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898
颗粒名称: 捕捞
分类号: S97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枣庄运河和沿湖一带的人民群众,自湖泊、运河形成以来,就从事捕鱼等生产,有不少户为纯渔业户。
关键词: 渔业 捕捞

内容

枣庄运河和沿湖一带的人民群众,自湖泊、运河形成以来,就从事捕鱼等生产,有不少户为纯渔业户。而内地河流较多,广大农村在农闲季节,也去捞鱼摸虾。台儿庄的渔民主要在运河捕榜,滕州的渔民多以独山湖、昭阳湖为渔场,20世纪60年代后,山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水库大水面养殖,也要捕捞。
  运河渔家民间捕鱼主要是撒网、掩网,俗称“施网”。渔具材料过去一直是麻、蚕丝,20世纪60年代用胶丝线,现均为新型化纤材料。新中国立后,渔业生产发达,湖内捕榜大型定置鱼具有竹苇箔、网箔、圈子网、箱滩网、刺挂网、粘网;坑塘有拉网,河流多用掩网。其他渔具还有凌网、泼网、捕网、叉网、大罾、拉绠、鱼罩、独笼、鱼叉、鱼鹰、电捕船等数十种。其他捕鱼方法有叠堰、卷草捕鱼、摸鱼等。捕虾多用独笼、推网等,现多用纱窗箔,辅以诱饵。捕鳌用钩钩和罱两种方式。还有现代的“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法。广大渔民在捕鱼的同时,转为养鱼。养鱼开辟固定渔场,有坑塘养鱼、河道养鱼、网箱养鱼等。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