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筒子小窑发生矿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煤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739
颗粒名称: 半截筒子小窑发生矿难
分类号: TD82
页数: 2
页码: 44-45
摘要: 由于在生产技术上,中兴矿局除了购置几架抽水机器外,其他方面仍然墨守成规、率由旧章,再加上矿井大大延伸,因而劳动条件更加恶劣,井下的伤亡事故日益增多。尤其是矿区经过数百年的自由开采,废弃古井到处都是,里面积水很多,一旦打透,就会造成惨重的水灾。
关键词: 矿难 煤矿

内容

由于在生产技术上,中兴矿局除了购置几架抽水机器外,其他方面仍然墨守成规、率由旧章,再加上矿井大大延伸,因而劳动条件更加恶劣,井下的伤亡事故日益增多。尤其是矿区经过数百年的自由开采,废弃古井到处都是,里面积水很多,一旦打透,就会造成惨重的水灾。光绪十九年(1893年)6月14日早班,半截筒子小窑发生了一次极为惨重的特大水灾。当时窑内水势很汹,在井下工作的人们乱成一团,都拥挤到窑口,紧紧抓住拉煤的绳子向上攀爬,因人太多,把绳子都拉断了。而矿局资方代表没有采取积极营救措施,结果全窑100多名矿工都被淹死在井下。
  灾难的发生,激起了广大矿工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愤怒。枣庄、齐村、郭里集一带的群众,聚集了1000多人,抬着土炮之类的武器来围攻矿局。后来,由于峄县知县派兵镇压,人们被迫散去。同时,矿局又给予死难工人的家属抚恤金(每人200吊钱)。在威逼利诱下,群众忍气吞声,负屈了事。

知识出处

枣庄煤史

《枣庄煤史》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奉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