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发起秋季攻势打通与鲁中、滨海区的联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90
颗粒名称: 第四节、发起秋季攻势打通与鲁中、滨海区的联系
分类号: D231
页数: 8
页码: 394-401
摘要: 鲁南军区发动秋季攻势。从1944年10月21日至28日,先后组织两万多名群众,5次大破滋(阳)临(沂)公路和临(沂)枣(庄)公路,攻克松山子、红石岭、西固等据点。同时,鲁南军区所属部队在泗南、滕东、平邑、铜石、郯(城)马(头)、邳(县)北等地连续打击敌人,摧毁了敌伪由滕县至城后的公路封锁线,攻克了冯卯、马山头伪据点,有力地配合了滨海区的反“扫荡”斗争。冯子固顽部大部被歼灭之后,彻底打通了鲁南与湖西两大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在胜利的基础上湖西区相继建立了华山、沛县等4个县抗日民主政府,湖东亦相继建立了凫山县、临城县抗日民主政府。
关键词: 鲁中 滨海区 鲁南

内容

第四节发起秋季攻势打通与鲁中、滨海区的联系
  一、刘宅子攻坚战,全歼伪军张思俭部沂河南部地区的刘宅子村,驻有伪剿共司令张思俭残部500余人。张思俭这个铁杆汉奸原有部队千余人,依仗其主子日本侵略者,经常骚扰鲁南抗日根据地,抢掠民财,杀害抗日干部和群众,血债累累,罪行严重。1943年7月,其大部被人民抗日武装歼灭后,逃至刘宅子,在其驻临沂的日本主子山田的扶植下,收罗残兵败将,又在当地抓壮丁,经过仓促训练,驻防刘宅子村。张思俭部依靠刘宅子的旧有围墙和原地主武装修的看家炮楼为主要工事,重修和加固了围墙,开挖了沿村四周3米深的壕沟,壕沟经常积满水,壕外设有鹿砦。八路军教二旅所属某部曾奉命围攻一次,因敌人火力凶猛,加之郯城、马头之敌的增援,经数小时激战未攻克。因此,伪司令张思俭更加骄横,经常率部配合日军向解放区进犯,气焰更加嚣张,自称所盘踞的据点是“铁打的刘宅子”,扬言“八路军教二旅这些老八路都打不开我刘宅子,新八路更不行!”五团经过“1944年坊前战斗后,又奉命进行了整编,沂河支队和边联大队均编入该团,五团已成为有11个连队的大团,人员充实,战斗力大增。尤其是在取得坊前战斗胜利,将缴获顽军李子瀛部大批的枪支弹药装备部队后,又经过秋季紧张的军事训练,广大官兵士气高涨,求战心切。]944年9月中旬接到军区关于围歼刘宅子伪张思俭部的命令后,团长胡大荣、政委王六生派人经过对伪张思俭驻扎区详尽的侦察,很快制定了战斗方案,并对全团官兵作了战前的动员。9月18日黄昏前,五团在胡团长和王政委率领下抵达刘宅子附近,迅速按战斗分工展开。晚9时许,胡团长下达攻击命令,各部接到信号后,立即在伪据点四周展开攻击。瞬时枪声、炮声和手榴弹、炸药包爆炸声响成一片。刘宅子上空火光冲天、硝烟滚滚。九连首先在刘宅子土围子西北角爆破成功,迅速突入围子。此时,天已大明,九连长下令留下4名战士坚守突破口,其余继续向前推进。特等射手阎福生在敌数次反击中,击毙敌6名,迫敌不敢再反击。此时,九、一连全部由突破口进入,迅速向纵深发展。十连由东面架云梯突进围子,把敌全部压缩在各个炮楼内。伪军负隅顽抗,企图待援。郯城、马头之敌闻讯刘宅子据点被包围,于清晨派来大批人马增援伪张思俭部,全被五团打援的部队击退。刘宅子之敌见增援无望,开始动摇,反击的枪声逐渐稀落下来。五团随即加强了政治和军事攻势,19日下午战斗结束。计毙敌20余人,俘伪司令张思俭以下500余人。缴获轻机枪20挺,步枪300余支。五团仅伤亡3人。战后,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召开公审大会,将罪大恶极的汉奸张思俭处决。
  二、攻克滕东冯卯、马山头伪据点为配合滨海地区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鲁南军区发动秋季攻势。从1944年10月21日至28日,先后组织两万多名群众,5次大破滋(阳)临(沂)公路和临(沂)枣(庄)公路,攻克松山子、红石岭、西固等据点。同时,鲁南军区所属部队在泗南、滕东、平邑、铜石、郯(城)马(头)、邳(县)北等地连续打击敌人,摧毁了敌伪由滕县至城后的公路封锁线,攻克了冯卯、马山头伪据点,有力地配合了滨海区的反“扫荡”斗争。
  10月21日,鲁南军区三团一营以奔袭的方式突然包围冯卯敌据点,先进行喊话瓦解。数小时的政治攻势无效,突击队员便用两个炸药包炸开一条通道,部队突入围子内。经数小时激战,毙伤10余人,其余50余人全被俘虏。
  22日,滕县日军闻讯前来增援,日军和伪军300余人于16时许进至水山一带。三团一营包围马山头之敌后,除留少数人监视敌人外,其余全部投入打援战斗,在水山一带对滕县的敌伪军实行三面包围。伪军见势不妙,调头逃跑,三团一营随即攻下一个敌人临时占领的制高点,因松懈大意,接着又被敌攻下,三团一营连续三次冲锋,滕县之日伪军仓惶向老巢逃窜。随即,三团一营又重重包围马山头伪据点,复运用政治攻势,围子里的伪军仍在其头子的威逼下不投降,一营奉命炮击,打开了围墙的缺口,加之政治攻势,未经激烈战斗,伪军便全部缴械投降。至此,马山头伪军据点又被攻克,俘敌150余人,加之歼灭的冯卯伪军和滕县城来增援两据点的日军,共歼敌伪230余人,其中日军30余人。冯卯和马山头两伪据点的拔除,使鲁南抗日根据地又向外扩展了数十里。三、解放平邑、铜石、鲁南、鲁中连成一片I944年5月5日,伪和平救国军第十军军长荣子恒率残部千余人由崮口山区逃到费县城后,依靠日军苟延残喘。同年10月23日,敌为增强泗水县城之守备,令荣子恒率一部由费县城经平邑向洒水移动。鲁南军区得此情报后,命令二团三个主力营在费县、平邑间和平邑、泗水间分别设伏,待敌到达后全歼。
  伪第十军荣子恒残部于10月23日由费县城出发,沿滋(阳)临(沂)公路西进,午后进至园固、桥头庄三团三营伏击圈前沿。该伪部自恃兵力较集中,又运动于伪据点林立的公路线上,行军中无丝毫戒备。当荣部进入三营伏击圈之后,三营勇士们从隐蔽处像神兵一般跃出,火力一齐朝伪军齐发,一时打得伪军晕头转向,仓惶夺路向平邑镇方向逃窜。三营官兵乘胜追击,仅以伤亡1人的极小代价毙俘伪副团长以下200余人。荣子恒率残部逃窜至平邑镇之后,喘息一夜,于翌日上午8时许,在平邑日军掩护下,沿滋临公路浩浩荡荡朝西行军,行至凤凰庄附近时,复遭三团一营预先在这里埋伏的部队袭击,很快被击溃,被俘150余人。残敌去泗水不成,又返回平邑镇,三团二营乘胜追击,但因动作迟缓,未截住敌之退路,仅俘伪军百余名,残敌又退回平邑凭原工事固守,不敢再行动。当日上午10时许,泗水增援之日伪军赶至凤凰庄一带,这股日伪军达500余人,气势汹汹,像入无人之境。当敌人进至石厘庄时,突遭三团二营正面堵击,日伪军冲锋数次,均未得逞,死伤40多名。一营一部向敌伪右翼阵地迂回,因二营侧翼警戒不严,敌人突至阵地跟前,二营被迫仓促应战,不幸伤亡26人。由于一营顽强反击,迂回之敌被击退,敌见增援无望,仓惶逃回泗水县城。同日晚,三营夜袭平邑伪据点,日军及荣子恒残部已被吓破了胆,不敢应战,仓惶夺路经仲村西逃至泗水县城,八路军随即占领平邑镇。至此,滋临公路阻击战结束,毙俘敌伪军500余人,其中日军30余人,缴轻机枪11挺,步枪200余支。军区三团亡14名、伤29名,亦付出一定的代价。
  10月26日,三团乘胜前进,对费县城北部的铜石、地方伪据点发起攻击。盘踞在两据点的日伪军慑于八路军鲁南三团之威力,在该部到达之前,铜石据点的伪军已向鲁中部队投降。地方据点的伪军也悄悄地撤离据点,窜入费县城。至此,鲁南、鲁中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费县城之敌更加孤立。
  四、收复铁佛寺、冯场,解放邳北地区盘踞在邳北地区的伪淮海省剿共第七支队刘裴然部第二总队长黄九江率伪军千余人,由洳口地区向东北进犯,先后占领鲁南三专署辖区内的冯场、铁佛寺(铁富)和马墩一带,企图设立伪据点,妄图分割和蚕食鲁南抗日根据地,以迎合其日本主子的欢心,加官进爵,长期与人民抗日武装为敌。
  五团奉命前去围剿黄九江部。五团这支驰骋整个鲁南抗日战场的主力团自整编扩充实力后,已由小团编为大团,经过坊前、刘宅子等战斗的胜利后,武器装备和战斗力都有较大的加强和提高,尤其是经过练兵活动后,在射击、刺杀和投弹三大基础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战斗情绪高涨,士气比较旺盛。他们在团长胡大荣、政委王六生率领下,由驻地连夜奔赴邳北地区。1944年11月19曰清晨4时许,五团三营突然向伪军侵占的铁佛寺发起攻击,因出其不意,黎明前就将铁佛寺占领,俘伪军10余名。二营突至小马墩围墙根时,因动作迟缓,过于暴露,遭敌突然反击。二营教导员刘锡仁指挥部队与敌伪激战后,被迫撤出,转为防御。敌人依仗优势兵力,向二营反扑数次,二营被迫撤出,准备去配合一营围歼冯场之敌。三营攻占铁佛寺后,又随即赶至冯场外围。五团经过一天的调查和准备工作,当天,在群众向导指引下,至黄昏抵达冯场村,由九、十和十一连对冯场之敌实行三面包围。一营长发出信号后,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架云梯迅速突入围子。此后,随之赶来的二营亦进入村内,迅速投入巷战。一、二营齐心协力,英勇杀敌,很快把冯场之敌压缩在村东北角院内和炮楼上。该敌经猛烈打击,内部混乱动摇,妄图夺路逃窜。五团的勇士们不给敌任何可乘之机。围歼冯场之战斗经过17个小时的激战胜利结束,共计毙伤伪剿共总队参谋长毛大飞以下330人,俘伪总队长黄九江以下412人,缴获重机枪两挺、轻机枪13挺、步枪306支、短枪11支。五团牺牲11人,伤109人。从此,邳县北部地区全部解放,使鲁南和苏北两大抗日根据地联系更加紧密。
  五、运北伏击战和+里沟阻击战讨伐伪军韩治隆部战斗结束后,苏北邳睢铜军分区独立一团在叶道友团长率领下奉命仍留在运河南北地区配合运河支队(亦称峄滕铜邳总队)开辟这一地区的抗日工作。1944年8月4日,该部歼灭驻守在润头集伪峄县警备第五大队长龙瓜屋子(龙希贞)部250余人,龙瓜屋子率残部随前来增援的日军逃窜。从此,峄县运河南岸一带全部解放,但运河北岸仍是敌伪占优势的游击区。为打开运河北岸的抗战局面,帮助峄县县大队开展工作,运河支队、苏北邳睢铜军分区独立团决定给盘踞这一地区的日伪军以狠狠打击。
  1944年9月3日晚,独立一团一、二营在运支侦察小分队的带领下,分两路悄悄地渡过大运河,进入距津浦线上的韩庄敌据点10里的磨庄。叶道友团长率一营进驻沙路口,令骑兵连隐蔽在村民院子里,全团行动都是在极其隐蔽下进行的,并立即封锁消息,以防敌特察觉。第二天上午9时许,韩庄伪军大队长张来余率领300多名伪军向磨庄方向开来。待伪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叶道友团长一声令下,密集的枪弹立即射向敌群;接着,沙路口村方向也响起激烈枪声。遭受伏击的伪军乱作一团,四处奔逃。这时,埋伏于沙路口村的骑兵连扑向敌群,马踏刀砍,如秋风扫落叶,伪军纷纷倒地。侥幸活着的都弃枪举手投降。运河支队战士们冲上前来,收缴他们的枪支,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共毙伤俘伪军200余人,张来余率残部逃回韩庄据点。战后,独立一团立即返回陇海路以南苏北抗日根据地休整。
  同年9月,峄县县大队第一中队一举攻克津浦铁路之塘湖车站,全歼日军1个小队,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10余支。
  同年11月初,运河支队获悉在大许家据点的伪军倾巢出动到黄邱山套根据地十里沟村抢粮,副支队长陈景龙率运河支队3个连队打击抢粮的伪军。'战斗打响后,才发现抢粮的敌人有300多人,其中日军占半数以上,且装备优良。经激烈战斗后,因处境不利,运河支队主动撤出战斗。双方皆伤亡数十人。
  11月上旬,运河支队粉碎了徐州、大许家、大吴家等处日伪军千余人的“扫荡”后,在黄邱山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进行休整。峄滕铜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立即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半月内,400余名根据地的青壮年在“母亲送子、妻子送郎”的热烈气氛中参加了运河支队或区中队,壮大了抗日力量。
  六、龙堳集、赵坡围歼战龙堳是沛县北面的一个大集镇,东临昭阳湖。顽苏北挺进军第一分区司令冯子固部2000余人盘踞在这一带。在1944年夏季微山湖区反顽战役中,反共顽固派冯子固所属的第三十三纵队、三十四纵队、三十五纵队、三十六纵队、三十七纵队及丰县保安旅、砀山保安旅等,或被湖西、鲁南人民抗日武装部队歼灭,或受重创,但冯子固的直属部队2000余人却侥幸逃脱。反顽战役结束后,湖西、鲁南人民抗日武装撤回驻地,冯子固认为有机可乘,随于10月5曰率部2000余人(配有重机枪3挺、迫击炮3门、轻机枪20余挺),由湖西沛北龙堳出发进犯湖东抗日根据地。鲁南独立支队在参加湖西反顽取得较大胜利的基础上,经过休整,士气更加旺盛,战术和军事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组织纪律性亦有较大的增强。当时,因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鲁南军区决定在鲁南独立支队的基础上建立鲁南第二军分区两个主力营。刚改编结束,军分区领导便接到地方顽军冯子固部渡湖东犯的情报,决定派新整编的两个主力营配合湖西部队端冯子固的老巢龙堳镇。10月6日晚,二军分区主力营由湖东某地西渡昭阳湖,与湖西部队会合。两部密切协同,迅速将龙垌据点包围。二军分区主力营首先攻入镇内,因冯顽留守部队很少,不堪一击,很快将顽军歼灭。
  这时,冯子固已发现八路军的企图,从湖东立即调兵返回湖西,妄图保卫自己的老巢龙垌。当冯顽率队进至赵坡村时,发现龙堳已被八路军攻占,便驻扎在赵坡村,妄图利用赵坡村原有的工事固守。刚刚整编的鲁南二军分区主力营的勇士们不顾疲劳,又奔至赵坡,在湖西部队的配合下,迅速将赵坡包围。第二天凌晨3时许,战斗打响,同立足未稳的冯子固顽部激战3个小时,将赵坡顽据点攻克。总计毙伤顽军88名,俘顽军官兵千余人,缴获步枪1146支、轻机枪两挺、手炮一门、电台一部、马拉迫击炮一门。冯子固借战斗混乱之际,率少数残兵逃窜。
  冯子固顽部大部被歼灭之后,彻底打通了鲁南与湖西两大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在胜利的基础上湖西区相继建立了华山、沛县等4个县抗日民主政府,湖东亦相继建立了凫山县、临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鲁南区党委为加强城市和铁路沿线对敌斗争的领导,还成立了鲁南一、二、三铁路工委,靳怀刚、王玉琳、郑惕分别任工委书记。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