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986
颗粒名称: 祈子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2
页码: 183-184
摘要: 生育孩子是女人的天性,而是否生育,也决定了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婚后女子总是期盼着早日怀孕。通常情况下,妇女婚后就会怀孕以至生育,但也有由于种种原因,婚后多年不育。因此,对于她们及其亲属而言,祈孕、祈子就是一个重要议题。
关键词: 祈子 风俗习惯

内容

生育孩子是女人的天性,而是否生育,也决定了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婚后女子总是期盼着早日怀孕。通常情况下,妇女婚后就会怀孕以至生育,但也有由于种种原因,婚后多年不育。因此,对于她们及其亲属而言,祈孕、祈子就是一个重要议题。
  其实,在婚礼的诸多仪式当中,就包含了早生贵子、儿女双全的祝愿。如挑红、撒帐、滚床、烧床公床母、开脸、喝疙瘩汤、挎鸡、点灯、听房等,祈求早生贵子的各种形式贯穿在整个婚礼过程当中。
  如果妇女婚后长期不孕,或连续生几个女孩不见男婴,就有了诸多祈子习俗。
  押子就是在树杈上压上一块石头,石子也叫“拾子'还有的在年五更摸石头于户外,有的婆母将石块暗藏于儿媳铺下,或在除夕给儿媳未煮熟的鸡蛋吃,诱其言“生”,以此祈孕求子。
  舍饭祈子于腊月初八早上,取一升米做成干饭,祈子的妇女一边烧饭一边念道:“为儿省下一把米,为儿省下一把面,留到腊八去舍饭。”等饭做好后,抬到大街上去向过往路人和街坊施舍,以此祈子。
  拴娃娃朝山进香,去庙中向神佛祈祷、许愿,选一相中的泥娃娃用红线拴在脖子上,念道:“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娘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如碰巧怀孕生了孩子,要给庙主丰厚的报酬,以此还愿。还有的地方,不孕妇女到附近尼姑庵中施舍礼钱,由尼姑拴一石头或一泥娃娃,并给起乳名,交祈子的妇女揣到怀里,然后一路呼唤名字而归。若生了孩子,三年内要持香烛、果品等到庙庵上供,并送给尼姑一些衣物、银钱答谢还愿。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