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面内战爆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全面内战爆发
分类号: K266
页数: 22
页码: 199-220
摘要: 全面内战爆发后,枣庄军民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另一方面开展敌后游击战,牵制大量国民党军,摧毁基层反动政权,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枣庄广大军民在鲁南区党委、行署、军区的领导下,纷纷召开各种集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阴谋,反对内战,保卫和平,掀起了反内战热潮。8月2日,滕县民主政府召集四个镇镇长、各界联合会会长、民兵队长、妇女会长等各界代表共50余人,举行了反内战座谈会。枣庄地区参军的大批子弟兵补充了野战军主力和地方部队,为反对内战、打击进犯之敌作出了贡献。为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13日发起了孟良崗
关键词: 革命战争 内战爆发

内容

全面内战爆发后,枣庄军民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另一方面开展敌后游击战,牵制大量国民党军,摧毁基层反动政权,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广泛进行战前动员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各解放区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枣庄广大军民在鲁南区党委、行署、军区的领导下,纷纷召开各种集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阴谋,反对内战,保卫和平,掀起了反内战热潮。
  7月17日,来自滕县、枣庄、台儿庄、邹县等地的120余名回民代表在城头召开了鲁南第一届回民代1日,鲁南区党委在滕县城召开了有5000军民参加的反内战誓师大会。8月2日,滕县民主政府召集四个镇镇长、各界联合会会长、民兵队长、妇女会长等各界代表共50余人,举行了反内战座谈会。3日,滕县商界、教育界、滕县华东基督教会与部分士绅于民教馆集合,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罪行进行了声讨。8月12日、13日,滕县县委、县政府又连续召开群众反内战动员大会,愤怒声讨蒋介石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的罪行。
  全面内战爆发后,广大群众无不痛恨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为了保卫家乡,整个枣庄地区掀起了参军参战的热潮,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在第一专署所辖的滕县等五个县,仅7月就有3000余名青壮年参军。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在唱着“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参军来谁光荣”的歌曲,到处涌现出“父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着上前方”的动人场面。在参军热潮中, 给踊跃参军的青年戴光荣花各地干群争相报名入伍,新兵临行前都举彳亍"禺家赠言"仪式和欢送会,新战士个个披红戴花,一致表示:“为了给翻身的兄弟爷们保住饭碗,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不打垮反动派决不回家。”枣庄地区参军的大批子弟兵补充了野战军主力和地方部队,为反对内战、打击进犯之敌作出了贡献。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中共鲁南区委于1946年9月24日在滕县桑村召开会议,决定恢复鲁南第二地委、第二专署(开始时称路西办事处)和第二军分区(开始时称路西支队)。冯起任地委书记,林岩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张一平任宣传部长,冯克玉任组织部副部长,邵光华任人民武装部副
  部长。第二专署由冯起兼任专员,原办事处主任汪亚民任副专员。1947年6月,成立鲁南第二军分区,周绍昆任司令员,冯起兼任政委,阎超任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宋宪璋任副政委,何泽洲任政治部主任。第二专署先后辖滕县、临城、麓水、滋阳、白彦县。1946年4月随着第二专署一起撤销的凫山县又于9月随着第二专署的恢复重新建立,孙黎明任县委书记,颜化平任县长。
  二、鲁南战役
  1946年7月,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分四路向苏中、淮南、淮北、鲁南大举进犯。8月20日,由徐州北上的国民党军队进犯峄县南部地区。
  10月6日,位于韩庄的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由淮北调来的整编第二十六师(附第一快陈毅司令员视察华东部队速纵队)向峄县、枣庄进犯。10月8日,国民党军侵占峄县、枣庄。
  10月30日,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鲁南军区第十师发起傅山口反击战,击溃国民党第七十七师。
  11月,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十师和由淮北作战返回鲁南的第八师以及滨海警备旅发起台枣线反击战,共歼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收复了涛沟桥、南北洛、泥沟、燕子井等地。
  1946年10月8日,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占领了枣庄、峄县城,第五十一师占领了邹坞。
  1946年12月18日,为了扭转战局、争取战争主动权,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示陈毅、粟裕:苏北战役结束后的“第二步作战似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继收复枣 (庄)、峰(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逐步收复苏北、苏中一切失地。”25日又电示:在鲁南“打一个比宿迁更大的歼灭战”。
  12月28日,陈毅、粟裕在赵磚县刘家港口村主持召开了鲁南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山东、华中野战军协同作战,回师鲁南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师及快速纵队。战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围歼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第二阶段乘胜扩大成果,以右纵队攻取峄县城,以左纵队追歼整编第三十三军。1947年1月1日拂晓,华东各参战部队秘密进入集结地域,野战军指挥部也于2日晚全部进入碑柱一带驻地。
  2日晚22时,鲁南战役打响。激战至4日晨,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师师部及所属两个旅大部被歼,残部则被紧紧包围在陈家桥、作字沟狭小地区内。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多次向徐州求援未果,下令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残部向西突围。华野左右两路纵队遵照陈毅司令员的命令,多路出击,奋力追击堵截。从上午10时激战至下午3时,除先头的七辆坦克狼狈逃往峄县城外,全部美式装备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战役第一阶段至此胜利结束。
  第一阶段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决定乘胜扩大成果,发起第二阶段作战,攻取峄县、枣庄。1月9日晚,右纵队发起峄县城战斗。各部队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分别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攻击。战至11日凌晨2时左右,城内国民党军基本被全歼,就连在围歼第二十六师与第一,快速纵队时逃到峄县的7辆坦克也被缴获,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和上校副参谋长牛辑被活捉。
  在发起峄县城战斗的同时,左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向枣庄发起进攻。驻枣庄国民党军队的工事十分坚固,日伪时期就有电网、城墙、外壕、碉堡、鹿碧等。山野第一纵队于19日黄昏,配合华中野战军对枣庄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战斗持续至20日下午1时,全部歼灭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部与两个团,生俘师长周毓英及部下8000余人。至此,鲁南战役胜利结束。21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致电陈毅、粟裕、谭震林:“枣庄攻克,第五十一师全歼,甚好甚慰。望对有功将士予以嘉奖。”
  鲁南战役从1947年1月2日始至20日结束,历时18天,人民军队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全歼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第一快速纵队、整编第五十一师、整编第五十二师一个团,共5.3万余人。俘虏整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马励武、第一快速纵队步兵第八十旅少将旅长车藩如、整编第五十一师中将师长周毓英、少将副师长韩世儒、第--三旅少将旅长李玉唐、第一一四旅少将旅长李步清以下3.6万余人,毙整编第二十六师缴获国民党第二十六师的大炮第四十四旅少将旅长蒋修仁以下1.3万余人,伤其官兵4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坦克24辆,各种大炮217门,汽车474辆,轻重机枪1048挺,电台13部,电话机66部。
  鲁南战役开创了人民军队在一个战役中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五个旅和一个快速纵队的先例,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上的第一次大捷。尤其是美蒋合建、由美国装备训给俘虏发放路费练、苦心经营的“国军精华”——第一快速纵队的被歼,使国民党内部和美国顾问团大为震惊。鲁南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进犯山东解放区、准备以苏鲁两地为战略重点、集中兵力控制陇海路东段的美梦,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是继宿北战役以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鲁南战役后,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于1947年1月23日合并,成立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
  1947年3月,蒋介石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13日发起了孟良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于16日胜利结束,全歼蒋介石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及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团。遵照华东局的指示,孟良崗战役发起后,枣庄地区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作战,釆用灵活的战法袭击国民党军,切断国民党军需补给线,牵制了国民党军,尽全力支援了战役。
  孟良崗大捷后,鲁南区党委和军区在徐庄召开祝捷大会,热烈庆祝孟良崗大捷。鲁南二地委、二专署和第二军分区也在麓水县辛庄召开了由地方武装、人民群众共万余人参加的大会,隆重庆祝孟良崮大捷。
  三、人民群众踊跃支前
  鲁南战役发起前, 以中共华东局委员、秘书长郭子化为主任的华东支前委员会从临沂来到鲁南前线,统筹鲁南、鲁中、滨海三个区的支前工作(后由王觉负责)。1946年10月1日,成立了鲁南支前委员会,支前委员会设人力动员、物资调剂、交通运输三个组。随后,鲁南各专署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各县建立了支前指挥部,各区设立了支前大队,各村设立了支前小组。从进行紧急动员到战役打响仅10天时间,鲁南区就组织起60万人的支前大军,其中常备民工25万人。
  为使支前工作有条不紊,支前大军分为三线。第一线支前队伍在县、区干部带领下,直接奔赴前线随部队活动,负责运送物资、抬担架,帮助部队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等;第二线支前队伍主要由广大妇女组成,负责腾房子,备烧柴、铺草,车轧米面,做熟食,赶制和拆洗缝补军服,临时救护伤员,侦察敌情等;第三线支前队伍由战场后方的群众组成,是地方支前的后备军,离战场较远,任务是在进行土改、加紧生产的同时,保证前线的物资需要,同时积极备战,进行编组,随时准备奔赴前线。
  战役中,民兵、支前民工及时抢运伤员,运送粮草,保证了前方参战部队的衣食供给,圆满完成了任务。
  鲁南战役结束时,正是1947年春节前夕, 在鲁南各级支前委员会发动下,人民群众准备了大量年货慰问子弟兵,军民欢天喜地,共庆胜利。区党委书记傅秋涛、副书记张雨帆指示,各级领导干部尽快返回新收复区,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以鼓舞群众斗志,增强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同时带领群众打扫战场,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峄县解放后,县城防司令部及政府机关进城办公,布告安民,为救济被害群众、恢复秩序采取了紧急措施,并组织群众拆除街巷工事掩体,进行空舍清野和备战工作。
  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1947年3月,国民党当局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鲁南地区被国民党军队重新占领。
  枣庄被占领之后,国民党军网罗地主、伪军政人员、流氓、地痞等组成还乡团、保安队,建立反动政权和反动组织,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编保设甲,推行“国民身份证”、“五户连环保”等,捕杀中共党政干部和积极分子,企图摧毁基层组织。对占领区进行“清剿”、“扫荡”和合击,妄图将坚持敌后斗争的中共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一举逮捕和大屠杀,一时间,"村村停尸体,庄庄闻哭声”。
  国民党还乡团的反攻倒算使枣庄地区乌云密布,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苦不堪言。枣庄地区的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严峻考验。鲁南解放区被国民党当局占领后,为保存力量,保护群众利益和安全,鲁南区党委根据华东局的指示,组织大批党政机关干部、军工家属和村干民兵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渤海地区转移。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精干武装、民兵留在敌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展开了全面艰苦的游击战。尽管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斗争残酷,但各地武工队以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斗志,采取各种巧妙的方式打击敌人,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第一、四纵队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策应刘邓大军进军中原出击鲁南敌后,枣庄地区各地县均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协助主力作战。一、四纵队攻打滕县城之前,滕县县委书记崔晓东带领滕县武工队由滨海返回,支持一、四纵队攻打滕县城。在一、四纵队向鲁西转移时,又担负了向导任务。鲁南二地委书记冯起、凫山县县委书记孙黎明带领各级干部、县大队和百余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搭浮桥,保证了数万野战大军胜利渡过泗河,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

知识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兴煤矿公司,在奉庄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 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旧中国,煤矿工人受尽资本家、封建把头的剥削、压迫,奋起反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枣庄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