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广泛进行战争动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7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广泛进行战争动员
分类号: K266.4
页数: 4
页码: 503-506
摘要: 1946年8月1日,中共鲁南区委在滕县城召开了有5000军民参加的反内战誓师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援蒋打内战,揭露蒋介石卖国、挑起内战的罪行。区党委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发表讲话,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的罪行后,他号召全军全民要以临战姿态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誓师大会 战前动员

内容

第十三章全面内战爆发军民奋起反击
  第一节广泛进行战争动员
  蒋介石在完成了全面内战的准备之后,就撕下了和平的假面具,于1946年6月下旬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时,国民党拥有430万人的军队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统治着全国3/4以上的地区和3亿多人口,控制着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人民军队只有127万人(其中正规军61万人),解放区人口只有1亿多。国民党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占有很大优势。国民党政府自恃具有这些优势,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置国内外舆论于不顾,焊然发动了全面内战。6月中旬,蒋介石在调集30万大军企图围歼中原野战军的同时,还调集58个旅约46万人的兵力于华东战场(其中以31个旅约27万人进攻苏皖解放区,以27个旅约19万余人进攻山东解放区),以徐州、蚌埠、济南为基地,企图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办法,侵占华东解放区。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在鲁南,广大军民在中共鲁南区委、行署、军区的领导下,纷纷召开各种集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阴谋,反对内战,保卫和平,掀起了反内战热潮。
  1946年8月1日,中共鲁南区委在滕县城召开了有5000军民参加的反内战誓师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援蒋打内战,揭露蒋介石卖国、挑起内战的罪行。区党委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发表讲话,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的罪行后,他号召全军全民要以临战姿态做好各项工作。会场之上,群情激昂,不断高呼“反对内战,保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等口号,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8月2日,滕县民主政府召集了4个镇镇长、各界联合会会长、民兵队长、妇女会长等各界代表共50余人,举行了反内战座谈会。3日,滕县商界、教育界、滕县华东基督教会与部分士绅于民教馆集合,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罪行进行了声讨。8月12日、13日,滕县县委、县政府又连续召开群众反内战动员大会,愤怒声讨蒋介石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的罪行。8月上旬,曲阜县委、县政府举行了反对内战动员大会。27日,在孔子诞辰纪念会上,匡亚明、张伯秋、周兰田分别代表华东局、山东省政府和鲁南第一地委出席会议,到会代表以大量事实,驳斥了孔祥熙在国民参政会上诬蔑共产党“破坏民族文化”的无耻谰言,遣责了国民党反动派全面发动内战的罪行。
  1946年7月17日,来自滕县、枣庄、台儿庄、邹县等地的120余名回民代表在城头召开了鲁南第一届回民代表大会,鲁南回协筹委会主任杨辛和行署副主任张劲夫$会上讲了话。会议肯定了鲁南3.8万回族同胞在抗日战争中所_的贡献,号召鲁南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迎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会后,鲁南军区决定恢复建立回民支队,由杨辛任支队长兼政委,支队下辖3个大队。7月24日,临沂县举行万人反内战大会,控诉蒋介石借用美国武器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县长张云榭和城防司令部政委铁瑛在会上号召全城军民:紧急行动起来,上好刺刀擦好枪,反动派从哪里进攻,就从哪里把它打回去!大会最后向全世界发出了“控诉中美反动派的罪行”的通电。
  全面内战爆发后,广大农民群众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无不切齿痛恨,为了保卫家乡,整个鲁南地区掀起参军参战的热潮,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在第一专署所辖的滕县、平邑、部县、泗水、费县,仅7月就有3000余名青壮年参军。8月,滕县第一区就有164位青年自动参加县大队,区政府组织了千余人,举着红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入伍新战士。19日,滕县踊跃参军的第一批新兵集结,县长汪亚民、公安局长苏振亚用轿子抬着送子参军的彭大娘,县府民政科长用轿子抬着送郎参军的李大嫂,后面紧随着披红戴花的参军青年队伍,从邱家花园一直走到县政府大院。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全县的动员参军工作推向高潮,党员、干部、贫雇农中的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军。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在唱着“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参军来谁光荣”的歌曲,到处涌现出“父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着上前方”的动人场面。滕县第一区在500多名干部参加的扩大会上,当场就有52名村干部带头报名参军;第六区在反内战大会后的7天内有2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组成了新兵连充实到部队。9月,全县组成800多人的独立营升级到鲁南军区第八师二^一团,10月和11月,又组建了1800人的独立团编入正规军。第二专署所辖的临城县在县委、区委组织发动下,一次就有1500人报名参军,经鲁南军区决定,组建了临城县独立团,鲁南军区任命临城县县长蔡放兼任团长,县委书记李子敬兼任政委,程平任副团长,王乐泉为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该团升编为鲁南军区第八师二十一团。8月,部县县大队扩编,建立有3个营15个连的独立团,县长步云亭兼任团长,县委书记孙黎明兼任政委,李明和任副团长,于华任副政委。建团不久,该独立团就编入鲁南警备十五团,活动在曲阜、泗水、部县、兖州一带。凫山县在县、区干部发动下,很快形成参军热潮,报名参军者达2000多人。泗水县在参军运动的推动下,全县仅9月一次就有千余人报名参军,其中,柘沟镇一次就报名500余人;11月,该县掀起第二次参军热潮,全县又有千余人报名参了军。
  参军热潮中,临沂地区干群争相报名入伍,村干部把动参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新兵临行前都举行“离家赠言”仪式和欢送会,新战士个个披红戴花,一致表示:“为了给翻身的兄弟爷们保住饭碗,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不打垮反动派决不回家。”干部和群众代表也向新战士保证:一定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积极生产支援前线,让子弟兵放心。在12月9日召开的新兵欢送大会上,省参议会副参议长刘民生、省司法厅厅长张伯秋、滨海军分区政治部负责人分别致词。1946年12月19日《大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题为 《翻身兄弟骨头硬,参军打前锋!临沂三千农民入伍,临沂84位学生上前线》的报道。由临沂、峄县入伍的5000名新战士被鲁南三军分区编为5个独立团,分驻四户、兰陵等地训练。三专署所辖的赵锊县,也有千余人报名参了军。麓水县在参军支前运动中,分到了土地的农民群众觉悟空前高涨,为了“保家保田,打倒蒋介石”,近千名青壮年积极报名参了军。在一批批子弟兵开赴前线的同时,民兵们也为支援前线作了准备。徐庄区600余民兵一致表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支前任务。不长时间,支前指挥部就组织了近千副担架和几百名挑夫开赴前线。
  据不完全统计,鲁南地区此次共参军1.6万人,补充了野战军主力和地方部队,为反对内战、打击进犯之敌作出了贡献。
  为增强鲁南军区部队,1946年8月,鲁南警备第八旅第十五团、警备第九旅第十八团及鲁南军区特务团奉命合编为鲁南军区第十师。贺健任师长,罗野岗任政委,李家益任参谋长,孙晓凤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二十八团(原军区特务团),董明春任团长,万恩甫任政委;第二十九团(原警备第十五团),杨南泉任团长,司中锋任政委;第三十团(原警备第十八团)邢天仁任团长,童邱龙任政委。10月下旬,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又奉命调至鲁南,以增强阻击兵力。为进一步增强第八师的战斗力,警备第十七团与警备第十九团一个营的兵力全部调给第八师。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