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粉碎日军“扫荡”发起夏季攻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92
颗粒名称: 第六节、粉碎日军“扫荡”发起夏季攻势
分类号: E297.3
页数: 6
页码: 411-416
摘要: 鲁南军区主力部队和各级地方武装在反击敌人的最后一次“扫荡”和夏季攻势中,计攻克敌伪顽据点数十处,解放邳县、郯城、费县(8月7日,驻费县城日伪军弃城逃往临沂)三座县城。从此,迫敌伪军龟缩在城市和铁路、公路交通沿线各据点内,再不敢轻举妄动。鲁南军区主力和地方人民抗日武装自夏季攻势取得全胜之后,鲁南抗日根据地面积扩大了1倍之多,使鲁南、滨海、鲁中以及苏北解放区基本上连接在一起,为向日军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反扫荡 抗日战争

内容

第六节粉碎日军“扫荡”发起夏季攻势
  一、粉碎日伪军对鲁南的最后一次“扫荡”年5月初,德国法西斯继意大利法西斯之后,也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亨,苏、美、英等盟国立即把武装力量调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共同^付日本帝国主义。日军为了对付美苏可能联合进攻的阵势,尤其是对付美国在华北和山东登陆,不得不采取缩小作战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确保城市及交通线和守护矿产资源产地等方面。日军为达到上述目的,迅速建立沿海防御体系,大量增兵山东,很快使山东的总兵力达到10万之多。从5月中旬开始,日军集中海陆空3万余人,配以数万人的伪军,以鲁中、滨海地区为重点,进行最后一次大“扫荡”。
  山东抗日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春季攻势胜利之后,山东军区立即发出了《五、六、七三个月的作战计划》。鲁南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人民抗日武装为准备实施这一作战计划,立即进行休整。在准备对敌展开夏季攻势时,突然接到山东军区反“扫荡”的命令,遂转入反对敌人最后一次“扫荡”的斗争。从5月上旬开始,鲁南日军纠集了临沂、费县、枣庄、峄县等处日伪军7000余人,分10路向鲁南抗日根据地抱犊崮山区的梁邱、白彦等地进犯。此次日伪军进犯抗日根据地,不像以往那样猖狂,他们深感兵力不足,慑于鲁南八路军日益强大的声威,只是顺路兜了一两圈子便迅速逃窜。鲁南抗日根据地民兵和地方各级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和掩护主力部队休整,四面出击“扫荡”之敌,使日伪军陷入抗日军民的天罗地网之中,损兵折将。“扫荡”之敌仅用一周时间,便草草收兵。日军此次“扫荡”鲁南实属防御性“扫荡”,真正目的在于巩固和完全控制山东东南沿海。鲁南和滨海部队反“扫荡”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企图。
  二、发起夏季攻势粉碎日伪军对鲁南最后一次“扫荡”后,鲁南部队经过休整和充实,战斗力和战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士气更加旺盛。根据山东军区的命令,鲁南军区部队于6月初开始向敌伪顽军展开夏季攻势。
  (一)讨伐伪军巩震寰部战役早在3月11日,鲁南第一军分区三团在邹东独立营配合下曾向驻守曲阜南部的伪军保安第二十五旅巩震寰部(巩震寰在膽山战斗中被尼山独立营击败后,率残部逃至曲阜夏侯村一带招兵买马,又组成伪保安第二十五旅,巩任旅长)发起攻击。经3天围攻战,相继克复山西头、云山营、大峪、小峪、夏侯村等据点,迫使伪巩震寰残部逃至宣村、赵村、兖村一带。6月初,巩部第一〇九、一一〇两支队袭扰邹东根据地位庄一带,遭三团和邹东独立营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月9日,三团和邹东独立营乘胜向伪军巩震寰部盘踞的赵村、宣村和凫村等地发起总攻,经一夜激战,歼其450余人。12日,三团和邹东独立营又攻克巩部大本营一一岗山铺,生俘其副司令陈省吾,巩震寰率残部逃往邹县城。
  (二)讨佚伪军梁钟亭战役和郯(城)马(头)战役为打通滨海南部与鲁南地区的联系,孤立临沂之敌,配合胶济路东段地区的八路军之攻势,滨海军区第四团及滨海第二军分区独立二团,在鲁南军区第五团配合下,于6月22日至27日,对盘踞在郯(城)邳(县)边一带的伪剿共军(亦称国民党挺进第十七纵队)梁钟亭部发起攻势,攻克其郯城西南王海子、涝沟中心据点及其他小据点10余处,歼敌500余人,梁逆被生俘。梁钟亭这个自抗战开始即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着,滨海军区部队乘胜前进,于7月16日攻克马头,23日再次解放郯城,控制了沂河两岸。从此,鲁南、滨海根据地连成一片。
  (三)临(沂)费(县)边战役根据山东军区的命令,鲁南部队配合鲁中部队发起临(沂)费 (县)边战役,7月17日至19日,鲁中军区第四团、第九团、第^一团全部及地方武装一部,攻克费县西北、东北日伪据点上冶、诸满。与此同时,鲁南军区第三团一个营和两个县独立营攻克费县东南闫坡庄等3处据点,并彻底破坏了临费公路。此役,共歼灭日军一个小队,毙敌39人,俘敌3人,毙伤俘伪军580余人,进一步孤立了费县和临沂守敌。
  (四)围攻和福庄、大坞顽伪据点滕县西部的重要集镇大坞与和福庄分别由日伪军和顽军申宪武部驻守。申宪武自1944年夏季,在人民抗日武装部队湖西讨顽战役时,饶幸作了漏网之鱼,率部逃至滕西。申顽为达到长期盘踞滕西的目的,与日伪暗中勾结,达成互不侵犯、相互策应的密约。鲁南军区指示第二军分区主力尽快攻克和福庄申顽据点,进而拿下大坞日伪据点。6月23日7时,第二军分区主力3个连乘顽军不备,突然攻入和福庄围子内,毙伤顽军50余人。但因据点内的顽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强攻不利,鲁南二分区主力遂退出围子,将顽据点包围。至上午11时,该顽据点尚未被攻克。这时,滕县城之敌闻知申顽部在和福庄被包围后,随即派日军百余人、伪军200多人前去增援申顽。当敌人进入和福庄东门后,鲁南二军分区的增援部队已赶到作战现场,与担负攻击任务的3个连会合,随即又作了重新分工。当日12时许,他们借滕县城增援之敌伪立足未稳之际,开始向和福庄土围子进击。经激战,毙伤日军40余人、伪军50余人,俘虏日军官1人(因伤很快死去)、日本兵4名。残敌连同申顽部仓惶撤离和福庄。这次围歼战对敌伪顽势力估计不足,尤其对滕县城增援之敌没有配以打援部队,且包围时间'过长,使敌伪有增援的时机,所以鲁南二军分区主力也付出牺牲17人、伤70余人的代价。
  和福庄战斗后,鲁南二军分区主力经过两天的休整补充,又于6月26日夜攻击滕县大坞伪据点。因事先侦察细致,加之“内线”的接应,不到1个小时的战斗,全歼该据点伪军83人,缴获手炮4门、长短枪80余支以及大批子弹。午夜时分,滕县城日伪军出动500余人来大坞增援,经激战,又毙伤敌、伪军百余人。二军分区主力伤54人,亡18人(含政指1人)。6月29日,鲁南二军分区三大队一部突袭杏园伪据点,经激战,将伪军击溃,伤伪军18人。接着又在桥庄设伏,拂晓时,将桥庄伪据点外出抢粮的伪军小队歼灭,计毙俘伪军小队长以下28人。
  (五)围攻阎村,全歼申宪武部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二师师长申宪武是个恶罪累累的反共死硬顽固派。1945年6月下旬,鲁南第二军分区部队攻克申顽驻守的和福庄据点时,申顽再次逃脱,又率其残部在距滕县城8公里的阎村、王庄构筑坚固工事据守,并极力收罗残兵败将、地痞、土匪扩充实力,妄图顽抗。申顽主力千余人据守阎村,其余部队分驻王庄等地。
  申宪武逃窜到阎村后,为防鲁南抗日武装部队袭击,在村外挖了两道壕沟,壕外设有鹿砦一道,并筑有高6米、下宽4米、上宽2米的土围子墙一道。围墙顶上筑有突出的碉堡,能封锁周围所有的死角。土围墙底下挖了许多散兵坑,并配备有土炮,能向外射击。村内的街道巷口都筑有工事,可凭借此工事固守。申顽为长期固守,经常派兵向鲁南根据地抢粮、袭扰,抓捕抗日军民,并审讯逼供后予以杀害。当地人民群众对申顽恨之入骨,再三请求人民抗日武装予以除掉。再者,因申顽盘踞这里,军区主力部队不便直接接近敌人的交通命脉津浦铁路。为了实现向敌人的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鲁南军区首长决定立即派主力围攻阎村,歼灭申宪武部。
  8月3日傍晚,鲁南军区主力三团、五团二营、军区特务营、鲁南二军分区基干团及3个县独立营经过夜间长途奔袭,分路进击,于4日3时将阎村包围,多次强攻未能奏效。当天10时和22时,鲁南军区主力又两次组织强攻,皆因壕宽围子高,登城云梯长度不够,质量不坚,未获成功,部队遭受较大的伤亡。山东著名的爆破英雄马立训在一次越壕爆破中英勇牺牲。战斗受挫,激起部队的无比愤怒,各个连队纷纷要求担当爆破任务,决心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为马立训报仇!5日,鲁南军区主力部队在连续强攻阎村失利的情况下,总结了教训,由强攻改为坑道作业,由三团二营实施土工作业,3天完成挖坑道任务。攻坚战开始后,一营在西门佯攻,因动作犹豫,突击排通过时,天已明,又不得不撤下。
  8曰晨,滕县日军一个中队率百余名伪军去阎村增援申宪武。鲁南五团二营在大彦村一线顽强抗击一天。敌人虽然连续多次猛攻,都被二营击退,给敌人以很大杀伤。残敌见增援不成,至傍晚又狼狈逃窜回滕县城,没敢再出动。
  9日晚,三团三营坑道爆破准备已就绪,一营复在西门佯攻,当夜凌晨3时,三营爆破成功,九连随即突入占领突破口,接着军区三团和二军分区主力全部突入围子内,全力向西压缩。至8月10曰晨6时许,围歼土顽申宪武的阎村战斗结束。此时申宪武带百余残敌窜入阎村西北不远处的王庄小围子内。在军区主力部队强大攻势下,申顽派人出来交涉投降,企图拖延时间。上午10时许,鲁南军区首长在识破申顽的阴谋后,遂派三团一营突入王庄小围子内,活捉了申宪武,全歼守敌。至此,经历7天之久的阎村战斗宣告结束,计俘顽军官兵1000余人,缴获重机枪3挺,轻机枪20余挺,步枪500余支。阎村攻坚战胜利后,凫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望冢村召开公审大会,将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血债累累的刽子手申宪武枪决,为鲁南人民除了一害。
  鲁南军区主力部队和各级地方武装在反击敌人的最后一次“扫荡”和夏季攻势中,计攻克敌伪顽据点数十处,解放邳县、郯城、费县(8月7日,驻费县城日伪军弃城逃往临沂)三座县城。从此,迫敌伪军龟缩在城市和铁路、公路交通沿线各据点内,再不敢轻举妄动。鲁南军区主力和地方人民抗日武装自夏季攻势取得全胜之后,鲁南抗日根据地面积扩大了1倍之多,使鲁南、滨海、鲁中以及苏北解放区基本上连接在一起,为向日军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