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河支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90
颗粒名称: 三、运河支队
分类号: E297.3
页数: 12
页码: 89-100
摘要: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由朱道南倡导创建的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中的孙伯龙部和邵剑秋部,以及由共产党领导的运河大队和第十四区队等部合编而成。该部坚持在枣庄南部的运河两岸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创建了黄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使这一地区成为联系华中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纽带。运河支队在周营建队时,主要由4支抗日武装组成。孙伯龙、邵剑秋两部经鲁南特委批准改称张里元部番号,孙、邵二人分别被委为旅长、团长。1939年7月,孙、邵两部相互配合,在峄县运河北岸的曹家埠对日军小分队进行了一次伏击战,全歼日军小分队22人,在运河两岸开创了一次战斗全歼日军的范例。第三支是1938年10月间由中共峄县委领导建立的峄县抗敌自卫总团。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运河支队

内容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由朱道南倡导创建的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中的孙伯龙部和邵剑秋部,以及由共产党领导的运河大队和第十四区队等部合编而成。该部坚持在枣庄南部的运河两岸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创建了黄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使这一地区成为联系华中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纽带。运河支队在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淮北区党委、淮北军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新四军四师领导和帮助下,与日伪顽军进行战斗数百次,有效地保卫了以黄邱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使部队发展壮大到2000余人,成为枣庄地区两支最大的主力部队之一,为枣庄地区的抗日战争写出了壮丽的一页。运河支队在周营建队时,主要由4支抗日武装组成。孙伯龙、邵剑秋两部经鲁南特委批准改称张里元部番号,孙、邵二人分别被委为旅长、团长。1939年7月,孙、邵两部相互配合,在峄县运河北岸的曹家埠对日军小分队进行了一次伏击战,全歼日军小分队22人,在运河两岸开创了一次战斗全歼日军的范例。此后,孙、邵两部都相继发展到400余人。第三支是1938年10月间由中共峄县委领导建立的峄县抗敌自卫总团。
  11月,又以峄县六区武装为基础建立了峄县抗敌自卫总团特务营。1939年6月,中共峄县委瓦解、取缔了反动红枪会,并争取了其大队长谢绍唐带30余人枪参加了特务营。至此,中共峄县委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到400余人,控制了地处苏鲁边区的黄邱套18村。10月,被整编为第一一五师第十四区队,孙斌全任区队长,全队500余人。
  第四支是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领导的、活动于铜山县贾汪一带的胡大勋部。胡大勋原是国民党部队的上校参议,1939年3月,被陇海南进支队任命为峰(县)滕(县)铜
  (山县)邳(县)边联办事处主任。按照南进支队的指示,胡大勋和共产党员陈诚一、胡大毅、高守云等携带200枚八路军臂章回到苏鲁边区的贾汪一带发展武装,组建了运河大队。10月,运河大队划归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领导。经过胡大勋等人的组织发动,至1939年底,运河大队已发展到300余人枪。以上四支武装,在朱道南、纪华、文立正、胡大毅等努力争取下,都以不同形式相继向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提出了合编为八路军地方武装的要求。1939年底,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决定将这些武装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孙伯龙为支队长、朱道南为政治委员,邵剑秋为副支队长,胡大勋为参谋长,文立正为政治处主任。1940年1月1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在峄县西南部的周营镇正式宣布成立。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长为加强运河支队领导力量,相继派遣了红军干部王福堂、钟连祥、王广汉、杨荣、周振东和抗大毕业生郑林昌、傅秀亭等10人到运河支队工作。他们把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建军经验带到了运河支队,为运河支队的不断成长壮大发挥了作用。运河支队成立后,运河南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反动地主武装迫于运河支队威势表示愿意接受改编。日军对枣庄地区八路军的迅速发展壮大感到极度恐慌,为消灭山区部队主力,徐州、枣庄、临沂、兖州等地日军调兵遣将,对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新成立的运河支队奉命在运河南岸袭扰敌军,以牵制敌人对抱犊崗山区的“扫荡”。1940年2月160,日寇集中日、伪军约400人从贾汪出发,企图在小山子围歼运支二大队未成,便于次日清晨包围了运河支队一大队三中队驻守的杜庄。在增援无望的情况下,运河支队一大队三中队以两个排40余人的兵力数次抵挡住了400余敌人的进攻,取得了首个村落守备战的重大胜利。运河支队成立后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经过杜庄、泉源、常埠桥、利国驿、塘湖、贾汪、讨伐孙茂墀等战斗,歼敌近千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扫荡”,使部队得到发展壮大,并与兄弟部队一起开辟了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被俘虏的日军士兵1940年10月,敌人纠集2000余人对黄邱山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运河支队在库山、朱阳沟粉碎敌人两次进攻后便向运河北岸转移。二大队十中队撤至巨梁桥闸口时被汉奸刘善云部抓捕31人,除2人通过关系保释、1人跳入运河下落不明外,其余28人被日军杀害于巨梁桥,史称“巨梁桥惨案”。运河支队遭受敌人数次截击损失较大,由近千人锐减至300余人。1940年11月初,鲁南军区为保存这支部队的有生力量,命令运河支队除留一小部分兵力在原地坚持游击战外,其余进入抱犊崗山区休整。运支主力进山后,运河地区全部伪化,支队政委朱道南、副支队长邵剑秋率一大队一中队数十人在敌人“扫荡”部队的缝隙中坚持战斗。悉情报的韩庄日军纠集了近千人的队伍趁天未明包围了村子。9日,日军组织了十几次进攻并使用了毒气弹,却始终未能逾越阵地一步,于傍晚撤退。运支100多人粉碎了日军11月8日夜晚,运河支队转移到了离敌人韩庄据点仅有4公里的弯槐树村。得近千人的围攻,击退敌人10多次冲锋,部队牺牲近40人,终于取得了胜利。这1958年京杭大运河开挖,巨梁桥被拆除后留存的闸石是运河支队抗战史上村落守备战的又一光辉战例。弯槐树战斗后,由于部队伤亡较大,弹药所剩无几,在战后第二天夜间,朱道南、邵剑秋亦率部越过临枣铁路,进入抱犊崗山区。此时运河支队除留胡大勋、胡大毅少数人在不老河边朱家湾一带利用其与国民党苏鲁边游击司令韩治隆的统战关系秘密收拾旧部、发展武装外,其余全部进山休整。1940年底,上级领导决定,将一大队和二大支队长孙伯龙调任鲁南军区副司令,政委朱道南调任峄县长,邵剑秋任支队长,孙振华接替纪华任峄县委书记兼运河支队政委,文立正任副政委。1941年2月中旬,为了重新打开运河南北地区的局面,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根据第一一五师首长的指示,决定派教导二旅五团副团长王根培兼任运河支队副支队长,带五团三营随运河支队和峄县党政机关重返运河南,坚持运河地区的抗日斗争。随之南下的还有孙伯龙率领的鲁南抗协自卫军峰山支队和峄县大队第一中队。运支出山后的第…仗是以奔袭方式攻克伪军认为八路军不可逾队长孙景义所盘踞的周营据点,俘获200多人枪。此后, 为了造成运河支队出山的巨大声势,又在运河边新闸子附近袭击日军汽艇,并攻克六里石伪据点,然后与留在运南的胡大勋、胡大毅率领的运支五、八、十中队会师,至此,运河地区的局面也初步打开。1941年5月,为了从敌方取得物资,运支在二大队五中队下属建立了一支12人的铁路飞行队,其主要任务是在津浦铁路的韩庄到柳泉段从过往的货车上夺取日军的物资。飞行队在这一带多次截取布匹,使运河南地区党政军人员的棉衣有了保障。1941年6月,临城日军派伪鲁南剿共自卫军阎成田团占领微山岛。运河支队会同兄弟部队激战10余小时,活捉副团长苏海如,毙伤俘伪军官兵200余人,缴获枪支200多支,重新夺回微山岛。微山岛争夺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湖区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使这一地区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抗日局面,峄县委为了统一在微山湖地区的行政工作成立了微山办事处。峄县大队副大队长褚雅青英勇殉国,运支二中队全军覆没。尔后,活动在黄邱山套的运支二大队又遭贾汪、韩庄、峄县之敌合击。在敌人政治瓦解与军事行动结合下,运支之三、四、五中队先后叛变投运河支队兵工厂旧址
  敌,仅剩一、八、九三个中队及三个区队共400人左右分散坚持活动。至此,运支又遭到第二次重大损失,运河地区局势亦急转直下,除黄邱山套的少数几个村庄外,其余全部伪化。鉴于峰滕铜邳地区的严峻斗争形势,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报请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领导批准,调鲁南第四军分区政委纪华重回峄县任县委书记,并兼任运河支队政委,孙振华改任县委副书记。1942年8月上旬,鲁南区党委和军区在抱犊崗山区驻地召开工作会议,派童邱龙任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阎超任参谋长,邵剑秋改任为副支队长。同时来运河支队的干部还有刘振东等10余人。运河支队兵工厂车间一角8月中旬,县委对运河支队进行了整编,撤销一、二大队的建制,建立由支队直接领导连队的体制,在撤销大队的同时仍保持两个游击大队的建制,除原来的龙门游击大队在黄邱山套内外坚持活动外,又在津浦路东侧运河两岸的周营南北和整个新河地区新建了农民游击大队。1943年3月,运支主力主动北出黄邱山套,进驻候孟据点西南的杜安集至西伊家一带,伺机深入平原地区,帮助区中队打开局面,使该区成为可以公开活动的游击区。秋冬又发起了讨伐顽军郑继筠的战斗,并利用政治攻势挤走顽军丛维三,再克六里石伪据点,使以黄邱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1943年10月,运河支队划归淮北军分区建制,不久改名为峰滕铜邳总队,并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很快打开了运河地区的局面,迫使峄县日伪军由攻势变为守势。1944年3月,峰滕铜邳总队在新河地区伏击伪唐庄据点,继而又解放了张山子村, 使运河两岸的抗日根据地、游击区连成一片,为苏北解放区和鲁南解放区打开了一个联系的通道,给敌人占领的战略要地徐州和贾汪矿区以极大的威胁。4月初,峰滕铜邳总队配合独立一团乘胜又对烽县马兰屯地区孙业洪部盘踞的坝子顽据点发起攻击,并一举攻克,歼顽敌700余人。1945年,峰滕铜邳地区在峰滕铜邳总队及兄弟部队频频出击下,根据地迅速扩大,在讨伐顽军张里元战役之后,基本与抱犊圖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1945年4月底,峰滕铜邳县划归鲁南地区建制,与峄县合并为运河县。峰滕铜邳总队亦恢复运河支队番号,改属鲁南军区三分区领导,峄县大队也并入运河支队建制。7月初,运河支队进行了统一整编,由两个营扩建为三个营、一个直属警卫连和一个侦通连,另辖柳河大队、台枣大队两个大队,总兵力超2000人。
  1945年8月160,山东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抗日纪念碑亭日战争时期军区决定,将各军区主力和基干部队整编成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运河支队被编为警备九旅十八团。

知识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兴煤矿公司,在奉庄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 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旧中国,煤矿工人受尽资本家、封建把头的剥削、压迫,奋起反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枣庄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