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渡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922
颗粒名称: 船闸渡口
分类号: U641
页数: 3
页码: 65-67
摘要: 随着京杭运河的畅通,台儿庄由一个唞发展为商业城镇,成了南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关键词: 船闸 渡口

内容

随着京杭运河的畅通,台儿庄由一个唞发展为商业城镇,成了南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随着漕运的兴盛,沿河店铺、商号应运而生。在台儿庄运河北岸,依街修筑了一些用石阶铺设而成的码头,当时俗称“水门”。从台儿庄西门至小南门共有这样的水门10余处,船民和商家可在这些码头停泊船只、装卸货物,也可处理日常的洗衣、洗菜、汲水等。
  光绪年间,中兴煤炭公司在台儿庄运河沿岸建设煤炭专用码头;1912年,中兴公司又扩大规模,台枣铁路通车后,台儿庄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运河港口。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国营港口。船闸是蓄水、放水、放行漕运船只之水门。航船等候过闸时齐集闸前,待起闭闸门,船舶鱼贯而出。
  明万历年间,台儿庄境内修有台儿庄、候迁、顿庄、丁家庙、万年、张庄、德胜、韩庄8座船闸,均为石砌,俗称“旧八闸”,雍正二年又建六里石闸一座。为蓄水通航和防洪排涝,每闸都设有越河道。这9座闸都是以河段为闸厢的广厢式船闸,为管理航运还设立了闸官署。
  1968年,国家投资兴建了刘庄闸和台儿庄闸,钢筋混凝土、石砌混合结构,置有钢闸门、廊道输水和启闭机械设备。1989年和1996年,国家又分别投巨资建起台儿庄闸和万年闸,为国家二级船闸标准,船舶通过能力是老闸的20倍。它集公路大桥、节制闸于一体,成为台儿庄运河的一个新的景点。
  渡口渡口是连接河流两岸陆路交通的主要设施。古时台儿庄段运河上就有多处渡口,大的渡口渡运马车。1972年后,台儿庄、刘庄、万年闸3座公路桥建成后,渡口逐年减少。少数现存渡口,主要是供小木船摆渡来往行人和附近村民。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