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村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940
颗粒名称:
村落
分类号:
C912
页数:
3
页码:
101-103
摘要:
人类由原始游牧发展到氏族定居,便出现了村落。
关键词:
村落
风俗习惯
内容
人类由原始游牧发展到氏族定居,便出现了村落。7300多年前,枣庄境内的北辛先民,从群山莽林里走出来,选择在薛河岸边定居,形成了原始部落。先民们从采集、渔猎发展到原始的畜牧业和锄耕农业,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群居生活。
枣庄有平原,有山地,有微山湖畔的大运河,先民选择的定居点,多是为了农耕、渔猎的需要。平原村落多分布在河岸高地,山区多选择向阳坡地,运河两岸也是顺河道而分布。村落开始多数由一个家庭建村,后来,亲戚依傍或迁入移民,便形成了杂姓村。据实地调查和现存家谱统计,枣庄市50%左右的村庄是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因此说,绝大多数村庄建于明清两代。
大村一般有纵或横的几条街道,又有若干条由居民区通向街道的小巷,村街两旁有商业设施;饮水设施,自古有水井,各住宅区都有水井,山区集中去一处井塘挑水,运河沿岸居民和船民则饮河水。现在基本上都吃上了深井自来水。
旧社会,为防匪乱,不少大村建有水寨、土寨、围子、炮楼等。很多村中有一大块场地,作为村中节庆游艺活动和集会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村中公共办公场所相继称为村公所、大队清明山村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集体生产时,村中大队有仓库和副业社、养猪场,生产队有牲口院、仓库、场院等。过去,多数村头建有寺庙、土地庙等祭祀场所。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