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相关联的起源曲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柳琴戏》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22
颗粒名称: 枣庄柳琴戏相关联的起源曲种
分类号: J82
页数: 5
页码: 20-24
摘要: 花鼓、周姑子、四句腔以上者几种曲种形式是在拉魂腔形成之前在鲁南地区流行的主要曲种。并且我们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是在这三种形式的基础上,柳琴戏才逐渐形成的。
关键词: 枣庄 柳琴戏 起源曲种

内容

一、明末清初流行的花鼓。
  花鼓秧歌即花鼓,又谓腰里响,表演者身系镲和鼓,边唱边击鼓,亦歌亦舞。在休息时击镲以渲染气氛。在清朝乾嘉时期,花鼓在滕峄地区相当流行。受到其他的剧种的影响后,发生了质变,形成了锣鼓冲子。锣鼓冲子的表演与花鼓秧歌稍微有所不同,即伴奏乐器和表演者之间的分离,操乐之人,面前置一棍架,架的一端悬挂小锣,一端悬拔,不弦乐,击打节奏配合演唱。柳琴戏名角相瑞先说:“锣鼓冲子是由花鼓演变而来,不过花鼓系腰间而锣鼓冲子是放在地上,并有小锣伴奏。在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与伴奏者分离,逐渐具备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柳琴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干板演唱形式,只用梆子敲击节奏和人声帮腔,每拍击板。这种演唱形式或许就是从花鼓和锣鼓冲子那里继承到的。而且从曲调上去分析,二者之间的继承性就更为明显。拉魂腔唱腔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女腔上行小七度大跳以及男腔下行大二度的拖腔。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花鼓的曲调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从现存的花鼓调和拉魂腔相对照,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二、周姑子。
  流行于山东境内,是在花鼓秧歌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而逐渐演变而来的。清嘉庆年间,周姑子在鲁南滕县、峄县一带已经比较流行。鲁南一带,过去曾经流行一种敲狗皮鼓,替村民开锁子、念神、驱魔镇邪的的迷信职业。从业者经常按照编好的轴子(悬挂的连环画)照图演唱。所敲的狗皮鼓,是用铁圈扭成,形状类似扇子,上蒙狗皮和牛皮纸,把柄末端弯成圆圈,套坠九个铁环,唱时用手摇晃(当地的土语称为“肘”,即扭的意思),同时用竹签敲击,以成节奏当地老百姓称他为“周姑子”或者“姑娘腔”,这种姑娘腔被乞食的“唱门子”和“跑坡”的艺人吸收,并在传唱中不断的发展,对于拉魂腔的形成和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提到“巫娘腔即姑娘腔,李玉的《麒麟阁反牢》中以及《寛虹关》中都有姑娘腔的唱调。或谓今之柳琴戏,亦名周姑子,即为此一声唱调的遗声。”在《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枣庄市〈文化志〉资料专辑》中记载:滕县东南门外有武氏兄弟,他们是唱周姑子的,他们将周姑子随心所欲的发展变化并发展成为“怡心调”,他们的徒弟又将“怡心调”改称为拉魂腔。从老艺人的口碑向前推算,武氏兄弟生活在距今200年前,而这时是清朝中期。这个例子可以证明我们以上所说的两个论点,柳琴戏是在受周姑子影响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我们所说的拉魂腔的形成年代也是正确的。
  三、四句腔(丁香腔)。
  丁香腔亦称四句腔,三句半。是一种既无丝竹乐器伴奏,又无打击乐与其伴奏的纯人声演唱形式。是在运河号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流行在今枣庄市台儿庄、峄城、薛城沿运河一带。清朝中期,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运河。人们为了配合所从事的航运等各种劳动,经常为了解乏或统一步伐等目的哼唱一些简单的曲调。逐渐形成了当地的劳动号子。大约在道光年间这种劳动号子发展成为非劳动时演唱的一种“一人唱众人和”的娱乐形式。在休息时,众人相聚在一起,一人领唱,三五人甚至十几人帮腔演唱。其基本的演唱多为四句一段,所以又叫“四句腔”领着多唱三句半,后半句有众人帮腔。干唱节目中最为代表性的为“休丁香”所以也叫“丁香腔”。柳琴戏唱段多为上下句,也有四句,并且至今仍然有四句调,这种句式结构是和四句腔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四句腔也是柳琴戏的源头之一。而且四句腔是在清朝道光年间随着拉魂腔的形成和流行而逐渐溶解和消亡的,其音乐因素已经延伸到了柳琴戏当中。
  以上几种曲种形式是在拉魂腔形成之前在鲁南地区流行的主要曲种。并且我们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是在这三种形式的基础上,柳琴戏才逐渐形成的。但是上述任何一种又都不能被称为后来的拉魂腔,因为拉魂腔借鉴了锣鼓冲子的打击乐、花鼓和四句腔的尾音翻高特点,以及四句腔的句 式结构,是三者的精华的综合体。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枣庄柳琴戏》

出版者:朱庆

枣庄柳琴戏详细的讲述了:枣庄柳琴戏源流、枣庄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建国后枣庄柳琴戏的发展、新时期枣庄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贻白
相关人物
李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