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抗战胜利后鲁南的形势和任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鲁南的形势和任务
分类号: E297.4
页数: 5
页码: 441-445
摘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形势仍然是复杂的、严峻的。在国际上,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世界头等经济和军事强国。它凭借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取代了德、意、日、法的地位,在所谓“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号下,勾结各国反动势力,实行扩张政策,企图实现独霸世界的野心。
关键词: 鲁南形式 鲁南任务

内容

第十二章争取和平民主保卫鲁南解放区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鲁南的形势和任务
  I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喜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鲁南,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以各种方式庆贺胜利。抱犊圍下,锣鼓喧天;微山湖畔,鞭炮齐鸣。欢庆之余,人们期盼的是能从此摆脱战争的苦难,得到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建设自己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但美好的愿望不等于现实。中国人民面临的形势仍然是复杂的、严峻的。在国际上,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世界头等经济和军事强国。它凭借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取代了德、意、日、法的地位,在所谓“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号下,勾结各国反动势力,实行扩张政策,企图实现独霸世界的野心。在它的扩张战略中,重点要控制的是欧洲和亚洲。中国是亚洲的重心,夺取中国,就巩固了它在亚洲的地位,就可以集中力量,控制欧洲,以称霸全世界。因此,它支持、援助国民党政府,把蒋介石、国民党作为控制中国的工具,限制乃至扼杀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以使中国统一在国民党领导下,从而达到它不战而控制中国的目的。在国内,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在政治上,坚持一党专政,为维护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和政治上的独裁统治,积极准备发动大规模内战,妄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恢复在全国的反动统治。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利用其所谓“抗战最高统帅”的名义,连续发布命令,命令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开进;命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固守所占地区,阻止人民军队受降;命令八路军“留守原地,听候命令,不准受降”。与此同时,蒋介石以受降为由,从其大后方的西南、西北调动大批军队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进逼,积极作内战准备。企图在美国的援助和日伪军的接应下,抢占武汉、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打通同蒲、平绥、平汉、津浦各铁路线,进军东北,分割解放区,然后对解放区实施大举进攻。除奄上述各地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外,蒋介石还积极争夺对华北的控制权,II国作为蒋介石的后台老板,不但替蒋介石出谋划策,还派飞机、军舰帮蒋介石运送军队,派遣美军陆续在塘沽、青岛、上海等地登陆,抢占战略要地。全面内战已不可避免。
  鲁南是山东的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西跨津浦铁路,是国民党军北犯的重要通道和必争之地。鲁南解放区与冀鲁豫解放区、滨海解放区互为策应,成为山东解放区的屏障。鲁南地区除少数日伪残留据点外已大部解放,根据地内,生产已有所发展,新解放区正在恢复。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把鲁南作为进犯山东解放区腹地的跳板,屯兵徐州,对鲁南解放区形成严重威胁。残留在鲁南的大汉奸、大恶霸和伪军政人员大都龟缩在县城及据点之中,等候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和委任,准备抢占胜利果实。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被任命为第六路军总司令,驻守徐州;盘踞在枣庄的伪军王继美被任命为国民党山东挺进军三十二纵队少将司令,继续驻守枣庄;已被八路军歼灭的土顽申宪武残部,保留了保安二师的番号,由原参谋长赵毅轩任师长,驻守滕县;部县伪县长刘昭庚,支队长刘宪焯及巩震寰残部被统编为警备大队,驻守邹县;兖州伪县长马广汉奉命率残部驻守兖州;伪费县保安大队邵子厚部、伪临沂第八保安大队许兰笙部盘踞在临沂城;伪沂州道皇协军王洪九残部则奉命退据临沂城西北的老巢李家宅、孟家村等据点驻守待命。与此同时,国民党主力陈大庆部进驻徐州,接受日军投降。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及骑兵第二军进占商丘并向徐州开进。国民党第十二军北上济南,准备打通津浦路徐州至济南段。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汉奸头目摇身变成了冠冕堂皇的“国军”,许多伪据点换上了青天白曰旗,整个鲁南地区出现了蒋日伪合流的复杂局面。
  严峻的形势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解决了中日民族矛盾之后,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美帝国主义扶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强了对人民的劫掠,因此它同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和任务。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目前这个斗争表现为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我们反对他的篡夺的斗争。”报告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发展方向,明确地指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号召全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敢于和善于同美蒋反动派作斗争。在努力制止内战的同时,作好对付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准备,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团结全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打败美蒋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毛泽东的这 —报告,为共产党认识战后的形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为了对付国民党向解放区“收复失地”的阴谋,中共中央还告诫全党,对蒋介石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应把全部工作的基点放在壮大人民的力量,应付最坏的可能上面。并规定了共产党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八路军投降,不投降者,逐一消灭之,猛烈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城镇与交通要道,夺取武器与资源,放手发动与武装群众。为此,各地应将八路军大部队迅速集中,组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同时扩大地方兵团和民兵游击队,以对付国民党可能挑起的内战。
  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指示和命令,鲁南党政军民积极行动了起来,为保卫抗战果实、反对内战作好准备。1945年9月18日,鲁南军民在临沂召开了万余群众参加的庆祝抗战胜利和东北解放的大会,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告诫鲁南军民要警惕中国反动派玩弄的蒋、日、伪“三位一体”企图窃取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并号召全省党政军民团结起来,站在自卫的立场上,对敢于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10月,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中共山东分局对鲁南党政军的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鲁南区党委书记由曾任过湘鄂赣苏区省委书记、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的傅秋涛®担任,张雨帆任副书记。魏思(①傅秋涛(1907一1981),湖南平江人1925年在家乡参加工人纠察队。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加入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第十六师政委。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委,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曰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团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为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委,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委员,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副政委。参加了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常委。1981年8月病逝于北京),文、李其华、李乐平、张光中、杨士法、李青、宋逸安为区党委委员。魏思文任组织部长,李其华任宣传部长,王少庸任城工部长,吕志先任秘书主任。鲁南行署由李乐平任主任,张劲夫任副主任。鲁南区由张光中任司令员,傅秋涛兼任政治委员,郭化若、万春圃任副司令员,张雨帆任副政治委员,丁秋生任政治部主任,来光祖任参谋处长。同时,鲁南区党委还调整了群众团体领导成员。张雨帆兼任民运部长,穆林任副部长兼农救会长,牛一萍任工委书记兼职工会长,刘昆任青委书记兼青救会长,张恺任妇委书记兼妇救会长,宋逸安任各救会长。鲁南区党委共辖三个地委、两个直辖市委。第一地委辖七个县委,即:费县、平邑、泗水、曲阜、部县、滋阳、双山县委。杨士法任地委书记,罗野岗任副书记。周蓝田任第一行署专员。贺健任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士法兼任政治委员,张岗任副司令员。第二地委辖三个县委:滕县、临城、凫山县委。张雄任地委书记,许言、张庆林任副书记。张琳任第二专署专员,狄井芗任副专员。张雄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翁少元任副司令员。第三地委辖五个县委,即:邳县、铜山、峄县、赵锊、苍山县委。李青任地委书记,李广任副书记。魏今非任第三专署专员。胡大荣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李青兼任政治委员,胡大勋任副司令员。两个直辖市委为徐州、枣庄市委。李乐平任徐州市委书记,韩去非任副书记,杜季伟任枣庄市委书记,张福林任枣庄市委副书记兼市长,牛子春任副市长。为了加强鲁南铁路沿线的对敌斗争,控制交通要道,鲁南区党委决定撤销鲁南一、二、三铁路工委,成立鲁南津浦路工委,王少庸任工委书记,靳怀刚任副书记。同时成立铁路办事处,王少庸兼任处长,靳怀刚兼任副处长。这时,鲁南区共有122个分区委,1904个党支部,3803个党小组,26390名党员。调整后的鲁南党政军各级领导班子,密切配合,同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把鲁南地区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