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化妆、道具、舞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柳琴戏》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38
颗粒名称: 服装、化妆、道具、舞美
分类号: J814
页数: 8
页码: 98-105
摘要: 枣庄柳琴戏形成初期成班,活动在农村,多是打地摊演出,全部演出和生活用具只有一两辆独轮车即可装载,戏班没有专职舞台美术人员。
关键词: 戏剧服装 化妆 道具 舞美

内容

枣庄柳琴戏形成初期成班,活动在农村,多是打地摊演出,全部演出和生活用具只有一两辆独轮车即可装载,戏班没有专职舞台美术人员。
  早期的演出场所因陋就简,素有场、台、堂、舱之说,场即广场、麦场、村头;台有土台、车台;堂即厅堂、庙堂、院落;舱即船舱、船舫。枣庄柳琴戏在地摊演出时,放一条长発便分出前后台,演员坐在长発后准备上场,走长凳前就是舞台,观众围成一团。
  早期的枣庄柳琴戏没有脸谱,只有生、旦、小丑、老丑几个行当,化装则以白粉、胭脂涂面、锅灰面眼眉。
  在服装道具(砌末)上,早期枣庄柳琴戏以三小戏为主,服装常常借用民间彩衣、绣裙、毡帽、长衫之类生活中常穿的服装。在打地摊演出时,大多有一件自制的木插插在地上,上面高高低低钉上钉子,可以挂许多的砌末,如马鞭、拂尘、宝剑、髯口之类;还可以挂上大锣、小锣。这一件简单的东西,既可挂上全部的上场道具又可作一人两手同时击打两件乐器之用,是一件必备的道具。
  20世纪40年代中期,戏班逐渐进入城市,多在一些小戏园子里演出,这时的班社己感到自身演出形式的简陋,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和演出的基本需要,开始添置服装、道具、改进化装,舞台上添置了简单的桌围椅帔和必需的舞台道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纷纷成立了专业剧团,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舞台美术人员,添置设备。文化主管部门多途径充实和培训舞台美术人员,如有的是从中央和省下放锻炼的美术班干部中调进的,有的是从部队和地方文工团转入和从艺术院校培养的。总之,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柳琴戏舞台美术进入起步发展的时期。六十代后期,各剧团都搬演了几出京剧样板戏,由于强调舞台样式不能走样,剧团在舞台装置、灯光设备和布景、布幕等基本设施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髙,也充实锻炼和提高了舞台美术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文艺舞台出现了新的生机柳琴戏在新创作排演的剧目中,相继出现了一批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舞台美术设计样式:有台框式的,条屏式的,图案标志式的,有白黑背景的,也有采用金箔作天幕的等等,突出了戏曲舞台虚实结合的特点。表演区广泛采用了平台和活动平台。天幕幻灯投影的运用,增加了舞台美术的表现手段,雪雨雷电,飘动的白云,瀑布流水,都有栩栩如生的表现。
  舞台灯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纯照明发展到渲染和突出舞台气氛环境重要表现手段。设计者将光、色、速度等手法的变化,融入了戏剧的情节和主题,将光色赋予了情绪、情感和节奏,为塑造人物、推动剧情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枣庄柳琴戏》

出版者:朱庆

枣庄柳琴戏详细的讲述了:枣庄柳琴戏源流、枣庄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建国后枣庄柳琴戏的发展、新时期枣庄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