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990
颗粒名称: 安葬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墓地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墓地,俗称“林地”,也称祖茔。民间迷信认为,先人的墓地一方面埋葬先人的尸骨,是他们在冥界的安身路祭之所;另一方面,墓地风水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家庭的兴衰、子孙的兴旺。所以选林地历来被视为大事,必请阴阳先生相地点穴,勘选风水宝地作为林地。一般死者无特殊情况不择新林,都要安葬在祖茔。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田到户,一般农户图省事,将“老人”埋在自己地里,但也必须再请二宅先生看。选新墓地叫“踩林”,踩林还要用马“跑林”。即四角楔上桃木橛,也有的用纸马跑林,然后请二宅先生用罗盘测定准确的方向、度数,测算出墓穴的具体位置,称为“点穴”。近些年,为了减少麻烦,跑林这一项多在下葬前进行。
关键词: 丧葬民俗 安葬

内容

墓地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墓地,俗称“林地”,也称祖圭。民间迷信认为,先人的墓地一方面埋葬先人的尸骨,是他们在冥界的安身路祭之所;另一方面,墓地风水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家庭的兴衰、子孙的兴旺。所以选林地历来被视为大事,必请阴阳先生相地点穴,勘选风水宝地作为林地。一般死者无特殊情况不择新林,都要安葬在祖茔。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田到户,一般农户图省事,将“老人”埋在自己地里,但也必须再请二宅先生看。选新墓地叫“踩林”,踩林还要用马“跑林”。即四角楔上桃木橛,也有的用纸马跑林,然后请二宅先生用罗盘测定准确的方向、度数,测算出墓穴的具体位置,称为“点穴”。近些年,为了减少麻烦,跑林这一项多在下葬前进行。
  墓穴过去,有的死者在生前选好墓地,请匠人挖好墓穴,以砖石砌之。用石板封上,内放几瓶酒,取“久”之意。这样的墓称为“喜墓”,直到出殓日再启封入葬。而一般人家则于安葬当天上午破土,大孝子与二宅先生等人,用箱子持着一只公鸡前往墓地鸣炮挖墓穴,俗称“打圹”。墓穴,一般的墓穴方向都是东南西北或东北西南,个别的也有南北向的。如男丧则在打扩时于右边中间部位挖一个小方门,挂上小红布帘;若女丧则反之。据说,此门是留作夫妻之魂的通道。墓穴的前端中间要挖一口字形的小洞,以放置长命灯用。在墓坑的底部中间,挖一小坑,用小瓦扣成圆形状,中间放置盛有金鱼的小盆。墓坑的长宽深一般稍大于棺材的体积,若超过深度,谓之“闷棺”,说是对后代不好0拜后土神位、祖坟过去,安葬前,一般还要在墓坑后侧搭建祭棚,内设供桌,桌上供“后土神位”牌及香烛果品,由祀土官司仪,孝男们集体在供桌前举行祭礼。此俗,现已革除。
  下葬送葬队伍前往墓地,要在墓穴不远处调整方位,抬棺者要快跑至墓穴前落架,称之“抢穴”。相传是怕风水宝地被别的仙家狐怪抢占去。这时孝男们先拜祖,凡墓地里的近支先祖都跪拜叩头。然后,大孝子下到自己父(母)的墓穴扫墓,用事先带来的簸箕、扫帚在墓穴四壁象征性地扫一扫,安上长命灯罐。然后掌穴人用事先带来的公鸡扑啦墓,撕几把鸡毛扔在墓中(此鸡紧接着被一人柃走,至家中墙外,用刀剝掉去头,再扔进家中,晚上回场吃掉)。接着抬棺入穴,由风水先生用罗盘、红丝线吊准方向后,将弓箭置于棺前盖上,陪葬品放入棺两侧,小凳、祭品、墓俑,置于棺前,土公头请孝男们绕墓俯视一周,经应允后,再用锨铲席的四角或白毯盖棺盖。
  祭墓礼孝男走后,安葬仪式即告结束,举重人员及族人添土筑坟。执事人将死者闺女家置办的纸扎狮子、聚宝盆及花圈等焚于墓前,而花圈要留一两个插于坟上。
  填土或封墓盖前,由孝男们拜祭墓礼。然后摘掉孝帽上的棉絮,由执事人将所有的哀杖集中起来,填入墓坑。此时至亲同行一礼,哭一场作为告别仪式。喇叭声止,直接打道回府。在土公头的指挥下,孝男们一字排列墓前,扯起孝袍前襟,那边隔墓将五谷杂粮向孝男撒将过来,连撒3把毕,孝男们张兜接住,然后用青布帽罩于孝帽之上,孝袍外披上青布上衣,挽起孝绳,兜着粮食,一路不回头的快步向家走去。
  圆坟安葬完毕,在不远处的女孝眷来到坟前和男孝子们一道圆坟。为圆坟,丧主家包好了与死者岁数相同数目的水饺,红糖作馅,煮熟后放在铁壶里,女孝眷带着。圆坟时亲属们绕坟三周之后,将水饺按坟墓的方位“前七、后八、腰里仨”的说法依次埋下,再在坟墓的两侧各埋下3个水饺,将剩余的水饺分散给随来的小男孩吃掉或扔掉。接下来,孝男们依次用头顶新坟一周后,焚香,燃烛,置供品,烧纸钱祭奠。亲属们围跪新坟,往上添土,痛哭一场而回。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