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山葬“皇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10
颗粒名称: 二、青山葬“皇娘”
分类号: D691
页数: 2
页码: 506-507
摘要: 权妃病故后,明成祖朱棣遂命随臣及地方官吏寻山觅林,查看风水宝地,建立陵寝,于是选中了峄县境内白茅山前埋葬权妃,并下诏当地官府出役看守坟茔。
关键词: 墓葬 皇后

内容

永乐八年(1410)十月,明成祖率50万大军北征蒙古,权妃随侍成祖深入漠北。这次北征以明军的大获全胜告终。成祖率军班师回朝,走到山东临城时,权妃突然罹患重病,不治身亡,这时权妃才22岁。
  关于权妃猝死的原因,在《李朝太宗实录》中有两条记载。其一,据《李朝太宗实录》“十四年(永乐十二年)九月”条记,权妃为什么突然死去,起初无人猜疑。但一次吕美人和权贵妃两家的奴婢在吵骂中透露了不寻常的消息。权贵妃入宫时,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让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宫之事。吕美人对此十分不满,曾面责权妃说:“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 ”于是,吕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从一个银匠家里借来砒霜,研成粉末,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吃了,权妃因而毙命。朱棣得知此情后,大怒,将内官、银匠一并处死。吕美人在宫的从人也一起被杀,牵连被诛杀者达数百人。另一处见《李朝世宗实录》“六年(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条,“贾人子吕氏人皇帝宫中,与本国吕氏以同姓结好,吕氏不从。贾吕蓄憾,及权妃卒,诬告吕氏点毒于茶进之。帝怒,诛吕氏及宫人数百余人”。后一种结论是权妃、吕美人等被选入宫后,又有商人之女吕氏被选人宫。吕氏因与吕美人同姓,欲相结好。但吕美人不乐意,吕氏因而怀恨在心。后来权妃猝死,吕氏便乘机诬告吕美人毒死了权妃,而朝鲜吕氏实际上是清白的。
  权妃病故后,明成祖朱棣遂命随臣及地方官吏寻山觅林,查看风水宝地,建立陵寝,于是选中了峄县境内白茅山前埋葬权妃,并下诏当地官府出役看守坟茔。
  当地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在权妃死后,数万将士感于她的贤德,星夜兼程,从几十里外的微山,用战袍兜来沃土,一点点堆成这巨大的坟茔。明成祖亲自守陵不忍离去。权妃夜间托梦劝夫南归,于是成祖只好选黄、王二姓4位士卒护林守墓,洒泪回朝。600年的风雨沧桑,当年守墓的黄、王二姓人家,至今仅存王姓一脉。经过一代代繁衍生息,当年守墓之所,已发展成为几百户人家的村落。娘娘坟就是这个村庄的源头,娘娘坟顺理成章也成了这村庄的名字。
  权妃死后,明成祖极为伤心,曾打算将来把权妃迁葬在徐皇后陵中。因为思念权妃,明成祖对她的哥哥更加厚待。在授予其诰命时,明成祖含泪伤叹,悲痛得说不出话来:“永均(权妃之兄)曾拜光禄职,未授诘命,至是赐之。其待遇之厚,倍于前日。帝赐言之时,含泪伤叹,至不能言。”明成祖因权妃而喜欢上朝鲜民族饮食及文化习俗,直到晚年还想念权妃,说:“朕老矣,食饮无味。”“权妃生时,凡进膳之物,惟意所适;死后,凡进膳、造酒,若浣衣等事,皆不适意。”青山有幸埋“皇娘”。权妃死于宫外葬于民间是她的大幸。600年的尘世沧桑,当地的村民依然守护着她的坟茔,依然在代代传颂着她的贤德。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