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创建抗日根据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9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创建抗日根据地
分类号: E296.93
页数: 22
页码: 117-138
摘要: 以抱犊崗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除枣庄和滕县两座孤城外,其他地区全部解放,鲁南的几块根据地连成一片。日伪军主要兵力用于控制中心城市,无力向山东腹地广大乡村进攻,这就为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这一战略部署,中共中央于5月下旬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仍由郭洪涛任书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划归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领导。
关键词: 抗日时期 抗日根据地 创建

内容

以抱犊崗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9年秋至1940年底,八路军第五师主力进入鲁南,建立了抱犊崗抗日根据地、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微山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及滕吟边山区抗日根据地和运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至1943年12月,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黄邱山套根据地和湖东根据地几乎全部伪化,抱犊崗抗日根据地也只剩下“东西十几里,南北一线牵”的狭小地带。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除枣庄和滕县两座孤城外,其他地区全部解放,鲁南的几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一、抱犊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山东全境沦为敌人后方。日伪军主要兵力用于控制中心城市,无力向山东腹地广大乡村进攻,这就为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193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就指示山东省委,应以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与建立根据地为中心任务。5月20日,毛泽东主席致电第十八集团军并长江局:“徐州失守,武汉危机,我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山东方面已发展广大游击战争,那边民枪极多,主要是派干部去,派得力一、二两营去作基干更好。”根据这一战略部署,中共中央于5月下旬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仍由郭洪涛任书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划归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领导。郭洪涛(1909-2004),陕西米脂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曾任山东省委书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山东分局书记等职.抗口战0时期(1937丄945)95枣庄革命画史〉〉〉王见新(1911-1999),山东宁津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滕县特支书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五师敌工部副部长、中共枣庄矿区党委书记、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北方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等职.边区省委在上南庄会议上作出了在山东各地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定,随后又制定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内容之一就是向南发展,开创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以抱犊窗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亦称鲁南抗日根据地,东至滨海,西达微山湖,北濒天宝山,南邻陇海铁路,是联系鲁中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纽带,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抱犊地处临沂、费县、峄县交界处,是鲁南山区最高的一座山头,海拔580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交通闭塞,其周围山区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场所。
  于公(1910-1940),原名袁永挥,贵州省修文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军事教官、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二大队队长、山东纵队作战科科长等职.共产党在抱犊iS山区的活动始于1934年秋,边区特委先后数次派人到尚岩、大炉、车辎、卞庄、梁邱一带做发展党的工作。1936年6月特委机关迁至费县高桥,在书记郭子化以及党的活动骨干李韶九、郭致远、李微冬和陈永元等人的积极努力下,李乐平(1906-1971),枣庄滕州人.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南特委委员兼鲁南四地委书记、鲁中南行政公署主任;建国后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38年初,王见新、于公、王右池、李乐平在滕东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团结了当地名流,为创建抱犊窗山区抗日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右池(1908-1996),滕县沃里村(现属枣庄市山亭区)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费边、四县边联县委书记,山东分局组织科长,鲁南二地委民运部长,滕东县委书记兼县长;建国后,曾任枣庄市政协委员.山区的善堀举办抗日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扩大了党的影响。
  抚日战争时期(1937丄945)抗曰训练班在善i®居住地李景黄等人筹建,于1938年1月在滕东善增村开办40至100余人不等。训练班的开办,扩大了共产党的训练班的宗旨是抗日救国,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训练班每期7至10天,学员善增农民抗日训练班由王见新、李乐平、王右池政治影响,培养了大批政治和军事骨干,为组建抗抗曰训练班纪念碑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滕县城陷落后,滕县党组织在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了 “农民抗日救国军”,后改名“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1937丄945抗曰训练班旧址99枣庄革命画史1938年9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根据边区特委和义勇总队已转移到抱犊阖山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撤销鲁南中心县委,建立临鄰中心县委,领导峄县、滕县、四县边联、费县等县委。由于大炉地处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生活艰苦,部队供给发生困难,边区省委决定,同意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提出的要求,7在不改变部队建制、不干涉部队人事安排、保持部队独立活动的前提下,将义勇总队改称为山东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直辖第四团(1939年4月又改为二旅十九团)。1938年10月,日军300余人在伪军的配合下,侵占了临鄰费峰四县边联办事处的行政中心车辎村,并安设了据点,对当地军民的抗日活动造成很大限制。鉴于车辎据点易守难攻,直辖四团采取了长期围困、迫敌撤退的战术。
  1001939年1月,临沂日伪军发动反扑。直辖第四团和边联县两个直辖营分兵设伏,击退了来犯之敌,并截获敌人在当地抢劫的大量物资。29日,临沂日伪军再次出动步、骑、炮兵200余人前来援助,途中被联庄会武装击退,粉碎了敌人的增援计划。盘踞车辎据点的日伪军久待:援军不至,于当日下午开始突围。直辖第四团选择有利地形于途中伏击,歼敌一部,其余逃窜。2月初,日伪军再次“扫荡”抱犊崗山区并占领车辎,向大炉进犯,直辖第四团和边联武装合兵抵御,经激烈战斗,再次夺回车網。7月24日到25H,第二旅第十九团奇袭峄县城,打死日本兵10余名,毙俘伪军100余人,缴获步枪50余支。抗日军民对日伪军的一系列斗争不仅有效地扼制了敌人对新辟根据地的进犯,同时也提高了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通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抱犊阖抗日根据地局面初步打开。
  辽宁贵长沙台3湾各执日.枕分界钱“艮竟军還稈方角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十分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8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派兵到山东”。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1938年7月至1939年9月,八路军部队先后挺进冀鲁边区、鲁西北、湖西等地区。接着,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推进山东,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12月,第一一五师东进山东前,朱德总司令亲临部队召开干部会。图为到会干部的合影1939年10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分主力抵达鲁南的大炉地区,师领导在听取了前段创建抗日根据地情况汇报后,提出了在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联合友军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共产党必须创建自己的根据地的要求,强调在与国民党实行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五师罗荣桓政委住过的房子共产党的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的方针。同A1:糾.V,豪1939年,罗荣桓、陈光、赵镖、张霖之、朱翔民和肖麦平等同志在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合影联系,向西与湖西区连接在一起,向北与鲁中区打通联系,并东进向滨海地区发展。第一一五师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初到鲁南抱犊崗山区时,根据地只有大炉、车辎等几个山区村庄,活动地区比较狭小,且经常受到敌伪顽匪的封锁和阻挠,群众尚未彻底发动起来。鉴于这种情况,第一一五师采取的第一个行动便是整编地方武装,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相继将鲁南地区的武装力量整编为苏鲁支队、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支队、运河四县边联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等。同时,又开展了一系列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i的军事行动。
  支队、峄县支队、鲁南支队、临鄰费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抗H战争时期(1937-1945)。1939年12月初,第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的胡大荣率部攻克孔庄,歼灭地主杜若堂武装;第六八六团伏击白山和上下十河的日伪军,扫除了枣庄日军安插在抱犊崗西部的据点。12月下旬,第六八六团主力向盘踞在滕东冯卯和山亭、文王峪等地的顽军申宪武部发起攻击,攻克了顽军据点;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一部在董尧卿部和滕东县大队配合下,在东江和驳山头等村,全歼申宪武部第七纵队第三团和国民党别动总队第五梯队第四十三游击支队,收缴步枪540支。这次反顽作战清除了滕东地区反共顽固势力,解除罗荣桓用抱犊圈山区缴获的炮对镜观察敌情104罗荣桓、丛衍瑞、赵镖、王秉璋、张雨帆等在抱犊崗山区留影了抱犊崗抗日根据地西北部的威胁,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2月26日,梁兴初率苏鲁豫支队第四、五大队,在滕费公路上的险要隘口兑头沟(现属枣庄市山亭区)伏击了日军运输队,歼日军9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电台1部及60辆满载枪支、弹药、物资已扩展到南至鄰马、东至临的牛车。至此,抱犊崗抗日根据地沂、西至邹滕边、北至梁抗日民主政府,使抱犊崗山邱一带。到1939年底,先后建立了峄县、邹县、鄰城、费县、临沂、邳县等县区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机关旧址抗战(1937-1945)北海币印刷车间巩固了抱犊周围的阵地后,第一一五师首长罗荣桓、陈光又决定向北发展,进攻白彦。经反复争夺,最终摧毁了白彦及周围据点,切断了费滕公路,解放了白彦地区,打通了与鲁中区的联系。
  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根据地军民先后打通了与华中区、鲁中区、湖西区、滨海区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以抱犊崗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截至1940年底,以抱犊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已达11048平方公里,占鲁南全区总面积的21.7%,人口75为粉碎日军的经济封锁发行的北海千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1.18%。根1.据地的财政经济和文化教育事扫业也都从无到冇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1940年8月,第一一五师主力奉命撤离鲁南。1941、1942年,山东匸生卜、賓蛭连续遭受罕见的旱灾和蝗灾,加之日伪疯狂“扫荡”、“围剿”抱犊崗关于反“扫荡”的相关报道106严密监视碉堡里的敌人山区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处于非常艰苦的阶段,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不断被蚕食。至1943年春,只剩下临鄰费峰四县边联、滕峰边、费南和邹东4小块地区。1943年秋,在击退国民党九十二军入鲁之后,抗日形势大有好转,尤其是沉重打击了伪军荣于恒部之后,不断取得反击敌伪顽斗争的重大胜利,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1945年初,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和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基本连成一大片,并与鲁中山区抗日根据地连在一起。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第一五师粉碎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作翳懸鲁南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43年)抗日根据地,敌伪占区顽占区敌伪据点108二、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亦称峰(县)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或峰滕铜邳抗日游击根据地,地处枣庄最南端,东北不远是重镇台儿庄,西边是煤城贾汪。1938年底,中共峄县委直接领导的孙斌全部曾在这一带发展武装,同敌伪军及反动会道门武装进行斗争,并争取了素有黄邱套套主之称的谢绍唐部参加中共峄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从而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基本上控制了黄邱套山区。1939年4月,活动于苏鲁边界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派胡大勋返回他的家乡黄邱山套南侧的唐庄发展抗日武装,不久即成立了峰滕铜邳四县边联办事处,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运河大队。同年11月至12月,在第一一五师主力支持帮助和中共峄县委具体领导下,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运河支队、峄县支队相继成立,以黄邱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基本形成。截至1940年底,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已发展到北至峄县张范、南到铜山县固觇、西达津浦铁路、东抵马兰屯,总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
  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枣庄革命1940年底,日伪军先后对运河南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峄县委、县政府机关与画史运河支队和峄县支队被迫分批先后转移到抱犊崗山区休整,峰滕铜邳地区大部伪化。
  1941年2月,第一一五师教二旅五团(由苏鲁支队整编而成)三营在副团长王根培率领下护送中共峰南县委(由原峄县委改称)、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运河支队、峰山支队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运河支队指挥部(由鲁南军区副司令孙伯龙兼支队长的抗日武装)一起出山,首克周营伪据点,继克六里石伪据点,接着进军黄邱山套,同坚持在运南地区的胡大勋、胡大毅等部会师,又控制了该地区。同年4月至6月,运河支队粉碎了日伪军两次总计5000余人对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扫荡”,取得了夏季反“扫荡”胜利。1942年1月2日,千余日伪军包围了驻守于台儿庄涧头集镇毛楼村的峰山支队,鲁南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运河支队兵工厂110运河支队被服厂梁巾侠(1916-2002),(女),又名梁再,枣庄市中区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运河支队政治宣传股长、蜂县支队秘书等,建国后在江西大学中文系兼课,后又调入湖南大学任职,2002年逝世。军区副司令员、峰山支队支队长孙伯龙率部抵抗,不幸牺牲。支队秘书梁巾侠指挥仅剩的26名战士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后在运河支队的增援下击退了日伪军。此役击毙日伪军百余人,峰山支队只有21人生还。
  1942年9月,为开辟峄县运河以北地区的工作,中共鲁南区党委决定成立滕沙工委和运北工委。10月,峰南县委、县政府建立运北办事处。1943年7月,中共运河地委建立。1944年4月,鲁南区党委决定将运北工委升格为峄县委,运北办事处改为峄县抗日民主政府。这时,运北工委领导的文峰游击大队已发展到300余人,改称峄县大队。随着全国抗日战争局势的好转,活动在运河南北的峰滕铜邳总队和峄县大队等部向盘踞在运河南北地区的日伪军展开攻势,并对坚持反共的顽军进行有力反击,拔除一个个日伪顽军据点,使峰滕铜邳抗日游击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1944年3月,中共运河地委撤销之后,活动于运河以北的峄县大队和活动于运河以南的峰滕铜邳总队分别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斗争,但两地依旧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巩固、发展运河南北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峰滕铜邳地区地理要图評/O西集O陶庄邹坞临城0永安芝沟县王再微塘湖泥沟山曹庄湖韩庄0台儿庄青山泉茅村•耿集赵墩八义集宿羊山*利国驿张山子南^2巨梁桥马兰軒譬。单集枣电—一林。三、滕峰边山区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中共四海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城前滕县、峄县边区的南塘…带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创建并领导义勇总队在善增、南塘、赵庄南北一带广泛开展群众抗日工作,先后组织了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抗日自卫团等群众抗日团体。
  为开辟滕峰边抗日根。香城。左村店子。
  周滋,渴口喪庄齐林枣庄。下村。新庄。大炉。车辎o尚岩向城0Q南沙河哂仓善『驳山头C西集T据地,边区特委在滕。兴仁萝藤滕峰边山区捝日根据麵形势图县徐庄建立了滕峰边岩马水用 。辛庄县委,并在附近十几个村庄成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和自卫武装,积极筹备建立党领导下城头诚的抗日民主政府。边区特委进驻滕峰边山区后,先后建宝了滕县特支、滕峰边县委,并充实调整了峰山亭尖山邑,县县委,群众抗日工作热情不断高涨,义勇总队迅速壮大,滕峰边山区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1939年2月,滕县县巍立,王丹墀任书记。1940年至1942年间,抗日根据地军民数次反击日伪“扫藩”、封齢头一—南塘、石鹏。付庄。1942年3月,为加强,滕峰边蔓萎的工作,山东分局派穆林到滕峰边县委任书记,崔西集东凫山晓东任副书记,刘剑任办事处圭任。该县辖四个区委和区政府,机关驻徐庄。同年6月,滕峰边县改称双山县,县委制忧仍由穆林担任。
  -凤凰庄墨山。渴口孟庄1943年4月,国民党第九十二军占领了滕峰边根据地,县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人员撤至四县边联西部。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四、微山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统称南四湖,当时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最大。抗日战争前,湖西地区隶属沛县,湖东分别属于峄县、滕县、邹县和济宁。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组织在这块狭长的湖区分别建立了微山湖区和南阳湖东(亦称滕西)抗日根据地。
  该区由于地处鲁南和湖西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是山东通往湖西各战略区乃至延安的咽喉要道,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朱瑞等大批干部均由此路过。由于特殊的战略位置,日、伪、顽、匪对这一地区相互争夺,斗争激烈尖锐。抗日军民湖西根据地为推动抗曰斗争创办的《湖西曰报》对这一地区几次失而复得,直到1944年局部反攻,该地区才与其他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鲁南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滕县失守后,滕县、邹县党组织转移到滕西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也来到这一地区,协助打开了抗战局面。1938年9月,丰(县)沛(县)鱼(台)中心县委书记郝中士根据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派主传珍到沛滕边区开辟工作。年底,第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抗曰报刊——《团结报》114-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抵达湖西地区,迅速打开了湖西抗战的局面。沛滕边县委建立,主传珍为书记。
  1939年3月到年底,先后举办了5期党员培训班和3期工农青妇积极分子训练班,培训430余名抗日骨干。同年秋,建立了沛滕边青湖西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年抗日救国团县团部。至1940年5月,沛滕边县委共发展党员1000余人,党组织遍及方圆100华里的各村庄。县委还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沛滕边联合办事处,同时组建了抗日武装。1940年6月,苏鲁豫支队奉命南下。同年冬,日军对微山湖地区进行了“扫荡”和 “清剿”。微山湖区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除留下党政军机构一小部分人员在原地区坚持活动外,其余人员进入抱犊崗山区休整。由于日伪顽的联合夹击,湖东和湖西交通联系受阻,一时延安至山东、华中的交通线中断,抗日斗争更加艰苦。1941年春,邵子真率运河支队第一大队进驻微山岛。鲁南铁道大队、滕沛大队、峄县大队、微湖大队等几支武装也相继进入岛内活动,在岛上建立了中共滕县第八区区委、区政府,微山岛成了共产党游击队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同年夏,峄县委成立了微山办事处,张捷三、刘向一先后任办事处主任。微山湖地区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42年4月,日军集中数千兵力对微山岛发起围攻,运河支队和峄县大队等抗日武装的褚雅青、王保楼、王波、王清明等百余名指战员牺牲。12月,鲁南军区为加强对湖东地区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将微湖大队、鲁南铁道大队、沛滕县大队和峄县大队(文峰大队)合编为鲁南独立支队,张新华任支队长,孟昭煜任政委。从此,微山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形势趋于好转。
  战争时期(1937-1945)活跃在微山湖上的抗日游击队116

知识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兴煤矿公司,在奉庄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 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旧中国,煤矿工人受尽资本家、封建把头的剥削、压迫,奋起反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枣庄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