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开辟抱犊崮山区党的活动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38
颗粒名称: 第七节、开辟抱犊崮山区党的活动基地
分类号: D231
页数: 3
页码: 109-111
摘要: 1935年3月,郭子化和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根据这里的特点,提出在抱犊崮山区开辟党的工作,建立活动基地,以便党的组织一旦在枣庄矿区站不住脚时,及时转移到抱犊崮山区,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还考虑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需要建立和发展地下秘密武装,而抱犊圍山区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于游击武装的隐蔽和开展活动。
关键词: 抱犊崮山区 共产党

内容

第七节开辟抱犊崮山区党的活动基地
  抱犊崮山区位于临沂、费县、峄县、滕县接壤处,主峰海拔580米,是鲁南山区的制高点,地形险要,交通不便,国民党政府统治比较薄弱,利于党组织的活动。1935年3月,郭子化和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根据这里的特点,提出在抱犊崮山区开辟党的工作,建立活动基地,以便党的组织一旦在枣庄矿区站不住脚时,及时转移到抱犊崮山区,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还考虑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需要建立和发展地下秘密武装,而抱犊圍山区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于游击武装的隐蔽和开展活动。
  1935年4月,郭子化派李韶九和郭致远进入抱犊圍山区了解情况。临行前,郭子化还教给郭致远38个药方,指示他们以行医卖药为掩护,了解山区社会情况,选择党在山区的工作基地。李韶九是费县信行庄人,农民协会的骨干分子,曾任临沂第十一区区农会主任委员,组织农民参加1933年的苍山暴动。暴动失败后,农民协会被解散,他又在费县办小学,任小学校长。后因领导群众斗争,被费县反动政府撤职和通缉,来到枣庄。李韶九在魏立久、马伯华和万国华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处药房(中美商社),1934年,经李微冬介绍认识了郭子化,接上了组织关系。特委让李微冬找到在峄县任督学的朱道南,通过朱道南的疏通,使李韶九躲过了通缉,在枣庄站住了脚。同年冬,李韶九就利用费县、临沂边区的社会关系,不断回山区开展工作。他在山区地理人情较熟,临沂大炉(现属苍山县)的万春圃、万国华,杨庄(现属苍山县)的杨茂彬,埠阳(现属苍山县)的刘清如,费县梁邱的魏立久等地方上层人物,都是他的熟人和朋友。他们这次进山第一个落脚点,选在临沂县大炉万春圃的家。万春圃当时是抱犊崮山区一位有影响的进步士绅,他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家有200多亩土地,40多支枪,是个比较有势力的地方首领。做好万春圃的工作,对于共产党在山区的工作开展至关重要。万春圃的几个儿女,思想也都很进步。他大儿子万国华与李韶九是结义兄弟。郭致远戴着上海东亚医学院的徽章,自称是从上海来的医生。他们来到大炉,受到万家的盛情接待。李韶九、郭致远向他们宣传了革命道理,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对内镇压革命、屠杀人民,对外奴颜婢膝,出卖祖国和民族利益等罪恶,使万春圃父子耳目一新。他们在返回枣庄路经抱犊崗附近大北庄时,调查了群众的情绪和要求,认为这里适合开展工作。特委经过研究,决定派郭致远、肖平(化名高志成)二人以开药店、行医治病作掩护,先在大北庄建立党的地下活动基点。5月,郭致远和肖平到了大北庄,开始住在一家客栈里。后来因为经费困难,肖平只好又返回枣庄。郭致远住在村南头杨九龄老道士观里,一面给群众治病,一面调查了解情况。以后,经过杨九龄道士介绍,租了两间靠街的房子,开起了天德堂药店,以此团结了村里20多名青年,发展了陈继全、姚洪义等人入党。1935年秋天,特委组织委员丛衍瑞来此巡视工作,帮助正式建立了大北庄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继全,组织委员姚洪义,宣传委员郭致远。大北庄党支部成立后,在领导群众开展反对在大北庄建立反共自卫团和反对圣贤道势力斗争中取得胜利。后来,特委又派张光中到大北庄工作,在青年中发展了姚立声、陈继胜、秦继才等人入党。后来特委又相继派丛衍瑞、郭怀远(李士亨)、张明德、吕金枢等进入抱犊崮山区,在大北庄一带和郭致远一起开展党的工作。此后湖西和苏北地区,有许多党员和干部,因工作暴露,不便工作,即转移到鲁南山区大北庄、高桥、大炉等地,继续工作,保存了革命力量。
  同年5月,特委又派李韶九到临(沂)费(县)边的大炉、埠阳、高桥、梁邱一带开展工作,陆续发展了刘清如、万国华、葛成俊、李焕成、沈廷信、沈学仁、沈宝玲、王福田等人入党,并恢复了一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至1936年,先后在许多村庄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有信行庄党支部,沈学仁任书记;侯家庄党支部,李焕成任书记;大炉党支部,万国华任书记;沙家店党支部,周荣太任书记;王家庄党支部,杨进美任书记;埠阳党支部,刘清如任书记;齐家峪党支部,霍玉成任书记;南庄党支部,李明法任书记;兴明庄党支部,王福田任书记;滕县徐庄党支部,陈永元任书记;南泉党支部,刘炳文任书记。在费县高桥镇于1936年6月建立党支部,葛成俊、秦继友先后任书记;同年9月建立了中共区委,沈廷信任区委书记,葛成俊、秦继友等任委员;1937年2月,成立高桥党总支,葛成俊任书记。1936年夏,特委决定建立了中共临沂中心县委,负责开展临、滕、费、峄山区党的工作,李韶九任县委书记。
  抱犊圍山区党的活动基地的开辟,不仅为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提供了保障,也为后来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因而在1936年夏,郭子化被捕又脱险后,他和特委机关才能立即转移到抱犊崮山区高桥镇。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