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夺取抗战胜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0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夺取抗战胜利
分类号: K265
页数: 6
页码: 167-172
摘要: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已根本好转,在山东的日伪军被迫采取了收缩防线、实施重点守备的战略方针。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已经成为这一时期枣庄地区党政军各级组织的头等任务。在1944年春季攻势作战中,淮北军分区派郑平和陈景。抗日战争期间,枣庄地区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历了八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着固守峄县城的日伪军的被歼,9月10日,峄县城解放,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反攻作战胜利结束,枣庄地区除枣庄、临城被敌人占领外,其它地区全部解放。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抗日胜利

内容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已根本好转,在山东的日伪军被迫采取了收缩防线、实施重点守备的战略方针。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已经成为这一时期枣庄地区党政军各级组织的头等任务。在1944年春季攻势作战中,淮北军分区派郑平和陈景
  龙、邵晓平、王建平、杨瑞、贺华民、钦乙俊、陈光(女)、彭爱民等人先后到峰滕铜邳总队(运河支队)工作。抗日战争期间,枣庄地区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历了八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峰滕铜邳总队和峄县大队等部在淮北新四军和鲁南八路军主力大力支持和鲁南独立支队的积极配合下,拔除一个个日伪顽军据点,歼灭了大量日伪顽军,使峰滕铜邳抗日游击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保卫了华北、华中通往延安的战略交通线。
  1944年4月中旬,文峰游击大队在孙振华、曹杰的带领指挥下,拔除了宁楼伪军据点,使抗日武装所控制的几个隐蔽游
  击区连成一片,成为公开的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第九旅第二十七团、军分区独立第一团配合峰滕铜邳总队,于1944年7月20日晚发起讨伐韩治隆顽部的战斗,活捉韩治隆;8月4日,又歼灭了驻守在涧头集伪峄县警备第五大队龙希贞部250余人;9月,沙路口战役中毙伤俘伪军2000余人。
  1945年4月初,歼灭马兰屯坝子村孙业洪顽部主力500余人;5月初,讨伐顽军张里元部,歼敌2000余人。1944年10月,鲁南军区第三团第一营攻克冯卯、马山头伪军据点,俘敌200余人,歼灭日伪230余人,其中日军30余人。冯卯和马山头两伪据点的拔除使鲁南抗日根据地又向外扩展了数十里。
  1945年4月,鲁南第二军分区第二营副营长、鲁南著名抗日英烈刘景镇之子刘钢率第二营第七连执行拔除峄县古邵伪据点的战斗任务,攻克古邵伪据点,歼敌百余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刘钢壮烈牺牲。6月,伪峄县警备大队龙希贞残部100余人逃至峄县城东关鬚学学校,运河支队于6月18日夜袭負学兵营,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80余支,活捉伪军80余名。8月,鲁南军区主力三团、第五团第二营、军区特务营、鲁南第二军分区基干团及三个县独立营于4日发起阎村战斗。
  10日,活捉了顽首申宪武。阎村攻坚战胜利后,凫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望冢村召开公审大会,将申宪武枪决。
  8月11日,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召开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连夜研究贯彻毛泽东《对日寇最后一战》的指示和朱德“反攻进军、迫其投降”的命令,决定将山东部队组编成五路大军,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实行大反攻。日本宣布投降后,日军第六十五师团森茂树、十川次郎和济南第四十三军第四十七师团渡边洋、细川中康部分别驻在枣庄、临城、滕县、陶庄小窑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官桥、沙沟、韩庄车站据点上,既不向国民党军队投降,也拒绝向八路军缴械。盘踞在枣庄的1000余名日军由于拒绝向汉奸王继美缴械投降,逃到了齐村,被鲁南第三军分区包围后弃齐村向西逃窜,终在滕县秦窝一带全部缴械投降;集中在临城的两个大队1000余名日军向南转移到沙沟一带,因铁路被扒掉,停滞于此,鲁南铁道大队政委郑惕、大队长刘金山奉鲁南军区之命立即与日军长官谈判,强行责令日军无条件投降,在新四军第十九旅和铁道大队赢大军事压力下,日军共交出机枪130多挺、步枪"1400多支和大批武器弹药;盘踞在陶庄的300余名日军被新四军缴了械;盘踞在官桥车站的300余名日军向第八师部队缴械投降;盘踞在韩庄的300余名日军在新四军歼灭伪军张来余部战斗中向新四军投降;盘踞在滕县的3000多名日军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读投降诏书幸逃到兖州,与兖州日军久保田旅团汇合,企图北逃,但在解放区军民的强大攻势下,还是全部缴械投降。
  随着固守峄县城的日伪军的被歼,9月10日,峄县城解放,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反攻作战胜利结束,枣庄地区除枣庄、临城被敌人占领外,其它地区全部解放。

知识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兴煤矿公司,在奉庄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 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旧中国,煤矿工人受尽资本家、封建把头的剥削、压迫,奋起反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枣庄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