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59
颗粒名称: 滕州市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0
页码: 13-52
摘要: 辖区内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5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滕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3处。地面暴露墓葬4座,均为竖穴石惇墓,两座单室墓,两座双室墓。墓群主要分布在金马山南侧的山坡上,被盗石憧墓四座,其中两座为多室墓。
关键词: 文化遗址 滕州市

内容

滕州市位于専庄市西北部,东连山亭区,西邻济宁市微山县,北接济宁邹城市,南与徐州市接壤。104国道、京福高速、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亚洲最大的淡水湖"红荷湿地"风景区也坐落于此。滕州素有"H国五邑之地"的美誉,属文物重点与密集区域,是距今7300多年前"北辛文化" 的命名地,也是古滕国、古薛国、古倪国故地。截止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169.5万人.总面积148日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道).1226个行政村{居)。辖区内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5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滕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3处。后公桥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该遗址为河旁高地,中部隆起,形成龟盖形浅丘,西、北部临小魏河。遗址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550米,面积约为110000平方米。断崖上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厚约1.8米。采集有大沒□ 时期的陶蓋□沿,龙山时期的賴足、鼎足、器盖,岳石村期的陶器残片W 及汉代时期的板瓦、筒瓦、盆、罐等陶器残片。后公桥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古文化聚落分布及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北辛村东北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巧上村东南,为河旁高地,南北长约490米,东西宽约370米,面积约180000平方米。遗址与西南方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辛遗址隔河相望。遗址东部新修沿河路两侧路沟,可见较丰富的文化堆积分布,厚0.3-1.5米,暴露灰坑中包含大量的纪烧 ±、草木灰、陶片及少量石块。采集标本有鼎足、罐□沿、单耳杯、磨造状器盖、畐足、□沿、巧瓦碎块等陶器残片。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该遗址时代为大沒□、岳石、周、汉代。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北辛文化,薛河两岸及滕州地区古文化聚落分布、历史沿革及文化谱系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葛村东遗址位于滕州市张汪镇,为一处平原局地,中部隆起,四周缓低。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约为72000平方米。遗址区取 ±坑断面可见文化层堆积分布,厚0.3-1.1米,地表采集标本有高、豆、罐、盆、筒瓦等残片。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该遗址时代为周、汉代。西约巳00米有一条由北向南流的河支流。后村遗址位于滕州市东郭镇,平原高地,向周边缓低。遗址南北长约670米,东西宽约380米,面积约为巧4000平方米,呈梯形。遗址的中西部断崖上时而可见厚约1.5米深文化堆积层分布,暴露被破坏的石惇墓两座,从地表采集的t不本有罐、蓋、器盖、筒瓦、板瓦等陶器残片,据标本特征及墓葬的形制分析,遗址年代为龙山、周、汉代。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文化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胡村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北沙河与小黑巧之间,北沙河南侧约1公里。为临巧高地,中部隆起,向周边缓低。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巳0-500米,面积约%0000平方米,近正方形。断崖时而可见汉代灰坑,地表采集有周\汉代的罐、高、板瓦\ 筒瓦等残片。遗址东部有南北向通往阳平沙路,南距姜屯镇至阳平村东西向柏油路约100米,西距姜屯镇至界河镇南北向柏油路约50米,西北部为胡村小学。保存较好。前皇甫村北遗址位于滕州市鲍沟镇,滸河支流东南岸,巧旁高地,向东、南、西缓低。遗址东距104国道约70米,南邻鲍沟镇前皇甫村,西北邻潮河支流。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50-2加米,面积约90000平方米。断崖上时而可见大沒□、龙山文化堆积分布,厚约1米,地表断崖上采集有罐、盒、豆、板瓦等陶器残片。根据标本特征分析遗址年代为大沒□、龙山、周、汉代。前朱楼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该遗址东西长%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108000平方米。地表采集的标本有廠、再、鼎、罐、盐、板瓦、筒瓦等陶器残片,断崖可见文化层堆积,根据标本特征分析遗址年代为周代\ 汉代。三里河遗址位于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该遗址平原高地,中部隆起,四周缓低。遗址南北长约乃〇米,东西宽约240米,总面积约为64800平方米。在遗址的东部,可见文化堆积层厚0.3-1.1米,从地表采集的标本有罐、高、筒瓦、板瓦等陶器残片,从标本特征分析为东周、汉代。万福楼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该遗址为平原高地,中部隆起,向四周缓低,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300-470米,面积约%0000平方米,呈东西向长方形。地表采集春秋战国汉代的豆\畐、罐\鼎、壶等陶器残片,遗址东北部曾发现汉代墓葬。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当地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闫西村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该遗址为 -处平原高地,中部隆起,四周缓低。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00000平方米。在遗址的东边中部取±坑断面暴露灰坑多个,距地表深0.3-1米。地表采集标本有器盖、高、杯、筒瓦、板瓦等陶器残片。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该遗址时代为龙山文化、周、汉代。俞寨遗址位于滕州市北辛街道办事处,该遗址为巧旁高地,南高北低。东临荆河,南邻俞寨村。遗址东西长约390米,南北宽约290米,面积约113000平方米。断崖暴露文化堆积厚约1米,地表、断崖采集有盆、罐、瓦当、板瓦、筒瓦等陶器残片,据采集陶片标本分析,该遗址时代为战国、汉代时期。丁楼村东北墓群位于滕州市张汪镇,该墓群为 -处平原高地,俗称"±龙头"。面积约为53000平方米。墓群中部现有一取±坑,暴露被破坏多座石桿墓,据墓葬形制分析该墓葬年代为汉代墓群。该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时期本地区墓葬形制及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尖山村西北墓群位于滕州市木石镇,该墓群面积约28000平方米,形状为长方形。地面暴露墓葬4座,均为竖穴石惇墓,两座单室墓,两座双室墓。采集有陶罐残片。根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墓群年代为汉代。该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时期本地区墓葬形制及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金马山墓群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墓群东西长约560米,南北宽约320米,面积约180000平方米。墓群主要分布在金马山南侧的山坡上,被盗石憧墓四座,其中两座为多室墓。根据暴露墓葬分析,该墓群时代为汉代。金马山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本地区汉代古墓葬的分布状況及人类生巧区域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栾岭墓群位于滕州市龙阳镇,该墓群为丘陵地带,中部隆起,四周缓低,总面积约53000平方米。在墓群东北处路沟断面暴露被破坏的4座石棒墓。从破坏的墓葬分析,其村代应为汉代。该墓群的发现对研究本地区汉代村期墓葬形制、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苏坡墓群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山区盆地。墓群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0米,面积约210000平方米。墓群区西南角有信号塔,东北部有机井房,中部有现代坟地,墓群南高北低。苏坡墓群对研究本地区汉代墓葬形制、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西石楼汉墓群位于滕州市羊庄镇,该墓群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5000平方米。墓群为河旁高地,中部陸起,四周缓低。墓群中部有一处取±坑,暴露被破坏的石棒墓1座,墓群东南40米处薛河西岸断崖上暴露石惇墓1座。根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墓群年代为汉代。该墓群为研究汉代时期本地区墓葬形制及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向阳墓群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墓群东西长51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100000平方米。墓群北部有废弃采石场,采石厂断崖上暴露数座被破坏的汉代石惇墓。该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当地的丧葬习俗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洪福寺位于滕州市大巧镇休城村内,休城村小学西侧,北临345省道。洪福寺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为巧石结构,里生外熟,灰瓦盖顶,硬山式古建筑。大雄宝殿东西长11.5米,南北宽7.05米,面积81.1平方米。保存较好。洪福寺始建年代不详,元代万历年间至民国历代重修。口东侧立元代万历年间功德碑1通(残)。西侧龟驼碑座1通,无碑身。东侧关公殿,西侧华佗殿为现代建筑。洪济桥位于滕州市滨湖镇西古村中部偏南,建于明朝,明万历时地方志就有记载。是一座H孔石拱桥,石质结构,东西走向,长16.2米、宽约4.46米。两端均有引桥,拱宽3.6米,高3米,每拱间距为0.5米。桥身南有两个龙头,桥身北面有两个龙尾,现均己被破坏,桥身用青石块铺成,两边各用八块大石条袖成桥栏。牧仙山泰山行宫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山村东北部牧仙山南麓。牧仙山处于滕州市西北部,北与邹城市接壤,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28米。牧仙山泰山行宫,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巧平方米。据考证行宫始建于元朝,后经明朝及清朝时期多次重修。泰山行宫有立殿纽成,分别为正殿、二殿、圆觉禅庵殿。泰山行宫主体一正殿,东西8.88米,南北6.1日米,东西厢房各一栋,东西3.5米,南北6.5米。时至今曰,泰山行宫大部分建筑遭受破坏,仅存断墙残垣,石碑4通,字迹可辨,为清代重修泰山行宫记事碑。十间楼位于滕州市柴胡店镇小石楼村内,是一处清代民宅建筑,原占地面积约60亩,坐北朝南,分五进院落。现存H进院,南北长58米,东西宽22米,房屋七栋,面积为1276平方米。房屋为硬山顶、巧木石结构。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鲁南地区建筑特色。据考证,该建筑群为清代张芸心所建,张芸心生于乾隆二十八年,曾任儒林郎布政司理问。西辛安民居位于滕州市滨湖镇西辛安村内,始建于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栋巳间,里生外熟,平顶,巧石结构。由上下两层,下层1券口,两侧各2个方形木,巧窗;上层5窗。该民居东西长18.9米,宽5.9米,面积为111.51平方米。保存完好。现为西辛安村委办公室。起氏旧居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前荆沟村内。是一处清代民宅建筑,现存一栋两层小楼,坐北朝南。东西长11.2米,南北宽5.6米,占地面积62.72平方米。建筑风格为硬山起脊、灰色小瓦盖顶,里生外熟。一层楼板无存,二层南面有H连卷窗,东西山墙各有一卷窗。保存较好。颤氏旧宅位于滕州市鲍沟镇甄连村内,系明末清初的建筑。房屋坐北朝南,-栋H间二层间楼,为起脊式小瓦,平山、砖木结构。现屋顶已换成大泥瓦。房屋东西长10.巳米,南北宽已.巳米,占地面积57.75平方米。保存较好。钟氏家祠位于滕州市柴胡店镇坦山后村内,是一化清代祠堂建筑。钟氏祠堂现存正堂、口楼各一栋。院落东西长39米,南北宽%米,面积约为1014平方米。祠堂为硬山顶,双龙吻脊,小瓦盖顶。口楼为起脊式小瓦盖顶,二龙吻脊,口楼外两侧各有一石鼓。正厅口前东西两侧各立有一通乾隆五年三月石碑,另有十通碑刻i己载钟宁生平事迹,被壤嵌在祠堂内墙之上。
  据考证,钟氏十一世孙钟宁,官至将军,在陕西固原卫掌印備事,功绩显著,康熙皇帝下旨对其嘉奖,乾隆五年,钟氏家族建此祠堂。渠村双井位于滕州市官桥镇渠村内,共两井,南北排列,北井直径为78厘米,南井直径为80厘米,深约11米。据考证,此井建于明洪武二年,当地俗称"龙眼双井",亦名"双井"。1978年维修,为更好保护此井,2003年修建围墙。蒋杭古井位于滕州市羊庄镇蒋杭村西部,西距南北向的乡村公路15米,古井上面立有两横两竖的石井架一个。据《羊庄镇志化载,该井始建于宋,清代重立,井架南侧的石柱上可见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重立I’的文字记载。井为圆□袋状,井□内径0.8米,外径1.45米,井□四周磨有十几厘米深的井绳沟三十余道。后峰庄龙氏旧宅位于滕州市大巧镇后峰庄村中部,原峰庄粮所院内,是一处民国时期建筑群。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墙体里生外熟,起脊硬山式建筑。西部主房为一栋两层八间,东西长14.65米,宽5.化米,西间顶部为平顶。西厢房长13.化米,宽5.巧米东厢房长10.6米,宽5.05米。东部的堂屋为一栋兰间,东西长11.7己米,宽6.35米,明次间抬梁起架,南面檐下用2根木柱支撑。该旧宅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民国古建筑的风格,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葫芦套老村旧址位于滕州市柴胡店镇葫芦套新村W东300米,地处柴胡店镇东部山区的山套里,南依千山头,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山路与山外相连。葫芦套老村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间,即1760年,刘氏始祖刘踞链由柴胡店镇刘村迁此建村。因村四周山巧环绕,状似葫芦,故取村名葫芦套。葫芦套老村现有新旧院落112处,大小房屋446间。大多数房屋为石墙结构,屋面覆盖茅草,屋内有树括篱芭隔栅。院中有香台、鸡窝、猪羊圈,村中的巷道、古井、旧屋、老树\炮楼、茅草屋、碼子、溪坑,均原汁原味,没有现代建筑的视觉破坏,整个村落基本上保持了晚清鲁南民居的风格。化石沟玄帝庙位于滕州市木石镇化石沟村东北巳00米,落凤山西侧,始建于清代。现存一进院,主房一栋,面阔=间,巧石木结构,硬山顶,前有廊。口楼1座,西侧立现代功德碑一通。口□ 两侧各一石狮,口楼东侧,清代石碑 H通,呈南北排列。口楼东南50米为一步两井。该建筑历经多次维修,整体保存较好。生氏旧宅位于滕州市姜屯镇李店村中西部,为两栋六间,起脊硬山式建筑,巧石木结构,坐北朝南,东侧的一栋长10.8米,宽已.6米,面积60.48平方米,原为主人客厅,口 □和正堂均有两根圆木柱,明次间抬梁结构,一口两窗,现己更换,硬山向阳,屋檐下各有一块0.4米刻有鱼龙图案的花巧。西侧的一栋长11.2米,宽5.3米,面积59.36平方米,明次间亦为抬梁结构,一口两窗现己改建。该旧宅始建于民国,后经多次修達。保存较好。
  清真寺遗址位于滕州市滨湖镇东古村内中心街西侧,山区丘陵地区。清真寺坐西朝东,有主教堂一栋;间,口楼一栋,小瓦盖顶,屋顶中部有一阁楼。该寺始建于明朝,现仅剩大殿基础。2007年5月在原址上重建,形状呈 "凸"字形,功德碑四通。现为伊斯兰教徒进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荆泉颂碑位于滕州市北辛街道俞寨村西南约50米,东南距荆河约200米,西距荆巧支流约30米。明代弘治四年立圆首碑刻1通。由碑刻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高140厘米,宽68厘米,厚约16厘米。底座为现代建造,共为两座,均为石块硕垒,长67厘米,宽已7厘米,高90厘米。碑文为楷书,是对荆泉水赞美之词。青年渠位于滕州市木石镇东台村东,处于丘陵地,呈南北走向,为水泥、石质构筑,总长410米、宽0.6米,北部最高处11米。石致共43个,石敎底长1.目米、宽1.3米。青年渠建于1980年,是一条南北向的高架水渠,用于漢灌农田,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水利设施。滕州烈±陵园位于滕州市北辛办事处信庄村东,建于1972年。陵园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109.6米,东西宽乃.5米,总占地面积约为8494平方米,分前院、后院两个院落,共占地16亩。前院有大口楼1座,后院有革命烈±巧念堂一栋。正中=间,西部有一走廊和一展览室,房屋坐北朝南。纪念堂内共展出1624位英烈。其中滕州全市牺牲的英烈为1264人。院内东西两面有6角碑亭7个。一通石碑,为王明章、王麓水、何一平等烈±碑亭。还有张衍将军纪念碑亭。后院从东向西排列为4个烈±墓冢四角塔、九通烈±碑、一通渠玉柏纪念碑。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主堂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官桥村,是一处民国时期的宗教建筑。始建于19巧年,1935年落成。礼拜堂共巧间,为西式建筑。官桥天主堂属宪州总教区领导下,辖十余处小堂□,坐堂神父德国人满恩礼,1948年因病去北京普照寺修养,车后葬于普照寺,终年83岁。保存较为完整。中共滕县县委旧址位于滕州市羊庄镇庄里村东部。中共滕县县委旧址现由东、西两进院落组成。东进院的东配房十一间,南配房七间,均为起脊式小瓦悬山,巧木石结构;正房西侧为兰间二层平顶楼房,四边卷沿,巧木石结构,前有走廊,东侧为二间二层石楼;院内有养鱼化。大口朝南位于西进院内,口楼为起脊式小瓦悬山,巧木石结构,且两边各有一间配房;正房三间,为起脊式小瓦悬山,巧木石结构,有圆木柱石础前廊。东进院二层石楼为民国初年建,其余房屋均根据老房址新建。据《羊庄镇志》记载,1943年5月鲁南区党委决定在二区重新建立滕县县委和二区区委,王佑化任县委书记兼任县长,李子成任敌王部部长兼二区区委书记。1944年4月中共滕县县委在庄里村重新组建,崔晓东任滕县县委书记。懋榛小学位于滕州市张汪镇五所楼村村北首,创建于19巧年,为五所楼村李天倪先生私资创办,承禍产业34亩,悉捐W为学,建校舍19间,分一至四年级,第一任校长是李季民。当时学校大口前操场北侧竖有石碑两通,上刻"想小’’ i己文。校内=排教室整齐宽敞,两侧墙壁均刻有名言、校训,院墙内外松柏成行,绿柳成荫。想樣小学现存校舍一排^=间,院内立石碑2通,因建筑局部损毁,不再使用。如今的想樣小学,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绿树成荫,一片生机盎然。素有。红色摇篮"之美名的想樣小学培育着代代学子,誉满滕州大地。

知识出处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

孝庄是一块古老的王地,历史悠久,物华天宝,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在送块热±世代相继,传承中华文化,并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风格多元,既千品万汇、流光溢彩,又独具风姿、卓尔不群的地域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滕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