,充分考虑历史沿革变迁因素,枣庄本土人士或者在枣庄生活 过和与枣庄有联系的知名人士兼收,共计52人。

阅读

相关人物

左丘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