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柳琴戏》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枣庄柳琴戏源流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18-19
摘要: 《枣庄市志》记载:枣庄柳琴戏分为北路柳琴戏和中路柳琴戏。北路以滕县为中心,在滕县苏楼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把柳叶琴,据考证为咸丰年间苏楼拉魂腔艺人王清所制。
关键词: 枣庄 柳琴戏

内容

《枣庄市志》记载:枣庄柳琴戏分为北路柳琴戏和中路柳琴戏。北路以滕县为中心,在滕县苏楼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把柳叶琴,据考证为咸丰年间苏楼拉魂腔艺人王清所制。
  道光年间当时唱肘鼓子的武大、武二兄弟,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的艺人髙二,艺名髙老板,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安有德,峄县李村三句半艺人八戒等各路艺人齐聚滕县苏楼。每年农闲尤其春节期间在附近乡村通宵演出,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诸剧种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在文秀才苏来的编排指导下,借鉴了柳子戏曲牌“山坡羊、耍孩儿”的词句格式,把锣鼓铳子的腔调与鲁南小调四句腔融合。
  枣庄苏楼发现的咸丰年间的老柳琴四句腔流行与鲁南运河一带,唱法是一人唱前三句半,后半句由众人帮腔,拉尾音翻八度,近似运河拉纤号子。又吸取了“溜山腔“,保留了锣鼓铳子的打击乐。加上苏楼艺人王清模仿琵琶制作的的柳叶琴伴奏,使早期柳琴戏的形态初具。峄县的八戒说:“我们现在唱完后边拉腔,就叫拉后腔吧 ”真正意义上的拉魂腔(柳琴戏)自此形成。中路以峄县为中心,嘉庆年间,峄县西部陶馆附近,民间艺人在运河号子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曲艺形式一一四句腔(三句半)。咸丰年间,三句半艺人改唱锣鼓冲子。后来,高二、八戒等艺人到滕县改学拉后腔,成就后又回到孙楼、李楼一带教唱。其门生华继云、华继方成立“华家班”,从此,拉后腔在滕县、峄县西部及运河两侧,逐渐扩散开来。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枣庄柳琴戏》

出版者:朱庆

枣庄柳琴戏详细的讲述了:枣庄柳琴戏源流、枣庄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建国后枣庄柳琴戏的发展、新时期枣庄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清
相关人物
华继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