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起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984
颗粒名称:
起名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2
页码:
181-182
摘要:
取乳名也叫起“小名”,以区别“大名”(学名),一般由家长起名,也有请村中有文化的人起的,还有花钱请测字先生起的。
关键词:
起名
风俗习惯
内容
取乳名也叫起“小名”,以区别“大名”(学名),一般由家长起名,也有请村中有文化的人起的,还有花钱请测字先生起的。过去起名主要重视男孩,有的预祝吉祥富贵为主的,如“全喜”、“如意”、“金宝”、“来财”等;有的按所生季节时辰起的如“春生”、“中秋”、“国庆”、“大雪”等;有的贫穷之家,孩子又多,就直接叫“大孩、二孩”;有的怕孩子立不住,多用“拴柱”、“留根”、“套子”、“锁子”的;也有用卑贱之词为男孩起名的,如“狗剩”、“黑蛋”、“丑子”等;有的以婴孩生理特点起名的如“红痣”、“六指”、“黄毛”的。女孩起名一般是“大花”、“二兰”、“三玲”等;有的是直接叫“大妮、二妮”。旧时,嫌女孩多,盼生男孩的,则给女孩起名叫“二改”、“三换”、“来弟”、“引弟”等。起名,忌重复前辈人的名字和姥娘家的人名。俗话说:“老也重,少也重,不重姥娘舅家的名。”学名婴儿出生,乳名一般是自己的家长起的,晚辈不能直呼,外人也不可随便叫。到了上学的年龄,要由有学问的人和教书先生给起名。枣庄地区过去比较讲究姓氏班辈,就是宗族世系多少代用什么班。如“忠厚传家永,诗书继世长”。其中,你是哪一代的班辈就用哪个字。如“周传礼”,周是姓,传是班,礼就是名。当然,文人墨客官宦之家还有另起字号的。而普通百姓一般是3个字“姓、班、名”,也有从小起的大名或长大“连根倒”的。如小名叫“全”,长大后姓名仍用“XX全”。
绰号绰号也叫“外号”、“诨号”。俗话说:“人无外号不发。”绰号也有文雅之分,一般是大家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秉性、特征赠送的。如个高叫“长腿”、“撑破天”;个矮称其“地蹦子”、“恨天高”;身瘦称其“大马猴”、“打枣竿子”;身胖的称其为“两搂腰”、“大肚子”;有生理缺陷的,称为“疤拉眼子”、“二秃子”、“六指”、“豁子”、“二聋子”、“三瘸子”、“结巴子”等;按行业特点称“大厨子”、“张木匠”、“王银匠”、“刘石匠”、“放牛的”、“挑皮人的”、“三掌柜”等;有的按其性格特征起外号为“假女人”、“假小子”、“三憨子”、“能豆子”、“二愣子”、“快嘴”、“咋呼”、“老蔫” 等。但不少绰号都有人格侮辱和贬低之嫌。因此,不善于跟人开玩笑的人的绰号,是不能随便叫的。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