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鲁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63
颗粒名称: 第九节、鲁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分类号: E297.3
页数: 4
页码: 199-202
摘要: 徐州失守(1938年5月)至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到达鲁南(1939年9月)这一阶段的鲁南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虽然取得保存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团结友军和爱国人士共同抗战的成效,但也存在偏差和失误。主要是受王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不够,对国民党顽固派和地方反共封建顽固势力揭露打击不力,退让容忍过多,没有广泛深入地放手发动群众,人民抗日武装没有旗帜鲜明地打出八路军的旗号,忽视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因而造成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在成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而且被限制在抱犊崮山区狭小的范围之内,处境十分艰难,丧失了大发展的有利时机。
关键词: 党史 革命史 鲁南

内容

第九节鲁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这支不足千人的队伍之所以能够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伪顽军包围封锁下生存下来,是与中共鲁南地方党组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分不开的。鲁南党组织不仅团结争取了当地的著名爱国人士孔昭同、董尧卿、万春圃等,而且与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统战关系。在抗战初期,义勇队第一总队一直使用张里元部的番号,这使国民党地方顽固派不得不顾及张里元的面子而网开一面。
  张里元原系冯玉祥的部下,1925年任冯玉祥西北军军法处主任。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回济南,先后任文登、沂水县县长。1936年升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其公署及保安司令部驻临沂,辖区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沂水、蒙阴、莒县、日照8县。1937年10月,李宗仁就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之后,郭子化通过活动为张里元保住了专员的职务,为此,张里元甚为感激,表示与共产党合作抗战。12月下旬,在国民党山东军政要员纷纷率部携眷南逃之际,张里元没有逃离。因为临沂地处鲁南山区,日军对其暂时无多大威胁,当时他本人亦确有抗日的意向。因此,1938年1月,当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以第五战区总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赴临沂与其商谈合作抗曰问题时,张表示欢迎,并赞同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国共两党团结抗日。隶属张里元的各县县长、地方武装,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态度极不一致,他们相互之间矛盾也很多,中共组织对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千方百计团结争取他们共同抗战。不久,中共临沂特别支部、临郯青救团等,也与国民党临沂县县长王保合、地方实力派梁钟亭、王洪九、李子瀛等建立了统战关系。是年春,在临沂县第七区车辋、大炉一带建立的具有政权性质的国民党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就是共产党与张里元团结抗战的组织形式。形式上,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是以张里元的名义任命的,实质上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政权机构。中共四县边联县委长期在这个办事处的掩护下开展工作。
  1938年4月,临沂阻击战之后,张里元在费县城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派刘其人、王斌等前去协助工作。训练班结束后,应张之邀,共产党员刘其人、王世荣(张恺,女)、戴伟珍(女)等人到其嫡系部队保安第二旅政治部任职,张里元委任刘其人为政治部主任。这是边区省委首批派往张部工作的千部。
  6月,石友三部进驻沂蒙山区后,张里元部整编为第十军团暂编第二军,张为该军军长兼第三区保安司令,下辖7个保安旅,另9个保安团,总兵力在2万人以上。除了第一、二旅是他的嫡系部队外,其他各旅均系刚收编的带有土匪性质的杂牌部队。为提高部队素质,张聘请共产党干部童陆生为新兵训练处长,狄井芗为政治教官处主任,帮助其训练干部,政治教育所使用的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政治教材。9月,由峄滕边区进入鲁南抱犊崮山区的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编入张部序列,先后称第三区保安司令部直辖四团和保安第二旅第十九团。
  11月,边区省委向张里元部派去第二批干部,有张锡荣(张力平)、翟盛棠、韩汝瑗等人,他们都在张部政治部工作。翌年1月,中共山东分局复派童陆生去张部任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还派张克辛、曹光杉分别任该部政治部主任和宣传科副科长。另外,由鲁南地方党组织派去的董临沂任民运科长。当时,张里元部的政治部下设的组训、宣传、民运和总务4个科中,除总务科外都是共产党干部负实际责任。张的政治部基本为共产党人掌握。当时,张对中共工作人员的意见较为重视,如其驻日照、莒县一带的保安第一旅军纪败坏,骚扰百姓,中共工作人员向张建议严肃纪律,制裁纵兵殃民者,张遂处置了一些不法分子。1937年底到1939年春这一段时间,是中共同张里元合作抗战的较好时期。
  到了1939年夏季,随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到来,以及沈鸿烈、秦启荣等反共气焰甚嚣尘上,张里元的政治态度急剧右转,从此与共产党分道扬镳,站到了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上,共产党派进张部的工作人员亦随着张的逆转被迫全部撤出。
  另外,1938年3月18日滕县失陷之后,中共滕县党组织派生碧泉、马奉莪、李景黄等与退避滕西的国民党滕县县长周侗取得联系,经双方协商,于4月24日在西马庄正式成立了滕县抗日联合政府,周侗任县长,中共党员马奉莪任第五区区长。双方保持了两年较好的统战关系。
  徐州失守(1938年5月)至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到达鲁南(1939年9月)这一阶段的鲁南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虽然取得保存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团结友军和爱国人士共同抗战的成效,但也存在偏差和失误。主要是受王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不够,对国民党顽固派和地方反共封建顽固势力揭露打击不力,退让容忍过多,没有广泛深入地放手发动群众,人民抗日武装没有旗帜鲜明地打出八路军的旗号,忽视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因而造成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在成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而且被限制在抱犊崮山区狭小的范围之内,处境十分艰难,丧失了大发展的有利时机。而陇海游击支队由于执行党的各项抗日政策得当,仅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发展了七八千人。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