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临郯独立团和临费边第十二支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60
颗粒名称: 第六节、临郯独立团和临费边第十二支队
分类号: E29
页数: 3
页码: 190-192
摘要: 中共临郯中心县委经过临郯青救团调集各部武装1000余人在临沂兰山举行建军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临郯独立团”。1938年9月,党组织通过董少白的关系在临沂西娘娘庙改编了董慕仲组织的临郯费三县边联办事处200余人的地方武装,同年11月上旬,山东游击队第四支队南进支队又将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十二支队”。
关键词: 临郯独立团 临费边第十二支队

内容

第六节临郯独立团和临费边第十二支队
  一、组建临郯独立团临郯独立团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临郯青救团的抗日武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1938年9月,中共临郯中心县委建立之后,派县委委员韩去非直接领导临地区抗日武装的组建工作。同年11月23日,中共临郯中心县委经过临郯青救团调集各部武装1000余人在临沂兰山举行建军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临郯独立团”,薛浩任团长,韩去非、唐涛先后任政委,张炯任参谋长,孙哲任政治处主任。沈林甫任一营营长,王献廷任三营营长,二营暂时空缺。王厚甫负责团后勤工作。临郯独立团成立后,活动于临(沂)枣(庄)公路沿线,有时同张光中和李乐平领导的直辖四团协同作战,在公路沿线上共同打击日伪军。同年12月8日,薛浩率临郯独立团在直辖四团的配合下,在临枣公路的小城东附近伏击日军,激战两小时,毙伤敌军30余名,捣毁汽车一辆,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30支,子弹千余发。他们首战告捷,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临郯独立团一营在丁梦孙指挥下,还打击了汉奸王廷愈,毙俘敌一部,进一步提高了独立团的声望。临郯独立团和临郯青救团不断发展壮大,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但是,当地的反动顽固势力却恨之入骨,不断制造磨擦,封锁粮食物资,限制活动。同年12月,日军“扫荡”临郯地区涌泉、庄坞一带。临郯青救团县团部率青训班在向沂河以东转移途中,被国民党陈冠华的郯东北办事处包围缴械,被抢去轻机枪一挺,步枪10余支。此后,陈冠华又率部向临郯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进攻,妄图彻底搞垮临郯独立团。
  1939年春,国民党临沂行署主任蔡少衡带200多人进驻层山。蔡打着抗日的旗号,在层山村后设“鸿门宴”,妄图收编临郯独立团,被该部前去赴宴的韩去非、王厚甫识破,未得逞。
  同年3月,临郯独立团改编为陇海游击支队第三大队,杨信任大队长,韩去非任政委。改编后,该部仍活动于临郯地区。同年7月,郯城、临沂和邳县的土顽势力联合起来,妄图吃掉这支人民抗日武装。当时,恰巧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王吉文率二营途经这一带。王吉文闻知临郯独立团的处境后,立即率部前来解围,顽敌被击退,给反动土顽以沉重打击。从此,这一带的反动土顽再不敢轻举妄动。临郯独立团不断发展壮大,为开辟、巩固和发展临郯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建立临费边第十二支队
  1938年9月,党组织通过董少白的关系在临沂西娘娘庙改编了董慕仲组织的临郯费三县边联办事处200余人的地方武装,同年11月上旬,山东游击队第四支队南进支队又将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十二支队”,董慕仲任支队长,张岗任政委,钱均任副支队长,董少白任政治部主任。12月下旬,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后,该支队隶属于山东纵队。1939年3月,山东纵队进行第一期整军时,将第十二支队与由胶东到达鲁南的第五支队第六十一团合编为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吴克华任支队长,阎世印任政委,刘国柱任参谋主任,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新成立的第二支队仍活动在临费边。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