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865
颗粒名称: 生产贸易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48
页码: 23-70
摘要: 本段详细的讲述了枣庄农业、林业、狩猎、畜牧、渔业、交通、贸易等民俗习惯。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生产贸易民俗

内容

农业枣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境内北辛遗址发掘出的先进的原始农具和窑藏谷物,说明了早在7300多年前,原始农业已近雏形。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土地分为山地、湖地、平原地。因土壤结构和水浇条件的不同,枣庄南部及西部地区农作物具备灌溉条件,而东部及北部山区主要是耐干旱且适应性强的旱播作物。因此,枣庄地区农业民俗也千差万别。
  土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土地一直为私人所有,私人拥有买卖、赠与权力。因此为儿置下千顷地,为女栽下万行桑”是旧社会有钱人的心愿。有了钱,首先想到的是置地,连官宦之家,经商富户,攒了钱也去乡下买地。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一部分人拥有大量土地,一部分人则无立锥之地。占有大量土地的人,钱粮如山,吃用不尽;被剥夺了土地的人,一贫如洗,除了靠给富户当长工、打短工为生,只能租地种。过去流传的说法是:“3亩穷,5亩富,超过10亩算主户。”枣庄地区解放前较有名的地主有“湾湾的刘,曲柏的侯,皇殿的孙,郗山的殷,南山的褚,夏镇街的小叶五”。
  汉画石上的农耕图新中国成立后,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平均分给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山地土地的买卖:过去,土地的凭证叫“地契”、“地约”,也叫“地亩文书”。“私凭文书官凭印”是民间的口头禅。“地亩文书”既是土地权,也是财产权,通常掌握在“一家之主”手里。
  土地在私有制时期是商品。常言说:“有了置,没了弃①。” 买卖土地是重要的交易,其方式有:一、死地。即将所有权卖断。俗话说:“应急花了堂前地。”二、当地。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借钱方式。常言道:“当地不为业。”三、课地。是一种临时性的转耕和借耕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油菜花儿黄①有钱了就买地,无钱了就卖地。土地买卖不复存在。
  耕种方式:过去,地主占有大面积土地,以雇长工和短工来耕种;中等农户是自耕自种;一般穷一些的农户靠“搁犋”合作耕种。新中国成立后,互助组时也采取这种方式。人民公社化之后,土地管理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土地分到生产队,生产队长掌管、策划农事,分派农活,分配农作物。口粮分配开始为人七劳三,20世纪7〇年代,为体现多劳多得又变成“倒三七”即“人三劳七”,农民以工分多少分得粮食。80年代,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制”和“大包干”责任制,才调动起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使土地发挥了潜能。
  农作物摘黄瓜粮食作物:主要有麦子、高梁、豆子、谷子、玉米、地瓜、稻子等。高梁,有红高梁、多穗高梁、散头高粱。豆子,有黄豆、大青豆、绿豆、扁豆、豌豆、豇豆、红小豆等。玉米,俗称“棒子”、“玉蜀蜀”。过去是白玉米,现在为黄玉米。地瓜,又叫芋头,分春地瓜和夏地瓜两种。
  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芝麻、花生、蓖麻、油菜籽。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麻、茼。
  蔬菜:有白菜、萝卜、葱、蒜、辣椒、庙子、序菜、完荽、冬瓜、黄瓜、南瓜①、土豆©、韭菜、眉豆、豆角、皮蓝、辣疙瘩、雪里红、姜、洋姜,后来又引来西红柿©、莴苣、卷心菜、花菜等。
  农具耕耙及整地工具:耕套、犁子、耙、镢、锨、耢、大抓钩(又分二齿钩和三齿钩)、砍耙。播种工具:耩子(有二垄腿耩子、三垄腿耩子)、石砘、点播器。
  田间管理农具:锄、抓钩、铲、铁叉(有三股叉和两股叉、排叉)、粪叉子。
  汲水灌溉工具:辘轳、水车(有2人和多人推水车)、吊桶、勾担、水罐、桶、霄。
  收割脱粒工具:镰(有弯把镰、秋镰)、铲、木锨、木叉子(有二股、三股、四股)、扫帚、刮板、大簸箕、筛子、撒笆、席折子、抬① 南瓜:俗称方瓜。
  ②土豆:俗称地蛋。
  ③西红柿:俗称洋柿子。筐、篓子、竹耙。田间运输工具:大车(或牛车、马车)、小车(过去主要是独轮车、地排车)、扁担、略子、绳索、粪筐。
  粮食脱粒工具:碾(有槽碾、盘碾两种)、石磨(有大磨、拐磨)、罗(有大罗、小罗)。
  农事农事大体可分耕种、管理、收割三大类。耕翻土地:包括犁地、耙地、刨地、剜地等。播种:包括耕种、点种、畦种、撒种、插秧等。管理:包括锄地、间苗、追肥、打杈、打药、浇水、打虫、看护。收割:包括割、砍、包ij、摘、辩、拾、#等。
  用假人吓鸟兽农耕节气20世纪60年代前,枣庄农业一直停留在“镢刨锨剜牛拉犁,种地在人收在天”的原始落后状态和小农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不发达、耕作方式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测天象,察看物候,体验寒暑,紧抓时令,从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中总结出了许多的农事经验和教训, 再转为谚语和格言,用来服务生产、生活。
  农事和二十四节气欲春雨早送粪,惊春耕地忙。清谷瓜豆点,夏满防旱园。芒夏忙收种,二暑除草急。秋处种秋菜,白秋收种毕。寒霜薯芋熟,冬雪白菜出。雪冬粪盖麦,二寒忙杀猪。
  土地趣名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为了便于耕种和管理,每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给土地起名时往往从多方面考虑。习惯上从以下几方面起名以姓氏起名:如“段家山顶(地)”、“刘林(地)”等。
  地形地貌:如“刀把子地”、“包袱地”、“大襟地”、“长条地”、“礼条地”、“鳖盖子地”、“团峪”、“龙腰”、“上沟圈”、“下沟圈”、“裤衩子地”等。
  方位:如“东山顶”(简称东顶)、“沟东”、“东岗子”、“西洼子”、“大路南”、“河南沿”、“南山根”、“北台子”、“北沟沿”、“北山梁子前”(简称山梁前)、“西北略”等。
  鮮:如“八分地”、“二亩地”、“五亩地”、“亩地”、“十亩地”等。标志:如“大柿树底”、“大桥地”、“井沿儿”、“桑母洼子”等。纪念性的:如“二当子地”(简称“二当子”)。
  以上起名,有的是泛指,以方位起名居多;有的是确指,以地形、地貌、姓氏等占多数。
  泛指,往往指某一片地,如“东岗子”、“西南洼”。“东岗子” 那一片有十几块地、甚至几十块地,到底哪一块地是东岗子地? 即便如此,在具体运用、信息交流中,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误解。当然泛指在具体运用上也有具体的名字。如卖地写契约,写上四至,这块地就很具体了。
  林业资源枣庄多为丘陵山地,也有平原,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适应多种树木生长,较为普遍的树木种类有用材树和经济树,另有近年来的绿化观赏树和山地野生乔木。
  用材树:有杨树、槐树、柳树、榆树、楸树、楝子树、桐树、柏树等。香椿基地杨树有毛白杨和速生杨,树木挺拔。
  柳树有直柳和垂柳,木质较绵韧。
  槐树有国槐和刺槐、洋槐两种。国槐、刺槐木质坚韧。国槐米可入药,剌槐花可食用。
  榆树,木质绵韧,其果实称“榆钱'可食用。
  楸树,又有金楸、银楸两种。金楸、银楸生长慢,木质细,花可入药。
  楝子树,木质坚韧,结实耐用。
  椿树,分“臭椿”和“香椿”。臭椿木质脆而硬,香椿又是经济树,木质细腻、坚硬。树叶嫩时叫做“香椿芽' 可采摘食用。
  桐树有梧桐、青桐、泡桐、法桐等数种。梧桐木质较细,青桐木质粗而脆,法桐多作绿化树,泡桐生长快,木质松软耐磨,多作板材。柏树多为侧柏,当地群众泛称“松树”,多栽植在墓地、山上,生长缓慢,木质坚硬。
  条木有白蜡条、紫穗槐等。白蜡条、紫穗槐枝条柔韧,收割后多用以编农用筐、篓之类。
  经济树种:桑树,叶用作养蚕,其果实有白桑椹、黑桑椹两种,可食用。桑木柔朝结实,大面积种植时,幼树经剪顶、留杈、待长到直径5厘米左右时,经整形勒制成农具木杈,再粗一些的加工成扁担。
  桃有毛桃、酸桃、甜桃、半口桃、赖巴桃等。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有“四月半”、“五月鲜”、“六月红”、盘桃、冬雪桃等。地方传统品种有临城桃、台儿庄区张山子镇蜜桃。
  杏有巴桃杏、红杏、麦黄杏、干壳杏、水杏(又称白杏)、拉秧子杏、关公脸等。
  枣有圆铃枣、长红枣、大马牙、木枣、脆枣,近几年又引进了冬枣。市中渴口乡刘庄圆铃枣和阴平镇圆铃枣、店子镇长红枣、市中齐村孟庄脆枣都享有盛名。
  核桃有米子核桃、隔子核桃,又有大核桃、小核桃之称。
  花椒有小红壳、大青壳,@几年又引有杂交花椒。山亭是花椒主产区。
  柿子有牛心柿子、磨盘柿子、鹅黄柿子、瓜蒌柿子、满堂红柿子、馍馍柿子、大托柿子、脆柿子、盖柿子,多由圆枣子树嫁接而长成。
  梨树有大鸭梨、酥梨、花皮秋、铁梨等。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稣梨甜脆可口,汁多核小,已有500年历史。梨树多由棠梨 (古称甘棠、杜梨)嫁接而长成。晒柿子饼苹果有富士、国光、青香蕉、新红星、首红、藤木一等。20世纪80年代枣庄市大面积种植。
  山楂也称红果,有大山楂、山楂红子等。
  櫻桃,早春上市,由于结果早,又是鸟类的美味,因此有“樱杉yff吃树难看”之说。
  石梢有败花甜、大仁子、铁皮、红皮、冰糖仁子石榴等。峄城万亩石榴园据传有600年的历史,堪称“冠世榴园”。
  李子有红李、麦黄李、鸡心李等。
  板栗,山亭区徐庄板栗较为驰名。
  另外,山区还有野生树木如讽杨,又叫平柳、山榕树、山桃、酸枣、毛桑等。
  稀有树种有文冠果、银杏、青檀等。
  文冠果,又称“文官果”,亦称“木瓜”。较为古老的有两株,一棵在滕州市张汪镇杏园村张成勋家中。据说在明初栽植,距今有500余年;一棵在在界河镇界河村火神庙内,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张塘村银杏王银杏,又叫白果树、公孙树、鸭脚子树。枣庄市千年以上银杏树有7株,其中树龄最大的为2500余年,树高25米,树围8.1米,位于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塘村。2000年树龄的有2株,均位于市中区西王庄乡付刘跃村,其中一株树高27米,树围2.9米;另一株树高27米,树围3米。1000年至2000年树龄的共4株,分别在峄城区古S卩镇坊上村、市中区孟庄镇峨山口村、齐村镇凤凰岭村、税郭镇玉皇庙。
  青檀,又称翼朴。主要分布在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青檀寺,为古树群,现有500余棵,占地约5公顷,平均树龄在300年以上,树平均高度12米,平均树围0.56米。
  青檀树其他名木有黄连木、葛藤、五角枫、皂荚树、糠椴树、厚壳 (梭罗树)、卫矛(鬼箭羽)、小叶朴(黑弹、白麻子)、柘树(柘桑)、朴树(沙朴)、槲栎(青冈树)、黄檀树、流苏树(牛筋子、茶叶树)、漆树(大木漆)、鹅耳枥、榔榆、八角枫(勾儿茶)、枳具(拐枣树)、复叶槭(白蜡槭)。
  栽植过去,大多数树木靠自然繁殖,树苗靠根串和育苗。根串树有楸树、梧桐、香椿、石榴等。根串树苗在春天栽植时,将大树根生出的树苗刨下来,只要带少量的根就可成活。也有的如楸树、梧桐,冬春刨大树时把一部分根移植畦上,便可出芽成苗。杨树是将枝条截成段,在春季插上,二年便可移栽。柳树是砍下树枝(也称柳传子)栽上,底部扎根,上部发芽成枝,便长成柳树。有一种直柳是柳絮飘进河滩沟旁自然出苗,再长大成树。有些成材树如刺槐、核桃是靠种子繁殖,有些也能根串;有些果树需要嫁接。
  树木有它自己的生长习性。过去传统栽植,家中多栽植国槐乘凉;门右侧香台一侧多栽种石榴树;柳树属水性,多栽在河边坑塘崖畔;杨树挺拔,多栽在道旁路边。20世纪70年代以后,家前宅后多栽种泡桐树。泡桐树生长快,俗话说:“一年一根竿,二年一蓬伞,三年三捺粗,四年解木板。”泡桐板材多做家具。
  植树多数在春季,也有少量雨季造林或冬前植树的。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万物复苏,草木返青之际,也就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
  国家提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建设生态家园。国营林场、集体、个人林木育苗基地很多,不断引进树木种类,主动培养新苗木,从单位到个人,越来越注重绿化、美化环境,植树造林也蔚成风气。
  护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分种树,七分管护”。家前园后栽植小树,用荆棘或秫秸捆上,以防牛羊啃皮;每年秋后或春季,进行修枝,对果树进行施肥,喷药,用石灰水刷树干。大面积的林场,有专人管理;山林有防护标志和护林公约。
  封山山区山林面积一般比较大,不便看管,往往采取封山的办法进行管理。在山林的边缘洒上石灰水,或垒上矮石墙作为标志,就意味着界限以内不准放牧和砍伐树木,这叫封山。这是比较传统的护林办法之一,效果很好。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在山下距公路近的地方设立封山育林碑,上写县区人民政府封山育林令或育林、防火口号,标志比较明显,效果也很好。
  习惯用语老百姓在树木管理过程中,对树木的昵称有很形象的语言。如树木发芽叫“鼓嘴”、“鼓芽”;变绿叫“泛青”;叶子舒展叫 “扑啦叶”;果树现蕾叫“打骨朵”,接着叫“花鼓嘴”,败花称“谢花”;结果后称“手指肚大”、“长成个”,桃和李、苹果称“发孢”,桃“红尖”或“泛白”,“熟透了”、“离骨了”;柿子“落花”、“掉柿萼子”,石榴“落幌了”,枣“红鼻儿了”等。
  用材树,在其生长过程中,形容其“鞭杆细”、“粪扒杆细”、“镢头把粗细”、“对卡粗”、“三捺粗”、“六捺粗”、“一人搂不过来”、“两人合抱”等。木料使用木料的材质和特性不同,其用途也各不相同。即所谓“够什么材料做什么用场”。如“枣木脊,榆木梁,杏木门,香椿窗,楝子嫁妆,椿木床”。枣木坚硬不折,建房做脊棒,特别建新房娶妻,音同“早积”,意为“早生儿子早得济”。榆木坚硬,建房做梁不生虫,谐音为“余粮”,取其吉利。杏木坚硬耐磨,做门坚固,杏门又寓意“幸福之门”。香椿木色红,有香味,木质细腻,做窗又有“书香门第”之意。楝子木,木质细腻、透气、味苦,做成嫁妆放衣裳,不潮不霉,防虫,寓意“恋子”。椿木宁折不弯,木质坚硬,用在别处易生虫,做床反而不生虫,不朽不沤。
  国槐木质坚硬,不走样,放入水中浸泡也不涨缩,是做木耩子、织布机的上等材料。楸木、梧桐木,质地细腻,木板经火坑不变形,耐磨,是做风箱的好原料。梨木细腻光滑,做面案板最佳,和面、揉面不沾案板,另外刻图章、做梨木梳子都是佳品。柳木、枫杨木,木质吸水,木丝大而绵,是做菜案、肉壞的好材料。刺槐木坚硬,做家具最好,不易损坏和崴腿。桑木硬而柔钮,适宜做扁担。皂荚木做木槽饲养牲畜。此木吸钢针或铁器,牲畜吃料安全。柿木硬而脆,木丝短,可做木刻材料。另外,黄杨木椅子、紫榆算盘、红木家具都很名贵。
  狩猎枣庄市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北部、中部、南部都有山,其他基本是平原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群山连绵,森林茂密,自古就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生活在山区的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采取枪打及用器械定点捕捉的方法获取野生动物。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猎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人家因此成为猎户,有些猎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神枪手”。
  组织狩猎的组织,往往是松散型的。到了狩猎的季节,猎人们就聚集起来,过了狩猎的季节,大家就散去。外出狩猎,猎人自带猎枪、砂子、火药、干粮,晚上各自回家。去外地狩猎,需要住店,店钱均摊,一般由为首的猎人垫付,日后从狩猎得来的钱款中扣除。
  方法狩猎,有集体狩猎和单人狩猎两种。集体狩猎一般称围猎,但围猎不同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是缩小包围圈,将猎物往中间§gg,需要很多猎手。山区因地形复杂,围猎必须讲究阵法,围猎时,参加人员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且都有明确的分工。其中,有的负责“撵障子”,有的负责“撑障子”,有的负责 “坐障子”。撵障子及撑障子的猎人排列成簸箕形,将猎物往前赶,没有十分把握不能开枪。猎物向前跑的地方是高地,早有数名枪法好的猎手隐蔽在那里,这叫“坐障子”。猎物迎面跑来〔便开始瞄准。此时,猎物体力已消耗很大,又是向上岗跑, 速度减慢,便于开枪射击,这叫打“迎风”。处在坐障子中间的枪手,则是围猎队伍中枪法最好的一个。
  过去,枣庄地区围猎主要是猎取狼、狐狸、野狸子等大一些的动物。围猎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二月,秋收以后再开始,至十一月。
  个人狩猎灵活性较强,比较自由,但猎物仅为野兔、獾等小动物,精明的狐狸就很难猎获了。
  处置每次狩猎之后,由为首者指派专人处理猎物,肉煮熟后去集市卖,皮晾干后卖掉,所得钱款平均分配。20世纪年代山亭区西集镇姚庄、姜庄等村庄的猎手在狩猎季节,每人每天向生产队交七毛五分钱,生产队按一个劳动力的工值给记5分。
  狩猎有专门的术语,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领线”、“送腚”、“横梁”等。猎手发现猎物,瞄准,叫领线;在猎物后面追着打,叫送腚;猎物横着跑叫横梁,打横着跑的猎物叫打横梁。猎物的皮毛等级按“路”,分“头路”、“二路”……。
  真正的猎人,狩猎有讲究,腊月不打猎,生下不久的猎物不打;过年时,枪上要贴“酉”字,以祈求来年猎取更多的猎物。
  枣庄地区有名的神枪手,有市中区齐村镇陆庄村的陆守贤,山亭区西集镇姚庄村的姚连荣等。民间至今尚流传他们打狐狸精的故事。器械捕捉猎人狩猎使用装有火药、铁砂子的猎枪,一般不带别的器械。使用器械,主要是在离村庄不太远的地方捕捉猎物,且地点相对固定,又便于投放器械和拾取。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下地枪用线绳连接扳机,猎物走过,绊上线绳,土枪引响,打死猎物。地枪很危险,有人或家畜绊上会造成误伤,因此,下地枪的只是极少数。
  下套子是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专门套野兔。在野兔经常出现的路线,用钢丝挽活扣,形成圆圈,另一头固定在石块上,兔子路过钻进圈内,越挣扎越紧。第二天一早收取时,大部分尚活。
  张拍子拍子,指的大石板,猎物进石板下吃诱饵,触动机关,石板拍下,压住猎物。做法是在地上楔一木橛,撑开旁边石板,石板下连接细木条,并放诱饵,猎物进石板下吃东西,绊动细木条的一头,石板拍下,猎物来不及逃跑而被压住。
  张圈子圈子有木头和石头两种。木头圈子是长1米左右的长方体,里边放着小动物或肉类作诱饵,一头是用粗铁条排成的铁窗,另一头敞开,里边有个连接闸门的踏板。猎物从敞开的一头钻进去,踩上踏板,身后闸门自动落下,猎物进退无路。木头圈子以活鼠或肉为饵,专捕捉黄鼬和野狸子等小型动物。石头圈子在獾或狐狸洞穴口设立,用石块砌垒,体积大,原理和木头圈子相同。畜牧家畜家畜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兔等。由于养殖这些家畜使用的饲料、方法不同,养殖的目的不同,在养殖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习俗。
  大牲畜的养殖从前,家庭养殖马、骡、牛、驴是富足的标志,一般农户只养牛、养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合作化,大牲畜统一由生产队饲养。牲畜称“牲口”,以牛、马、驴、骡为主。喂养之所,过去称牛圈、马棚,在生产队称“牲口院”或“牛屋院”;喂牲口的马槽、牛槽有木制的,也有石錾的。
  饲料马骡的饲养草料要求较高,一般要用谷草①,且配以麸皮、料豆;驴和牛对草料要求不高,麦穰、麦糠、豆秸、豆叶、地瓜秧、干青草均可,牛草拌料主要以豆子拐成沫为主,也有用瓜干面、麸皮的。
  喂养大牲畜,要根据不同的特性去喂养,农谚有“马要夜草,牛要满饱”。饲草要用铡刀铡细,农谅说寸草,铡3刀, 不喂料,也上瞟。”牲口吃完草料,还要饮饲,有盐水饮、麸水饮、豆沬饮、粥水饮等。
  使役几千年来,人们主要靠牛马骡驴进行农耕、运输。特①谷草:俗称杆草。别是牛,在麥庄市几千年的农耕生产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本地出土的汉画像石《牛耕图》,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后,牛是主要的保护对象,宰杀耕牛要判刑;牛老得不能动了,宰杀时也需要申报。牛主要使役于农业生产的耕耙、播种、运庄稼、打场、脱粒。马、骡除使役于农耕外,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是拉车驾辕的得力干将,自古以来就有“马车”、“马路”之称;驴和牛除配套农耕外,也是运输上的好帮手,是农户过去推磨拉碾的忠实伙计。20世纪70年代,公路上成群结队的毛驴车,也是当时的一道风景。
  牲畜使役后,要及时休息。驴、骡、马卸车、卸磨后,必牵至干燥松软的场地上,由其打滚、消汗,然后才能饮水、喂料。牛在喂草之后,要留出足够的反刍时间,俗称“回嚼”或“倒沫”。
  庄稼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终年和牲畜打交道,对牲口有了细致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许多生动的谚语。例如相牛,有“前裆放下斗,后裆放下手”,“前腿直似箭,力量大无限;后腿弯如弓,行走快如风”,都指的是好牛;相牛的年龄看牙口。相驴,有“驴子是个怪,骑着倒比牵着快”,“懒驴上套,不屙就尿”。骑畜有“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正中间”的说法。
  使役工具不同的大牲畜役使工具也不同。牛轭又称“牛梭头”,使役时安放在牛颈之上,与绠套、撇绳、拢担组成单套、二套或三套,并列称“搁犋”,边上的“一拢担”为“领墒牛”。马驴骡用夹板套,用光滑圆木两块组成,使役时夹在牲畜脖子两边。驾车套主要有牛套和骡马套两种,由背搭、鞍子、大小肚带、搭腰、车袢等组成。
  另外还有鞭子、皮绠、笼嘴、缰绳、撇绳、鼻环、嚼口等。
  马、骡、驴属圆蹄畜,待成年使役时要按时切蹄、打铁掌。过去十里八村、大道旁专有打马蹄铁、换掌子的专业户。
  养猪枣庄地区家猪饲养历史悠久,从北辛遗址出土的家猪型骨架可以看出,家猪已驯养成型。从前几年出土的大量陶猪圈来看,到了汉代,家猪饲养已极为普遍。
  养猪,多为积肥,再者春节过个肥年。过去农村普遍认为 “庄稼人不喂猪,好比秀才不读书”广养猪不赚钱,肥了屋后一块田”。养猪要用猪圈和猪食槽。有养一窝母猪下崽的,有光养肥猪的。公仔猪要择或骟①才能长成I巴猪。
  养羊山区多养羊,平原农村养羊的数量一般不多,但很-普遍。“养猪养羊,本短利长”。主要因为羊吃草,不和人争粮食。山区多养青山羊,群养有羊栏,羊要撵到山上去放;平原农户养羊要绳拴,有时也牵到荒滩地头去放。
  家禽养鸡过去农家都喂鸡,通常留一只公鸡打鸣司晨,母鸡留着下蛋。20世纪70年代曾有顺口溜:“地瓜干子是主粮,光腚汉子排成行。”有了鸡蛋就有了最基本的盐钱。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少养蛋鸡、肉食鸡的专业户。
  养鸭、鹅沿河农村靠水资源优势,养鸭鹤居多,且采取放养的办法,多数家庭养三、五只鸭、鹅是为了“下蛋”吃,少数家庭养公鹅是为了看家。改革开放以来养鸭、鹅主要是看重它的经济效益。
  ①择、骟:割掉雄性牲畜生殖器,仔猪的睾丸或卵巢,以便育肥。择,方言读zh6i。放鸭起名给禽畜起名便于区分,方便信息交流、准确表达,不至于产生混淆、误会,还有便于呼唤与饲养。起名一般按照外貌特征和性别特征等。
  按外貌特征,牛有“大黄键”、“黑忙牛”、“花杧牛”;羊有“二绵羊”、“大矂乎”、“叉角”、“眉了迷子”、“水青”、“白山羊”;驴有 “大黑驴”、“小青驴”;猪有“小花猪”、“头个①”、“垫巴②”;狗猫有“花狗”、“黑狗”、“大狸猫“、“大黑猫”、“小花猫”;鸡有“芦花① 头个:第一个出生的猪崽。
  ②垫巴:最后一个出生的猪崽。鸡”、“翻毛鸡”、“乌鸡”、“瓦色鸡”等。
  性别特征,往往与外貌特征结合起来,如“黄白牛”、“二性”、“抵羊”、“白山羊羯”、“大黑臊乎”、“绵羊母子”。
  给畜禽起名,大都是即兴的,不约而同的。如一头大黑犍①或石牛②,在一地这样称呼,到了异地,不用告诉,人家仍这样称呼。单个的一般不起名,只有群聚时才即兴取名。例如,某家只养一头黄牯牛,在家中从来不称“黄牯牛”,只称“牛”,一旦加入牧群,放牧人则称“黄牯牛”。假如一群牛中有两个以上黄杧牛,在交流中,则用某某人的黄杧牛加以区分。其他家畜也如此。如“肥猪”、“狗”、“猫”、“驴”,一般家庭只饲养一只,就只称抽象的概念,“牛”、“猪”等。
  家庭饲养羊、鸡较多,每只羊、鸡起具体名字加以区别。在某堅家畜、家禽还用隐语称呼:猪叫15‘黑毛子”,鸡叫“尖嘴”,鸭子叫“扁嘴”等等。
  呼唤各地对家禽的呼唤都很有特点。如,对小猪,“巴巴,巴巴! ”大一些的唆喽,唆喽! ”或“巴巴,唆唆! ”有的“黑黑,黑黑! ”对小牛模,“犊犊犊! ”对小驴驹,“犊犊犊犊! ”成年驴可直接呼唤其名。对小羊盖,“羔羔羔羔羔!”对绵羊,“买买!”对狗,在近处,“巴巴巴巴! ”远处如果看不见情况下,“巴巴罗!巴巴罗!”对小狗的呼唤,是嘴稍张开,前舌尖摩擦下嘴唇连续发出的①大黑犍:阉割的成年大黑牛。
  ②石牛:母牛。响声,如同带盖的水桶晃荡声。对家兔豁豁豁!豁豁豁!”对猫,“咪又,咪又!”或“咪咪咪! ”对鸡,小雏鸡,“嘣嘣嘣!嘣嘣嘣!”两唇相撞发出的声音。对成鸡,“勾勾勾!”对鸭子、鹅,“鸭鸭,鸭鸭! ”“鹅鹅鹅鹅!”对家畜家禽的呼唤,距离远,呼声就大;距离近,呼声小一些。也有的用特殊呼唤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养鸡场,吹哨召集吃食。畜禽只有其主人的呼唤,它们才听从。否则,无论怎样,听而不闻。为了制止畜禽的恶行,也使用一定的约定成俗的信号,任何人使用都有效。如对家畜,“特®特!”叫“特号”。对鸡“嚓号,嚓号!” “鹰来了!”有的直呼其抽象的名。如 “羊羔子! ”“猫!”“狗! ”“死山羊! ”“打死你小猪!”等配合一定动作,很见效。
  渔业枣庄市不仅有湖泊,且河流、水库遍布,水产资源丰富,捕鱼历史悠久。从北辛遗址出土的陶网坠说明,7300多年前北辛先民就有较高的捕鱼技术和渔网工具。
  捕榜枣庄运河和沿湖一带的人民群众,自湖泊、运河形成以来,就从事捕鱼等生产,有不少户为纯渔业户。而内地河流较多,①特:方言读涵。广大农村在农闲季节,也去捞鱼摸虾。台儿庄的渔民主要在运河捕榜,滕州的渔民多以独山湖、昭阳湖为渔场,20世纪60年代后,山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水库大水面养殖,也要捕捞。
  运河渔家民间捕鱼主要是撒网、掩网,俗称“施网”。渔具材料过去一直是麻、蚕丝,20世纪60年代用胶丝线,现均为新型化纤材料。新中国立后,渔业生产发达,湖内捕榜大型定置鱼具有竹苇箔、网箔、圈子网、箱滩网、刺挂网、粘网;坑塘有拉网,河流多用掩网。其他渔具还有凌网、泼网、捕网、叉网、大罾、拉绠、鱼罩、独笼、鱼叉、鱼鹰、电捕船等数十种。其他捕鱼方法有叠堰、卷草捕鱼、摸鱼等。捕虾多用独笼、推网等,现多用纱窗箔,辅以诱饵。捕鳌用钩钩和罱两种方式。还有现代的“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法。广大渔民在捕鱼的同时,转为养鱼。养鱼开辟固定渔场,有坑塘养鱼、河道养鱼、网箱养鱼等。鱼类资源麥庄运河西接微山湖,境内大小河流密布,鱼类主要有鲤鱼(红鱼)、鲫鱼(漕鱼)、乌鱼(黑鱼)_、链鱼(大头鱼)、鳊鱼、鳟鱼 (马狼鱼)、鳝鱼(又分黄鳝和血鳝)、黄桑鱼(葛挨)、鲶鱼(黏鱼)、敵鱼(泥鳅和刀鳅)、鳜鱼(季花鱼)、甲鱼(团鱼)、鳙鱼(胖头鱼)等;河鱼有白条鱼(鰺子)、麦穗鱼(狸姑鱼)、棒花鱼(沙鱼趴)、马口 (叉口鱼)等;还有马虾、小虾、螃蟹、河蚌、湖螺、蜗牛等。弓丨进的鱼类有罗非鱼。
  沿湖沿运还有采菱莲、挖藕、割湖苇、割湖草和捕猎水禽等生产。
  船民生产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已有数百年的通航历史,船民们在长期的行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产习俗。
  使船自明清至建国初期,往来于台儿庄运河上的船只多为木质结构,且运载量较小,最多的只能载货五六十吨。那时的运粮船只多为三节舱,即前舱(前闷头)、中舱(大舱)和后舱(后廒)。前舱一般住的是使船帮忙的伙计,以便于迅速及时地启动、停泊船只。中舱是船东家平时活动和待客的正厅,较前、后舱面积均大,且留有窗户,以利通风采光。舱内设有桌椅、茶具等,其主要摆设与岸上人家几乎无异。后舱主要是船主及家眷住宿的地方。除此之外,个别船只为运送某些特殊的物品,如黄金白银、珠宝首饰等,还特别设置了私舱子。私舱子设在前舱与中舱之间,从表面上看上去是两舱之间的隔板,但隔板内留有一定的空间,是一个夹层。打开夹层的机关,便可藏贮一些贵重物品。
  运河铁驳船在出现动力帆船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风帆是船民远航的必备用具。借帆行船,不仅为船工节省了许多力气,而且加快了船的行驶速度。由于风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自然气候的限制,因此许多船民在逢年过节时,都要在船的桅杆上贴上“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得力先行”的对联,以求一帆风顺。风帆自上而下主要由马鞍桥子、篷挑、篷杆、篷幅、风扣、老鼠尾、抱桅爪和角叉子等几部分构成。这几部分构件,有的起到主骨架作用,有的起到固定作用,有的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只有配套使用才能使风帆操作自如。过闸船民们来往于运河,自然离不了要过往船闸,但旧时的过闸远没有今天过闸安全、省力。那时候的船闸几乎都是用条石砌成的石闸,zK位落差大,所以船只在过闸时水流湍急,浪头高溅。船民们每一次过闸,就犹如过了一回鬼门关,场面惊心动魄,让人不敢目睹。过闸前,船工需用篷布将装载的货物仔细严实地覆盖,再将具有一定长度而且坚硬的木棒固定在船底,然后用绳子将其连同货物一起左右捆绑,以防货物撒漏和船只在过闸时因倾斜而沉入水底。待绑扎完毕后,船老大便开始挑选过闸船工,只有那些身强力壮、胆大心细、身手敏捷、具有丰富过闸经验的青壮劳力才有可能被选中。为确保人身安全,过闸前用绳子捆住其腰部系在船上。而后他们分别手持竹篙,随时待命。待闸门打开,闸夫转动绞轴将船只缓缓驶进闸门时, 船工便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这时就听“呼”的一声巨响,船只如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刹那间不见了踪影,但见3米高的水柱冲天而起,又哗然而落。紧接着,船只又被浪头抛起,随之激起几股水柱,但其高度已不及第一次。待船只第三次起浮下落,船只已安全过闸了。见此情景,船主便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由于船只在过闸时一般都要经受波涛的三次起伏冲撞,所以,船工们也把过闸称为“过三浪”。
  “过三浪”应以第一浪最为危险,因为船只在下落时,由于水位落差过大,极易失去控制而沉入水底。这就要求船工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做到出篙要及时,撑篙要用力,方能保证过闸时的人、船平安。正是经过这样无数次的磨炼,常年在运河中使船的船民们才被锻造出超人的胆略和气魄。
  绞关过闸船还要用关绞,闸背如同一道坎,水深流急,掌舵的都由经验丰富的船老大把使,重货物还要在河两岸两个关同时绞。关有一步关、两步关、三步关。一步关有七八步,由8至10人操作,人员两边对等分配,由高工拿旗统一指挥。官府的运粮米船过闸不要钱,其他来往的商船根据载货量和船只大小交过闸钱,大体一艘20吨的货船要交20块现大洋,其他还要给绞关的赏钱,不然指挥绞关的头就会找麻烦。一给赏钱,指挥的头儿就敲着小锣高喊:“船上X X老板赏现大洋几块,咱要卖力啊!”这一喊,大家一齐用力就过了关。
  运粮号子长期以来,船民们在凌波踏浪、击风搏雨的航行中,也逐渐仓!J造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船工号子。沿河居住的人们一听到那错落有致、韵味悠长的船工号子,便知又有船只拔描起航或歇锚靠岸了。
  可以说,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种船工号子。船上常用的号子主要有起锚号、冲号、拉纤号、招号、缆头号、绞关号、撑篙号和摇槽号等。每种号子各有其作用,如起锚号是在铁锚久拖不起时船工用力拔锚所唱的,船工们抓住锚绳,边拉边唱:千斤呀,万斤呀,嗨!铁描呀,动身呀,嗨!于是,铁锚便在众人的齐声唱和中被缓缓拔起。船工们所唱的冲号,亦称“凤凰三点头”,是在船即将开航时用的。船上大师傅将纤绳搭在肩上,口中便唱“我要拉——哟嗨丨”这一句便是给船上伙计的一个船要走的信号。听到这一句号子,伙计们无论是正在吃饭,还是在干别的活,便立刻起身,一边撤掉搭板,拿起竹篙,口中一边长长地应道“哎——”,于是便各司其职。大师傅再接着唱“喂喂,啊——我要拉哟晦”,众人再随号应和,一齐用力,如此反复三次,船便缓缓启动了。
  船工号子种类不同,节拍也有所不同。撑篙号就有快拍和慢拍之分:逆水行舟需用力撑篙,节奏要加快,所以就用快拍号子;顺流航行船只平稳,便可用慢拍号子。唱号子一般需要一领号者,待领号者唱出,其他人随之应和。领号者要根据船行状态,掌握号子的轻重缓急,以调动大家的情绪,把劲往一处使。唱号者不但可以边干边唱,也可以不参加劳动,站在船上专司其职,船民们称此类号子为“甩手号”。当船行至船多、人多之处,哪只船的号子响亮有力,气势不凡,引人注目,哪只船的主人便会倍感光荣与自豪。因此,号子也便成了船主实力的一种标志。会唱号子的在船上也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一般船上的大师傅每月工薪为14块大洋,而唱号者则可拿到15块,由此可以看出唱号者受的礼遇非同一般。
  禁忌过去在船上,女人不能从船头过,从船头过不吉利;生完孩子的女人一个月之内不能上别人家的船,因为被认为身上有秽气;男人不能在船头尿尿,从桅杆往前的船头部分是给大王、老牌上供心神相通的地方,在这里方便是对神灵的不尊敬,要受到惩罚或报应。在船上忌讳说“翻”字,风帆说“蓬”,因“帆”与 “翻”谐音;吃饭或宴请,上整鱼的时候,吃完一面要吃另一面,需要翻过来不能说“翻”,应该说“抬过来”、“架过来”、“转过来”。船民不论在哪里喝酒,杯中的酒从不喝干,BLT留水路”,不然水就要浅了,船就没法行驶;装货前要给大王、老牌上香,祈求平安;过江时要上香、烧纸、磕头、放鞭炮、祷告,祈求大王老爷保佑平安。
  煤炭生产枣庄市煤炭蕴藏量丰富,采煤历史悠久。有资料显示,早在宋代,枣庄一带就有了专门从事采煤的业户,至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需要的增加,采煤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行业习俗。
  采煤早期的煤窑,仅一个井,用滑车牛皮包戽水,挖好的煤用筐拉向井口,再用滑车提升。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成立后,采用双井口,便于通风,井下开始用机械采煤,用骡子马运输,水泵排水,机器提升煤炭。管理早期的煤窑多是由封建地主开办的,后由封建官僚开办。开办煤窑的地主又称“窑主”,而井下从事挖煤、搬运的工人称 “煤夫”。在劳动组织上,窑主把工人分为“正掘班”和“公令班” 两类。“正掘班”是长工,每两人为一组,预支工钱;“公令班”是按时计工,每日轮班替换,不预付工钱。后来,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把工人分为里工①和外工②,实际上还是这种“正掘班”与“公令班”制度的延续。
  早期煤窑的管理人员称“老总”,监督井下工人劳动的称 “班头”,监督井上工人劳动的称“筐头”。此外,还设有营业员和掌秤、管账等人员。
  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成立后,形成了新的管理机构“包工柜”。其总负责人称“包工头”,俗称“大头子”。包工头下面还设有“查头子”、“二头子”、“做账先生”、“记账先生”、“跑号的” 种种名目。
  称呼矿井称呼有:煤窑、煤井、煤矿。早期煤炭生产,受生产条件的限制,主要开采离地表较近的煤层,当时的矿井称“小煤窑”。20世纪70年代以后,乡镇开采的煤矿,一般称“煤井”,①里工:公司直接雇用,工资按月计算,由公司付给本人。
  ②外工:由包工头代为雇用。国家开办的煤矿,才称“煤矿”。农村老年人,无论是对国有大矿还是集体开办的小煤井都一律称“窑”,对大一点的矿称大窑,小一点的煤矿称小窑。如称枣庄煤矿为“窑”,称陶庄为“小窑”。去奉庄赶集称“赶窑集”,去陶庄赶集则称“赶小窑”。煤炭工人下井,称“下窑”;工人们住的非常简陋,称“窑户铺”。
  开采物:煤称“炭”,块煤称“汞子”,细碎的煤称“原炭”,煤矸石称“矸子”、“渣子”,含硫较多的煤矸石称“铜炭”,可以燃烧而并非煤的石头称“矶子石”,煤矸石山称“渣子山”。
  禁忌井下,锨不说“锨”,说“铲子”,因“锨”与“仙”谐音;塌不说 “塌”,说“冒”。如塌方说“冒顶”。在井下不伤害动物,认为在井下能存活的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这些禁忌已逐步被打破。
  工匠业木匠、铁匠、石匠、泥匠在农村被称为“四大角”。他们与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四大角在一块坐席,都要请铁匠上座,因为其余三家所用工具,都是铁匠打造出来的。
  工匠木匠木匠有粗细之分。一般修建房屋,制作粗重农具的,称为“粗木匠”;做细家具的又称“细木匠”;没经过师傅的叫“鲁木匠”;从事木雕家具或艺术品制作的又叫“巧木匠”。也有专做某一种工具、家具的木匠称为“单一行木匠”。例如,有专做风箱、蒸笼的,有专做大车、小车的,有专做木杠、扁担的等等。
  木匠的工具有大锯(2人拉的)、小锯(也称手锯)、斧头、锛、刨、凿、钻、曲尺、墨斗,另有羊角锤、挫等。木匠外出干活,备有工具箱。
  铁匠一般都有店铺,叫铁匠铺、铁匠炉、红炉等,走村串乡的称“行炉”。铁匠又有专行的铁匠,有专打菜刀一类的,有专做剪刀一类的,有专打农具一类的。铁匠操作一般要2人,有掌握火候、掌小锤定型的,有光管拉风箱、打下锤(大锤)的。流动红炉主要是按农时给农具淬火加钢、进行维修等。
  行炉铁匠的工具有红炉、大风箱、大锤、小锤、砧子、木墩、淬火水盆及钢铁用料。
  石匠有开山取石的石匠,也叫“粗石匠”,有打制各种石器的“细石匠”,有专门遛乡锻磨的石匠,还有专门搞建筑的石匠和搞碑刻建牌坊的石匠。枣庄地区的石匠多就地取材,按本地山上石材石质加工各类石器。
  石E的工具,开山石的有大油锤、钎子、撑子,其他石匠有手锤、錾,锻磨的石匠还有剁斧。
  泥瓦匠泥瓦匠又称“泥水匠”,主要从事房屋建筑,一般在本村或邻村营生,多数为专业户。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农村盖房的增多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村涌现出大批建筑工,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建筑队,领头的叫“建筑工头”。泥瓦匠简称为“瓦工”或统称为“建筑工”。
  泥瓦匠的工具主要是瓦刀、抹子、铁锤、橡皮锤、尺杆、线与线坠。
  铜匠旧时日常生活用品铜器不少,包括富裕之家的脸盆、家具的多种饰件如铜拉手、铜锁等。另外, 有专门的铜锣匠人。一面锣要经过万锤锻打,才能使铜片厚薄均匀,大小合格。最后定音的一道工序,必请老匠人上阵,经反复敲打,打出定音的地方,一锤敲定。俗话“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即来源于此。
  扎纸匠扎纸,民间叫“彩扎”,从事这一行当的叫“扎纸匠”、“扎彩匠”。彩扎,原料以秫秸、竹篾等捆扎成骨架,再裱糊上彩色纸张,描绘或剪贴上花纹制作而成。主要有建筑物、人物、牛、马、狮子,近年来也扎制轿车等现代化物品,除彩灯、面具、风筝外,多为丧葬仪式用。
  工匠中,还有制作各种银器的银匠,经常遛乡的还有剃头匠、锯盆扒碗的锔锅匠、抢菜刀磨剪子的工匠、补鞋的皮匠、箍桶匠、打桶打壶的白铁匠、补壶的锡匠、扎箢子补簸箕的工匠、张罗的罗匠等,还有做衣服的裁缝、杀猪宰牛的屠户等。
  编竹筐技艺传承工匠业俗称“手艺行”、“耍手艺的”,如木匠、铁匠、裁缝、泥瓦匠、石匠、剃头匠,还有喇叭班等民间艺人。他们的手艺高低,直接关系着本身的利益,所以谁有高招、绝招,不但不外传,在家里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
  这些工匠艺人,除了家传,也收徒弟。但收徒弟的目的多数不是为了传授手艺,而是为了让徒弟为他出力、挣钱。一般手艺人到了老年,才收徒弟。
  徒弟入门要行“拜师礼”,设请师宴席,俗话说“磕头认师傅”,还要订立“三年满、四年圆”的合同。所谓“三年满”,就是3年包教包会手艺;“四年圆”就是手艺学成后再给老师“白尽义务”1年。即使定协议,此规矩也是约定俗成。在这四年的 “徒弟”生涯中,要听从师傅的支使和打骂,开始先学做家务活,如刷锅洗碗,担水扫地,提壶倒水,早晚给师傅铺床叠被,甚至端尿盆便壶,趁空再说习手艺。在传授方法上,也不像文化老师教育学生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做法,而是生怕徒弟把本事学到手提前走人,不为自己效劳,还怕偷走了诀窍超越自己,抢走了饭碗。过去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凡当师傅的大多数都留一两手“绝招”,作为拿捏徒弟的“法宝”。在关键活路上不但不教,而且连看都不让看,所以很多的祖传技艺都是这样传留下来的,不是自己的子孙休想把真本事学走。而师兄弟之间也是谁都怕别人学会的多了,一旦“既满又圆”出师之后,就各自分道扬镳,互不交往,有些则成了“同行是仇家”,因此古语常说“手艺人短'原因就在于此。学徒又分门里徒和门外徒两种。门里徒在3年学徒期间,吃住在师傅家,出徒时师傅无偿地赠送徒弟一套完整的用具。外徒不在师傅家吃住,光跟着学手艺。师徒关系一旦确立,无特殊情况将是一生不变。每年重大节日和师傅生日都要带上礼物去看望;师傅归天,徒弟要披麻戴孝送殡。
  崇拜木匠、瓦匠、石匠、船匠等拜鲁班为祖师爷;织布、裁缝等以黄帝、嫘祖为祖师爷;金、银、铜、铁、锡及烧窑匠属“火中取财”,尊老君为祖师;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染色老师。在特定的纪念日,各业匠人均焚香设祭。
  织布交通枣庄自古以来交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特别是夏朝车正奚仲父子改良舟车用于交通,更使这一带成为制造舟船车辆的中心和水陆交通的要道。明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不仅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成就了“天下第一庄——台儿庄”。1908年修筑的津浦铁路纵贯南北,“枣庄煤城”也随着煤炭的外运而享誉大江南北。京福高速公路在$庄穿境而过,104国道、206国道和省市道路纵横交错,使枣庄地区的交通日益发达,前景广阔。
  道路道路俗称“道”。旧时最宽大的道路是“官道”,能走大车的称大道,小路称小道,通过城镇的叫街道。中国民间又称能跑马过车的大道叫“马路”,马和车过的多了,日久年远便形成了沟,俗话说“百年的媳妇熬成婆,千年的古路踏成河”。汽车火车出现之后,又称大道为公路、铁路。
  桥梁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过河要有桥梁。
  石桥:枣庄地区山石资源丰富,石桥最多。低矮的石桥,河水旺时,水从桥面漫过,又称“漫水桥”。石壞燥起,厚石板平铺,有几孔叫几孔桥,拱形石桥又称“券桥”。
  木桥:过去山区小河多独木桥,木柱木梁或木板铺设的大木桥,现本地已不多见。
  峄滕官道外路——西仓古桥峄滕官道内路一王沟古桥浮桥:排船加铁索为桥,多为临时之用,过去台儿庄运河曾架过浮桥。
  自从有了混凝土以来,现在的桥梁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大大提高了坚固性。
  车站与旅店有道路就有车站。自汉以来,枣庄境内滕县至峄县是大官道,沿途有歇马亭、驿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的发达,铁路有火车站、公路有汽车站。
  在过去,旅店分马车店、小客栈。马车店有的承揽运输,有的兼营旅店。小客栈,一般为长途行程之人投宿之所,有的备有伙食、草料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店多改为招待所、宾馆、酒店,不仅设施得以改善,服务水平也相应提高。水运航道京杭运河枣庄段通航里程约93.9公里。明清时,运河漕运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对韩庄至台儿庄的运河进行治理,按照防洪、排涝、航行、调水统一标准,使水运航道达到三级航道标准,新建运河航闸达到了二级标准,从而加快了航运事业的发展。
  台儿庄地处京杭运河、鲁苏交界之咽喉,南北漕船络绎不绝。据记载,在明清盛时年通过漕船7700余艘,年运漕粮400万石,还有大批其他货物。
  清光绪年间,中兴煤矿公司在台儿庄设立分公司,打造、购买船只,最多时拥有70余艘,载重量3000余吨。船舶主要为粮划和对槽两种,最大的载重量80吨,小的可载30吨。小船有篙撑、槽划两种,大船均配有风帆,能使多面风。
  1942年,台儿庄成立了民船商务会,吸纳民船150余家。船舶种类有对槽、粮划、撇子、三节杠等。1961年,台儿庄建造了第一艘木质拖轮,标志着机械化运输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集体、个体运输业的兴起,各类新型船舶竞相出现在大运河上,除少量水泥船和对槽粮船外,船型统称驳船,挂裝机、船体均为钢质,配有机械动力。100吨位以上的船舶逐步取代了100吨以下的船舶。
  船闸渡口随着京杭运河的畅通,台儿庄由一个唞发展为商业城镇,成了南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随着漕运的兴盛,沿河店铺、商号应运而生。在台儿庄运河北岸,依街修筑了一些用石阶铺设而成的码头,当时俗称“水门”。从台儿庄西门至小南门共有这样的水门10余处,船民和商家可在这些码头停泊船只、装卸货物,也可处理日常的洗衣、洗菜、汲水等。
  光绪年间,中兴煤炭公司在台儿庄运河沿岸建设煤炭专用码头;1912年,中兴公司又扩大规模,台枣铁路通车后,台儿庄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运河港口。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国营港 □0台儿庄古运河码头船闸是蓄水、放水、放行漕运船只之水门。航船等候过闸时齐集闸前,待起闭闸门,船舶鱼贯而出。
  明万历年间,台儿庄境内修有台儿庄、候迁、顿庄、丁家庙、万年、张庄、德胜、韩庄8座船闸,均为石砌,俗称“旧八闸”,雍正二年又建六里石闸一座。为蓄水通航和防洪排涝,每闸都设有越河道。这9座闸都是以河段为闸厢的广厢式船闸,为管理航运还设立了闸官署。
  1968年,国家投资兴建了刘庄闸和台儿庄闸,钢筋混凝土、石砌混合结构,置有钢闸门、廊道输水和启闭机械设备。1989年和1996年,国家又分别投巨资建起台儿庄闸和万年闸,为国家二级船闸标准,船舶通过能力是老闸的20倍。它集公路大桥、节制闸于一体,成为台儿庄运河的一个新的景点。
  渡口渡口是连接河流两岸陆路交通的主要设施。古时台儿庄段运河上就有多处渡口,大的渡口渡运马车。1972年后,台儿庄、刘庄、万年闸3座公路桥建成后,渡口逐年减少。少数现存渡口,主要是供小木船摆渡来往行人和附近村民。
  贸易集市古时日中为市,现在均称之为集;固定的贸易场所称为市场。到集上买卖东西叫“赶集”、“上集”,无要事到集上,称为 “逛集”、“赶闲集”。农村小集市集有大集、小集之分,一天以上为大集,一早上的叫小集,也有的称“夜猫子集”、“露水集”、“青菜集”。集有固定曰期,10天2集,如“五、十”,10天4集如“二、四、七、九”。10天2集的,必有2天为大集,至期为“逢集”,结束为“散集”。春节前的集叫“年集'城镇也有夜市。
  集上买卖摆摊多以“市”论,如粮食市、青菜市、牲口市、木料市、禽蛋市、鲜鱼市,还有的大集有服装市、布料市、家具市等。过去店铺命名多用“吉祥”、“兴隆”、“信义”等能体现吉祥或诚信的名字。如台儿庄的恒济永钱庄、屮和堂药店。
  老店铺叫卖吆喝走街串乡的匠人,有的靠招幌,有的靠吆喝,有的是特殊的音响器具,按现在的行话为“叫卖广告”。如卖油的敲梆子,并喊道:“打——香——油喽! ”担挑卖小百货的摇货郎鼓;扎箢子的用铁板链;抢剪子磨菜刀的吹号或是吆喝,多数是卖什么吆喝什么。
  幌子招牌店铺招牌有的以实物来标志的,如弹棉花的束一团棉花挂在门前;修车的在路旁木杆上挂一只车圈;花圈店挂一个纸花圈。卖羊肉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有狗头幌子等等。有以特殊标志为幌子的,如理发店用圆形电转标志,更多的是以诗联、文字标明店铺。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