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组建共产党秘密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39
颗粒名称: 第八节、组建共产党秘密武装
分类号: D231
页数: 4
页码: 111-114
摘要: 苏鲁边区临时特委还在峄县吕巷陶洪瀛的家乡和大北庄等地方,建立和发展秘密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在保护党组织和配合群众革命斗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苏鲁边区 共产党

内容

第八节组建共产党秘密武装
  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建立党的地下秘密武装,是在总结了无数艰难的斗争经验和经历了许多血的教训后,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才开始的,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开展了对敌武装斗争。
  早在1932年秋,沛县县委就按徐州特委的指示组建了地下秘密武装。开始由县委委员丛衍瑞通过社会关系,搞到一支“七子钢”手枪,这是沛县党组织地下武装的第一支手枪,交给肖平使用。后来刘昭仁、张善恭、丛继谦、王学然等又搞到三四支长枪,加上从渔民手中搞到的一些土枪、鸭枪共有十几支。
  1935年夏,根据中共苏鲁临时特委的指示,在特委宣传委员兼沛县县委书记张光中的领导下,组建了沛县工农红军第一大队湖上游击队,肖平任队长,丛衍瑞兼政治指导员。为支持这支武装,丛林的父亲丛继禹卖了5亩地,将钱交给了党组织供买枪之用。西区区委书记燕克岭也买了一支枪交给党。张光中暗中支持沛县县委向自己岳父强行要款1300元,用来购买武器。这支武装,活动在微山湖内外、运河两岸,昼伏夜出,时聚时散,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成为一支惩处叛徒特务和恶霸地主,保护党组织、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革命武装。
  沛北魏营村恶霸地主魏以礼与反动官府勾结,欺压乡里,作恶多端,群众恨之入骨。沛县县委决定除掉他,以平民愤。1935年7月一天上午,县委军事委员李公俭和张训福、张友亭等人,化装成缉拿吸大烟的国民党警察,闯入魏家。当时魏以礼正躺在床上吸大烟,即被抓获拉到村外枪毙,并缴获匣枪一支,子弹20多发。当国民党沛县警察局闻讯派骑兵赶来时,武装队员已安全转移。枪毙了恶霸地主魏以礼,为人民除了一害,打击了周围反动地主的嚣张气焰,广大贫苦农民拍手称快,受到很大鼓舞。
  这年秋天,党组织通过调查,摸清沛县敬安集牙税局有一笔款子要送往徐州。县委经过研究和周密安排,派肖平、王宪云埋伏在途中,将牙税局送往徐州的2000多块银元全部截获。用这笔款买了棉线、布匹,救济了贫苦农民和生活无着的党员。另一部分作为党的活动经费,购买了枪支弹药。
  1936年春,夏镇党的联络员姜友吉叛变,当了国民党特务,极大地威胁着湖东、湖西交通线的安全。特委决定立即除掉他,可是他住在夏镇街三孔桥,附近有国民党的警备中队和一个水警队,不好下手。特委和沛县县委经过研究和布置,派肖平、王学然、张友亭、赵广福等4人,在6月7日(农历四月十八日)趁夏镇逢奶奶庙会之机,在姜友吉看洋片时,肖平冲上去将其击毙。姜友吉被击毙后,使敌人受到很大震动,国民党徐州特务室主任庄世荣和特务头子傅谦之特地赶到沛县,侦破姜友吉被杀案件和了解共产党的活动情况。6月11日夜,国民党徐州保安部队头子邵汉元率领一个团的兵力,配合沛县警备队,采取突然袭击,同时包围了沛南魏宅子、沛北宋庄和沛县中学,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大逮捕,共捕去1〇〇多人。除将沛县县委委员王润生和党员郭影秋、苗宗藩、苗宗屏、赵广福等人押往徐州监狱外,其余人都被关押在沛县监狱里。为了营救这些人,特委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砸监反狱,让狱中同志冲出牢笼。由党员李世亨利用送饭的机会,将越狱计划安排通知狱中同志。经过充分准备,利用当时敌人允许狱中犯人自炊的规定,把一支“七子钢”手枪拆开裹藏在芹菜里送进狱中。狱中的同志用碗碴子、小钢锉磨断镣铐,一天下午,乘警备队出巡未回和监狱放风之机,强行越狱。党员张训福首先开枪打死了狱卒,袁成贵夺取了敌人枪支,遂率领80多人冲出监牢。敌人发现后派骑兵紧跟追击,袁成贵、李正连开枪射击,掩护越狱同志脱险。由于狱中同志长期受刑,身体虚弱,行走困难,加上又值大雨之后,道路泥泞,只有张训福率领十几人逃出,分别转移到湖东,袁成贵等大部分人不幸又落入敌手。
  这一时期,苏鲁边区临时特委还在峄县吕巷陶洪瀛的家乡和大北庄等地方,建立和发展秘密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在保护党组织和配合群众革命斗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郭子化和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在严重的白色恐怖和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积极开展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摆脱“左”倾错误,提出和实行“积蓄力量、隐蔽斗争”的正确方针,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重视和积极建立秘密武装,把党组织领导的群众革命斗争与武装斗争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这种创建性的举措在当时北方白区工作中是难能可贵的。郭子化为鲁南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保存和发展了一支较强的革命力量和党的组织。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